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现代林业建设背景下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中,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具有科技支撑、理论指导和人才培养等多重功能。首先,对现代林业建设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指出当前林业的功能与地位、林业的经营思想、林业发展的驱动力等都发生了变化。其次,在分析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性质和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应将该学科界定为应用经济学范畴。再次,阐述了在现代林业建设背景下林业经济研究领域的拓展、林业经济研究视角的丰富和林业经济研究命题的多样化等情况。最后,从加强教学和科研的2个视角,提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队伍建设、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构建现代教学体系和科研体系的建议,以推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使之为现代林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3.
在我国五大产业中,林业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经济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为了可以和时代发展保持同步,我国林业产业应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改革和调整相关经济发展模式,使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对此,结合甘肃省林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代化林业经济的发展,对现行林业经济的管理方式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产业结构、管理方式、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适合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业学科结构优化调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林业科学技术相互整合、渗透、交叉的趋势增强,较单一的学科已不能够独立地承担起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任;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提出从单一到综合治理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林学领域学科与之相适应。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林学领域学科必然要把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学科实力增强的同时,放大学科的“功能”作用,形成适应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需要、特色突出、层次分布合理的林学领域学科体系。学科的“功能”作用如何放大… 相似文献
6.
7.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低,生态服务功能低下。加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指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9.
10.
对江西林业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简要的剖析。着重分析了政策、法制和体制,税负情况及新税制实施后的增税幅度,新税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是高等农林院校传统的特色专业,对国家的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对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践教学条件欠缺、师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专业的宣传不到位等。因此,要全面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首先在国家政策层面,要紧跟世界林业发展趋势,提升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地位;其次在高校自身建设方面,要全面深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优化课程设置和创新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发展林业共享经济已成为推进林业发展、解决林业经济问题的一个可能选择。文中明晰了林业共享经济的概念和内涵,从林地共享、林业建筑共享、机械设备共享、资金共享、林业经营服务共享、林产品共享、林业知识共享7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林业共享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问题及对策。我国林业共享经济存在产业规模小、品种少、没有专业平台、发展思路不明确、规划不到位、政策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建议紧扣林农增收目标来确定共享经济项目、扶持建设专业化平台、完善并开放林业基础数据、创新体制机制、出台扶持政策、加强监管、规避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3.
14.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肩负着优化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科教兴林战略,是林业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林业实力,实现富县、富民、富行业和全面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16.
深化林业改革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当前林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林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非公有制林业具有产权明晰、利益关系直接、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是搞好林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形式。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要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三个有利于”和林业分类经营、分区管理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大胆创新,实行以法治林,规范管理,创造一个有利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环境,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发展林业的大林业格局,为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探讨新经济条件下林业管理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导向也在发生着变化。林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体系,在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林业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化。根据现阶段林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建设、信息建设、产业结构、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新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等院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筑新型育人格局的宏观背景下,积极探究以“林业政策学”课程为示范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首先,开展“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将“以林业政策理论讲授夯实大学生的专业基础,以林业政策解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以林业政策评价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以生态文明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课外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以“灌输与渗透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结合”为特征的建设思路,以及“坚持全面育人的核心理念,从社会实践、思想传承、生态文明教育等3个层面同步展开,以强化师德风范、坚持政治导向、倡导专业伦理和学习伦理、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总体建设规划。其次,开展“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通过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传统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优势,建立“双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全面育人核心目标的实现;通过搭建思政元素饱满的翻转课堂,将全面育人理念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外到内的思政育人;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按照“思变、融合、实践”的总体逻辑,从理论论证到组织安排再到实践落实,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最后,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视角出发,借鉴“林业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学科层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5个可行模式,即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林业经济管理学”是林业院校许多专业的公共专业课程,此课程的教学内容广,理论性、实践性、政策性都很强,许多教师都认为此课程不好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为提高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用于具体的教学中,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将教学过程分为计划、实施、检查、修订四个过程,并对每一个过程做出具体的研究实施。(一)计划:教学计划分为学期计划和课堂授课计划。它的编制是每个专任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工作。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林业经济管理学”的教学要面向不同专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