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新中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演变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麦、水稻等主要作物重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基本解决之后,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玉米机收难度最大,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薄弱的瓶颈环节,目前我国玉米机收水平仅为16.9%。然而在山东省诸城市,玉米种植和收获已率先实现了机械化。目前,该市玉米免耕播种机械保有量达5700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在我国有三大玉米产区。改革开放30年,玉米机械化收获相对其他作物机械化收获水平低、发展速度慢。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收获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几年受国际市场及国内需求增长的影响。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无论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还是对提高农业综合全程机械化程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说,今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将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合理安排发展布局,重.点抓好粮食、经济作物以及养殖业的机械化生产。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重点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要在巩固小麦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大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力度,争取早日在水稻栽培、收获和玉米收获环节实现重大突破。目前,我国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潜力较大,农民需求也大。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大棚蔬菜、设施农业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在发展养殖业机械化方面,将重.点围绕节食型、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做好秸秆收获青贮和秸秆…  相似文献   

5.
今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将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 ,合理安排发展布局 ,重点抓好粮食、经济作物以及养殖业的机械化生产。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重点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当前 ,要在巩固小麦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 ,加大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工作力度 ,争取早日在水稻栽培、收获和玉米收获环节实现重大突破。目前 ,我国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潜力较大 ,农民需求也大。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大棚蔬菜、设施农业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在发展养殖业机械化方面 ,将重点围绕节食型、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 ,做好秸秆收获青贮和秸秆氨化处理机械化工…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宿迁是农业大市,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总产量常年稳定在385万吨左右。近年来,因秋季常遇连续阴雨天气,"晒粮难"成为摆在粮农面前的一道坎,加快推进粮食产地烘干机械化,保障粮食颗粒归仓成为农业农村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底,农业部将江苏省确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2016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农业现代化建设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南通市通州区粮食作物生产现状及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结合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情况,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高产、高效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项目是农业部为探索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路子和在全国建设100个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县提供技术模式而进行的一项系统研究。由湖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荆门市农机化研究所等单位承担,1993年立项,1997年完成,历时四年。该项目紧扣粮食生产主题,正确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农机、农艺、农经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模  相似文献   

9.
一、认清形势,开拓进取,努力打好玉米生产机械化战役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位居第三,三大粮食作物是:稻谷约032亿公顷,约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8%;小麦约03亿公顷,约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66%;玉米约024亿公顷,约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11%。这三大作物面积约占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占粮食面积的76%,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基础和重点,也是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对象和重点。三大作物的分布遍及全国,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重点。稻谷主产区在南方,南方稻谷面积约占全国稻谷面积的884%,…  相似文献   

10.
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和居民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截至2018年,全国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89%,其中,耕、种、收分别达到99.67%、90.88%、95.87%,在三大主粮作物中机械化率最高。2019年预计,小麦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96.5%以上,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粮食生产的机械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牛产机械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而,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机械化生产手段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粮食生产机械化不仅是农业技术变迁的一种自然发展过程,而且与制度变迁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在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4月16日,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现场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强调,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品种,也是三大主粮中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最低的作物,要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深入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切实转变水稻生产方式,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作为我市主要的粮食生产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玉米需求量逐年增加,其发展速度高于小麦、水稻等其它作物,其产量的高低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但从发展态势来看,从种植到收获仍以人蓄力为主,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到2007年底,我市玉米机械化综合水平仅为20%,但玉米机收水平仅为2%。  相似文献   

14.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玉米需求量逐年增加,其发展速度高于小麦、水稻等其它作物,其产量的高低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但从发展态势来看,从种植到收获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促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1.新疆迫切需要玉米生产机械化 新疆是农业大区,在发展粮食、棉花、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水、土、光、热条件,具有灌溉农业、生态农业、机械化农业和绿洲农业的特点。玉米是新疆主要粮食生产作物,2008年全疆玉米种植面积达48.98万hm^2。玉米生产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新疆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长期战略目标。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重点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主要优质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秘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2.8%,产量占粮食总产量67%,但玉米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收获水平仅为1%,极大地影响了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制约着玉米产业化的发展。为了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农业部“农机科技兴粮行动计划”,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为农机化的重点工作,列入“农机科技兴粮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山西省境内黄土高原中沟壑丘陵分区的柳林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作用”分析理论和方法,借助计算机工具,对玉米、高粱和谷子这三种作物连续九年的27组实践样本及其科技进步型模拟样本,进行了直观性“投入-产出”分析和深层次“作用-贡献”解剖,由此而依定性定量相结合为据,得出在旱作农业工程中,农艺物资、机械作业和秸秆还田是决定粮食产量的三大主流投入要素,其中,机械作业不仅又是决定粮田利润和粮食单位生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粮食产量连年提升,2021年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主粮产量达到63292万吨。由于每年收获季节受天气、气温、场地及人工成本等因素影响,自然晾晒问题不断呈现,粮食烘干需求持续增大。据统计,目前我国粮食烘干机作业量仅占需求量的52%,三大主粮均存在较大的烘干能力缺口。粮食烘干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解决好粮食烘干机推广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引导其向高效、智能和绿色化发展,加快粮食烘干能力建设,对减少粮食损失、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玉米是我国三大作物之一 ,由于玉米的利用价值较高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 ,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0 23亿hm2(3 4亿亩)。就三大作物机械化生产而言 ,小麦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近几年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速度也很快 ,而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 ,发展缓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玉米生产只在整地、中耕、打药几个环节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但在收获这一关键环节上还处在刚刚起步的状态。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很多。现对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如下 :1玉米收获机械现状及使用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机化在推进黑龙江省增粮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今后一个时期要从本省实际出发,以农机化为牵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利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土地产出窄、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年来,黑龙江省在农机化建设上采取了多项措施,围绕三大主产作物田间生产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为全省粮食生产的新飞跃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