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6,(5):196-196
1984年就有人提出陆羽初隐于余杭苎山。 1989年,《陆羽研究》提到:“陆羽初隐居苎山(余杭近郊)。自称桑苎翁,著《茶记》一卷。”  相似文献   

2.
萝卜在我国民间素有“小人参”之美称,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之说。 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萝卜也极力推崇,主张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  相似文献   

3.
问号粉碎机:又到了春播时节,农谚说得好,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我们老话里说五谷杂粮,你知道五谷都包括哪些吗?“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五谷的记载也很多,而且对“五谷”所指亦颇有不同。例如,《皇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周礼》中“五谷”指麻、黍、稷、麦、菽(豆);而在《孟子》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管子》里包括黍、秫、菽、麦、稻;《楚辞》则指稻、稷、黍、菽、麻,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  相似文献   

4.
张平  马立刚 《河北农业》2005,(10):41-41
我国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国家,从远古殷虚的甲骨文就能找到“粪田”二字,从《齐民要术》中也能寻出“精熟粪肥美,土沃常新壮”的“美田”之法。从《补农书》中还能看到“惜粪如金,田得为膏,化布帛菽粟”等对有机肥料的赞美篇章。在这个以化学肥料唱“主角”的时代里,还有多少耕者“惜粪如金”呢?  相似文献   

5.
庸才领导人才、干才,甚至是天才,是古今不易之规,而且自有一套领导艺术。 看《西游记》,总是搞不明白,唐僧这么一个只会喊“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救命”的和尚,怎么能领导这样几个本事高强的徒弟呢?不要说是孙悟空,就是那个贪吃的八戒、一脸苦相的沙僧,唐僧骑的小龙马,哪个不是相当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正>在众多武侠小说、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厉害的功夫——“狮吼功”。“狮吼功”高手在施展这种功夫的时候,能够凭借发出的巨大声波,对附近的人或物造成伤害。在艺术作品中,声波的威力显然被夸大了。但声波作为一种机械波,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确实具有一定的能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摧毁或损伤某些物体,当然也能伤及人。目前,声波武器已经出现了。普通玻璃是易碎物,以玻璃杯来测试声波的能量大小是简便易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明诗话》传本罕见,甚为宝贵。辑本采辑诗家130余条。所录诗作有的是苏之琨在游历探访中随手采集而得的,为诗人遗落乡间郊野之作,所以苏氏有拾遗补缺之功。苏氏录诗崇尚高格,钟爱淡雅,倡导“性情”,重视“意似”,对“雅”、“郑”诗风演变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明诗话》也有明显缺陷,诗歌理论探究不深,所录诗歌涉及面比较窄,还有徇私之嫌。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07,(1):37-37
中国人一般都知道“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太岁”是何物。“太岁”到底是什么东西?据专家介绍,太岁是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有专家认为,“太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研究发现,“太岁”生命力极强,具备自身修复能力.体内含有高度抗腐化和提高免疫力的物质。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相似文献   

9.
圆仁笔下的"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致功 《农业考古》2004,(2):336-340
日本和尚圆仁(794-864年),于开成三年(838)随日本遣唐使入唐,到大中元年(847)返回日本,在唐求法巡礼,历时九年又七个月左右。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以下未注出处的引文均见此书)一书,基本上如实记载了他在唐的所见所闻。在该书中,他多次提到“茶”,据统计,共有30多处。因为他是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场合提到“茶”,所以他每次提到的“茶”都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范志红 《油气储运》2005,(10):59-59
与牛奶相比,喝羊奶的人较少,很多人闻不惯它的味道,对它的营养价值也不够了解。其实,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曾提到:“羊乳甘温无毒、润心肺、补肺肾气。”中医一直把羊奶看作是对肺和气管特别有益的食物。  相似文献   

11.
玩笑     
质量保证 顾客:“你说这些皮鞋都是高质量的,能穿很长时间吗?” 鞋店老板:“是的,先生。很久以来,没有一个顾客再来买第二双。”  相似文献   

12.
林蒲田 《农业考古》2006,(1):169-171
“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蓬蒿”即茼蒿。这是宋代陆游在回到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在《初归杂咏》中的诗句,用茼蒿来寄托自己的满腔忧愤所凝结的遁世思绪。茼蒿之名始见于唐代孙思邈(581-622年)的《千金·食治》和《唐本草》,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则称“蓬蒿”,明代兰茂《滇南本草》称“同蒿菜”,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称“蓬蒿菜”。因有蓠之清气,菊之甘香,花形似菊,所以,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又称之为“菊花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茼蒿“形气同乎蓬蒿,故名。”北京叫茼蒿为蒿子杆儿。茼蒿…  相似文献   

13.
家禽繁育是发展家禽生产的主要环节。我国家禽孵化的历史极其悠久。据先秦文献《夏小正》:“正月,鸡桴粥。”(古书释义:桴,伏也;粥,这里音yu,养也。)“鸡桴粥”就是鸡抱窝孵小鸡。战国时,《逸周书》也提到:“大寒,鸡始乳。”乳即养殖,这说明我国先民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已知晓正月、大寒时节是家鸡孵化的最佳时期。只不过那时还处于自然孵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古诗与瓜蔬     
胡曹 《今日农村》2004,(2):48-48
我国蔬菜栽培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书《尔雅》中对“蔬”字描述为:“凡草菜可食者通曰蔬”。约在3500多年前有了篱笆围成的菜园,在《诗经》中就有“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嫁”之说,这里的“圃”,就是当今的菜园。 到了春秋时期,在《地官》一书中,提到官府已经设有“场人”、“闾师”的官吏,专门掌管场圃、田园,从事蔬菜生产。那时,蔬菜被列为“百谷”之一,战国至秦汉,蔬菜品种较少。当时最主要的蔬菜有五种:即葵、韭、藿、薤、葱,这就是古代所谓的“五菜”了。在古医书《内经》中,对蔬菜的食用价值作了充分的肯定,有“五菜为充”的记载;《尔…  相似文献   

15.
网络热词     
《中国农垦》2011,(3):2-3
给力。字面意思是“给予力量”,就是有作用、带劲的意思。它出自网友配音的日本动画片《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发现那里只有一面写着“天竺”的小旗,孙悟空抱怨道:“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该动画受到网友追捧,“给力”也由此流行。2010年11月10日,“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被视为权威媒体认可网络词语的标志性事件,美国《纽约时报》也因此发文介绍“给力”。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整体思维是中国哲学思维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与体现。“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而“天人合一”整体思维与《周易》、儒家、道家哲学思维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本文以《周易》、儒家、道家哲学思维为立足点,阐述《金匮要略》“天人合一”整体思维的哲学渊源,能丰富《金匮要略》理论的内涵,有利于把握《金匮要略》理论形成的轨迹和络脉。  相似文献   

17.
夜里能否睡得好,晚上吃了什么非常重要。《黄帝内经》里曾有“胃不合则卧不安”的说法;临床营养学家也指出,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晚餐中吃了一些“不宜”的食物。那么,究竟晚上吃什么有利于睡眠,而哪些食物会让你夜不能寐呢?  相似文献   

18.
李巧云 《新农村》2014,(2):28-29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典文献《神农本草经》及《博物志》中分别有“梓叶饲猪,肥大三倍”、“桐花及叶饲猪,极能肥大,且易养”的记载。  相似文献   

19.
姜新兵 《农业考古》2019,(5):177-181
茶的名称历来按照《茶经》的说法有“茶、槚、蔎、茗、荈”五名之说,但仔细核对文献发现:“槚”的本义并不是指茶,是郭璞对《尔雅》所作的注中的理解;《晏子春秋》中的“茗菜”应是“苔菜”之误;“蔎”一般被解释为香草;《尔雅》《说文解字》等东汉以前训诂类文献也未收录“茶”和“茗”字,从训诂学和文字学角度来看,茶的利用时间应不会早于东汉时期。  相似文献   

20.
小明:(紧握着小亮的手)你好.你好!听说你已经学习《化学》了.感觉化学这门课怎么样啊?小亮:(抽出被紧握的手)是啊。我们正在学习《化学》呢!化学确实很有意思.好多的实验和图片让我们大开眼界啊。瞧。我这双“灵巧”的手也可以拨弄那些“瓶瓶罐罐”了!(伸出手掌,摆出一副神气的样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