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上游生态建设中,典型区营林10–20年的人工混交林有纯林化、衰败退化的演化趋势。本文以长江上游地区川中丘陵的人工林典型土壤为例,并以长江上游未受人为不良干扰的贡嘎山天然林土壤为对照,研究了人工林退化的土壤结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结果表明:人工林土壤结构质量远不如天然林土壤。指出长江上游人工林土壤结构质量的退化,是人工林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工林土壤结构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缺乏保护和科学管理。主要防治对策是:封禁生态修复和采取恢复枯枝落叶层、施有机肥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天然林是生态效益最高的林分。本文从天然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及现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退化天然林加速恢复与重建的必要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退化天然林加速恢复与重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退化类型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土地退化成因,原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只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一个方面。而人为活动才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土地退化的成因、结果,将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流域(贵州部分)土地退化划分为:土壤侵蚀、石漠化、土地贫瘠、土壤污染、土壤破坏五种类型,并提出了退化土地的管理及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4.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一直是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科学评价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的综合效益也是生态恢复研究的重点方向。对华南地区3种典型生态恢复模式,即自然恢复草坡、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进行了对比研究,以评价自然恢复与人工林恢复、针叶人工林与阔叶人工林、外来树种人工林与乡土树种人工林恢复模式的生态水文化效益。结果表明:人工林的保水、保湿效果好于自然恢复草坡;马尾松人工林的生态水文效益略好于马占相思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的土壤结构和保水潜力略好于马尾松人工林。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利用人工林可加快生态恢复的速度,改善生境条件,恢复生态功能,从而为后续物种的定居和繁殖提供条件,但同时也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加快人工林向天然林的转变,提高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ITTO在2002提出的《热带退化与次生森林恢复、经营和重建指南》中将热带森林类别划分为原始林、修正天然林和人工林。修正天然林可分为经营原始林和退化与次生森林2个类型, 其中的退化与次生森林包括退化原始林、次生林和退化林地。不同森林类别之间存在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详细阐述ITTO对原始林、退化原始林、次生林和其他热带森林类别界定的同时, 综述了ITTO热带森林类别分类体系的发展和其他组织与国际进程对不同森林类别的相关定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热带林区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热带林区森林资源现状、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热带林区森林资源发展利用和保护的对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热带林区人工林发展迅速,质量偏低;热带林区天然林得到一定的保护和恢复,但天然林保护依然面临较大压力。通过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开展低产低效人工林改造、大力建设人工用材林基地,可有效挖掘人工林发展潜力;通过防止天然林流失、优化天然林林种结构等措施,可有效加强天然林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形势已非常严峻,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即已有近 1/3的国土受到荒漠化危害,与此同时,我国沙化土地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受荒漠化影响的范围更大,荒漠化土地所占比例已接近80%。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草地和耕地的退化沙化已相当严重,草地退化率已达56.6%,耕地退化率也超过40%,天然林和人工林也受到严重威胁,出现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山西省管涔林区现有天然林资源退化的状况及形成的原因,确定了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的必要性及目标,针对性地从资源保护、管护队伍、基础设施、封山育林、加快宜林地造林和积极预防等几方面提出了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天然林与人工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物种组成、生长过程、稳定性、抵抗病虫害能力、地力以及生产力等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应实行天然林和人工林并重的经营方针:对天然林资源以利用生态产品为主,严加保护和恢复,并提高科学经营水平;对人工林资源以大力培育并高效发展工业人工林为主,实行集约栽培管理措施,改善群落结构,提高稳定性,保持高生产力.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使森林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退化土地及其治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荒漠化定义分析,其最终结果是土地退化,根据其营力过程可分为风蚀、堆积土地退化、流水侵蚀土地退化、物理作用及化学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按利用过程可分为草地退化、耕地退化、林地退化等类型。本文论述了其形成过程、形态特征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之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