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索成年绵羊经布鲁氏菌病疫苗S2株免疫后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方法 ]采用"灌服100亿菌""灌服200亿菌"和"肌注50亿菌"三种不同免疫方法,对试验羊进行布鲁氏菌病S2株疫苗的免疫接种。在接种前和接种后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试验羊血清样品,用虎红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肌注组抗体上升较快,于免疫后10天达到峰值,然后快速下降,90天后下降速度减缓,但在180天时RBT和SAT阳性率仍分别为63.2%和84.2%,SAT平均凝集效价为1:178.9。2个口服组均在免疫20天后抗体达到最高,以后下降,分别于90天和120天降到最低,然后有所回升并维持在低水平波动;至180天时,口服组的RBT阳性率均下降为0,SAT阳性率分别下降为40.9%和23.1%,SAT平均凝集效价分别降至1:40.9和1:18.2。[结论 ]对采用布鲁氏菌病S2株活疫苗口服免疫6个月以后的羊群,可用虎红凝集试验进行布鲁氏菌病检疫的初筛。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疫苗(S2株)免疫羊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羊经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消长规律,本研究分别对绵羊和山羊进行布鲁氏菌S2株疫苗不同剂量的灌服,于免疫前和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样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绵羊及山羊均在免疫后20d时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免疫后90天降至低点。免疫后90至360d,绵羊组抗体阳性率几乎一直维持在14%以下,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山羊组抗体阳性率在免疫后90至360d期间时高时低,起伏较大,无明显规律。试验期间,山羊的抗体阳性率普遍高于绵羊,且降升幅度较大。同时,研究表明,同种羊100亿和200亿两个免疫剂量组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3)
为了比较布鲁氏菌病温敏凝胶疫苗经不同黏膜途径免疫的效果,本研究采用BABL/c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制备了用于黏膜免疫的布鲁氏菌病温敏凝胶活疫苗(S2株),比较了该疫苗与常规疫苗黏膜免疫(阴道灌注、点眼、口服、直肠灌注)后的体表排菌,研究了黏膜免疫与注射免疫的抗体反应规律差异及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凝胶疫苗能够在34℃~36℃完成由液态到凝胶态的相转变,适合所选小鼠黏膜途径的免疫;凝胶疫苗从免疫后第2 d开始停止排菌,常规疫苗的排菌持续到免疫后第4 d;黏膜免疫小鼠抗体效价比注射免疫低25%~80%,并且在免疫后45 d左右微量试管凝集试验(MSAT)结果显示前者抗体效价即下降至1∶50以下或接近1∶50,下降速度显著快于注射免疫;对阴道灌注、点眼、口服、直肠灌注及注射免疫的小鼠攻毒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的出菌指数为6.47,免疫组的单位保护(对照出菌指数-免疫出菌指数)分别为3.89、3.81、3.32、3.25、4.08,其中阴道灌注、点眼2种黏膜免疫小鼠的单位保护更接近注射免疫的单位保护(4.08)。研究结果提示,凝胶疫苗比常规疫苗在免疫后更可以显著减少体表排菌,抗体持续时间更短、使得对疫病的诊断干扰更低,此外,凝胶疫苗免疫也具有接近注射免疫的单位保护。因此,采用布鲁氏菌病凝胶疫苗进行黏膜免疫更有利于布鲁氏菌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湖羊经布鲁氏菌S2疫苗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消长规律。[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25亿CFU(正常剂量)、口服免疫100亿CFU(正常剂量)、口服免疫150亿CFU(1.5倍剂量)3种免疫方法,对试验湖羊进行S2疫苗接种。在免疫前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分离血清,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皮下免疫组在免疫后7 d出现抗体,21 d达到峰值,平均抗体效价最高为1:400,RBT和SAT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免疫后120 d,RBT、SAT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56%;血清抗体存续时间为240 d。1.5倍剂量口服组免疫后21 d,RBT、SAT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83%,平均抗体效价最高为1:230.9,血清抗体存续时间为150 d。正常剂量口服免疫组在免疫后14 d产生抗体,21 d的抗体阳性率最高,RBT、SAT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57%,平均抗体效价最高为1:156,血清抗体存续时间为120 d。[结论 ]布鲁氏菌S2疫苗皮下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免疫效果,但可能存在免疫副反应;1.5倍剂量口服优于正常剂量口服。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6)
为了研究S2株、M5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对本地杂交山羊诱导的抗体消长动态规律、安全性及免疫效果,试验对36只不同日龄、不同性别的健康山羊(含妊娠母羊9只)随机平均分组,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分别对口服S2株、M5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的试验山羊,在免疫后第7,14,21,42,90天时对血液中布鲁氏菌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疫苗一次免疫对本地杂交山羊的最长保护期为90 d,其中S2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可适用于不同日龄、不同性别本地杂交山羊使用,也适用于妊娠期间山羊的免疫;M5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可引起妊娠母羊免疫副反应及严重的流产症状。说明较M5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S2株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具有使用方便且安全有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对S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免疫效果实验及防控建议进行了阐述,发现采用正常剂量和加强剂量免疫羊血清抗体的阳转率明显低于加倍剂量免疫羊的血清抗体的阳转率.为此在免疫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S2株布鲁氏菌活疫苗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免疫结果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在布病防控中,各部门加强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个人防护,对患病人员积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多浪羊布鲁氏菌活疫苗(M5)的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在新疆南疆地区某行政村,选择100只多浪羊进行皮下注射布鲁氏菌活疫苗(M5)免疫试验。免疫前,对所有试验羊只全部采血,分别于免疫后30、90、180 d,随机采集30只羊全血,分离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前,所有试验羊只均未检测到抗体,免疫30 d后,73.33%的羊检测到抗体,90d后只有13.30%的羊还能检测到抗体,180 d后未检测到抗体。结果表明,布鲁氏菌活疫苗(M5)能够使多浪羊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免疫抗体持续期约为180 d。这说明对免疫180 d后的多浪羊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可为区分自然感染和免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0,(3)
为评价不同商品化布鲁氏菌疫苗对小尾寒羊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免疫效果,本研究选取3月龄~6月龄的羔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布鲁氏菌疫苗S2口服组(70只)、A19皮下注射组(30只)、M5皮下注射组(70只)、M5口服组(70只)和对照组(30只),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段羊血清中IgM和IgG抗体的消长规律,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ELISA方法检测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段羊血清中抗体转阳率和抗体持续期的变化趋势,统计分析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显示,免疫前,所有实验羊均未检测到抗体,不同疫苗免疫后羊产生的IgM抗体水平最高的是A19皮下注射组,最低的是M5口服组,在免疫7 d~14 d内4组实验组羊的IgM抗体水平均达到峰值,其抗体持续时间在45 d~60 d。不同疫苗免疫后羊产生IgG抗体水平最高的是M5皮下注射组,最低的是M5口服组,在免疫7 d~28 d内4组实验组羊的IgG抗体水平均达到峰值,其抗体持续时间在60 d以上。M5皮下注射组、A19皮下注射组、M5口服组和S2口服组羊在免疫7 d~14 d内抗体转阳率均达到最大值:采用RBPT方法检测抗体转阳率分别为67%、56%、41%和45%,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转阳率分别为71%、56%、37%和38%,其抗体水平持续时间约为150 d。抗体水平结果表明,A19疫苗可以用于羊布鲁氏菌病的免疫,M5疫苗皮下注射免疫羊的效果最好,口服S2的疫苗免疫效果要优于口服M5疫苗。本研究为制定羊布鲁氏菌病合理的疫苗免疫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猪血清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中和试验(SN)方法,对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猪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并对免疫猪和补充及对照猪进行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伪狂犬病活疫苗免疫健康敏感猪7 d后抗体水平开始上升,35 d后达到高峰,高水平的免疫抗体维持时间长达2个月以上,之后逐步下降,直至试验结束(365 d)PRV-Ab仍呈阳性;而非实验对照猪血清自始至终PRV-Ab均为阴性;全部猪血清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皆为阴性。说明通过长时间的同栏饲养未发现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14.
山羊日本血吸虫抗体消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7只各接种日本血吸虫尾蚴(300±20)条,2只作空白对照。粪孵阳性后,7只感染羊被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4只)以吡喹酮按每日每公斤体重用100mg,共用2d进行治疗,另一组(3只)作对照。用环卵沉淀试验(COPT)、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方法检测其抗体消长。结果,COPT和IHA于感染后第20天检出特异性抗体,ELISA于第40天检出特异性IgG;经吡喹酮治疗后,上述3种方法分别于3,5,7个月转阴。 相似文献
15.
16.
为掌握目前市售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疫苗(Clone9株+AV41株)的免疫效果及抗体消长规律,分别选择云南玉溪市和楚雄市两地的健康羊群,皮内注射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疫苗,采集免疫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除个别羊只体温略有升高、采食量略有下降外,其他羊只均未出现免疫应激反应和死亡的情况;用该疫苗免疫试验羊群,小反刍兽疫抗体阳性率高,建立了理想的免疫效果屏障,而羊痘抗体阳性率很低,不具有群体免疫保护作用或保护力低下。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3):104-107
为了解绵羊对布氏杆菌病S2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通过口服和注射2种方法对绵羊进行了布氏杆菌病S2疫苗免疫试验,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以及c ELISA检测方法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剂量口服免疫S2疫苗20 d后,RBT、SAT、c ELISA抗体阳性率均达到最高,分别是80%、70%、60%,并且在免疫100 d后羊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RBT 20%、SAT 10%、c ELISA 10%,免疫250 d后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转为阴性。2倍剂量口服免疫S2疫苗20 d后,RBT、SAT、c ELISA均达到最高为60%,并在免疫100 d后均转为阴性。以正常剂量注射免疫S2疫苗免疫7 d后RBT和SAT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为80%,c ELISA抗体阳性率达到60%,30 d后达到80%,而疫苗免疫370 d后,RBT和SAT检测抗体阳性率下降到60%,c 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依然80%;而2倍剂量注射免疫S2疫苗370 d后,RBT和c 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仍保持着100%,SAT检测抗体阳性率达80%。结果表明,从免疫羊抗体产生及体内消长规律来看,布氏杆菌S2疫苗注射免疫明显优于口服免疫效果,且两种免疫途径的试验羊均且未发现明显接种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与免疫效果.试验分3组,第1组30日龄免疫作为母源抗体检测对照组,第2组10日龄免疫,第3组16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结果表明,三次免疫种鸡的母源抗体较高,其效价随日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对55日龄左右出栏的快大型肉鸡,10~16日龄首免时,均能达到有效保护;对饲养期在120d以上的放养鸡,采用16日龄首免、50日龄二免后,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奶牛接种布氏杆菌S2疫苗后抗体消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杆菌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其控制要点是执行以检疫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其中也包括对重点疫区的易感动物接种疫苗,在临床病例逐步减少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实施群体和地域的净化.国外现用的布氏杆菌病疫苗主要有S19、Rev.1,我国也已成功研制出了布氏杆菌猪种S2弱毒疫苗,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S19、M5疫苗在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应用.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是每年接种一次疫苗和每年接种两次疫苗的免疫程序接种,为了进一步寻找奶牛在按照上述程序接种S2疫苗后血清中抗布氏杆菌特异性抗体的消长规律,为科研、疫苗开发以及基层兽医工作者提供参考,进行了以下试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