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南阳黑猪和栾川黑猪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计算并统计了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观察杂合度、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等遗传参数,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在南阳黑猪46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1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有11.6个等位基因;在栾川黑猪3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8.8个。各遗传参数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南阳黑猪与栾川黑猪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南阳黑猪和栾川黑猪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7317,遗传距离为0.3124。研究表明,南阳黑猪与栾川黑猪两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因而可能属于不同的黑猪品种。 相似文献
2.
3.
排酸处理对松辽黑猪猪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排酸处理对松辽黑猪猪肉品质的影响,选取生长发育正常、健康的肥育松辽黑猪进行屠宰,通过测定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评分、pH、压榨失水率、离心失水率、滴水损失、剪切力、熟肉率、肌内脂肪9个指标,比较未排酸、排酸6 h、排酸30 h猪肉品质。结果显示:在大理石纹评分方面,排酸6 h组与未排酸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好于排酸30 h组(P<0.05)。肉色方面,L与b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a排酸6 h组显著高于未排酸组。熟肉率,排酸30 h组高于未排酸组与排酸6 h组,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综合各项指标,排酸6 h的猪肉肉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杜洛克与南阳黑猪杂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纯种南阳黑猪和杜洛克×南阳黑猪杂交猪各30头(公母各半),分2组,每组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析南阳黑猪和杜南杂交猪在胴体品质、肌内脂肪含量及达100 kg体重所需日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南阳黑猪,杜南杂交猪可缩短17.88%达100 kg体重所需日龄,眼肌面积提高2.06%(P0.05),背膘厚降低17.63%(P0.05),瘦肉率增加2.52%(P0.05),肌内脂肪含量降低6.06%(P0.05)。根据试验结果可推断:导入50%杜洛克猪血统在加快南阳黑猪生长速度的同时有望保留南阳黑猪肉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山西黑猪肉常规品质、呈味氨基酸和必需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的影响,本研究从山西黑猪品种中选取32头育成仔猪,将其分为4个组,即中草药Ⅰ组(Ⅰ组)、中草药Ⅱ组(Ⅱ组)、抗生素组(Ⅲ组)和对照组(CK组)。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的Ⅰ、Ⅱ组屠宰1 h后的pH值(pH_1)显著偏低,各组间屠宰后24h的pH值(pH_(24))差异不大。Ⅰ组、Ⅱ组、CK组的L值(亮度)显著低于Ⅲ组,而CK组、Ⅱ组的A值(红度)和B值(黄度)显著偏高。说明CK组和Ⅱ组肉色更加鲜艳,而Ⅲ组A值(红度)显著偏低。CK组、Ⅰ组、Ⅱ组的导电率差值显著小于Ⅲ组,各组的蒸煮损失与系水力差异不显著。Ⅱ组剪切力最大值显著低于Ⅰ组和CK组,而Ⅰ组、CK组显著低于Ⅲ组。Ⅰ组、Ⅱ组眼肌面积显著大于CK组和Ⅲ组。同品种的猪,在体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眼肌面积越大,瘦肉率越高。Ⅰ组、Ⅱ组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Ⅲ组和CK组(P<0.05),但Ⅲ组、CK组之间差间差异不显著(P>0.05)。山西黑猪的营养成分在CK组、Ⅰ组、Ⅱ组和Ⅲ组的对比中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测定的呈味氨基酸中,Ⅰ组、Ⅱ组的天门冬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Ⅱ组的谷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与Ⅰ组差异不显著,Ⅰ组也显著高于CK组,与Ⅲ组差异不显著;Ⅰ组、Ⅱ组的甘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Ⅲ组显著高于CK组;Ⅱ组的丙氨酸显著高于CK组和Ⅲ组,与Ⅰ组差异不显著,Ⅰ组显著高于CK组;Ⅰ组、Ⅱ组、Ⅲ组的酪氨酸均显著高于CK组;Ⅱ组的苯丙氨酸显著高于CK组、Ⅰ组和Ⅲ组,Ⅰ组显著高于CK组,与Ⅲ组差异不显著。Ⅱ组的呈味氨基酸总含量为35.00%、Ⅰ组为34.06%、Ⅲ组为33.19%、CK组为32.23%。各组间猪肉样品中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差异不显著,但添加中草药的Ⅰ组和Ⅱ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多,尤其是Ⅱ组。Ⅰ组的胆固醇含量最低,且Ⅰ组、Ⅱ组、Ⅲ组显著低于CK组(P<0.05),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7.
《养猪》2015,(5)
文章比较研究了杂种黑猪(长白山野猪×莱芜猪×杜洛克猪)和外三元杂种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的肉质性状,测定了肉色、大理石纹、p H24、嫩度、保水性(失水率、汁液损失、贮藏损失、蒸煮损失和熟肉率)、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杂种黑猪肉的L*值、a*值、熟肉率、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外三元杂种猪肉(P0.05);外三元杂种猪肉的失水率、汁液损失显著高于杂种黑猪肉(P0.05);杂种黑猪肉的p H24极显著高于外三元杂种猪肉(P0.01);杂种黑猪肉的亚油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外三元杂种猪肉(P0.01);大理石纹、嫩度、贮藏损失、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等指标,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杂种黑猪的肉质优于外三元杂种猪,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肉质优良的猪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相关脂肪生成基因的表达,本试验以长白猪和松辽黑猪作为试验动物,屠宰后对背最长肌进行pH24、肉色、系水力、嫩度、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测定,分析不同品种的肉质性状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也检测了背最长肌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和苹果酸酶(ME1)基因等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期初探影响肉质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松辽黑猪的肉色a*值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 <0.01),肉色L*值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 <0.01),失水率显著低于长白猪(p <0.05),其它肉质性状松辽黑猪与长白猪差异不显著(p>0.05)。FASN基因和ACACA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个猪种间有显著差异(p <0.05),ME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个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猪肉质性状的选育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南阳牛肉品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阳牛的肉用性能,对南阳牛及利南一代杂交牛肉品品质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研究,以期探明该地方良种的种质特性,为其杂交利用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在南阳邓州市随机挑选健康,中上等膘情,体重420~460 kg,平均年龄22.6个月龄的南阳牛与利南一代杂交牛各3头。试验牛屠宰之后取9~11肋骨处的肌肉样块作为分析样品,在-20℃的条件下保存备用。1.2试验方法1.2.1样品处理样品用绞肉机绞碎后用保鲜膜保鲜待用。文中所测数据均取平均值。1.2.2化学成分分析牛肉化学成分(水分、脂肪、蛋白质、灰分)的测定按实验室常规化学分析法进行。… 相似文献
10.
11.
12.
南阳黑猪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8)
为筛选影响南阳黑猪肉质性状相关基因,试验以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为指标,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南阳黑猪和大白猪指标差异极显著个体进行转录分析。结果表明:南阳黑猪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共轭亚油酸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或P0.01),共发现了148个与脂肪性状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起上调作用的共65个,起下调作用的共83个;GO分类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脂肪酸合成、脂类代谢的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众多与脂肪沉积相关的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淅川畜牧场1976年开始组建地方品种南阳黑猪保种群。截止1991年底,猪群平均繁育2.96代,近交系数0.03。在较长时间内较好地保存了猪种。一、场内保种的指导思想在从产区搜集南阳黑公、母猪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到纯种猪已经很少,尤其种公猪极为稀缺。虽然严格审定表型,但一些原始猪入场后产出明显变异的后代。只 相似文献
14.
15.
16.
猪肉的感官品质受遗传、营养、饲养和屠宰加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关于肉品质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是在关于营养对肉品质的影响研究方面较活跃。国内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仅就近年来从能量、脂肪、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其他一些添加剂等几个方面对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认识营养与猪肉品质的关系和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南阳黑猪现状
南阳黑猪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是河南省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其本土适应力极强,耐粗饲、耐低温、抗病力强.对饲料,生熟不拒,粗细皆宜,农户饲养以糠麸、泔水为主;对温度,能够在零下十余度的雪地里活动,少有感冒、冻伤现象;对疫病,能够与牛羊同舍同群同牧,即使在长途运输或周围猪场发...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血清生化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选取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20头,对其血清中10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的GLU、CREA、TG、AST、ALT均高于家猪,说明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GLU代谢高,肌肉代谢产物较多,氨基酸代谢旺盛。UN含量与家猪含量基本接近,说明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的蛋白质代谢一切正常。TP、AKP、CHOL含量均低于家猪,说明长白山野猪与吉林本地黑猪杂交后代生长较家猪慢,瘦肉率高于家猪。 相似文献
19.
1鲜猪肉新鲜猪肉是屠宰加工,卫生检验合格的未经冷冻的肉。感官检验为外表面有层微干或微湿的薄膜,呈淡红色,有光泽,切面稍潮湿而无粘性,具有鲜猪肉正常的气味,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脂肪呈白色,具有光泽,有时呈肌肉红色,柔软而富有弹性,肉汤透明、芳香,汤表面聚集大量油滴,油脂的气味和滋味鲜美。次鲜猪肉表面有一层风干或潮湿的薄膜,呈暗灰色,无光泽,切面的色泽比新鲜的肉暗,有粘性,肉汁混浊,在肉的表层能嗅到轻微的氨味、酸味或酸霉味,但肉的深层却没有这些气味,肉质比新鲜肉柔软,弹性小,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不能完全复原,脂肪呈灰色,无光泽,容易粘手,有时略带油脂酸败味和蛤喇味,肉汤混浊,汤表面浮油滴较少,没有鲜香的滋味,常略有轻微的油脂酸败和霉变气味及味道。变质猪肉表面薄膜极度干燥或粘手,呈灰色或淡绿色、发粘并有霉变现象,切面也呈暗灰色或淡绿色,很粘,肉汁严重混浊。腐败变质的肉,不论在肉的表层还是深层均有腐臭气味。由于自身被严重分解,组织失去原有的弹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用指头按压后凹陷不能复原,有时手指还可以把肉刺穿,脂肪表面污秽,有粘液,常霉变,呈淡绿色,脂肪组织很软,具有油脂酸败气味,肉汤极混浊,汤内漂浮着絮状的烂肉片,汤表面几乎无油滴,具有浓厚的油脂酸败味或腐败臭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于背膘厚度性状的强度选择,使猪肉品质变劣。为了研究不同背膘厚度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相关脂肪生成基因的表达,本试验以松辽黑猪作为试验动物,利用B型超声波背膘测定仪测定其活体背膘厚度,选出背膘厚度极端高与极端低的个体各6头,屠宰后对背最长肌进行pH24、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测定,分析不同背膘厚度的肉质性状是否存在差异。同时,检测了背最长肌内脂肪生成相关基因(FASN、ACACA和ME1)的表达水平,以期初探影响肉质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高背膘厚度组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低背膘厚度组(p <0.05),背膘厚度对其它肉质性状影响均不显著(p>0.05)。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 <0.05),且在高背膘厚度组上调表达。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基因和苹果酸酶(ME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组间没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