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2012年冬季中国鄱阳湖越冬鹤类的数量和分布(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中国和东亚十分重要的鹤类越冬地。我们于2011/2012冬季对在鄱阳湖越冬的鹤类进行了两次调查,分别为2011年12月18–19日和2012年2月18–19日。本次调查覆盖了整个鄱阳湖区以及邻近的赛城湖和赤湖,共计调查了85个子湖泊,记录了4种鹤类。12月份的调查计数了4577只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主要在蚌湖、沙湖和大湖池)、302只白头鹤(G.monachus)、885只白枕鹤(G.vipio)和8408只灰鹤(G.grus)(主要在鄱阳湖区中部)。2月份的调查计数了3335只白鹤(主要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110只白头鹤(主要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283只白枕鹤(86%在蚌湖)和2205只灰鹤(主要在都昌和南矶山一带)。12月份计数的白鹤数量比2月份高1000多只。由于调查期间白鹤的大中群体都集中在相邻的子湖泊,因此很难排除重复计数;在1996–2009期间多年统计的白鹤平均数量是3019只(最低为1996年的2345只,最高为2002年的4004只),因此我们估计鄱阳湖的白鹤越冬种群大约为3800–4000只。对于白鹤全球种群数量的估测有待于更多的调查和监测。我们的调查同时也显示白枕鹤种群在近年来的持续下降和灰鹤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98洪灾对江西鄱阳湖越冬鹤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这场洪灾使鄱阳湖保护区的越冬水禽受到了严重威胁。除鹤类的食物大大减少外,越冬白鹤的数量减少65%,白头鹤减少30%,白枕鹤减少74%,灰鹤减少79%,大鸨减少95%,鸿雁减少65%,天鹅减少74%。目前,该保护区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设法恢复越冬水禽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鹤是鹤科各种类的泛称。世界上现存的鹤计有十五种,在中国有记录的有九种。即灰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颈鹤、蓑羽鹤、赤颈鹤和加拿大鹤(本种偶见)。其中以丹顶鹤最为著名,通称“仙鹤”。鹤是世界著名文化鸟类。中国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爱鹤。在中国的诗歌词曲、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文艺雕塑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挽救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丹顶鹤,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首次应用航空调查等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取得成果,1984年8月30日在北京通过鉴定。全世界仅有一千多只的丹顶鹤,大部分在我国繁殖、越冬。从1980年起,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应用航空技术进行我国第一次全面、系统的丹顶鹤调查研究,搞清了丹顶鹤在我国的分布及其数量、繁殖和越冬生态习性和栖息环境等,并发现了世界上濒危的白鹤群。为今后鹤类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也为鹤类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兴凯湖中俄湿地鹤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兴凯湖是亚太地区水鸟重要的迁飞区和栖息地,在鹤类保护中占有特殊的地位。2005年中俄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开展了兴甄湖鹤类资源联合调查。调查总面积达3255km^2。共记录到鹤类3346只,其中丹顶鹤799只,白枕鹤2523只,白头鹤14只,蓑羽鹤3只,白鹤7只。还对兴凯湖流域鹤类生存环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区域鹤类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4、2015和2016年春季鹤类迁徙期,在图牧吉保护区采用以定点观测为主,结合路线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对保护区内的鹤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图牧吉保护区春季灰鹤(Grus grus)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开始迁来,5月初至5月中旬离开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46. 00±7. 94) d。白鹤(Grus leucogeranus) 3月末至4月初开始陆续迁来,4月中下旬迁离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23. 33±2. 08) d。白头鹤(Grus monacha) 3月末至4月初到达图牧吉保护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陆续离开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36. 00±7. 94) d。白枕鹤(Grus vipio)在3月末至4月初到达图牧吉保护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离开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30. 00±6. 56) d。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到达图牧吉保护区的时间为3月末至4月初,4月中旬离开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14. 00±5. 66) d。保护区内的鹤主要分布在图牧吉泡子和三道泡子,偶尔会在农田发现灰鹤、白鹤和白头鹤。结合往年保护区内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每年保护区内5种鹤类停歇期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最后针对保护区内存在一些保护不当问题,给保护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崇明东滩白头鹤的现状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头鹤(Grus monacha)又名玄鹤,是世界上现存的15种鹤类中体型较小的一种鹤,繁殖于俄罗期西伯利亚和中国黑龙江北部,主要越冬于日本,韩国,朝鲜以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1999年湿地国际估计全世界现存越冬白头鹤种群数量约9150只,其中中国仅有1000余只,胃为种群数量极其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淑危鸟类红皮书和我国淑危动物红皮书名录,属国爱一级保护乌类,也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鸟类名录。  相似文献   

8.
黄翠莲 《野生动物》1998,19(4):28-29
广州地处亚热带属于鹤类正常分布区之外、饲养和繁殖鹤类有一定难度。广州动物园利用饲养场内原有的水塘,填土改造以草胚、野芋、灌木等植物覆盖全场,并保持水土完好,使这一场地形成常年湿润,荫生植物繁茂,光照充足和遮阳合理的小气候环境,为鹤类的饲养繁殖创造了条件。经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等试验种鹤在此饲养、行为的观察及产卵结果表明,人工建造的这一湿地环境,符合鹤类生活要求。广州动物园的鹤类共有7种,一直在冈山的湖中岛饲养仅在80年代初有过一对丹顶鹤(Grusjoponensis)的两年繁殖史,获2仔其它鹤均无繁殖记…  相似文献   

9.
白头鹤是我国拥有的9种鹤中,数量较少,研究也较少的一种。国内已有的关于白头鹤的研究文献,均未有湖北省越冬白头鹤的报道,并认为白头鹤的主要越冬地在安徽省升金湖、江西省鄱阳湖、湖南省洞庭湖等地(见马逸清《我国鹤类研究和保护进展》;王岐山《白头鹤》等)。其实,湖北省龙感湖是我国白头鹤的最重要越冬地,在那里越冬的白头鹤种群数量大大超过升金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地。这个新发现,是湖北省环保局近年组织鸟类学者开展《江汉湖区越冬湿地珍禽考察》中发现的。龙感湖是江汉湖群中一个较大的淡水浅水湖泊,位湖北省东南隅,与安徽省相接。湖心位置东经116°03′,北纬29°55′,在湖北境内的湖泊面积  相似文献   

10.
该鸟为稀有的笼养观赏鸟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白枕鹤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禽。鹤形目,大型涉禽,因眼周裸露呈红色,又叫红面鹤。白枕鹤体形与丹顶鹤相似,略小于丹顶鹤,而大于白头鹤。我园于1992年引进的成年雌鹤与园内自繁的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繁育中心丹顶鹤、白枕鹤、灰鹤、白头鹤等7对种鹤自2005~2010年6年的饲养、繁殖情况进行总结、对比,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显示,饲料的营养水平对鹤类的繁殖有直接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2.
白头鹤、丹顶鹤、蓑羽鹤隶属于鸟纲、鹤形目、鹤科。其中白头鹤与丹顶鹤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蓑羽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为了扩大种群数量,提高野生动物的繁殖率,以便能更好的建立完善的种群体系。2020年长春市动植物公园采购了Brinsea品牌的孵化器两台,决定以人工孵化的方式,更加有效的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野生动物》2005,26(1):28-28
据鄱阳湖保护区11月8日的水禽统计资料显示,在保护区越冬的候鸟数量已达53300多只,其主要种类和数量是:白鹤296只、白枕鹤9只、灰鹤61只、白头鹤9只、东方白鹳2只、小天鹅4800只、白琵鹭1378只、雁类34583只、野鸭类11258只、凤头麦鸡267只。  相似文献   

14.
乌裕尔河下游,地理位置在北纬47°10′左右。该地区属芦苇沼泽自然景观。这里水量充足,水生植物和喜水植物非常发达,孳生着大量的鱼、虾、螺和昆虫等。为多种水禽的栖息提供着适宜的环境和丰富食物。我国的八种鹤中,这里就有六种,其中丹顶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在这里繁殖;白鹤、白头鹤迁徙时在这里经过。除鹤类外,这里还有白鹳、黑鹳、天鹅、琵嘴鹭、大白鹭、白鹮等其它珍贵水禽。为了准确地掌握这一地区水禽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15.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苇丛茂密、鱼虾众多,是水禽理想的栖息地。扎龙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多达260余种,水禽有12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35种,最为著名的是鹤类,全世界共有15种,中国有9种,该区就有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内丹顶鹤、白枕鹤、灰鹤、白头鹤共4种7对鹤类自2004~2013年饲养管理及繁殖情况的总结,并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对比,得出在饲料的营养水平以及饲养环境相近的情况下,利用鹤类补卵的习性,通过捡卵人工孵化提高了鹤类的产卵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繁殖率。但同时长期人为干涉鹤类的产卵情况,有意识地增加鹤类产卵数量会导致降低种鹤的产卵年限、卵的受精率以及种卵的质量,从而降低鹤卵的孵化率、出雏率,以及鹤雏的质量,成活率降低。以亲鹤自然孵化以及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相结合的方式代替单纯的人工孵化减少了种鹤的产卵数量,但保持了鹤类原始行为,双亲共同孵化育雏使其关系更加亲密,更有利于繁殖行为的进行,同时提高了鹤雏的出雏率以及雏鹤的成活率,延长产卵年限。  相似文献   

17.
扎龙自然保护区急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是珍贵稀有的丹顶鹤的主要栖息繁殖地。总面积二十一万公顷。发源于小兴安岭的乌裕尔河由其境内经过。由于地势低洼平坦,没有明显的河床河道、河水漫溢,形成了大面积的芦苇沼泽。在沼泽地边缘或中间零星的高岗地为草甸、草甸草原。密布的沟叉洼地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泡。水中滋养着鱼、虾、昆虫,为多种水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到目前为止已经纪录的鸟类达218多种,其中国家规定保护的稀有鸟20余种。如: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头鹤、灰鹤、天鹅、白鹳、黑鹳、白鹮、白琵鹭、蓑羽鹤、大鸨及10余种猛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诊断、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等研究,确诊草海黑颈鹤和灰鹤群中发生的主要疫病是嗜内脏型新城疫,兼有灰鹤大肠杆菌病。查明了传染源和主要病种,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了鹤类的死亡;草海鹤类的数量、种群结构、主要生态习性。测定了鹤类的生理指标和量衡度,为野生鹤类的人工驯化、饲养与繁殖、疫病的诊断与防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草海是贵州高原最大淡水湖泊,1985年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珍禽——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Ⅱ级重点保护珍禽——灰鹤(Grus grus.)的主要越冬地。其中黑颈鹤十分稀少,也被作为亟需挽救的濒危物种.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和濒危物种国际公约。保护草海鹤类,受到国内外环保和鸟类科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1986年冬至1987年春.草海鹤类发生大批死亡.严重威胁鹤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查明鹤类死因。实施有效保护措施,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据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233篇,国内外对野生鸟类病研究甚少。对鹤类疫病的专题研究尤为鲜见。1987—1989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与病理学诊断、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等研究,查明了鹤类在三个越冬期的死因、查出12种疾病,其中鹤新城疫为主要疫病,兼有灰鹤大肠杆菌病。并查明了主要疫病的传染源,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了鹤类的死亡,丰富了鸟类学和禽病学的内容。并基本查明了草海鹤类的数量、种群结构、主要生态习性;测定了生理指标和量衡度,获得了大量数据,为鹤类的人工驯化、饲养和繁殖、疫病的诊断与防治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鹤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据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查新(检索)结果:“国内外尚未发现与本研究有相同的文献报道”。受到“世界鹤类基金会”和“世界野生动物病防治中心”等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本研究为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将会取得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丹顶鹤越冬期在人工湿地的夜栖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士成 《野生动物》2007,28(2):11-13
通过对丹顶鹤越冬期问在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湿地的夜栖地调查,得出鹤群夜栖分布数量及其动态规律,进而提出对该种群与夜栖地的管理举措。该项工作主要借助望远镜、GPS、照相机,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数量,往年数据则引用参考文献。结果表明:人工湿地中丹顶鹤的夜栖分布数量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中安全度和水位为其主要限制因子。因此控制人工湿地冬季水位,保护栖息环境不受人为影响是丹顶鹤安全越冬的主要保护措施。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是我国稀有的珍禽,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为了加强保护,1984年1月我们对在贵州省威宁县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资料整理报道如下。一、黑颈鹤越冬习性概述为搞好数量调查工作,首先我们对黑颈鹤的越冬习性进行观察,初步掌握了黑颈鹤在草海的分布和活动规律。 1.迁来时间:在草海越冬的鹤类有黑颈鹤和灰鹤(Grus grus lilfordi)两种。当地农民对其迁徙时间有旬谚语:“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农历)实际上,由于每年的气候条件的差异,鹤类的来去时闻也不尽相同。一般是10月下旬迁至草海,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