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浦东地区唐镇、合庆等镇散养禽中分离到2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疑似菌株,经过病理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该疑似菌株被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经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均表现为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但对四环素、复方磺胺、氨苄青霉素、磺胺异噁唑较敏感,这为本地区鸡白痢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徐州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方法]从徐州不同地区分离鉴定了19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并对19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该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率为94.7%,多重耐药谱为PG-MY-DOX-TET-AMP的菌株百分比为42.1%,对青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率为100%,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新霉素耐药率在50%以上,对头孢唑啉和强力霉素耐药率为40%~50%,对头孢氨苄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20%~30%,对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未出现耐药菌株,对氟苯尼考和头孢曲松高敏菌株在80%以上。[结论]徐州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检测分析了珠三角地区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以进一步了解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69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磺胺药的耐药性,PCR检测了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SulⅡ和SulⅢ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75.4%的受试菌株对磺胺异恶唑产生了耐药性;耐药基因SulⅡ检出率最高(79.7%),其次是耐药基因SulⅠ(33.3%),未能检出耐药基因SulⅢ。提示珠三角地区鸡白痢沙门菌对磺胺药的耐药情况相当严重,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和SulⅡ在磺胺类耐药菌株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西地区临床病鸡中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以及沙门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本研究对2014年—2015年送检的121只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病鸡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耐药性研究。结果共分离到49株沙门氏菌,包括4种血清型,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S.pullorum)41株、鸡伤寒沙门氏菌(S.gallinarum)4株、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3株和肯塔基沙门氏菌(S.kentucky)1株。分离株对磺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达93.9%,其次为复方新诺明、萘啶酸、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多重耐药菌株占93.7%,分离株最多可耐10种抗生素。结果表明,自广西地区送检的病鸡中分离到的沙门氏菌以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鸡源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当前广西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优势流行菌株及耐药情况,掌握其最新流行特点,本试验采集疑似病鸡的组织病料,对沙门氏菌进行增菌和分离培养,运用VITEK System ATB Expression法ID 32E肠杆菌鉴定试剂条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鉴定,应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采用ATB VET药敏试剂条对30种肠杆菌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310份疑似鸡病料中分离鉴定出34株致病性沙门氏菌;这些分离菌株中有A群1株、C2群1株、B群15株和D群14株,另有3株未定型,其中以B群鼠伤寒沙门氏菌和D群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优势菌株;34株分离株均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大观霉素和安普霉素敏感,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小于10%,对阿莫西林、链霉素、氟甲喹、噁喹酸、磺胺甲噁唑、四环素和呋喃妥因耐药率介于50%和90%之间,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夫西地酸、利福平和甲硝唑的耐药率达到100%,并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结果表明,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流行菌株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当前广西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为主,流行菌株耐药性严重,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从浦东新区大团镇的规模养鸡场,采集疑似鸡白痢感染鸡的泄殖腔棉拭子,经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共分离到2株鸡白痢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株均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和氟苯尼考较敏感,但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磺胺嘧啶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江苏部分地区未出壳鸡死胚中沙门氏菌感染情况,试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鉴定、MLST分型对来自13家种鸡场的2 433个未出壳的鸡死胚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并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未出壳鸡死胚沙门氏菌感染率为3.00%,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占50.68%(37/73)、肠炎沙门氏菌占41.10%(30/73),同时分离到少量海德尔堡沙门氏菌、科特布斯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占4.11%(3/73)、1.40%(1/73)和2.74%(2/73);鸡白痢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海德尔堡沙门氏菌、科特布斯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对应ST92、ST11、ST15、ST582和ST19型;分离株对萘啶酸、链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分别达86.30%(63/73)和82.19%(60/73),对头孢他啶、厄他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表现为敏感,且存在多重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株占71.23%(52/73)。结果表明:江苏省部分养鸡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沙门氏菌感染,尤其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磺胺类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药敏纸片法,对33株鸡白痢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丁胺卡那、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的抑菌作用较强,所有受试菌株均对其敏感;58%~94%的受试菌株对氯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和羧苄青霉素敏感;61%~88%的受试菌株对四环素、复方磺胺、磺胺异恶唑耐药。33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出现了多重耐药性,2耐及以上占85%,3耐及以上占66%,4耐及以上仅占27%。根据发表的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分别扩增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Ⅰ类整合子,所选的18个对磺胺及磺胺增效剂均耐药。分离株中94.4%(17/18)的菌株携带sul1基因,没有sul2基因,同时94.4%(17/18)的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大小分别为0.7kb和1.6kb。研究表明这些鸡白痢沙门菌的耐药谱较窄,且Ⅰ类整合子在磺胺类耐药菌株的产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阜新市某肉鸡养殖场的94只疑似鸡白痢病鸡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共分离沙门氏菌79株,分离率为84.0%,79株鸡沙门氏菌对受试的12种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性最高的是氨苄青霉素,最低的是链霉素和阿米卡星;经79株分离株中blaTEM基因的分离率为63.29%(50株),aadA2基因的分离率为58.23%(46株)。该鸡场沙门氏菌耐药水平较高,建议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理州鸡群沙门氏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对15份采自大理州的疑似沙门氏菌感染发病鸡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型试验及多重PCR鉴定等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并通过药敏试验了解分离菌株的耐药状况。结果表明:此次共分离到6株沙门氏菌菌株,其中4株为鸡伤寒沙门氏菌,2株为鸡白痢沙门氏菌;不同菌株间表现出不同的抗生素敏感性,多数菌株对强力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多粘菌素B、利福平产生耐药;对新霉素、四环素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13种抗菌药物敏感。为大理州鸡沙门氏菌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了解鸡源性沙门氏菌分离株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及耐药基因的携带关系。采用K-B纸片法对29株鸡源性沙门氏菌分离菌株进行10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PCR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Ⅰ类整合子及耐药基因检测。29株分离株中有13株对2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属于多重耐药株,氨苄西林-四环素-头孢唑啉-复合磺胺是主要多重耐药谱;13株多重耐药菌中有8株携带Ⅰ类整合子,blatem-1、tetA和tetB基因检出最高。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的携带之间关系密切,耐药表型测定结果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用药片扩散法测定了分离的27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对16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对恩诺沙星、卡那霉素、氟哌酸、强力霉素高敏;对新霉素、痢特灵、氯霉素、庆大霉素、壮观霉素、氨苄青霉素中敏;而对复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洁霉素、四环素、磺胺民恶唑等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湖北省鸡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规律,对分离的56株鸡源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鸡白痢沙门菌所占比例最高(62.5%),为优势血清型;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所占比例也较高,分别为16.1%、10.7%。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56株鸡源沙门菌对呋喃妥因均敏感,对磺胺异恶唑和阿莫西林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大于80%),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14.3%~75%);同时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三重以上耐药菌株占分离菌株的96.4%,其中5耐最为严重,占28.5%。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扬州地区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从临床采集具有沙门氏菌病典型特征的样本,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分离得到21株细菌均符合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利用沙门氏菌具有种属特异性的亲膜蛋白基因inv A做PCR鉴别分析,采用药敏纸片法对2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1株分离菌都为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为新霉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的抑菌作用较强,所有受试菌株均对其敏感;14.28%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美洛西林耐药,19.05%的菌株对多黏菌素B耐药,23.81%的菌株对头孢曲松耐药,28.57%的菌株对多西环素耐药,42.86%的菌株对链霉素耐药,47.62%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0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出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东某黄羽肉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随机采集该场孵化至21日胚龄时的117个死亡胚进行鸡白痢沙门菌分离,通过生化鉴定、PCR、血清分型及rfbS基因序列测定等鉴定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18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率为15.38%;18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多黏菌素B、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链霉素均敏感,而对磺胺异吡恶唑(100%)、萘啶酸(72.2%)、氨苄西林(55.6%)、四环素(44.4%)耐药率较高,且分离株均有多重耐药性。研究表明该黄羽肉种鸡场已受到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的困扰,有必要尽快启动鸡白痢沙门菌防控与净化。  相似文献   

16.
为鉴定新疆某些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主要流行株的流行现状和耐药情况,本研究采用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有发病史的种鸡场进行现场检测,被检的750只鸡中,发现78例疑似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运用沙门氏菌鉴别培养基、组织病理学观察和PCR方法进行确诊,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疑似的78例鸡白痢沙门氏菌中有69例符合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和病理学特点,PCR成功扩增出invA基因,分离率为9.2%,血清型诊断为D1型;其中分离菌对万古霉素和新霉素耐药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100.0%和81.2%,而对头孢曲松、克拉维酸和多黏菌素的敏感率达60.0%以上。本研究为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在净化鸡白痢沙门氏菌及临床用药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防控雏鸡白痢沙门菌病,试验自保定某蛋种鸡场疑似为鸡沙门菌病雏鸡采取肝脏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鸡白痢沙门菌多价血清学鉴定及沙门菌inv A基因PCR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检测及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1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鉴定结果符合鸡白痢沙门菌的特征,说明从病死雏鸡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菌为鸡白痢沙门菌。沙门菌inv A基因PCR扩增出373 bp目的片段,进一步证实分离菌为鸡沙门菌。用分离菌株接种雏鸡,其死亡率高达90%,表明该菌株有很高的致病性。10株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达100%,对阿齐霉素的耐药率达90%,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弱、对氧氟沙星较为敏感。3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42.86%,4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57.14%,5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71.43%,说明雏鸡沙门菌分离株对所试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本试验为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从一群糊肛严重、死淘率和跛脚鸡高达2%的鸡群中,随机挑精神状态差、瘦小、糊肛严重、跛脚的鸡若干,采集其肝脏和关节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成功分到10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其中6株源自肝脏,4株源自关节;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0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对头孢噻呋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复方磺胺氯达嗪和氧氟沙星可溶性粉均表现出高度敏感,但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可溶性粉、盐酸林可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等呈多重耐药。因此,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筛选敏感药物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为查明河南省新乡市某规模化蛋鸡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病原,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无菌采集疑似病雏鸡肠管样品,用革兰氏染色、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方法对其进行确诊,并进行病原回归试验,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分析分离菌对19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了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该分离菌符合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PCR成功扩出invA基因,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分析确定该细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用分离细菌株感染SPF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说明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本养鸡场雏鸡发病的主要病原;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阿米卡星、苯唑青霉素、青霉素耐药,对复达欣、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敏感,将敏感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合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提供了参考,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病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重庆地区养鸡场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的耐药情况,试验选取10种抗生素对分离到的110株大肠杆菌、14种抗生素对分离到的8株沙门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比较分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关系。结果表明:多黏菌素对所有大肠杆菌均敏感,4株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耐药,20株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耐药,24株大肠杆菌对卡那霉素耐药,28株大肠杆菌对链霉素耐药,40株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耐药,72株大肠杆菌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在110株大肠杆菌中80. 00%为多重耐药株,其中对2种抗菌药物耐药占32. 73%,对7种药物耐药占7. 27%,多重耐药性主要集中在二到四重,占63. 64%。沙门氏杆菌对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噻肟敏感;而对氯霉素、磺胺异口恶唑、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多西环素均耐药; 8株沙门氏杆菌中100%为多重耐药株,其中对2种抗菌药物耐药占12. 50%,对8种药物耐药占12. 50%,多重耐药性主要集中在四到八重,占87. 50%。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磺胺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符合率较高,为75. 00%(72/96)。β-内酰胺类中头孢噻肟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符合率较低,为6. 78%(4/59);阿莫西林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符合率为67. 80%(40/59)。大部分检测的基因在受试菌株中具有较高的流行性,表明这些基因在编码受试菌株耐药性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说明分离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耐药性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