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患病圆眼燕鱼(Platax orbicularis)体内分离到一批形态一致的优势菌株,通过细菌鉴定并检测其药物敏感性,以期为圆眼燕鱼的疾病防治提供参考。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弧菌表型特征一致,16SrRNA与GenBank中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的同源性高达99%,在系统进化树中与哈维弧菌(KU245727)聚为一分支,结合该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优势菌株为哈维弧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噻肟、强力霉素、恩诺沙星、萘啶酸、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14种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青霉素G、乙酰螺旋霉素、杆菌肽、多黏菌素B、利福平、红霉素和磺胺异恶唑等8种药物表现为耐药。采用PCR方法检测该菌株携带TEM、Sul2、ANT(3′′)-1耐药基因。研究结果可为哈维弧菌的鉴定及圆眼燕鱼的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流产奶牛胎儿组织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采用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16S rRNA和16S~23S rRNA测序、药敏试验和小鼠致死性试验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与GenBank中肺炎克雷伯氏菌16S rRNA和16S~23S rRNA基因序列一致性分别高达99%和96%,16S~23S rRNA基因被扩增出3条不同长度条带;该菌生化特性均符合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化反应特性;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多粘菌素等敏感,对多西环素、四环素、卡拉霉素等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米诺环素等耐药;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性。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细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海南省海口市某养牛场一头黄牛的死亡原因,本研究采集死亡黄牛的脾肺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和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死亡黄牛脾肺样品在BHI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无色的露珠状优势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进一步结合生理生化与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确定其为阴沟肠杆菌。该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9.60×10~7cfu/mL,且对死亡小鼠采集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得到与原分离菌相同的菌株。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本研究首次在黄牛中分离得到阴沟肠杆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本地区的黄牛养殖业提供疾病防控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某獭兔养殖场獭兔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分析该病原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青岛市某獭兔养殖场送检的病死兔进行病理剖检,并从肺脏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该株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博检革兰阴性细菌鉴定系统的生化鉴定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较,与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对多种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6):174-178
从奶牛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细菌,经过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初步判定为芽孢杆菌属;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同源性分析结果,证实分离得到的Y4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与GenBank上的枯草芽孢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6%。对此菌株进行抑菌试验,发现该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该研究为将来研制益生菌制剂防治奶牛生殖道疾病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河南省某猪场疑似细菌感染病例进行确诊,本试验采集了病猪肠道中的样品从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进行了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基本符合奇异变形杆菌的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与奇异变形杆菌的同源性在98%以上,将该分离菌株命名为ZB17;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菌株与猪源奇异变形杆菌(HQ259935.1和KR133627.1)的同源性最高,与大肠杆菌、沙门菌,克雷伯菌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对复达欣、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敏感;但对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先锋霉素IV、先锋霉素V、先锋霉素VI、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耐药。本试验为猪源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株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认导致甘肃省平凉市一农场猪群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猪不同组织样品进行检测,从病死猪的脏器组织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并对其进行生化鉴定、16S rRNA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进行分离菌的致病性试验、耐药性分析、V因子需要试验、"卫星现象"观察。结果表明:分离菌生化特性均符合副猪嗜血杆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株的同源性均高达99%。因此,将该分离菌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将其命名为PL2016。动物试验及耐药性试验表明,该分离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16S rRNA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菌与副猪嗜血杆菌其他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核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菌的ompP2、sodA基因与副猪嗜血杆菌其他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核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某鹿场致患病鹿蹄腐烂的病原菌,本研究于患病梅花鹿的前蹄病健结合处采集病料并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最终分离到一株厌氧菌。对该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小鼠致病力试验等。结果显示该细菌在显微镜下呈革兰氏阴性、丝状、长短不一的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多株坏死梭杆菌参考株的同源性均为99%,将其命名为HNFnf;经Vitek细菌鉴定仪鉴定该细菌为坏死梭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类等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反刍动物"腐蹄病"与"肝脓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宠物犬患尿道炎的病因,本试验对采集的尿道拭子样品进行传统分离培养,从中得到1株优势菌株,随后对该菌株进行细菌形态、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培养基的菌落特征为表面光滑、白色的圆形突起,染色镜检为革兰阳性,其形态为成对、四联状球菌。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测序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与马脲气球菌(Aerococcus urinaeequi)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7.99%,确定该菌株为马脲气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等12种抗菌药物耐药;对多西环素和四环素敏感,可用于尿道炎的治疗。本试验对该地区犬尿道炎的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疆和田地区某规模化羊场羔羊腹泻病例主要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试验采集腹泻羔羊肛拭子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挑取纯化后的单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存在或成对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结合生化试验结果初步鉴定为绿脓杆菌,命名为6f。该菌株16S rRNA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与绿脓杆菌菌株核苷酸相似性达到100%,高度同源,最终鉴定分离菌株6f为绿脓杆菌。分离菌株6f对头孢拉定、卡那霉素、氨苄西林等1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头孢他啶、多黏菌素B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克林霉素、麦迪霉素、万古霉素耐药。分离菌株6f对小鼠具有强致病性。说明引起该规模化羊场羔羊腹泻的病原菌是绿脓杆菌,该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疑似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n)的病死水貂病料中分离得到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征、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分离得到的菌株为Kpn。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已知的Kpn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显示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和舒巴坦高度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某猪场仔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送检的2头病猪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药敏试验。结果:从病料样本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根据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应用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分离细菌进行分型鉴定,运用DNAStar软件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分离菌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且相似性为97.4%~100%,其中与血清5型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进化关系最近;分离菌株对利福平、头孢氨苄、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综合分离细菌传统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实验结果,确定分离菌株属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黑龙江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黑龙江某猪场发病猪群的病原,本研究从疑似浆膜炎的病料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通过对其进行细菌形态学、培养特征、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PCR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HLJ-1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参考株的基因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HLJ-1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鉴定引起狐狸肺炎的病原菌,采用常规鉴定法和16S rRNA PCR方法从肺炎的狐狸肺脏病料组织中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确定该菌为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的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分离菌与绿脓杆菌同源性达100%。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有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昆明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死亡麂子体内潜在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以揭示其与该麂子死亡是否存在相关性,同时为昆明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微生物多样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无菌采集死亡麂子的肩部肌肉组织,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扩增鉴定后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分离菌株种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分离菌株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和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为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呈乳白色;在麦康凯培养基(MAC)上不生长,革兰氏染色镜检见紫色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不能发酵蔗糖、棉子糖、山梨醇等;苯丙氨酸、鸟氨酸、赖氨酸、V-P试验、葡萄糖产气阳性。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该菌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麦芽香肉杆菌菌株MMF-23(GQ304931.1)相似性达100%。结合形态学、生化特征等,鉴定分离菌株为麦芽香肉杆菌,命名为BJT86,并将16S rRNA序列提交GenBank,获得登录号为ON966116.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哌...  相似文献   

16.
为了鉴定引起雏鹅死亡病原,无菌采集肝、心、肺等病料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分离培养、培养特性鉴定、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 S rRNA PCR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16 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1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株的同源性在98%~100%之间,分离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致病性,且致病较强,对雏鹅的LD_(50)为3.16×10~6cfu/mL;PCR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属于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型A型,同时携带18个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恩诺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曲松等11种药物高敏,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牦牛源鲍氏志贺菌的鉴定及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对从待屠宰健康牦牛中分离的志贺菌进行鉴定及确定分离株的致病性.通过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BALB/c小鼠的LD50测定等方面对分离株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电镜观察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特性符合志贺菌的特点,血清型鉴定为鲍氏6型志贺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演化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人源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亲缘关系近,而与其他动物志贺菌亲缘关系较远,分离株对BALB/c小鼠具有致病性,其LD50值为2.5×107.5 CF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无耐药性.本次试验首次从健康牦牛中分离的鲍氏6型志贺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与人源菌株亲缘关系较近,提示牦牛中分离的鲍氏志贺菌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引起牛肺炎的主要病原,试验从患有肺炎的牛支气管中分离获得一株巴氏杆菌,并对其进行生化鉴定、16S rRNA测序、特异性PCR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马巴氏杆菌(Pasteurella caballi)的生化特性一致;16S rRNA序列与Pasteurella caballi参考菌株ATCC49197的同源性为100%;特异性PCR鉴定为Pasteurella caballi;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噻吩、四环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说明分离菌株为Pasteurella caballi,该细菌同样可以感染牛。  相似文献   

19.
采用病理剖检、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培养特性、菌落形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均与拟态弧菌相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链霉素、罗红霉素、丁胺卡那、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多黏菌素敏感,对青霉素、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强力霉素耐药;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与弧菌科弧菌属的同源性为92.8%~99.9%,其中与中国分离的2株拟态弧菌的同源性最高(99.9%)。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株与霍乱弧菌、易北河弧菌、溶藻弧菌、拟态弧菌等自成一个分支,其中在这分支下与中国分离的拟态弧菌SCCF04(KC503059.1)、拟态弧菌XQ(KJ604709.1)单独另成一个小分支。从黄颡鱼中分离出1株拟态弧菌,并将命名为201811,试验结果可为黄颡鱼拟态弧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离鉴定导致鲤大量急性死亡的病原菌,确定其毒力基因和药物敏感性,为后续病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病鲤的内脏中分离培养病原菌,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分子鉴定;采用毒力基因检测、K-B药敏纸片法及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分析该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和致病性。【结果】分离菌在LB固体培养基上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菌落,镜检为短棒状的革兰阴性菌,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生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D-葡萄糖、明胶、脲酶、氧化酶、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及柠檬酸试验中均呈阳性反应,其余指标皆呈阴性反应,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菌与铜绿假单胞菌NR_114471.1呈现高度同源,相似性为99%。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将分离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HB2210。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发现,该菌株含有鞭毛蛋白结构基因fla基因、气溶素aer基因、细胞毒性肠毒素act基因、外膜蛋白ompA基因及热稳定性肠毒素ast基因等多种毒力基因。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