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对南酸枣天然及人工状态下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 ,南酸枣天然林胸径生长高峰期在 15年生左右、树高生长高峰期在15~ 2 0年生 ,材积生长高峰期在 2 0年生左右 ,南酸枣人工林的胸径、树高生长峰值比天然林的出现时间早 8~ 10a,峰值大。经过人工培育 ,南酸枣具有更强的速生性 ,人工造林效果好 ,在森林分类经营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钻天柳天然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立地条件的钻天柳天然林进行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量的速生期在5~35 a之间;树高生长高峰期在5~25 a间;15~45 a生期间是材积生长的速生期。在12 a生的林分中,低密度林分的胸径平均生长量比高密度林分高9.9%,低密度林分树高平均生长量比高密度高14.5%。在20 a生林分中,沙壤土立地的生长量优于砂砾立地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3.
福建青冈天然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闽清雄江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的福建青冈天然林解析木材料,选择合适的生长方程建立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对其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编制了材积生长率表。  相似文献   

4.
长苞铁杉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苞铁杉天然林生长缓慢,在22a时,胸径平均生长量达最大值。树高前8a生长较快,以后逐年下降。材积生长逐年增加。经营过程中,可在15~20a间进行适当间伐。  相似文献   

5.
6.
钩栗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钩栗不同年龄母树种子品质、不同播种方式育苗试验,进行钩栗人工育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钩栗母树种子产量和种子品质存在显著差异,25a生母树种子品质高于45a生母树种子,因此育苗宜选择20~30a生健壮的母树采种.不同播种方式育苗的苗木生长和苗木质量无明显差异.la生幼苗发育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苗木速生期有3个生长高峰,每个生长高峰依次表现为苗高生长、冠幅生长、地径生长.大田育苗苗木分级表明,Ⅰ级苗率22.8%,Ⅱ级苗率54.6%,Ⅲ级苗率22.6%.  相似文献   

7.
钩栗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钩栗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结果表明,钩栗种群有1个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8.
以2003年5月1日至2004年12月13日的降雨、蒸发、日照时数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丝栗栲天然林小气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丝栗栲天然林降雨主要集中于5月、6月、8月,月均超过150mm,蒸发主要集中于6~10月,月均超过70 mm,日照时数主要集中于7月、8月、10月,均超过90 h;2003年7月和2004年10月降水量很小,分别为10.1和8 mm,而蒸发量分别为194.4和136.6 mm;蒸发量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88.3%。  相似文献   

9.
以2 a生钩栗苗为试验材料,采用N、P、K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配方施肥对2 a生钩栗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旨为钩栗壮苗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苗高生长最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1P_2K_2;地径生长最优、生物量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2P_2K_1。综合考虑苗木的生长,最优的配方组合是N_2P_2K_1,即钩栗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每株6 g、6 g和3 g。  相似文献   

10.
依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获得云南松林样地调查数据,研究亚热带区域不同海拔区间段与云南松天然林平均胸径生长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亚热带云南松林的胸径生长率呈径阶越小生长率越大,并随海拔的升高,生长率总体呈明显递减趋势,反映出随海拔升高,热量和积温随之下降,云南松的生长也相应趋缓,但2001~2500 m海拔区间的云南松26及以...  相似文献   

11.
红锥天然林生长规律与生物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华安金山林场红锥天然林调查表明,红锥生长快,34~38年生树高可达21.9~23.7m、胸径可达20~30cm。全林保存密度572株/hm2,蓄积量366m3/hm2;Ⅱ级立地级保存红锥600株/hm2,蓄积量高达483m3/hm2,生物量500.87t/hm2,材积年生长量可达13.4m3/hm2;Ⅲ级立地红锥蓄积量342m3/hm2,生物量354.65t/hm2。林分生产力很高,树高速生期为4~18年生。胸径速生期为6~14年生,材积速生期为10~27年生,34~38年生的红锥尚未达到数量成熟。表明红锥适应性强,不苛求立地,生长潜力大,极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2.
分析毛红椿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特性,提出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规律和数量成熟年龄,为人工培育毛红椿大径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苏南丘陵地区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树干解析及各测树因子(即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模型拟合,并依据该区域森林资源历史调查数据中的森林起源信息对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左右,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松天然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8年左右,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同样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人工林数量成熟龄为47年,天然林数量成熟龄为50年;选用Richards生长模型对区域内马尾松各测树因子进行拟合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通江县海鹰寺林场鹅掌楸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 a生鹅掌楸的胸径、树高与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25.38 cm、18.35 m与0.397049 m3;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73 cm、1.02 m与0.015882 m3;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12年时达到最大值,平均生长量在第16年时达到最大值,两者在第18年时相交,胸径数量成熟龄为18 a;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均在第8年时达到最大值,树高数量成熟龄为9 a;材积连年生长量在第24年时达到最大值,而鹅掌楸天然林在25 a生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材积生长率在第18年时开始稳定,胸高形数在第10年时基本稳定。logistic曲线对鹅掌楸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分别是y=18.63526/(1+7.2421*e-0.18015x),y=26.81266/(1+18.24284*e-0.20781x)与y=0.63661/(1+162.2645*e-0.22093x)。  相似文献   

15.
钩栗(Castanopsis tibetara)系壳斗科的常绿大乔木,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种源稀少、多为野生。 1985年冬,在永嘉县山坑乡小巨村后半山,海拔500—600M的西南山坡上,发现了  相似文献   

16.
对黄山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群落学对比分析表明:黄山松林的植物种类天然林为19~29种,人工林仅有9~17种;天然林下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格数分别为2.8242~2.8763和1.7998~1.8366,而人工林分别为1.6073~2.0775和1.8366~1.9394。天然林胸径生长量比人工林低0.47cm/a,树高连年生长量最高峰出现在第20年,比人工林晚5a,材积在第40年以后增长明显加快(>0.01m3/a),比人工林迟20a。文中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其均匀度、群落系数和相似度系数等指标为判别尺度,揭示了黄山松天然林与人工林之间的群落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天然林结实的规律性,本文对长白山林区天然落叶松球果类型作了比较研究。根据球果类型,把该树种划分为具有四种球果类型的林木,并进一步探索了长白落叶松四种果型林木的结实与有关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发现长白落叶松四种果型林木的结实多少及其种子品质的优劣与立地条件、发育阶段、生物因子等密切相关;而四种果型的球果颜色、形状、大小、种鳞结构以及鳞片数目等同上述因子无关。  相似文献   

18.
丝栗憷生长与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福建省邵武市洪墩采育场,调查丝栗栲要标地10块,做平均木、树干解析木9株,杉木人工林标地2块,研究丝栗栲的生长与生产力,结果表明:丝栗栲林的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胸径20a关生长最快,树高16a前生长最快;材积36a时尚未有下降的趋势。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当生长量达高峰后,则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胸径生长高峰,好立地12a,中、劣立地15a;树主生  相似文献   

19.
建立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的难点有林分年龄、树种组成、立地质量和林木竞争效应的表达等问题,介绍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但目前仍没有广泛认可的理论体系,仍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的种类及研究现状,从机理化模型的研究、模型预估精度的提高、三维模型及可视化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钩栗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和L16(45)正交实验探讨了DNA模板用量、Mg2+浓度、引物用量、Taq DNA聚合酶、d NTP用量以及不同退火温度对钩栗ISSR-PCR扩增的影响,建立了钩栗ISSR-PCR反应体系。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总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3 mmol/L Mg2+,0.4 mmol/L d NTPs,0.75 U Taq DNA聚合酶,0.3μmol/L引物;对钩栗DNA样品材料进行ISSR-PCR扩增体系的检测结果显示,该优化体系扩增的产物条带清晰,稳定性高,本研究为钩栗种质ISSR分子标记遗传结构分析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