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广西地方鸡种的羽色、胫色遗传规律,采用广西地方麻鸡里的黑羽黑脚鸡、麻羽黄脚鸡、瑶鸡、广西三黄鸡进行杂交,观察F1代的胫色、羽色的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广西麻鸡里面的黑羽鸡与麻鸡杂交,F1大部分为黑羽,少部分为麻羽。黑羽鸡与广西三黄鸡杂交,F1半数以上黑羽,部分褐麻羽黄麻,少部分黄羽;胫色方面,瑶鸡与麻羽黄脚鸡杂交,F1公鸡白胫或黄胫,母鸡青胫,判断其基因型为Zid Zid和Zid W,胫色为伴性遗传。广西麻鸡的黑羽黑脚鸡与其他鸡杂交,F1公母鸡都会出现部分黄脚鸡,其胫色基因型应该是存在抑制基因Id。  相似文献   

2.
黄羽矮小型鸡胫长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羽矮小型鸡胫长遗传规律研究周中华舒鼎铭郭况彦杨纯芬熊燕(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五山510640)前言dw基因是鸡已知8种矮小型基因中的一种,为稳性伴性遗传。dw基因能不同程度地减少鸡各部分的生长强度,最大的是减少胫骨长度,从而引起典型的“矮脚”...  相似文献   

3.
鸡有39对染色体。早在1930年,日本细胞学家苏朱克首先发现其中第5对是性染色体。母鸡第5对为 ZW,W 大小介于第8与第9对之间。到目前为,Z 染色体上已能定位的有16个位点表现伴性遗传。现在最新的鸡染色体图是由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索姆斯于1981年编绘的。在他所编绘的 Z 染色体上的  相似文献   

4.
鸡深色胫的遗传及其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泸州本地黄羽乌骨松鸡(黑色胫)与罗曼商品代母鸡(黄色胫)杂交获得的F1和泸州本地黄羽乌肉鸡(商品代)研究胫色的遗传规律及其表达。试验结果表明,杂交F1代出壳时不符合理论上的浅色胫全为公雏鸡,深色胫全为母雏鸡的遗传规律;但随着日龄的增长,浅色胫的母鸡逐渐变成深色胫,至23日龄母鸡雏鸡全是深色胫。  相似文献   

5.
固始鸡与安卡鸡资源群胫色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固始鸡胫色遗传变化规律,对固始鸡与安卡鸡正反交获得的F_1和F_2代胫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胫固始鸡与黄胫安卡鸡杂交,F_1代正交公、母鸡12周龄均为青白胫(青白胫率♂96.69%、♀94.70%),反交公鸡为青白胫(青白胫率98.04%),母鸡为青胫(青胫率96.67%);F_2代胫色分离明显,出现青胫、黄胫、青白胫、青黄胫、黄白胫和白胫6种胫色,12周龄脱去角质层,有40.24%个体胫部表皮层与真皮层颜色存在差异。在固始鸡性染色体上存在伴性遗传基因真皮黑色素基因(id)和影响表皮的黑色素扩散基因(E),其基因型为E-/Z~(id)Z~(id)(♂)、E-/Z~(id)W(♀)。0~12周龄胫色由浅色逐渐变为深色,于8周龄基本完成。表明固始鸡胫部表皮层和真皮层色素沉积规律不同,分别受不同的基因支配。  相似文献   

6.
部分地方鸡种肤色伴性遗传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对泰和鸡、仙居鸡、固始鸡、北京油鸡、萧山鸡、狼山鸡 (N系 )进行肤色伴性遗传观察。结果表明 :泰和鸡常染色体上含有一对黑色素基因“PP” ,仙居鸡、萧山鸡、北京油鸡性染色体上含有“Id”基因 ,狼山鸡、固始鸡、泰和鸡性染色体上含有“id”基因 ,泰和鸡与含有“Id”基因鸡种 (仙居鸡、萧山鸡、北京油鸡 )杂交 ,F1代肤色能自别雌雄 ,公鸡为黄皮肤 ,母鸡为黑皮肤  相似文献   

7.
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青胫性状受隐性伴性基因或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为探明培育品系W系青胫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分子基础,本研究首先选取W系黑羽青胫与洛岛红黄羽黄胫的成熟公、母鸡(1♂∶5♀)进行正反交试验,然后对后代中青、黄胫母雏各4只的胫部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后代有青胫293只(♂172只,♀121只),黄胫51只(♂20只,♀31只); 反交后代有青胫256只(♂156只,♀100只),黄胫73只(♂29只,♀44只),正或反交后代均有两种胫色,且青胫显著多于黄胫,表明W系青胫性状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将有胫色分离的杂交组合后代按胫色、羽色统计,青、黄胫个体分别为黑、黄羽,青、黄胫分离比符合1∶1(121∶117),因此青、黄胫性状或黑、黄羽性状可能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雏鸡的胫部皮肤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黑色素生成通路(P < 0.01),Mc1r基因和已知参与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如TyrTyrp1在青、黄胫皮肤中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另外,一些尚无报道参与胫色形成的基因如Wnt16、Wnt3aFzd10等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青胫性状的形成除涉及显著富集的黑色素生成通路外,还涉及细胞外基质与受体信号、信号传导、细胞骨架与迁移、细胞黏附、鞘脂与糖脂代谢。综合遗传分析与转录组分析,本研究推定培育品系W系中的青胫性状受Mc1r基因控制,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青胫性状的形成涉及多个信号通路,这为青胫性状形成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云南西双版纳斗鸡是近年来引进的鸡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为了利用好该鸡种优良的种质特性,研究中用其他优良鸡种与其杂交,以期使更多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甚至超过双亲,从而将杂交优势在生产中加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选育青脚白羽鸡作母本、西双版纳斗鸡作父本的测交组合,其经济性状效果较好,对其测交的胫、趾颜色效应奇特。研究该效应,对于丰富西双版纳斗鸡遗传育种理论和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皋鸡常规肉品质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如皋鸡的肌肉品质进行测定,进一步了解其生长性能和遗传特性,为指导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丰富这一优良品种的基本素材.研究结果表明:各测定周龄体重公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12周龄肌肉品质方面,除剪切力外,其余性状在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遗传力结果显示,各性状之间遗传力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鸡血浆蛋白酶多态性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采用黑羽灵山土鸡分别与黄脚麻鸡、广西三黄鸡进行正反交交配,观察F1代羽色、胫色的表现。试验结果表明,黑羽灵山土鸡与麻鸡杂交的后代羽色以黑羽为主,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麻羽个体;与广西三黄鸡杂交的后代羽色较为杂乱,同时出现黑羽、黄羽和麻羽。胫色方面,黑羽灵山土鸡的黑色素只沉着于表皮,真皮层为黄色,与黄脚麻鸡、广西三黄鸡杂交后代的黑羽个体情况类似,证明控制黑羽灵山土鸡胫色性状的基因型可能为ZidZId、ZIdZId或ZIdW。  相似文献   

12.
家蚕胚胎伴性温敏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林健荣  黄君霆 《蚕业科学》1998,24(2):100-103
试验用新九与伴1等4个温敏性的品种杂交,将其F1代蚕种用高温干燥条件催青,结果雄蚕正常孵化,雌蚕几乎不孵化,表明伴1等品种具有控制催青温敏性表达的基因存在。用华1与伴1组配的F1、F2及F1与亲本回交的14个组合作遗传分析,认为催青敏感性状由位于Z性染色体上的一个主基因控制,呈隐性的伴性遗传。  相似文献   

13.
固始鸡快羽系胫色、羽色与羽毛生长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固始鸡快羽系胫色、羽色的变化规律及羽毛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 :随着周龄的增加 ,胫色的变化是由浅色向深色转变 ;而羽毛则是由深色向浅色转变。固始鸡快羽系部分公鸡 6周龄已有明显的性征表现 ,此时羽色鲜艳、亮丽、鸡冠发育清楚可辨 ,公鸡羽色多为红棕黄羽。羽毛脱换情况为 :从 5日龄开始长尾羽 ,9日龄快羽鸡部分个体的颈部开始换羽 ,到 13日龄全部开始换羽 ,换羽顺序依次为尾、颈、胸、体干 (沿翅膀边缘两侧 )至背部。  相似文献   

14.
1.通过对北京油鸡五爪鸡与四爪鸡生产性能测试,初步显示120日龄以前,增重基本一致.差异不显著。180日龄、开产和44周龄体重五爪鸡极显著的低于四爪鸡。而44周龄时五爪鸡胸角显著高于四爪鸡。2.繁殖性能、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基本相似,差异不显著。四爪鸡44周龄蛋重显著高于五爪鸡。44周产蛋量五爪鸡略高。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隐性红羽鹌鹑伴性遗传的研究杜干英(四川省新津县畜牧局611430)1987年,我县引进一批红羽鹌鹑,在民间饲养中,发现红羽鹌鹑与栗羽鹌鹑杂交后代出现全红或全栗两种羽色。为研究两种羽色的遗传性状及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一)红羽鹌鹑伴...  相似文献   

16.
以137及苏8为材料,配制两亲原种、正反交F_1、F_2及8种回交种共14种交配方式,1980年春期在同一条件下饲养,5龄进行幼虫性别鉴别,分性别饲养和上簇,调查各种交配方式的不结茧蚕发生率、不结茧蚕的丝腺形态及变态、产卵情况。根据已有研究报道,对实验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1)伴性不结茧蚕的发生,既受遗传基因的支配,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一般只在环境条件优越、生长发育良好的春期条件下大量发生,秋期不发生;同在春期,不同年份也有差异。(2)伴性不结茧蚕,系由于137品种所携带的、位于Z染色体上的伴性隐性早熟基因Lm~e所引起。Lm~e基因在雌体中能得到表现,雄体中在纯合情况下也能表现其作用。Lm~e能促使脑大量分泌脑激素,从而抑制咽侧体分泌JH的机能,降低幼虫体内的JH水平,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丝腺畸形,产生不结茧蚕。(3)不结茧蚕发生率的高低,既取决于Lm~e基因是否有表现的机会,又取决于幼虫的体重,咽侧体分泌JH的能力是一定的,体重重的,单位体重的JH水平低,不结茧蚕多发,体重轻的,JH水平相对增高,不结茧蚕相应减少。(4)对于Lm~e基因能表现其作用,体内JH水平低,容易成为不结茧蚕的个体,在壮蚕期给与一定剂量的合成保幼激素,可以提高幼虫体内的JH水平,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5)不结茧蚕的中部丝腺都有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隐性白羽鹌鹑伴性遗传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鹌鹑,是高产的家禽之一,其肉与蛋不仅是美味佳肴,而且是食疗珍品,因此,世界各国对养鹑业的发展都比较重视。近年来,已培育了许多新品种、品系。北京市种禽公司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引入朝鲜鹌鹑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乌蒙凤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以Logistic和Gompertz 2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乌蒙凤鸡体重及胫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在估计乌蒙凤鸡母鸡体重生长规律上效果更优,该模型拐点周龄为3.49周,拐点体重为753.84 g;Logistic模型在拟合乌蒙凤鸡胫长方面效果更优,拐点周龄为2.32周,拐点胫长为4.26 cm。这说明即使对同一品种的不同性状,其适用的最优模型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9.
家猪毛色的基因定位,染色体标记和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猪的黑、白毛色基因定位于8号染色进行并与核仁组织者区(NOR)连锁的研究结果,和进一步研究猪的毛色遗传规律,测定了86头不同毛色的长白×枫泾猪(长枫猪)F2代的8号染色体上Ag-NOR的分布,分析了长枫F2、F3、F4仔猪的毛色分离,用已知8号染色体上Ag-NOR分布特点的不同毛色的长枫猪进行交配试验,记录了23窝(白猪×白猪:8窝:花猪×黑猪:5窝;黑猪×黑猪:5窝;花猪×花猪:5窝)22  相似文献   

20.
绵羊毛色遗传机制研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林 《家畜生态》1997,18(4):46-48
绵羊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具现实意义。本文就有关绵羊毛色变异及毛色位点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析,旨在总结该领域的研究情况,借以促进我国绵羊毛色的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