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特克赛尔羊JIVET(juvenile in vitro embryo technology)技术,为优种绵羊JIVET技术体系完善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对4~8周龄特克赛尔羊超数排卵,采用活体采卵的方法及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受精—受精卵培养—受精卵移植的方法进行特克赛尔羊JIVET技术研究。结果显示:4只4~8周龄特克赛尔羊获得可用卵母细胞296枚,平均74枚/只;获得2~4细胞期受精卵205枚,卵裂率为69.26%,平均获2~4细胞期受精卵51.25枚/只;将66枚2~4细胞期受精卵移植给11只受体羊,6只羊受孕,生产11只羔羊,受胎率为54.55%。研究表明,本试验方法可作为特克赛尔羊JIVET技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幼龄杜泊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JIVET),给幼龄杜泊羊卵巢卵泡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采用促卵泡素(FSH)和孕马血清(PMSG)对4~8周龄杜泊羊进行诱导、活体采集卵母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受精卵培养及2~4细胞期受精卵移植研究。结果表明:从8只4~8周龄杜泊羊中采集到可用卵母细胞585枚,平均73.13枚/只;获得2~4细胞期受精卵346枚,卵裂率59.15%;将77枚2~4细胞期体外受精卵移植于17只受体母羊的输卵管壶腹部,7只母羊受孕,产羔13只,受胎率41.18%。说明采用4~8周龄杜泊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可作为JIVET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3.
探讨品种对羔羊超数排卵效果和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并将体外受精胚胎进行了移植,为研究利用绵羊羔羊卵母细胞生产后代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对4~8周龄不同品种羔羊用FSH+PSMG处理后获得的平均卵母细胞数量和体外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进行了比较,并比较成熟液中有无β-巯基乙醇对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影响。结果:各品种获得的平均卵母细胞数分别为:哈萨克为210.22枚,湖羊为0枚,美利奴为135.80枚,湖羊与哈萨克的杂交后代为37.80枚,湖羊羔羊和湖羊与哈萨克羊的杂交羔羊获得的平均卵母细胞数显著低于哈萨克羔羊(P<0.01,P<0.05)。哈萨克羔羊卵裂率(69.0%)显著高于湖羊与哈萨克羊杂交羔羊(66.4%,P<0.05);哈萨克羔羊囊胚率(17.5%)和美利奴羔羊囊胚率(16.2%)显著高于湖羊×哈萨克羔羊(13.8%)(P<0.01,P<0.05)。β-巯基乙醇对羔羊胚胎卵裂率影响不显著,对囊胚率影响极显著(P<0.01)。哈萨克羔羊卵子体外受精获得的2-8细胞胚胎进行输卵管移植,14只受体羊中7只妊娠,妊娠率为50.0%;共产羔9只,其中8只存活。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半胱氨酸对幼龄陶寒杂种羔羊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激素诱导4~8周龄陶寒杂种羔羊获得624枚A、B级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分别在含不同浓度半胱氨酸的成熟液里成熟培养24 h,对照组(0μmol/L)、试验Ⅰ组(100μmol/L)、试验Ⅱ组(150μmol/L)和试验Ⅲ组(200μmol/L),经体外受精检测卵母细胞发育效果。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成熟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分别为60.9%、62.82%和64.1%,比对照组的卵裂率59.62%分别高1.28、3.2和4.48个百分点(P0.0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成熟卵母细胞的囊胚率分别为21.79%、23.08%和23.72%,比对照组的囊胚率18.59%分别高3.2、4.49和5.13个百分点(P0.05)。说明成熟液里添加一定量半胱氨酸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和发育。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成熟液里不同浓度β-巯基乙醇对6周龄杜泊羊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6只6周龄杜泊羊,采用促性腺激素诱导活体采集卵母细胞,将获得的A、B级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在不同浓度(0、50、70、100μmol/L)β-巯基乙醇成熟液中成熟,再经成熟卵母细胞与获能精子共同孵育、受精卵发育培养后,统计卵裂率和囊胚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卵裂率(59.13%)和囊胚率(12.17%)相比,试验Ⅰ、Ⅱ、Ⅲ组的卵裂率(60.87%、63.48%、65.22%)和囊胚率(14.78%、17.39%、21.74%)均较高(P0.05),其大小顺序为试验Ⅲ组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对照组,100μmol/Lβ-巯基乙醇组的卵裂率、囊胚率分别增加6.09个百分点和9.57个百分点。说明成熟液里添加一定量β-巯基乙醇能够提高6周龄杜泊羊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和受精卵质量,β-巯基乙醇浓度在100μmol/L以内,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呈上升趋势;关于成熟液里β-巯基乙醇最佳浓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JIVET技术是一项利用生殖激素刺激幼畜卵巢,从而使其快速、高效生产卵母细胞的技术。对4只1月龄萨福克幼羔注射FSH和PMSG激素,48 h后采用手术法抽取幼羔卵母细胞,并在体外成熟;将成熟的卵母细胞与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将正常分裂的2~8细胞胚胎移植到6只同期发情的受体小尾寒羊子宫内。结果显示,采用激素法处理萨福克幼羔后共采集到可用卵母细胞109枚,体外成熟培养后得到成熟卵母细胞79枚,成熟率为72.48%;体外受精后得到正常卵裂胚胎34枚,卵裂率为43.04%;胚胎移植后有3只受体母羊怀孕,受胎率为50%,并分娩得到3只萨福克幼羔。综上提示,利用JIVET技术可以缩短萨福克羊的繁育周期,从而加快其繁育速度。  相似文献   

7.
选择4~8、8~12、12~16周龄羔羊进行超排处理,研究羔羊卵巢与卵泡的发育情况、卵母细胞活体采集效果及其体外发育能力。结果表明:羔羊超排处理后卵巢大小随着周龄的增加明显下降;4~8周龄组可用卵泡数、回收卵母细胞数极显著高于8~12周龄组和12~16周龄组(P0.01),但卵母细胞的回收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升高;12~16周龄的A、B级卵母细胞所占比率较高,A、B级与C级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C级卵母细胞卵裂率显著低于A级与B级卵母细胞(P0.05);酉州乌羊幼羔体外胚胎移植妊娠率为27.03%,生产羔羊14只。结果提示,4~8周龄酉州乌羊羔羊超排效果优于8~12、12~16周龄段羔羊,活体采集的羔羊卵母细胞可经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获得后代。  相似文献   

8.
实验旨在研究半胱胺对4~8周龄哈萨克羔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在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半胱胺(0、50、100、200μmol/L),统计卵母细胞卵裂率、囊胚率、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及卵裂和胚泡率,并用SPSS 17.0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添加100μmol/L半胱胺可提高羔羊卵母细胞卵裂率、囊胚率、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胚泡率(P<0.05),添加100μmol/L半胱胺可提高卵母细胞的正常受精率和滋养层细胞数(P<0.05)。可见,100μmol/L半胱胺可显著改善羔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受精和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地方品种小尾寒羊作为供体,对不同年龄羔羊(6~8周龄和12~14周龄)超数排卵效果以及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对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发育、胚胎移植产羔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8周龄组羔羊只均超排处理获卵数和可用卵数(60.8枚和58.2枚)显著高于12~14周龄组(27.3枚和26.0枚)(P<0.05);经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冷冻组的卵裂率和桑椹胚发育率(67.8%和35.6%)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79.2%和53.8E)(P<0.05);玻璃化冷冻保存体外生产的胚胎,经移植后成功产下4只健康羔羊(4/52)。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前羔羊的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低于成年母羊的卵母细胞,这限制了幼畜体外胚胎移植(Juvenile in vitro Embryo Transfer,JIVET)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探讨原花青素B2(Procyanidin B2,PCB2)对提高青春期前羔羊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收集了经促性腺激素刺激的4~8周龄羔羊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液中培养。在卵母细胞成熟液中添加5μg/mL PCB2作为PCB2组,未添加PCB2组为对照组,培养24 h后测定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孤雌激活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并进一步测定胞内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含量、线粒体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等。结果表明:PCB2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高于对照组(36.76%vs 31.11%,P<0.05),但卵裂率(49.17%vs 49.68%)及囊胚率(47.47%vs 54.06%)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IVM液中添加5μg/mL PCB2降低了卵母细胞ROS水平(P<0.01),并提高了GSH水平(P<0.05)、线粒体活性(P<0.01)以及线粒...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卵母细胞收集方法及添加半胱氨酸、肝素钠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的影响。以黄牛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方法(抽卵法和割卵法)抽取卵泡中的卵母细胞,比较两种方法获取的卵母细胞成熟率,结果发现,抽卵法获得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割卵法(P0.05)。将获取的卵母细胞分为4组:A组(对照组,只添加基础成熟培养液)、B组(基础成熟培养液+200μmol/L半胱氨酸)、C组(基础成熟培养液+20μg/mL肝素钠)、D组(基础成熟培养液+200μmol/L半胱氨酸+20μg/mL肝素钠),结果发现,D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A、B、C组(P0.05),B、C组间卵母细胞成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卵母细胞卵裂率均显著低于B、C、D组(P0.05),B、C、D组间卵母细胞卵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D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果表明,抽卵法获得卵母细胞效率显著高于割卵法,肝素钠及半胱氨酸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都有促进作用,且同时添加两种物质对体外成熟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4~8周龄的辽宁绒山羊母羔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羔羊卵泡发育数量和发育质量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不同配方的培养液对羔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母羔超数排卵方案是依次注射PMSG 400 IU 1次,FSH(加拿大)40 mg 3次,间隔时间12 h;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5%的发情羊血清(ESS)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4~8周龄的辽宁绒山羊母羔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羔羊卵泡发育数量和发育质量的变化,同时还比较了不同基础液作为受精液对体外受精和早期卵裂的影响,并尝试研究了在早期胚胎的发育培养液中添加EDTA的效果。结果表明:6~8周龄母羔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受精率均显著高于4~6周龄母羔;利用SOF液作为受精体系的基础液时体外受精的效果更好,卵裂率达42.47%;在早期胚胎的发育液中添加10μmol/L EDTA可有效提高16细胞以上的胚胎数。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6,(5):105-107
用在体和离体试验研究淫羊藿苷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与成熟的影响。健康雌性小鼠分组灌服0.1、0.3、0.5和0.7 mg/d淫羊藿苷或2、6、10及14 mg/d淫羊藿水提液,并设生理盐水灌服对照组,取连续灌服7d和14d小鼠卵巢卵泡卵母细胞作体外成熟培养与体外受精,统计第一极体(pb I)排出率和受精率。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按高(5μg/m L)、中(0.5μg/m L)、低(0.05μg/m L)剂量添加淫羊藿苷,经24 h成熟培养后进行体外受精,观察并记录卵母细胞pb I排出、受精和卵裂情况。结果表明,分别连续灌服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水提液后,各组小鼠卵母细胞细胞体外成熟率均有所提高,连续灌服7 d后,淫羊藿苷0.3、0.5和0.7 mg/d组小鼠卵母细胞受精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连续灌服14 d淫羊藿水提液6 mg/d组卵母细胞pb I排出率和受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率和卵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b I排出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本试验表明,连续灌服淫羊藿苷7 d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与成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低剂量淫羊藿苷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具有促进作用,但高剂量反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卵巢质量和保存液对牛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将采集卵巢按其质量分为A、B 2组,于生理盐水中运输到实验室,利用切割法采集卵巢表面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培养,成熟后孤雌激活;将采集牛卵巢随机分到D-PBS保存液与生理盐水中,运送到实验室后采集卵母细胞培养。以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孤雌胚的卵裂率、囊胚率来评价卵巢质量、保存液对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组卵巢平均获得的卵母细胞数(2.1枚)显著低于B组卵巢获得的卵母细胞数(5.5枚),从A组卵巢上获得的卵母细胞成熟率(56.98%)、卵裂率(42.86%)及囊胚率(9.52%)显著低于B组卵巢上获得的卵母细胞成熟率(84.38%)、卵裂率(70.17%)及囊胚率(31.50%)(P<0.05);使用含离子丰富的D-PBS溶液,较对照组保存液生理盐水,其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绒山羊母羔为研究对象,通过超排母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等试验研究,建立了绒山羊母羔体外胚胎生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PMSG+FHS组与FSH+PMSG组超排方法获得的卵母细胞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PMSG+FHS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极显著高于FSH+PMSG组(P0.01)。成熟液添加EGF组PBⅠ率、卵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 ng/m L EGF组PBⅠ率显著高于10 ng/m L组(P0.05),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卵母细胞成熟培养24~27 h组第一极体率与卵裂率均显著高于21~24 h组(P0.05);SOF受精体系卵裂率显著高于TALP(P0.05),囊胚率极显著高于TALP受精系(P0.01)。秋季胚胎移植受体母羊16只,产羔3只。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两种常用的绵羊卵子体外成熟液对绵羔羊卵子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改善绵羊JIVET技术体系提供借鉴。在绵羔羊卵子体外成熟方面,体外培养18 h后II液组卵子不但存活率显著高于I液组(0.82±0.02 vs 0.72±0.03,P<0.05),而且卵子成熟率也显著高于I液组(0.63±0.02 vs 0.57±0.04,P<0.05);受精后胚胎发育方面,I液和II液组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0.79±0.02 vs 0.81±0.02,P>0.05);然而II液组桑葚胚率显著高于I液组(0.71±0.02 vs 0.65±0.03,P<0.05)。总之,II液对绵羔羊卵子体外成熟、受精及发育的支持能力较好。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指出,II液中的半胱酰胺和丙酮酸钠可能是使其具有较强支持绵羔羊卵子成熟、发育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体外胚胎培养液及微滴内卵母细胞数等因素对肉牛体外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优化其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OPU-IVP)技术体系,以屠宰场卵巢为卵母细胞来源,对比了不同培养液的胚胎生产效率;根据微滴(100μL/滴)内卵母细胞数量将培养体系分为5、10、15和20枚/滴四组,探究了卵母细胞数对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以OPU为卵母细胞来源,将培养体系分为10枚/滴和≥10枚/滴两组,探索了不同卵母细胞数对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屠宰场来源卵母细胞,Ⅰ组培养液(BO系列培养液)的成熟率(85.85±1.60)、8~16细胞(67.42±1.47)及囊胚率(37.23±0.99)都显著高于Ⅱ组培养液(P0.05)。(2)屠宰场来源的卵母细胞,微滴内卵母细胞数对卵裂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20枚/滴的8~16细胞率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其囊胚率显著高于5枚/滴组(P0.05);≥10枚/滴组的8~16细胞率及囊胚率显著高于10枚/滴组(P0.05)。(3)OPU来源卵母细胞,其微滴内卵母细胞数对卵裂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10枚/滴组的8~16细胞率及囊胚率显著高于10枚/滴组(P0.05)。使用BO系列培养液,微滴内培养卵母细胞数≥10枚时,能显著提高肉牛OPU-IVP效率。  相似文献   

19.
氧化应激是阻碍胚胎体外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氧化应激可能是提高胚胎体外培养效果的途径。本文探讨了不同浓度黄芩苷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为体外抗氧化性研究及抗氧化物选择提供参考。试验选择4~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获取GV期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20、40、60μmol/L)的黄芩苷,经37℃、5%CO2、饱和湿度培养条件体外成熟12 h,统计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检测卵母细胞胞质内活性氧(RO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培养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采集8~10周龄雄性昆明小鼠精液,进行体外受精(IVF),分别于受精后6、24、96 h统计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率。结果表明:体外成熟液中添加40、60μmol/L黄芩苷后,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且浓度为40μmol/L极体排出率显著高于60μmol/L,但对成熟后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囊胚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卵母细胞胞质RO...  相似文献   

20.
羔羊超数排卵技术是根据幼龄羔羊卵泡发育的独特生理特点而提出的一项获取绵羊卵母细胞的新技术。作者采用FSH+PMSG和FSH+LH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8只6周龄的高山细毛羊进行超数排卵,以另外4只作为对照组,并对采集的卵子进行体外成熟,探索羔羊超数排卵技术在绵羊快速繁殖技术中的应用。处理后两组共获得发育卵泡数583个,回收卵母细胞数为255枚,成熟卵母细胞数为128枚,平常成熟率为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