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中西药联用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筛选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西药组合,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和参考。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9个药物组合联用指数(FIC)。结果表明,6种药物对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单用时以环丙沙星抑菌效果最佳;在9个中西药联用组合中,氟苯尼考和黄芩、连翘、诃子组合,阿米卡星和连翘组合以及环丙沙星和连翘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环丙沙星和诃子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协同作用;阿米卡星和黄芩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相加作用;环丙沙星和黄芩组合在抑菌效果上表现为无关作用;阿米卡星和诃子组合在抑菌效果上则表现为拮抗作用。说明中西药联用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为今后药物防治水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3种中西药合剂对蛙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宝2000主要由龙胆、黄芩、甘草、柴胡和氟苯尼考等组成;海大速康主要由甘草素、抗应激剂和培氟沙星等组成;蛙胃肠康主要由痢原清[桃金娘科植物海南丁香(Engeeniacaryophyllata Thaunb)提取物丁香混酚和山龙眼科植物深绿山龙眼(Heliciahainanensis Hayata)有效提取物接枝聚合的大分子化合物]和乳酸TMP等组成。这些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改善胃肠功能、帮助消化、促进吸收、护肝利胆、恢复肝功能、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等功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中西药联用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抑菌效果,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中西药组合,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7种药物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KpQHD1~14)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12个药物组合联用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7种药物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单用时以恩诺沙星和头孢曲松抑菌效果最佳;在12个中西药联用组合中,恩诺沙星+黄连、头孢曲松+黄连、氟苯尼考+黄连组合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K.p QHD3、K.p QHD12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氟苯尼考+五味子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K.p QHD1、K.p QHD4、K.p QHD6、K.p QHD9、K.p QHD5、K.p QHD7、K.p QHD8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说明中西药联用对牛源肺炎克雷伯菌有一定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5.
32种中药及其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取五倍子、秦皮、乌梅等32种中药,采用水提法制备药液.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各药液对体外培养的嗜水气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作为主药,结合中兽医理论,与牡丹皮、龙胆草、蒲公英等18种中药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和MBC。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栀子等8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茵有较强抑菌作用.8种主药与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药分别组成复方,其中五倍子、诃子、乌梅与其他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抗菌作用增强,同时,主药与主药组成复方后抗菌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嗜水气单胞菌(Aleromonas hydrophila)由于可以导致人的腹泻而引起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后被发现其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随着水产养殖方式过渡到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水  相似文献   

7.
8.
采用Caco-2细胞培养模型,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粘附Caco-2肠上皮细胞后时其活力、细胞膜磷脂酶A2(PLA2)、胞浆游离钙浓度、膜通透性和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细菌粘附后1h,肠上皮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LA2活性和胞浆游离钙浓度显著增加,细胞外LDH含量和细胞损伤率显著升高(膜通透性异常增加),肠上皮细胞膜荧光,偏振度、膜脂微粘度显著增加(膜流动性降低),且上述指标均随着粘附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3种喹诺酮类药物对21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体外建立其生物被膜(BF),采用结晶紫法和扫描电镜的方法研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结构,并观察喹诺酮类药物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抑菌率分别为90.5%,95.25%和85.7%,其中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最强,对21株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在0.7813μg/mL以下。21株嗜水气单胞菌均可在24~48 h内体外形成较为稳定的BF,但不同菌株之间形成BF的能力有所不同。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敏感,环丙沙星浓度在1倍MIC以上即可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早期形成,但细菌形成成熟的生物被膜后,较高浓度药物对生物被膜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防治疾病,不易产生抗药性和毒副作用,也不会污染水环境,对发展无公害养殖,提供质量安全的水产食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一些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杆菌病的防治,和中草药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嗜水气单胞杆菌是引起多种水生动物感染的细菌性传染病,在繁殖过程中能产生肠毒素、细胞毒素、溶血性外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工养殖甲鱼的迅速发展,由于养殖的数量和密度大,各地甲鱼养殖场因气单胞杆菌感染而引起甲鱼发病、流行和大面积死亡。2002年5月份,扬州有几个甲鱼养殖户饲养的甲鱼暴发了此病,诊治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大黄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本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大黄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其对试验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检测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分析大黄素对试验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检测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和DNA含量,以探究大黄素对试验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大黄素对试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检测大黄素对外毒素溶血活性和内毒素分泌量的影响及其对感染鲫鱼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大黄素MIC为32μg/mL,可明显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生长。与二甲亚砜(DMSO)对照相比,大黄素浓度≥32μg/mL时,培养液中AKP活性、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和DN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大黄素浓度为4~16μg/mL时,生物膜形成量显著降低(P<0.05);大黄素浓度为32~128μg/mL时,培养液中外毒素的溶血百分比为(36.97±3.60)%~(75.15±7.29)%(P<0.05),内毒素的分泌量无显著变化(P>0.05)。鲫鱼注射大黄素[≥64 mg/(kg·bw)]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2×106...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对罗非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和补充对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有效的中草药种类,本试验以从罗非鱼体内分离得到并通过生化鉴定初步确定的维氏气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7种中草药进行初筛,测定各中草药的抑菌圈直径,对中度敏感且尚无关于维氏气单胞菌抑菌情况报道的几种中草药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表明:有14种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有抑菌效果,但抑菌活性差别较大。其中五味子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高度敏感,苦楝树皮、山楂、大黄、公丁香、鸡血藤、丹参、决明子、藿香、牡丹皮和生地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中度敏感,仙鹤草、没药和玄参等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低度敏感。鸡血藤、苦谏树皮和丹参的MIC值最低,均为31.25 mg/mL;山楂为250 mg/mL;而决明子的MIC值最高,为500 mg/mL。说明五味子、鸡血藤、苦谏树皮和丹参这4种中草药对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嗜水气单胞菌苗预防白鲫暴发性传染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田间大规模使用嗜水气单胞菌苗预防淡水鱼暴发性传染病进行了初步研究。选取患病死亡最为严重的白鲫为对象,采用腹腔注射和浸泡两种免疫方法,对精养鱼池放养的1万3千余尾白鲫进行免疫接种,所用疫苗为自行研制的嗜水气单胞菌苗。结果表明:在暴发性传染病自然流行的情况下,免疫接种组的发病死亡率为10.8%,未免疫接种的平行对照组发病死亡率为16.4%,两者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在免疫接种组中,浸泡免疫组的发病死亡率为10.4%,腹腔注射免疫组的发病死亡率为11%。两者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应用嗜水气单胞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可有效地预防淡水鱼的暴发性传染病。浸泡免疫的成功为该苗的进一步推广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业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策略来缓解耐药问题。群体感应作为一种通讯机制,根据细菌细胞间的密度来调节其行为和生理反应,其中许多活性物质能通过群体感应系统在不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情况下影响病原菌的致病性,同时减缓耐药的产生。因此,近年来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剂成为研究热点。嗜水气单胞菌作为水产养殖业中的主要条件病原菌,严重危害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笔者介绍了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作用机制,对细菌生物被膜的调节,以及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中草药和益生菌在防控嗜水气单胞菌中的应用,旨在分析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为水产养殖业中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寻找防治鲟鱼病害的有效中草药药物。用水煎煮法提取天然物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试管法测定各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4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的最优组方。3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五倍子,其MIC为0.97 μg/mL;其次是地榆和黄芩,两者MIC均为1.95 μg/mL;马齿苋和苦参抑菌效果最差,MIC为250 μg/mL。选取五倍子、地榆、地锦草和连翘进行正交试验,其最优组方为1∶2∶4∶8,该组方对维氏气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应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养殖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胞外毒力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其毒力菌株能够引致人和多种动物传染性疾病,在公共卫生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起的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性败血症,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嗜水气单胞菌有致病性与非致病性菌株之分。嗜水气单胞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不断地向外界环境中释放代谢产物,这对于细菌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吸附、侵袭宿主细胞,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以及抵抗宿主免疫系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PAE),本研究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加替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5种喹诺酮类药物对A.veronii TH0426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5种抗生素的PAE值。结果显示:5种喹诺酮类药物在1、2、4、8倍MIC时,对A.veronii TH0426的PAE值分别为0.50±0.23、0.80±0.25、1.30±0.21和1.40±0.13(加替沙星);0.30±0.20、0.70±0.12、1.30±0.19和2.20±0.22(盐酸环丙沙星);0.40±0.10、1.00±0.23、2.20±0.15和2.50±0.17(盐酸左氧氟沙星);0.20±0.11、0.20±0.14、0.40±0.18和0.80±0.15(诺氟沙星);0.50±0.20、1.00±0.22、1.40±0.11和1.90±0.12(依诺沙星)。结果表明5种喹诺酮类药物对A.veronii均产生PAE,并且与药物浓度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本研究为水产动物合理给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的生物活性及主要蛋白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血清学分型的基础上制备了23 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 株温和气单胞菌的胞外产物。分析这些菌株的溶血活性、蛋白酶解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上述3 种生物学活性与菌株血清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SDS PAGE分析显示,胞外产物的SDS PAGE图谱主要包括35 ku,45 ku,53 ku 3个主要蛋白质条带。有别于此前的多数报道,35 ku的蛋白质条带为多数菌株(22/24)所共有。根据凝胶上主要蛋白条带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可初步将其中的18 株细菌分为3 个胞外产物ECPs蛋白型,该ECPs蛋白型显示与血清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经蛋白酶K消化处理的ECPs,银染可见脂多糖(LPSs)的典型O 糖侧链结构,显示脂多糖是组成粗制ECPs的重要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嗜水气单胞菌不同分离株生化特性及胞外蛋白酶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可引起多种宿主患病,该菌致病性与其产生的多种毒力因子特别是胞外蛋白酶有关。本研究检测了26株嗜水气单胞菌不同分离株的生化指标,采用脱脂乳平板法检测了胞外蛋白酶的产生情况,并利用PCR技术检测了2种胞外蛋白酶基因ahp-A(编码丝氨酸胞外蛋白酶)和eprCAI(编码温敏胞外蛋白酶)。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生化指标表现为蔗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醇(+)、鸟氨酸脱羧酶(-)、肌醇(-)、七叶苷(+);脱脂乳平板法检测发现,91.7%(22/24)的致病菌株均能产生胞外蛋白酶,而2株无毒株则不能产生,对2个胞外蛋白酶基因的检测也得到相似的结果。本研究将为嗜水气单胞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