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县池塘养鱼每亩利润一般在2000元左右,然而,王能友经营的5亩池塘,平均每亩收入达3500元。他的经验是:1.重视利用池塘水源条件。王能友承包的鱼塘座落在山边,水源条件没有其它鱼塘方便,尽管水深只有1.3米,但他采用微流水养鱼,大大提高了池塘的鱼产量,他的5亩鱼塘,每亩产鱼600公斤,仅草鱼就有450多公斤。他尝到了充分利用水源的甜头,去年投资2万多元购买抽水机械和开引水渠道。2.放养品种以草鱼为主,草鱼的放养占80%,搭配10%的鳙鱼,10%的鲫鱼。3.放养方法与众不同。多数养鱼户是在春节前…  相似文献   

2.
祁阳县城关镇光明村养鱼能手刘权宝,1992年承包一口面积3.3亩的鱼塘,共投放草鱼种408尾,鲢、鳙鱼种分别为507尾和23尾。1992年5月初发现该塘草、鲢、鳙均患有锚头鳋和鱼鲺病,草鱼种还患有鳃隐鞭虫病,5月19日~23日相继死亡56尾草鱼,23日下午开始在池塘使用茶饼和敌百虫治疗,25日只死亡草鱼2尾,后该池塘鱼类均未发现寄生虫疾病,草鱼成活率达85.8%,鲢、鳙鱼成活率达100%。茶饼、敌百虫的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沿黄低洼地区池塘主养草鱼生态防病技术,提高草鱼种成活率2000~2001年我们在沿黄范县陈庄渔场选择了4.6亩池塘进行了草鱼种生态防病技术试验。实验结果,草鱼种发病率低,成活率高,达到了86%鱼种规格达到了16.5厘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面积4.6亩,呈东西走向,池塘水深可达2.0米,水源采用黄河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塘配备有3千瓦增氧机一台,投饵机一台固定在池塘南岸离池边3米处。2.鱼种放养池塘清池后,6…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八一年开始的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试验的同时,着重草鱼种生态防病主要因子的研究。试验要求每亩池塘总产鱼种400斤,规格五寸以上,其中草鱼种过200斤,成活率超过70%。总结出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的生产模式,找出生态防治草鱼病,提高草鱼成活率的主要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5.
草鱼种高产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养殖成本低,但若养殖技术在多方面不规范,会导致养殖风险增大,容易亏本。为探索西北地区沿黄盐碱地区池塘主养草鱼生态防病技术,提高草鱼种成活率,2008年在银川市永宁县选择了5亩池塘进行了草鱼种生态防病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草鱼种发病率低,成活率高,达到了86%,鱼种规格达到了16.5厘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该养殖技术适合西北沿黄盐碱地区池塘主养草鱼种生态养殖应用及推广。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草鱼病的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难题.草鱼病中最常见最流行的“三大病”的致死率极高.笔者自1984年从事成鱼养殖以来.所见的本场及周围邻村的承包户每年草鱼成活率只有20~30%左右,许多人在喂养草鱼上心恢意冷.望而生畏。为此,笔者有意摸索预防草鱼“三大病”的秘诀.连续五年采用呋喃(口丹)第一次清塘消毒.都取得了可喜的好效果.在淤泥较深的池塘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浮萍培育草鱼种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1995年我镇五里港养殖场职工陈应华在他承包的一口11.2亩鱼种池,利用浮萍培育草鱼种,草鱼总产2296千克,亩产草鱼205千克,草鱼夏花放养的成活率达68.5%,草鱼产量比传统的育鱼种方法提高一倍以上,成活率提高65%。对此我站及时进行了总结推广,1997年利用浮萍培  相似文献   

8.
2007年5~11月,笔者在浦东新区黄楼水产畜禽养殖场进行池塘精养草鱼种试验,采用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素,取得明显的试验效果,草鱼成活率96%,饲料系数1.75。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南平市6500hm2池塘80%以上主养草鱼,占总放养量的50%~60%,全市年需投放草鱼种数量在2000吨以上。但由于大部分群众尚未完全掌握草鱼种培育技术,普遍存在成活率低或规格偏小等缺陷,使大规格草鱼种供应不足的问题成为我市进一步提高池塘单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无锡市郊广益乡勤丰水产养殖场的浜河漕池面积为2.8亩,早繁草鱼苗在密养的条件下,当年育成斤两鱼种。经干池验收,总产量达1914.25公斤,亩产683.55公斤,其中出塘斤两草鱼1248公斤,规格3尾/公斤,成活率88%。平均亩产.445.7公斤,比1984年亩产157公斤增产183.89%,创国内静水池塘饲养一龄草鱼高产新记录。  相似文献   

11.
李广印  刘金兰 《河南水产》2001,(2):29-30,39
利用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制的防治草鱼“三病”的中草药--“鱼血清”,1999年-2000年在4.7亩池塘进行草鱼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1999年投放夏花草鱼20000尾,年产草鱼9129.5kg,成活率86%,商品率72.7%,投入产出比1:1.28;2000年投放夏花草鱼12000尾,年产草鱼8020kg,成活率95%,商品率85%,投入产出比1:1.49。  相似文献   

12.
“四大家鱼”之一的草鱼生长快,市场价格高,我国南北方都有池塘养殖。但由于受池塘养殖条件的影响,草鱼的发病率一直很高,且较难控制,死亡速度也较快。因此,采取什么措施来控制草鱼发病,提高其成活率,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池塘主养草鱼高产高效技术”课题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进行了池塘一年两季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出血病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年鱼种,而且会激发细菌性“三病”的发生,这方面已有许多报道。一直以来,草鱼已成为我区池塘养殖的当家品种,但草鱼容易发病,每年因出血病和细菌性“三病”的发生,使草鱼的成活率仅有40%-50%,有的甚至只有10%左右,给我区的渔业生产带来严重  相似文献   

15.
最近,浏阳县畜牧水产局组织了一次“草鱼出血病”跟踪调查。通过全县13个区镇100户典型户,专业户510亩240余口山塘水库逐个调查,发现不论是干旱缺水冬秋季还是7—9月份死鱼高峰季节,进行了免疫的草鱼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速度较快,而没有进行免疫的草鱼,损失惨重。荷花乡荷花村养鱼专业户张得水在承包的5.3亩池塘进行草鱼免疫对比试验。1991年2月7日,他在1号池对456尾、尾平0.25kg的草鱼进行注射免疫,尔后将注射免疫后草鱼种在5%盐水中浸洗15分钟,再投放已清塘消毒的3.2亩成鱼池塘中。同一天,他在2号池投放306尾,尾平0.2kg草鱼种,没有进行免疫便放入2.1亩  相似文献   

16.
徐保 《齐鲁渔业》2013,(11):43-43
邵武市是福建省主要淡水水产养殖区,据统计全市主养草鱼池塘面积达1250hm2,草鱼年产量6598t,占当地养殖鱼类总产量的54.9%。结合“全国基层水技推广补助项目渔业科技示范户”工程进行走访调查时,有群众反映草鱼养殖过程中虽然注射了疫苗,但成活率不理想,给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实际调查了解,认为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池塘养殖鱼类之一,它具有生长快,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但是,历年来由于出血病为主的“三病”在大鱼种阶段暴发瘟疫,是造成草鱼种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19.
崔贵君  曹岩 《水利渔业》1994,(2):43-44,29
在大绥河水库越冬鲤鱼种14箱,计21336kg,与池塘越冬3.06ha,鱼种28861kg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网箱越冬鱼种成活率81.09%,鱼池鱼种成活率27.09%,网箱越冬费用仅为池塘越冬费用的22%,表明前者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降低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樊铮 《内陆水产》1996,21(6):17-18
池塘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技术草鱼饲料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但草鱼育种成活率低,规格小,一直制约着草鱼种的产量提高,是多年来生产草鱼种存在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高草鱼种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探索草鱼育种技术,1991—1994年,我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