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灰葡萄孢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和除草活性成分分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分别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灰葡萄孢毒素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用浸渍法测定其杀虫活性,以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阻为指标测定其除草活性。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6.2%、61.6%和56.4%;对马铃薯环腐病和白菜软腐病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6和9 mm;对杂草和禾本科作物种子发芽均有抑制作用;在供试植物出苗3 d后喷施毒素,24 h对反枝苋和牵牛花等双子叶杂草幼苗毒杀活性达100%,而对禾本科的作物影响很小;对黏虫、小菜蛾和菜青虫  相似文献   

2.
灰葡萄孢诱变菌株毒素的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灰葡萄孢BC4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了15个诱变菌株, 经测定筛选出BC4-1、BC4-2和BC4-15等3个诱变菌株中以BC4-1菌株效果最好。试验发现,用于毒素产生的PD培养基的pH 值对产毒能力影响很大,以pH 4.0最优。用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培养滤液制备BC-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粗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最强。通过柱层析法和HPLC法分离和纯化除草活性组分,得到1个在271 nm有最大UV吸收的化合物,该组分在100 mg·L-1浓度下对马唐的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50 mg·L-1浓度下可完全抑制马唐和反枝苋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3.
灰葡萄孢菌不同发酵方式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灰葡萄孢菌固体和液体发酵后的次生代谢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抑菌、杀虫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用于测试的5种真菌病原菌中,固体发酵粗提物对烟草赤星病菌和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有很高的抑制活性,对番茄早疫病菌、菜豆炭疽病菌、梨黑星病菌和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有很高的抑制活性;液体发酵粗提物对番茄早疫病菌、梨黑星病菌的菌丝生长和菜豆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有非常高的抑制率.对2种细菌病原菌烟草野火病菌和白菜软腐病菌,固体、液体发酵粗提物抑制生长率均高达80%以上,但固体稍高于液体发酵粗提物;在杀虫方面,固体发酵粗提物对桃蚜触杀作用明显高于液体发酵粗提物.  相似文献   

4.
植物病原菌灰葡萄孢引发的灰霉病能侵染大部分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是一种严重的植物病害。灰葡萄孢侵染植物使植物细胞死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真菌毒素,胞外酶和其它小分子物质。概述与灰葡萄孢致病性相关的主要真菌毒素和胞外酶,并讨论他们作用机理,旨在为研究靶标性的抗灰霉真菌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灰葡萄孢蛋白质毒素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葡萄孢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植物病原菌,为了解灰葡萄孢致病因子和其毒素的寄主选择性,以分离于番茄灰葡萄孢分泌的蛋白质毒素为侵染源,对16科23种供试植物叶片和7种供试植物种子进行致病性和寄主专化性测定。结果发现,灰葡萄孢分泌的蛋白质毒素能侵染17种植物叶片,占全部供试植物的73.91%。对石蒜科朱顶红、茄科辣椒叶片的致病性最强,7 d后的病斑面积分别为(2.18±0.44)、(0.81±0.33)cm~2,其次分别是五加科的花叶鸭脚木、菊科的菊花和莴苣、茄科的番茄和烟草、豆科的蚕豆和豌豆。灰葡萄孢分泌的蛋白质毒素能明显抑制十字花科的大白菜、豆科的蚕豆和豌豆、茄科的番茄等7种供试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胚芽生长。综上,灰葡萄孢寄主范围广,其分泌的蛋白质毒素有毒性,且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灰葡萄孢BC7-3菌株固体发酵的基本条件以提高其除草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化的培养基组合,并结合生长抑制法测定外加碳源、氮源等因素对除草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确定了小米5 g、高粱5 g、麦麸5 g、玉米秸秆2.5 g为最佳复合培养基质;明确了该菌株在加入1%硝酸铵、1%蔗糖的培养基中,20℃黑暗条件下,接种量8%、含水量80%、静置培养15 d,得到的除草活性物质活性最强。【结论】固体发酵适合于灰葡萄孢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以灰葡萄孢培养滤液对反枝苋种子根芽生长的抑制率为活性指标,测定了培养滤液的除草活性,并探索了不同碳源和培养条件对培养滤液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质量比3∶2)是较好的碳源组成;光照条件和温度是灰葡萄孢培养滤液除草活性的主效因素,在25℃和避光条件下培养得到的培养滤液活性最高;在培养液中添加8g/L乙酸钠可使培养滤液除草活性达到91.2%。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的幼苗和幼根生长抑制活性。浓度20 mg/mL的固、液粗提物对4种供试植物的幼苗和幼根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对4种植物的幼苗和幼根同时具有抑制作用的最小有效浓度均为0.62 mg/mL;相同浓度的粗提物(5 mg/mL),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固体粗提物,而对高粱幼根和黄瓜幼苗的抑制作用却显著低于固体粗提物(p<0.05),对高粱幼苗、小麦幼根、黄瓜幼根、油菜幼苗和幼根的抑制作用与固体粗提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评价除草活性效果,灰葡萄孢菌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均有很高除草活性,而固体发酵因原料廉价、操作简单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木霉菌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它们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项孢木霉(T.fertile)、黄绿木霉(T.aureoviride)、深绿木霉(T.atroviride)、钩状木霉(T.hamatum)以及T.sp1和T.sp2。拮抗作用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对葡萄、番茄和黄瓜灰霉病的致病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ma Petssp.)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哈茨木霉、绿色木霉、黄绿木霉、钩状木霉和T.sp1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抑菌活性显著,其生长速度比病原菌平均快1.1~3.0倍:在对峙培养中拮抗系数达Ⅰ级或Ⅱ级.其抑菌率高迭98.78%。  相似文献   

10.
拮抗细菌R26发酵滤液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拮抗细菌R26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26发酵滤液能抑制灰葡萄孢菌丝生长,EC50值为10.63μL/mL;经R26发酵滤液(40μL/mL)处理后,灰葡萄孢菌体形态发生明显变化;R26发酵滤液能抑制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并能抑制芽管伸长,当浓度达80μL/mL时,对灰葡萄孢菌产孢量的抑制率达57.51%。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汉中市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分布情况,本研究从汉中11个县区采集到149个蔬菜灰霉菌株,并对其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汉中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平均抗性频率为85.23%,其中,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和勉县等平川6个县区的敏感菌株数为15株,抗性菌株数为110株,平川6个县区抗性菌株的抗性频率都在85%以上;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和佛坪县等5个山区县的敏感菌株数为7株,抗性菌株数为17株,山区5个县抗性菌株的抗性频率都在50%以上。表明汉中市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亟需进一步筛选新的杀菌剂来防治蔬菜灰霉病菌。  相似文献   

12.
The Herbicidal Activity of Mutant Isolates from Botrytis cinere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ifteen mutant isolates were obtained by ultraviolet mutation from parent isolate Botrytis cinerea BC-4. Among them three mutant isolates, BC4-1, BC4-2, and BC4-15, showed strong herbicidal activity. BC4-1 showed maximum herbicidal activity for inhibition of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Digitaria sanguinalis L. and Arnaranthus retroflexus L.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herbicidal activity was influenced by differing pH of PD media, with pH value of 4.0 being the optimum. The crude toxin was extracted using chloroform, petroleum ether, and ethyl acetate, respectively, and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s showed the strongest inhibitory activity on the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D. sanguinalis L. and A. retroflexus L. Using HPLC, one fraction with an absorption peak at 271 nm was separated from the crude toxin. This fraction could strong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D. sanguinalis L.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0 mg L^-1 and could completely inhibit the seed germination of D. sanguinalis L. and A. retroflexus L. at a concentration of 50 mg L^-1 .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木霉菌对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了8株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条件下,供试木霉菌能显著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其抑制率为86.83%~91.39%,不同木霉菌株的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菌株FJ2006-8发酵液的抑制生长率最高,为39.44%。此外,供试的木霉菌均能产生非挥发性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其中,菌株FJ2006-8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1.09%;而菌株T05-58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为22.95%。研究结果可为木霉菌生防菌剂的开发以及番茄灰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蛇床子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蛇床子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效果及抑菌活性的稳定性,以番茄灰霉病菌作为供试菌种,用蛇床子提取物作为抑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蛇床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种均表现出抗菌效果,并筛选出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φ=95%),其抑菌率达到76.92%;提取时间和方式是超声提取30min,抑菌率达到78.87%,超声波提取10、60min与震荡1、2、3d变化不大;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测定蛇床子抑菌效果,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0g.L-1时,接菌后3.5d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到最大值,为77.35%;蛇床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试验中,蛇床子在-20℃和100℃时抑菌活性低于0~80℃处理;蛇床子的光稳定性在光照超过48h之后抑菌活性有所下降;蛇床子的有效保存时间在0d最大,以后逐渐降低,超过25d抑菌率明显下降。因此,蛇床子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的最佳抑菌条件是用乙醇(φ=95%)提取,超声波提取30min,质量浓度为20g.L-1,避光保存于4℃的冰箱中,保存时间不超过25d。  相似文献   

15.
灰霉菌培养及其对拟南芥的侵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简称灰霉菌在以下条件生长发育最快: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偏酸性pH5-6、18-26℃温度,每天给予8h的光照。Botrytis cinerea与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有亲和反应。显微镜下观察到病原菌在拟南芥的Columbia生态型上感染后1d可以在表皮细胞壁处层积、萌发和产生萌发管。第二天产生附着胞和侵入锥。第三天叶肉细胞间菌丝形成,叶肉细胞有损伤。第四天可观察到大量的菌丝,此时拟南芥的叶片产生可见病症。6-7d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产生。对可见和显微症状的观察说明寄主与病原菌之间发生亲和反应。  相似文献   

16.
 用浸渍法测定灰葡萄孢菌的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对烟蚜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液体和固体的发酵产物对烟蚜都有杀虫活性,且固体发酵产物的触杀活性大于液体发酵产物,30 h后的LC50分别为0.483 6 mg/mL和3.803 6 mg/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生防芽孢杆菌A57、A178、N1729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用价值,并为后续的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在新疆各地蔬菜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三种生防细菌抑菌活性,并检测其无细胞滤液的抑菌效果,无细胞滤液利用摇瓶发酵后经微孔滤膜过滤制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确定抑菌效果.[结果]A178的活菌体拮抗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达45.67;, N1729菌株分泌物的拮抗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为44.61;,可作为灰霉病的有效生防菌;而A57的抑菌效果最差,不能作为后灰霉病菌有效的生防菌使用.[结论]A178、N1729这两个菌株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