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夹竹桃白腰天蛾危害催吐萝芙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丽霞 《植物保护》2007,33(1):138-138
简要报道了危害催吐萝芙木的一种新的虫害—夹竹桃白腰天蛾的危害情况、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红天蛾是药村半夏的重要食叶害虫,在杭州以蛹在表土下土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每年发生5代,常规有机磷农药或拟除虫菊酯对幼虫有较好杀伤效果。  相似文献   

3.
咖啡透翅天蛾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透翅天蛾是湖北省桅子花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宜昌1年发生2代,以第二代蛹在寄主树下土中做土室越冬,越冬代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发生于8至9月;幼虫共6龄,四龄后取食量约占幼虫食量的95%。第一代发生于6至7月,且为害重,第二代发生于8至10月。据观察该虫天敌12种,其中赤眼蜂、草蛉、蜘蛛是优势种群。化学防治以2000倍青虫菌6号液剂和40%氰戊菊酯8000倍液于幼虫一至二龄时喷雾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甘薯天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甘薯天蛾的寄生性天敌及其自然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薯天蛾分布的国家和危害现状以及寄生于甘薯天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和寄生情况进行了简述。并对甘薯天蛾寄生性天敌的特点和利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甘薯天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5.1℃、幼虫14.5℃、预蛹14.4℃、蛹16.8℃、成虫11.7℃;有效积温分别为卵40.8日度、幼虫158.3日度、预蛹37.6日度、蛹123.9日度、成虫58.7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6℃,有效积温为370.6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算,该虫在泰安一年发生3~4个世代,与田间调查结果和发生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7.
赭红葡萄天蛾Ampelophaga rubigi Hremer在广东危害锥树Castanopsis chinensis,严重时树叶全部被吃光,呈现火烧状;观察了该虫的生活史,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长达9个月。使用16%增效型灭幼脲Ⅲ号(dichlorbenzuron)粉剂在低龄幼虫期防治,24小时后防治效果达95%以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9.
京城发现锈色粒肩天牛危害国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云陆 《植物保护》2000,26(4):51-52
国槐为豆科落叶乔木 ,奇数羽状复叶 ,夏季开花 ,蝶形花冠 ,黄白色。由于其适应性强 ,树形好 ,生长快 ,深受北京市民喜欢 ,是北京市的市树。 2 0 0 0年“五一”期间 ,北京林业大学骆有庆教授在北京西郊马连洼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家属院 ,发现一棵有 10年以上树龄的槐树枯死 ,经骆教  相似文献   

10.
对砍伐后存放了不同时间的杨树虫害木分别剖成厚度为1.0cm,1.5cm,2.0cm及2.5cm的木板,系统调查了木材内光肩星天牛幼虫及蛹的存活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伐倒木存放7个月以上时,杨树虫害木内无任何天牛活虫态存在,可安全地制作不同厚度的木包装,并杜绝人为传播;  相似文献   

11.
杨树虫害木存放及剖板处理防止光肩星天牛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砍伐后存放了不同时间的杨树虫害木分别剖成厚度为1.0cm、1.5cm、2.0cm及2.5cm的木板,系统调查了木材内光肩星天牛幼虫及蛹的存活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伐倒木存放7个月以上时,杨树虫害木内无任何天牛活虫态存在,可安全地制作不同厚度的木包装,并杜绝人为传播;新伐杨树虫害木当剖成厚度为1.5cm以下的木板时,可全部杀死各虫态的天牛;锯成2.0cm厚的木板时,所有天牛虫道均已被破坏,天牛虫体暴露在外,严重破坏了生存环境,在剖板后不久即可自然死亡。  相似文献   

12.
毒性基因缺失突变体Du728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5~1997年在温室和田间研究了稻白叶枯病菌毒性基因缺失突变体Du728对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温室试验结果表明:Du728失去了对供试水稻品种的致病性;在叶面喷雾一次Du728菌液(106cfu/ml)防病效果为48.5%,再增加菌量并不能显著提高防效;Du728与水杨酸(10μg/ml)混合喷雾处理的防治效果达到60%左右。Du728及其与水杨酸混合液喷雾处理后,最佳接种间隔期分别为1~2天和2天;防效持久期分别为7~10天和10~15天。田间小区试验表明,Du728与水杨酸混合使用(喷雾3次,间隔7~10天)比两者单独使用效果好,各处理小区产量增加14.0%~26.7%。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下,Du728与水杨酸混合喷雾的防治效果(80.1%)比人工接种条件下的防效(54.4%)好,与叶枯灵处理的效果相当。从使用方法来看,喷雾或沾根后再喷雾的效果比只沾根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用四硼酸钠及自行配制的铜铬砷(CCA)、铜铬硼(CCB)防腐剂分别处理被光肩星天牛幼虫蛀食的杨木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防腐剂均能有效杀死光肩星天牛幼虫,其中2.5%-10%的四硼酸钠没有达到完全杀灭的效果;当防腐剂完全渗透木材的情况下,浓度高于1.3%的CCA和2.0%的CCB都能够完全杀死光肩星天牛幼虫。  相似文献   

14.
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稳定的水稻品种和材料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稳定的水稻品种和材料初步筛选杨定斌,钱汉良(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武汉430064)蔡福民(武汉市东西湖农科所)种植抗病品种在病害综合防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绝大部分抗病品种都存在抗性逐渐丧失的问题。近几年来持久抗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  相似文献   

15.
刘玉卿  赵化奇 《植物保护》2009,35(6):119-122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 (Hope)]是北方重要绿化树种国槐的一种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和大枝。作者通过解析枝干,发现该虫主要以2~3龄幼虫在枝干韧皮部和边材部分横向蛀食,切断树体上下输导组织,影响植株生长。该幼虫蛀道系统总体上可分为横向道、侵入道、纵向道和羽化道4部分,且侵入道、纵向道和羽化道在枝干内呈扭曲的“Z”字形。并针对人工插毒签或注射药液防治方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锈色粒肩天牛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洛阳市区8个区段的国槐抽样调查,应用组内单因素方差分析、8种聚集度指标检测和7种回归分析,对该虫虫卵进行了垂直分布和空间分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虫虫卵在单株上的垂直分布无显著差异;其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并利用聚集均数λ分析了聚集原因,利用个体群大小指标L分析了个体群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虫虫卵的理论抽样数公式n=(1/D)2(9.565 4/m+0.287 7)和序贯抽样决策限模式T′o(n),T″0(n)=14n±13.795 1n。  相似文献   

17.
广西野生稻资源抗白叶枯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1年来,作者对广西保存并已列入全国统一编目的广西野生稻资源进行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1553个编号中,筛选出46个属高抗至抗病类型,占总数2.96%;在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 Wall)199个编号中,绝大多数属抗至中抗褐变类型。这些材料均可供抗性育种利用。此外,还发现普通野生稻抗性与原孳生地、生长习性类型、菌株致病力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稻田放鸭防治虫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水稻虫害是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子.为了减轻稻田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每年均有大量的化学农药被用于农田生态系统中,不仅杀伤了稻田有益生物,污染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稻谷中农药的残留量,也严重地制约着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大力发展圈养蛋鸭和菜鸭,鸭子资源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海南长瓣蝉(Longivalva hainanesis Chou & Yao)属同翅目蝉科。尚未有此种生物学特性的报道。1986~1988年笔者在广西博白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如下。 一、分布与危害 已知该种分布于广西博白和海南省。若虫寄主有沙梨、龙眼、荔枝、木菠萝、盆架子;成虫寄主有沙梨、盆架子、木菠萝、火力楠、白玉兰、苦楝、龙眼、黄皮果、柠檬桉、泡桐、团花(黄梁木)。  相似文献   

20.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明,中生菌素200倍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9%,相当于化学农药10%叶枯净150倍和25%川化018500倍药液处理。大田最佳施药时机为病株率5~10%的发病初期,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千粒重提高17~18.7%。秧田于3~4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中生菌素150倍液一次,可推迟大田发病期45天,防效高达90.57%。同时节省防治成本7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