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李新品种‘鸡蛋李’的选育过程、果实经济性状、品质、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等。‘鸡蛋李’开花期晚,成熟期中晚,果实卵圆形,紫红色,色泽艳丽;果实个大,平均单果质量66.85 g,核小、肉厚,可食率高达97%;酸甜可口、细腻多汁,品质极上;自花不结实,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病虫害轻,综合优良性状稳定,适宜在晋中、晋南、晋东南及类似气候区发展,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李新品种萤晶的选育过程、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品质、物侯期及结果情况。萤晶李开花期晚,中晚熟,果实圆形,紫红色,色泽艳丽;核小、肉厚,可食率高;酸甜可口、细腻多汁,品质极上;自花结实性好,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病虫害轻,综合优良性状稳定,适宜在山西省大同以南及类似气候区发展,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杏新品种埃里温的选育过程、果实经济性状、品质、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等。埃里温杏开花期晚,果实卵圆形,金黄色,色泽艳丽;果实个大,平均果重80~90 g,最大果重120 g;核小、甜仁;肉厚,可食率高;味甜爽口、细腻多汁,品质极上。丰产稳产,耐晚霜,综合优良性状稳定,经济效益高。适宜在山西省及类似气候区发展,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杏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紫甜无核葡萄在吐鲁番地区的引种表现及赤霉素(GA3)对该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2012-2020年进行紫甜无核葡萄引种栽培及制干试验,并与地方主栽品种进行栽培性状、制干特性比较;花后设置不同质量浓度GA3喷施处理,比较不同浓度GA3处理对紫甜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紫甜无核葡萄在吐鲁番地区中晚...  相似文献   

5.
对11份辣椒品种(系)的生物学性状、商品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并对辣椒果实的单果重、果长、果肉厚和果形指数4个果实形态性状与6个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品质性状差异显著,同时淘汰70#、30#和12#品种;干物质、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辣椒素与果实形态性状呈负相关,而可溶性糖、辣椒红色素与果实形态性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油棕47个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和主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果穗产量与果实重量及数量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和种子大小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果实品质性状与含水量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2)主成分分析发现,主要农艺性状分为种子性状因子、产量性状因子、种仁性状因子和果实品质性状因子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41%。(3)通径分析发现,各性状对果穗产量的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为外层果实重量每果穗果实重量每果穗果实数量外层果实单果粒重量外层果实数量。综合分析可知,油棕育种应选择适当果实重量和果实数量,适宜的果实和种子大小,果实品质性状和含水量相协调的大果多粒品种。  相似文献   

7.
以布里吉塔、奥尼尔、戴安娜、杰兔、灿烂和巨丰6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对其在丽水高地的植株性状、成熟期、丰产性、果实外观性状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表现为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较好和果实品质优良口感好,只有灿烂品种出现极少量轻微裂果现象,熟期早中晚搭配合理,除灿烂品种外,均适宜在丽水较高海拔山区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8.
较系统地介绍了15个骨干黑穗醋粟种质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与评价结果,其中包括果实性状、产量性状、果实品质性状、抗逆性及抗病性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新疆梨品种果实品质性状及石细胞含量,为梨育种和推广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15个新疆本地梨品种,在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的性状、果实品质及石细胞含量。【结果】 不同梨品种之间的果实性状(如形状、颜色、果肉质地、香气等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15个梨品种果实的单果重为122.76~250.30 g,可溶性固形物为10.28%~15.96%,果实硬度为4.82~13.37 kg/cm2,可滴定总酸含量为0.59%~2.77%,果实的石细胞含量为0.54%~3.11%,同一品种的不同部位石细胞含量存在很大差异,石细胞含量:近果心处>中层果肉>近果皮处。【结论】 不同梨品种的品质性状和石细胞含量均存在差异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区核桃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县林业局十几年来先后共引进早实核桃新品种18个、晚实品种9个,通过观察各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产量、品质、生态适应性、抗逆性等,筛选出5个早实品种和1个晚实品种。  相似文献   

11.
李是全球分布和栽培最广泛的果树之一,主要分为欧洲李(P. domestica)和中国李(P. salicina)两种。中国李起源于中国,具有较高的遗传异质性和果实性状遗传变异的丰富性。据推测,中国的长江流域地区仍有野生中国李的分布。在我国古代,许多书籍中都有李的栽培和品种记载,如秦汉、晋代、北宋和明代。国外也有许多书面记载李的起源和品种,如希腊、法国、芬兰、捷克和俄罗斯。自罗马时代以来,李已逐步传播到欧洲大陆。为了改善李果实品质、提高商品性以满足市场需求,一直在不断地培育新的李品种。世界上最早关于欧洲李品种的记载中选育出成熟期最早的品种,如‘Reine Claude’‘Early Rivers’‘Early Transparent Gage’‘Czar’‘Monarch’和‘Tresident’,目前仍广泛栽培。在中国,已经自主育成并经过品种审定且正式发表的李品种有88个。尽管世界各地的种植者、水果市场和消费者对李品种的改良需求各不相同,但育种性状包括果实大小、果皮颜色、多酚类物质、可溶性固形物、果实成熟期、抗寒性和抗病性能力等,受到共同关注。李育种方式从传统的育种手段,到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李新品种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5个美国李新品种为试材,连续多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红美丽、黑琥珀、威克森、卡特利娜、大红玫瑰在泰安地区生物学特性表现优良,生长结果习性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早实丰产性强,栽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4年进入丰产期;果实个大、品质好,耐贮藏,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具有较高的生产栽培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46个中国李品种,三年共组配108个杂交组合,研究了中国李品种间交配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差异很大,108个组合的座果率分布在0~48.20%之间,平均座果率为9.03%。通过研究发现,李自然杂交座果率与作母本时的平均座果率间以及花粉生活力与作父本时的平均座果率间都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6~(**)和0.7716~(**)。通过本试验筛选出一些亲和力较高的组合,不仅为李树生产提供最适合的授粉树,而且为今后的李树育种提供了选配亲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野生樱桃李的形态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自然状态下的野生樱桃李为研究对象,调查了30余种野生樱桃李的不同种下类型,测定了在原生状态下枝叶形态、花器官形态和果实形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的种下类型具有十分丰富的变异类型,从枝叶到花果均有很大的变异,尤其是果实性状类型丰富,其中许多类型的经济性状优良,为优系的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可根据经济利用目的选择相应的类型.由于实生繁殖必然会产生各种变异类型,在人工栽培时必须选优良类型进行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秋姬’李是从日本引进的鲜食、晚熟、优质李新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闽认果2014001)。该品种成熟期为7月中下旬,果形近圆,果皮底色黄、完全成熟时为紫红色、有果粉,果肉橙黄色、肉质致密,粘核,核为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19.6~146.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4.9%,可食率97.0%左右;丰产稳产,一般栽后3~4年结果,5~6年进入盛产期;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市场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张传来  扈中林  刘遵春  周增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30-2731,2755
以金光杏梅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Vc含量呈“3峰”型曲线,幼果时、硬核后和成熟时较高,其他时期较低;有机酸含量以幼果期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果实成熟时含量最低;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果实发育状况基本相吻合,果实发育速度快时含量较高,慢时较低;在谢花后59d以前,可溶性糖以还原糖为主,之后以非还原糖为主;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在谢花后45d以前两者呈高度相关,且与果实生长速度相吻合,谢花后45~59d是胚和胚乳的主要形成期,此期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7.
金光杏梅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金光杏梅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V c含量呈“三峰”型曲线,幼果时、硬核后和成熟时较高,其他时期较低;有机酸含量以幼果期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果实成熟时含量最低;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果实发育状况基本相吻合,果实发育速度快时含量较高,慢时较低;在谢花后59 d以前,可溶性糖以还原糖为主,之后以非还原糖为主;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在谢花后45 d以前两者呈高度相关,且与果实生长速度相吻合,谢花后45~59 d是胚和胚乳的主要形成期,此期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增加,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8.
李果实高质量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果实富含酚类和多糖,成熟李果实的总酚和总糖含量分别可达140.28μg/g和80.75mg/g,因此常规方法不能有效提取其RNA以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比较了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法、改良的Trizol法、改良的CTAB法和高氯酸盐法提取李果实RNA的效果,结果表明高氯酸盐法效果较好。根据李果实材料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了高氯酸盐法,包括用0.1mol/LTris-硼酸缓冲液(pH7.4)取代0.3mol/LTris-HCl缓冲液(pH8.3);提取缓冲液中β-巯基乙醇的浓度由1%提高到2%,可溶性PVP的浓度由8.5%降低至1%;联合使用10%乙醇和醋酸钾以除去多糖;用12000×g离心替代使用填充有玻璃丝的Centriflo柱实现分离提取缓冲液中杂质的目的等。在230、260和280nm下测定所提取RNA的吸光值,并用提取的RNA反转录后扩增β-actin基因片段验证RNA的质量,结果表明:用优化了的高氯酸盐法提取李果实的RNA完整性好,杂质少,得率较高,适用于RT-PCR等后续实验,并且也适合提取其他富含酚类物质或多糖果实的RNA。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不同低温(5.0℃、2.0℃、0℃和-0.7℃)贮藏对黑宝石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李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贮藏至30 d时,5.0℃处理果实的硬度显著低于2.0 ℃、0 ℃和-0.7℃处理,后3个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此时5.0℃处理果实的腐烂率为4.17%,而2.0℃、0℃和-0.7℃处理果实的腐烂率均为0;然而在贮藏45 d至75 d时,2.0℃和0℃处理果实出现腐烂症状,两者间腐烂率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5.0℃处理,同期这两个处理的果实硬度也明显下降;-0.7℃处理果实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未出现腐烂症状,且贮藏至75 d时仍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和总糖含量;但4个低温处理对李果实T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不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可将-0.7℃作为黑宝石李果实较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