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敌克松、萘酐对谷子幼苗抗乙阿合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敌克松、萘酐拌种处理谷种后,把乙阿合剂作为土壤处理除草剂研究对谷子的安全性。通过盆栽试验,对谷子苗期的株高、鲜重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S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敌克松和萘酐拌种都可以减轻乙阿合剂对谷子的伤害;用占种子质量1%的敌克松处理谷种,用乙阿合剂作为谷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对谷子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更好地提高烟草种子包衣质量,满足烟苗的养分需求,培养壮苗、健苗。[方法]采用不同比例的硅藻土、膨润土、轻钙粉、复合微生物菌剂复配对K326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统计分析不同包衣配方对烟草种子萌发率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烟草种子经配方C(硅藻土50%+膨润土30%+轻钙粉19.5%+复合微生物菌剂0.5%)和配方D(硅藻土60%+膨润土20%+轻钙粉19.5%+复合微生物菌剂0.5%)包衣处理后,萌发迅速且发芽率高,烟苗干物质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系活力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幼苗抗逆性好,可以有效缓解烟苗生长过程中受到的环境胁迫。[结论]配方C和配方D包衣效果显著,可起到替代商品化包衣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低温对戊唑醇包衣高粱种子的影响,指导科学合理用药,防止药害产生,研究低温胁迫对戊唑醇包衣高粱种子出苗和幼苗生理生化的指标影响。结果表明,戊唑醇4个包衣浓度0.06、0.12、0.24、0.48 g ai·kg~(-1)种子,在适宜温度下(15~30℃)对高粱种子发芽及出苗无不良影响,均表现促进作用,发芽率提高13.33%~16.67%,出苗率均提高13.33%;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8.7%~9.7%;对高粱幼苗根长、株高、鲜重及根重无抑制作用。在低温胁迫(0~10℃)下,适量戊唑醇包衣浓度(0.06~0.12 g ai·kg~(-1)种子)对高粱幼苗生长发育无抑制作用,而过量浓度包衣(0.24~0.48 g ai·kg~(-1)种子)处理均表现低温药害,出苗率显著降低76.67%,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电解质外渗、过氧化氢积累及氧自由基增加,生长发育状态变差。因此,在推荐使用的浓度(0.06~0.12 g ai·kg~(-1)种子)范围内,戊唑醇包衣不会使高粱种子产生低温药害。  相似文献   

4.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7种不同杀菌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研究杀菌剂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棉花出苗率和发芽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杀菌剂比单剂杀菌剂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的效果好。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到90.3%,极显著高于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防治效果较好,2年结果均在80%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低,2012—2013年2年平均防效为66.1%。发芽率和出苗率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不显著;在一定条件下,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100 g/L嘧菌酯悬浮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后能够极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置种子二次包衣(噻虫嗪+溴虫氰酰胺和嘧菌酯+咯菌腈)处理和对照,研究种子二次包衣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二次包衣处理显著延长了夏玉米出苗时间,但对出苗率无显著影响;病虫防治效果显著,根系长势较好,产量增加5.5%。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防治番茄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并培育壮苗的种子,选择以多菌灵、百菌清、普力克、杀毒矾、农用链霉素和CuSO4等6种杀菌剂对番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测定发芽率、籽苗的株高、根长和鲜重,并在基质接种不同病菌处理中测定出苗率、成苗率、成苗的株高、茎粗、干鲜重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包衣延迟了番茄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和出苗时间,其中CuSO4和杀毒矾包衣的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对照,对猝倒病和立枯病防效较好,其余杀菌剂包衣均无明显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冷胁迫条件下萎锈灵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保苗率及幼苗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的影响,为萎锈灵杀菌剂应用于棉花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制备5种不同浓度(4.2%、5.7%、7.2%,8.7%和10.2%)的萎锈灵,以裸种子不包衣处理作为空白对照,以基础杀菌剂包衣处理作为参比对照,按药种比1∶10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测定在冷胁迫条件下萎锈灵杀菌剂对棉种的发芽率、出苗率、保苗率、棉苗株高、叶片数、干鲜重和光合参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萎锈灵对棉花耐低温胁迫的影响。【结果】8.7%萎锈灵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7.0%(25℃)、12.0%(18℃)、18.0%(15℃)和20.5%(12℃),较参比对照分别增加5.0%(25℃)、9.0%(18℃)、12.0%(15℃)和16.4%(12℃)。7.2%萎锈灵处理的出苗率较空白对照增加10.1%,较参比对照增加13.0%、8.7%萎锈灵处理的保苗率较空白对照增加9.1%,较参比对照增加13.2%。7.2%萎锈灵处理的幼苗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8.9%、9.7%、7.4%和25.4%,较参比对照分别增加10.8%、10.7%、8.3%和27.5%。7.2%萎锈灵处理提高了在冷胁迫条件下的棉花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指标,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11.0%、17.0%和9.0%,较参比对照分别增加6.0%、6.0%和5.0%,这些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7.2%萎锈灵杀菌剂处理增强棉花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的作用效果最好,其次为8.7%萎锈灵杀菌剂。【结论】萎锈灵杀菌剂处理能够增强棉花种子活力,提高了发芽率、出苗率和保苗效果,提高了棉苗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可促进棉苗光合作用和生长。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包衣处理对番茄种子活力和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防控幼苗徒长,培育番茄壮苗,以未包衣种子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50,150,300,600mg/L)多效唑包衣对番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幼苗株高、茎粗、单株干鲜重、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包衣处理能够延迟番茄种子平均发芽和出苗时间,但对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无显著影响;用150~300 mg/L多效唑包衣番茄种子能有效降低苗高,增加茎粗、单株干鲜重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有利于培育番茄壮苗;多效唑包衣番茄种子的最佳处理浓度为150 mg/L。  相似文献   

9.
谷子、糜子出苗率低是作为种子生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用不同药剂处理糜子、谷子种子,找出一种能够较好的提高糜子、谷子出苗率的药剂及浓度,为糜子、谷子生产提高种子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处理为PEG6000浸种和丙酮浸种,浓度分别为5%,10%,15%,20%和25%。在糜子方面比较理想的PEG6000浸种浓度是10%和15%处理,分别增产5.15%和1.26%,丙酮浸种浓度是5%和10%浓度处理,分别增产2.82%和0.10%;在谷子方面比较理想的PEG6000浸种浓度是20%和15%浓度处理,分别增产2.09%和0.37%,丙酮浸种浓度是10%和15%处理,分别增产7.36%和1.23%。  相似文献   

10.
2003—2005年通过用3种规格的壳聚糖分别包衣大白菜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年包衣种子的幼苗生长正常,无药害,出苗率提高。但结合壳聚糖用量与出苗率之间的关系及包衣种子贮存1~2 a后的出苗率,不宜用工业级壳聚糖包衣大白菜种子;若用铝箔袋贮存包衣种子1 a以上,也不宜用0.149 mm食品级壳聚糖,20 g种子用3.4~13.6 mg的0.177 mm食品级壳聚糖包衣较适用,能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11.
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的室内筛选、助剂配方研究、主要技术指标和田间药效等.田间试验表明:27;吡*福*多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棉花出苗无不良影响,以1∶40~60的药种比例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病虫害(地老虎、棉蓟马、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2.
糜子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安全性与药效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糜子田播后苗前,选择常用的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72%2,4-D丁酯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45%扑津.西草净可湿性粉剂、330g.L-1二甲戊灵乳油、960g.L-1异丙甲草胺乳油和38%莠去津悬浮剂7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分别设低、中、高量进行安全性及防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5%扑津.西草净可湿性粉剂安全性最高,并且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建议用量为2 250~2 475kg.hm-2;其次是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和38%莠去津悬浮剂,建议用量分别为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900g.hm-2,38%莠去津悬浮剂3 750~4 500mL.hm-2;330g.L-1二甲戊灵乳油和960g.L-1异丙甲草胺乳油药害严重,不可应用于糜子田化学除草;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及72%2,4-D丁酯乳油对禾本科杂草无效,不推荐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晋谷21号为试材,以含水量为9%的土壤模拟干旱胁迫,通过对谷子发芽率、发芽势、株高及渗透调节物质、膜脂过氧化、活性氧和保护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GA3、稀土和脯氨酸复配浸种后在干旱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药剂浸种处理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提高谷子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渗透势,促进种子吸水;诱导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性上升;抑制干旱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O2-.的产生速率和H2O2的积累,降低MDA含量。说明GA3、稀土以及脯氨酸复配浸种能够提高谷子叶片抗氧化能力,减轻干旱胁迫诱导的膜脂过氧化损伤并改善干旱胁迫下谷子幼苗的渗透调节,从而提高谷子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水势与谷子出苗率的关系,为生产应用谷子免间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种谷子品种(晋谷29号、张杂谷5号),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谷子的出苗规律及基本全苗的水分临界阈值,同时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土壤水势对谷子出苗的影响。结果:出苗率达到80%以上的土壤水分可作为应用谷子免间苗技术的适宜播种指标,褐土性壤质土表层含水量需达到11.8%,田间持水量达到55%以上,土壤水势大于-2.15巴。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绿豆品种绿丰5号为试材,研究了35%甲霜灵干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3种药剂对其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40拌种处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为1 413.7 kg.hm-2;其对绿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且持效期长。绿豆出苗后10、30、6...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谷子愈伤组织对拿捕净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除草剂拿捕净胁迫对不同抗性谷子品种愈伤组织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品种谷子对拿扑净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从细胞水平探讨谷子抗除草剂的生理机理,为深入了解谷子除草剂抗性机制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以敏感品种晋谷21和抗拿捕净品种豫谷35、冀谷42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浓度拿捕净附加入培养基中进行胁迫处理后,分别测定3种谷子愈伤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膜透性(membrane permeability,MP)、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 -)、脯氨酸(proline,Pro)、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分析比较拿捕净胁迫下3个谷子品种间生理响应机理的差异。【结果】提高拿捕净胁迫浓度对3个品种谷子愈伤组织的生长影响不同,且对晋谷21的影响要明显大于豫谷35和冀谷42。不同浓度拿捕净胁迫对3个品种谷子愈伤组织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趋势和程度也不同。随拿捕净处理浓度提高,尤其在较高浓度时,豫谷35和冀谷42愈伤组织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和O2 -含量显著低于晋谷21号,而SOD、POD活性则显著高于晋谷21。SP、SS、Pro含量则在不断变化。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拿捕净抗性与膜脂过氧化伤害物质(MDA和O2 -)含量呈负相关,与部分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呈正相关。【结论】在拿捕净胁迫下,3个品种谷子愈伤组织所测定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响应差异较大。细胞保护酶系及渗透调节物质参与了除草剂抗性的调节,且其变化趋势在2个抗性品种之间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谷子除草剂抗性是多方面综合防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莠去津对谷子及谷田杂草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为了减轻谷农的劳动强度,促进谷子大面积种植,就春谷田不同时期、不同浓度喷除草剂莠去津对谷苗与谷田杂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播后出苗前,公顷喷38%莠去津3 000~6 000 ml为最佳适宜喷药时期和用量范围,既不为害谷苗,对杂草又有消灭和抑制生长作用;在4~5叶期,公顷喷1 500~3 000 ml,效果次之;在2~3叶期,谷苗对药剂表现特别敏感,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8.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晋谷56号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除草剂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晋谷56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进行了论述,并利用其抗除草剂特性进行了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最佳留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晋谷56号与其不抗除草剂姊妹系按4.5 kg+7.5 kg比例混合均匀,每公顷播量为12 kg,在苗期三叶一心期喷施除草剂拿捕净,能成功起到化杀间苗并除草的作用;每公顷留苗36万株左右时产量最高。此项研究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重金属元素铅(Pb)对谷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Pb污染背景下谷子的安全生产和品质保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自然土壤加水为对照(CK,0 mg/kg),设5个外源Pb浓度处理(50、100、250、500和1000 mg/kg),分析不同Pb浓度处理对谷子萌发及苗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Pb浓度的增加,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000 mg/kg处理的相对发芽率仅有52.5%。叶绿素含量随着Pb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各Pb胁迫处理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Pb浓度为500 mg/kg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均达最大值,较CK分别增加58.3%、69.5%和64.3%。随着Pb浓度的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POD活性对1000 mg/kg高浓度Pb胁迫尤为敏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Pb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b浓度为500 mg/kg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最大值,较CK显著增加54.1%;Pb浓度为1000 mg/kg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与CK相比显著降低14.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谷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与Pb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质膜透性、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与Pb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Pb浓度下抗性指标相对值的平均值(敏感性)排序为:POD活性>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论】谷子在萌发阶段和幼苗时期均会受到Pb胁迫的影响,同时在响应Pb胁迫时,谷子能通过自身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提高其适应Pb胁迫的能力,但这种适应性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