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冬期的鳖病防治常被忽视,以致在入春后往往发生大批死亡。作者根据多年的鳖病防治经验,指出了越冬期及越冬前后的常见鳖病,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1996年第8期快讯(总第124期)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水产学会《科学养鱼》编辑部中华鳖腐皮病及防治方法研究亲鳖越冬后,翌年春季往往死亡率较高,在死去的亲鳖中,以雌鳖为主,人们通常将这种现象统称为“越冬死亡...  相似文献   

3.
为缩短养鳖周期,降低稚幼鳖越冬期的死亡率,提高养鳖效益,我市于土池常温养鳖启动的同时,就已同步进行土池简易大棚塑膜封盖采光增温与热水炉加温饲养稚幼鳖试验,并逐步改进、推广、完善和应用.至1999年东莞市已建成土池增、加温简易大棚面积25.54hm2,占我市土池常温养鳖面积5.3%;每年进池稚幼鳖380万只,占全市越冬稚幼鳖总量的76.6%.现将该技术,包括越冬池的建造,增加温管理,稚幼鳖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效益等综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越冬池的建造  相似文献   

4.
土池简易大棚增、加温养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缩短养鳖周期 ,降低稚幼鳖越冬期的死亡率 ,提高养鳖效益 ,我市于土池常温养鳖启动的同时 ,就已同步进行土池简易大棚塑膜封盖采光增温与热水炉加温饲养稚幼鳖试验 ,并逐步改进、推广、完善和应用。至 1999年东莞市已建成土池增、加温简易大棚面积 2 5 5 4hm2 ,占我市土池常温养鳖面积 5 3% ;每年进池稚幼鳖 380万只 ,占全市越冬稚幼鳖总量的 76 6%。现将该技术 ,包括越冬池的建造 ,增加温管理 ,稚幼鳖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效益等综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越冬池的建造越冬池选择于每个养鳖场内环境幽静、供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鳖鳃腺炎病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普仁 《淡水渔业》1996,26(1):42-43
鳖鳃腺炎病及治疗叶普仁(广东省东莞市水产局)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疹治情况介绍如下。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鳃腺发炎糜烂;口腔、...  相似文献   

6.
越冬亲鳖上浮死亡治疗措施近年来,由于养鳖业的蓬勃兴起,鳖苗种的价格一涨再涨,迫使很多养鳖场纷纷购进亲鳖,自己繁殖鳖苗。但是在亲鳖培育过程中,特别在越冬期,发生亲鳖不能正常越冬,上浮水面或趴在水底,随后陆续死亡的现象,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99...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01,302(1)
甲鱼越冬死亡症是指冬眠后期尤其是冬眠期后,甲鱼大量死亡的病症,也称苏醒死亡症。是影响甲鱼尤其是产后亲鳖越冬成活率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病因]甲鱼越冬死亡症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因素: 1.营养不良。后期(8月中下旬或更晚)出壳的稚鳖,个体小,只经过短暂的摄食阶段,尚未累积充分的营养,就要进入漫长的越冬期,抗病、抗冻能力十分差,因此冬眠后期和冬眠后就容易死亡。 2.产后消耗大,体内营养未得到充分的补充。雌鳖的摄食能力在产蛋后会下降很多,如果投饵营养不充分,雌鳖体质在得不到完全恢…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高”农业不断发展,我国养鳖业发展迅猛,1995年广东省养鳖水面超过1万亩,东莞市投入2亿元资金,建立30多个养鳖场,养鳖水面3,000多亩。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疹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引起中华鳖“越冬死亡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亲鳖产卵后体质虚弱,秋季投喂劣质饵料或饵料不足,或鳖本身带病,越冬前不具备良好的抵抗力,翌年春季往往有较高的死亡率,这也是为什么死亡的亲鳖主要是雌鳖的原因。2.水质、水温不适...  相似文献   

10.
稚鳖室内电加温越冬试验稚鳖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越冬的成活率较低,为了探索稚鳖的越冬技术,我们在隆回县鱼苗场进行了稚鳖室内电加温越冬试验取得理想的效果。采用加温越冬的方法,将水温调至适合鳖生长的最佳温度,改变鳖的冬眠习性,延长其生长期,从而达到缩短鳖的养殖...  相似文献   

11.
甲鱼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有时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人们将此称为越冬死亡症,或称为苏醒死亡症等.该病发生于当年11月至次年5月的甲鱼越冬期,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死亡率高的可达20%,严重影响了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死亡者大多是雌鳖和体重200克以下稚鳖,病鳖身体消瘦,有时呈现肋骨的外形,背甲颜色加深变黑,失去光泽;裙边柔软,并出现皱纹;活力减弱,四肢无力,反应迟钝.越冬死亡症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多方面不良因数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是对越冬死亡原因及其预防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谢杭  常泰 《内陆水产》2001,26(11):26-26
1稚鳖当年孵化的稚鳖越冬,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人工强化饲养手段,使之在越冬期体重达10克以上;二是实行温室越冬,室温保持25℃左右,使稚鳖在越冬期继续摄食生长。2幼蛙当年7~10月由蝌蚪变态而成的幼蛙,气温降到10℃以下时,即开始越冬。越冬池水保持70厘米,池底要有淤泥,池上要有覆盖物,保持环境安静和水质良好,并注重防除敌害。3泥鳅泥鳅在水温降到10℃时便进入冬眠。届时将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幼鳅集中越冬,选择背风向阳保水能力强的鱼池,用0.2×10-6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消毒,清理食场,水泥池池底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00,291(2)
近年来,国内一些养鳖单位发生越冬期亲鳖上浮水面后逐渐死亡现象。这种死亡现象的发生不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了下一步的正常生产。通过观察和解剖鳖体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外购野生亲鳖的内伤大丞由于目前还没有解决自育种鳖的繁殖力,所以大多鳖场的亲鳖都靠外购野生鳖。围捕鳖方法的局限,有些野生鳖看似健壮,实际上都有很重的内伤c这些成熟的亲鳖开始虽然也能产卵,但食欲和抵抗力都明显下降。运输时由于密度大,亲鳖立司的挤压、撕咬造成损伤,这些带伤的亲鳖会由于食欲下降而达不到越冬…  相似文献   

14.
患红脖子病的甲鱼如何安全越冬11月份在自然状态下,甲鱼已停止摄食,并开始进入冬眠,如果甲鱼得红脖子病后置于越冬池中,甲鱼已没有摄食能力。因此,此时治疗甲鱼红脖子病只有两种措施:一是将甲鱼挪进室内,将水温逐渐提升到25℃以上,用“佳纬牌”甲鱼全价配合饲料,加入“鳖健康”1.5%和“鳖健康2号”0.5%制成药饵投喂,一周内炎症就会消失。继续用“佳纬牌”甲鱼全价配合饲料并加入0.3%的“水产专用VC”,做成药饵投喂,甲鱼将彻底痊愈。然后逐渐降温,移至室外越冬,进越冬池前,需用“鳖净”0.4mg/L药浴…  相似文献   

15.
稚鳖的越冬管理,是养鳖生产上很重要的一环。要保证稳鳖安全越冬,提高成活率,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抓好冬前强化培育稚鳖一般在每年的7-8月份才出壳,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由于温度的下降而进入冬眠,当年的培育一般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更短,因而个体的增长很有限。到越冬时,稚鳖体重一般只有5-15g,其越冬耐寒能力很差,远不如幼鳖和成鳖。生产实践表明,推鳖越冬成活率不仅与鳖的个体大小有关,而且与鳖的膘体肥瘦状况关系密切.为了保证稚鳖安全越冬,在其出壳后应立即采取强化培育,一方面要求培育池背民向阳,环境…  相似文献   

16.
何京 《齐鲁渔业》2003,20(1):38-38
近年来,养鳖生产中常出现越冬期亲鳖上浮水面后逐渐死亡的现象。现根据我们的生产经验,将其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越冬后亲鳖高死亡率原因及强化饲养管理措施的探讨1995年春夏之交,全国大范围出现亲鳖越冬后大批量死亡,这对甲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影响。笔者根据兄弟场家介绍的情况和我场饲养实践,就越冬后亲鳖高死亡率之原因及强化饲养管理措施,谈几点看法。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发现一些养殖专业场有越冬期亲鳖上浮水面后逐渐死亡的现象。我们通过解剖、分析,可能是以下四个原因引起。   一、外购野生亲鳖内伤过重 由于大部分亲鳖都是外购野生鳖,因为捕鳖方法不当,有些野生亲鳖当时看似健壮,实际上有很重的内伤。   二、产后培育差 亲鳖产卵后,不但需要足够的营养恢复体质,还需要一定的能量积蓄以利越冬。   三、水环境不好 鳖的呼吸虽是以肺为主,但鳖是一种变温的水生动物。到水温下降到 12℃以下时就会本能地潜入深处冬眠。此时全靠辅助呼吸器官——鳃上组织获得水中的溶解氧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19.
亲鳖在越冬前期摄食量明显下降,进行产后恢复和脂肪以及蛋白质的积累。在越冬期,鳖体温降到12C以下,此时处于“掉膘”阶段;越冬后期,随着水温的上升,新陈代谢活动和酶的活性逐渐增强,亲鳖开始摄食,进行物质积累,准备进行产卵活动。因此,越冬前、后期是产后恢复和进行  相似文献   

20.
稚幼鳖温室越冬四要素稚鳖个体一般只有3~5克,体质娇弱,较难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九月份以后孵出的稚鳖,因外界环境变化大,水温又低,摄食时间短,体内营养积蓄少,稚鳖一般难以安全越冬,自然越冬成活率只有10~20%。温室加温,人为创造一个适合稚鳖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