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半轴套管热挤压成形工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半轴套管的工艺分析,基于体积不变原则,采用逆向法计算零件毛坯,确定了热挤压成形工艺方案;结合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基本原理,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半轴套管的反挤压过程进行3-D热力耦合模拟。影响半轴套管热挤压成形的主要工艺参数有挤压温度、挤压速度、模具预热温度等。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分别设置不同的挤压温度、挤压速度、模具预热温度,通过对不同参数模拟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工艺参数对半轴套管成形的影响状况,揭示热挤压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优化的成形参数,提高了半轴套管的成形性能和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镁合金塑性变形理论进行了分析,影响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的主要因素有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等。对镁合金试样的强度、延伸率与应变,挤压比与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通过挤压试验,确定了挤压参数,并对镁合金管道进行了防腐处理。  相似文献   

3.
淀粉糖浆的挤压酶解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挤压酶解法生产淀粉糖浆时挤压机参数对淀粉糖浆DE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酶解挤压玉米粉的液化、糖化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挤压机模孔孔径12.2~13.0mm、套筒温度64.2~70.9℃、进料含水率18.43%~19.66%和螺杆转速193~202r/min条件下对获取的挤压玉米粉进行酶解生产淀粉糖浆的酶解条件为水料比3.0mL/g、液化20min、糖化40min。在该挤压条件和酶解条件下,获取的淀粉糖浆的平均DE值为40.80%,糖液出品率及过滤性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工艺。  相似文献   

4.
在挤压大米啤酒辅料的糖化试验基础上,对其麦汁的过滤性能进行了进一步试验研究。研究了挤压系统参数的套筒温度、大米含水率、螺杆转速对麦汁的过滤速度和滤层粒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套筒温度为60.7~74.1℃,物料含水率为17.9%~21%,螺杆转速为195~230r/min时,麦汁的过滤速度大于0.2mL/s,浸出物收得率高于74%,滤层的粒度大于550um。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HPb59-1黄铜超塑特性,进行试验研究,以获得具有超塑特性的挤压坯料和相关挤压工艺,设计建立了黄铜超塑挤压模具型腔的工艺装置。  相似文献   

6.
胡萝卜真空干燥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在真空干燥条件下胡萝卜的干燥特性.进而为其真空干燥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选用5种真空度分别为0.05MPa、0.06MPa、0.07MPa、0.08MPa和0.09MPa,在4种干燥温度40℃、50℃、60℃和70℃条件下对鲜胡萝卜进行脱水干燥试验。测定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胡萝卜的干燥特性。并进行复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07MPa和60℃为胡萝卜真空干燥制的适宜工艺条件。复水最佳条件为温度60℃,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7.
以脱脂核桃蛋白粉为原料,使用自研SLJ36-24型植物蛋白挤出机,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方法研究了进水量、喂料量、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和冷却温度5个挤压工艺参数对核桃蛋白挤压组织化产品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和挤压温度对产品品质特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螺杆转速和冷却温度;响应面优化后的适宜核桃蛋白挤压组织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水分含量48.6%,挤压温度130℃,螺杆转速281r/min,冷却温度68℃,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核桃蛋白挤压组织化产品质地均匀,纤维结构良好且富有弹性,品质特性理想。  相似文献   

8.
应用UG和DEFORM软件对弧面凸轮等温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挤压温度、挤压速度、摩擦条件对挤压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挤压应力和挤压温度会随挤压速度等工艺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的分布规律不变。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挤压工艺参数:挤压温度为750℃,冲压速度为10mm/s,摩擦因子为0.25。  相似文献   

9.
新型双螺杆食品挤压机加工复合组织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FTS-50新型双螺杆食品挤压机,对抗压加工复合组织蛋白进行了研究。通过流变试验,测试分析了大豆蛋白面团的动态流变性能,得出了含水量、温度、蛋白质含理对流变行为的影响规律;通过挤压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螺杆转速、机筒温度、含水量)与系统参数(生产率、主机功率、比能耗、机头入口处面团温度)的关系,得出了回归方程和表面响应曲面;通过SEM照片分析,研究了挤压前后大豆蛋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一辆采用20余种镁合金零配件的摩托车与铝合金摩托车相比,每100公里节约汽油0.4公升。国内最大的摩托车镁合金产品生产厂重庆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透露,截至目前,累计装车90余万辆。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新型大田喷灌PVC管材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我国大田喷灌以往使用铝合金管材存在成本高、易腐蚀、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研制新型喷灌装置。该技术研究在国内节水灌溉领域尚属首创,将给节水灌溉领域带来一次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12.
滚移式喷灌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节水灌溉技术中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技术性能低、设备可靠性差、经济成本过高等问题,设计研制出一种节省材料、降低油耗、工作可靠、喷灌均匀度高的滚移式喷灌机.根据输水支管受力特点,通过Matlab对支管壁厚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出3种不同壁厚的输水支管,不仅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油耗,还能增加机组爬坡能力.对滚移式喷灌机的自动泄水阀进行了结构设计,计算并确定结构参数,利用ANSYS CFX进行模拟仿真试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滚移式喷灌机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喷灌机向前移动时支管产生的最大挠度为2.7 m,喷灌均匀度为92.45%,喷灌强度为12.59 mm/h.该研究为滚移式喷灌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中的支管一般为最末一级管道,一般为单管顺长布置,支管上不再分支,喷头全部均匀分布在各条支管上,其缺陷是喷灌支管布设密度高,增加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投资成本。为降低管道布设密度和投资成本,提出了一种新型支管布设方法,即在传统支管布设的基础上间隔去掉一半原有支管,保留原支管上的喷头位置不变,在保留支管上每间隔一个喷头增设一个垂直于支管的短管,向被去掉支管上的喷头供水。从支管布设密度和管材用量两个方面对新型和传统两种布设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布设方法降低了支管的布设密度,当喷头为正三角形布置时,支管布设密度降低率为7%。当喷头为等腰三角形布置,且喷头间距为支管间距的两倍时,支管布设密度降低率为25%。新型布设方法增加了支管管材用量,管材用量增加率始终大于141.4%,需要通过变管径的设计方法降低管材用量增加率。研究结果为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的支管布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降低喷灌系统管道投资成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光照变化对无蓄电池光伏灌溉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搭建光伏灌溉系统开式试验台,试验测量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较低光照强度下喷头工作压力、射程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较高光照强度下随光照强度上下波动,射程变化趋势与工作压力变化趋势一致,但旋转周期变化趋势与工作压力呈相反规律;喷头工作压力变化趋势与光伏水泵出口压力、光伏组件输出功率变化趋势一致;光照强度1 000 W/m2附近系统运行参数达到阈值,喷头射程与工作压力最大值分别为9.8 m和0.44 MPa,水泵流量与出口压力最大值分别为1.68 m3/h和0.45 MPa;未达到阈值前,影响水泵与喷头运行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运行参数变化幅度较大,达到阈值后影响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和温度,运行参数变化幅度较小;较低光照强度下,组合平均喷灌强度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增大;较高光照强度下,组合平均喷灌强度随着光照强度上下变化,与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光照强度增大,喷头喷灌均匀系数和分布均匀系数逐渐趋近最高值,喷灌均匀系数最高达到88%.  相似文献   

15.
圆形喷灌机作为典型的节水灌溉装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喷洒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圆形喷灌机的灌溉质量主要取决于使用的喷头类型及配置方式。分析了圆形喷灌机喷头从中压向低压方向发展演化过程,对各种类型喷头主要性能与参数特征进行了梳理与归纳。综述了各类喷头的结构特征与性能、配置方式等方面研究与应用现状。对圆形喷灌机喷头和配置方式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目前圆形喷灌机使用的喷头普遍为低压旋转折射式喷头,且国内外对于该类喷头的设计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亟待展开相关领域研究,促进该类型喷头的国产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规模化农业对大型喷灌机的巨大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工作压力,喷头组合间距、组合斱式和旋转速度对射流式喷头及多喷头组合喷灌均匀性系数(CU)和分布均匀系数(DU)的影响。【斱法】采用不同工作条件下单喷头和多喷头组合喷灌水量分布的动态仿真代码,对射流式喷头开展了水力性能试验;研究了射流式喷头在不同工作压力及安装高度条件下对喷灌强度、水量分布的影响;建立了水量峰值强度与工作压力的回归关系式;模拟了单喷头在正斱形和三角形组合喷灌下的空间水量分布。【结果】喷头在1.5 m安装高度、100~300 kPa压力条件下,水量峰值集中在5 mm/h附近,标准偏差(STD)为0.23。喷头在100 kPa工作压力,安装高度为1.1、1.3 m的水量峰值强度分别可高达8.9、10.5mm/h。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单喷头喷灌的DU和CU标准偏差分别为15.5%、9.3%,且DU对压力的变化相对更为敏感。【结论】在实际喷灌工程中正斱形组合喷灌的间距应小于8m,三角形组合喷头之间的间距应布置在8m附近,此时的喷灌均匀度最高,单个喷灌设备覆盖范围最广,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7.
自压喷灌管网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了杈形自压喷灌管网系统的优化问题。根据各级管道的特点及相互关系,采用了线性规划与动态规划相结合的方法,用线性规划对各级管道进行优化;用动态规划寻求整个管网系统的优化方案。两种方法交替进行,最终求得管网系统投资最小的设计方案。这一方法便于计算机求解,具有占用内存少、运算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坡地喷灌水量分布实测困难问题,以坡地喷头射程计算公式为基础,依据喷头射流方向总水量守恒原理,构建了喷灌水量分布由平地转换到坡地的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喷头布置方式、喷头间距、工作压力和坡度等对坡面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形布置有利于坡地单喷头水量分布的叠加,且其组合喷灌均匀度略高于方形布置;随着喷头间距的增大,组合喷灌均匀度呈下降趋势;喷头低压运行时,组合喷灌均匀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喷灌均匀性的要求,随着喷头工作压力的增大,组合喷灌均匀度逐渐增大;在一定坡度范围内,不同坡度对水量分布和组合喷灌均匀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在坡地喷灌系统设计时,若选用雨鸟LF1200型喷头,建议采用三角形布置,喷头间距宜为1.0~1.2倍平地喷头射程,喷头工作压力宜选用300 k Pa。  相似文献   

19.
PXSB型双向步进式全射流喷头的原理及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摇臂式喷头存在结构复杂、使用寿命较短和成本较高等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大中型旋转式PXSB型双向步进式全射流喷头.研究了PXSB型双向步进式全射流喷头的基本工作原理,对喷头整个工作过程作了具体分析,提出喷头正常工作的条件为喷头的射流元件体出口处盖板两侧均要设有间隙,正向导管和反向导管需在适当的位置开有补气小孔.结果表明:喷头的双向步进是通过射流元件体和双向步进换向机构的切换配合来实现,即通过控制信号水的流向来实现喷头的正向步进和反向步进,使喷头具有优越的水量分布和喷洒均匀性等水力性能.喷头的双向步进结构提高了喷头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滚动轴承装置和密封结构,优化了喷头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