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木赞牛改良草原红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红牛是我国自主培育而成的第一个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耐粗饲、抗病能力强、乳脂率高、肉质好、遗传力强等突出优点,但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以及国内黄牛品种相比还存在着个体小、生长缓慢、产肉性能偏低等不足。为了提高草原红牛肉用生产性能,先后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牛品种丹麦红牛和利木赞牛等对草原红牛进行杂交改良。本研究就利木赞牛对草原红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为草原红牛肉牛新品系的选育与品种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全国八大优良黄牛品种——郏县红牛主产区。 郏县红牛具有体格中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四肢坚实,肌肉丰满,役用性能好,遗传稳定,性情温顺,被毛红或紫红,适应性强的特点。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保持该品种优良性状,增大体型、提高载肉量,克服部分牛只背腰结合不良,前躯发育欠佳的缺陷,逐步使郏县红牛由役肉兼用型向肉役兼用型方向发展,我县从1999年起,根据利木赞肉牛产肉性能高、肉质好、生长快、对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引进其  相似文献   

3.
1 研究目的 洋县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先后引进秦川牛,辛地红、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牛与当地牛杂交.虽然杂交一代的体尺,体重有显著的提高,但由于各种品种的牛都有它的遗传特征,不受农民欢迎,难以推广.而丹麦红牛是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型牛种,毛色紫红,蹄壳、眼圈,鼻镜呈黑色,活重大,体质结实,早期发育快,产奶性能高,肉的品质好,抵抗结核病的能力强.九十年代初,从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站引进丹麦红种公牛一头,在县改良站饲养,采精制成冻精颗粒,改良本地牛.  相似文献   

4.
郏县红牛是河南省郏县的固有品种。主要产于郏县、宝丰、鲁山及洛阳,郑州部分县区亦有分布,约计八万余头。郏县红牛体格大小中等,结构匀称,体质强健,骨骼坚实,体躯深广,肌肉丰肉,尤其后躯发育良好,耐粗饲,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郏县红牛的发展十分重视,曾多次拨款支持红牛的保种和选育工作。但有计划的选育工作起步较晚,六十年  相似文献   

5.
郏县红牛主产于平顶山市郏县、宝丰县和鲁山县,现存栏约30万头。其特征是被毛深红,体躯高大,体质结实,背腰平直,结构匀称,肌肉结实,后躯发育良好,遗传性稳定,繁殖率高,是较理想的肉役兼用型品种。为提高郏县红牛的产肉性能,在做好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我们选择部分农村,有计划地导入利木赞肉牛基因,现利郏一代牛已出生,表现良好,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导血改良郏县红牛试验研究阶段总结河南省宝丰县农牧局郏县红牛早已列入我国良种黄牛品种.具有被毛紫红,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四肢粗壮,遗传稳定,耐粗饲、易喂养等特点,但仍有少数牛只背腰结合不良,向用性能欠佳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增大体格,提高载肉量和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郏县红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本文梳理了夏洛来牛、南德温牛、利木赞牛、红安格斯牛、丹麦红牛改良郏县红牛的研究进展,对郏县红牛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和基因遗传变异与生长性状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红安格斯牛可以提高郏县红牛的肉用性能和优质牛肉肉块重量,夏洛来牛改良郏县红牛可以提高牛肉品质;ZAG基因、IGF2基因、DGAT2基因、CLPG基因、AQP7基因可以作为生长性状辅助选择的基因,POU1F1基因第6外显子被Hinf I酶切后表现多态性,BB基因型个体可以作为生长性状辅助选择的基因,SREBP-1c基因内含子7区域84 bp缺失位点可以作为生长性状辅助选择的位点。  相似文献   

8.
草原红牛属肉乳兼用型品种,其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30多年努力,于198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定名为中国草原红咎。它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逆性强、抓膘快、遗传力稳定等优良特征,适合于草原地区粗放管理的经营方式饲养,要以作为草原地区的首推品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郏县红牛是我国八大肉牛良种之一,具有良好的特征特性和稳定的遗传性能,搞好郏县红牛的保种选育与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郏县红牛的发展及现状为基础,提出了郏县红牛新品系培育的技术路线、方向和方法.并就郏县红牛高档牛肉的开发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摸清纯种郏县红牛的现状。[方法]本研究在郏县红牛主产区对92头良种繁育场的纯种郏县红牛和197头农户散养的纯种郏县红牛进行了体尺测定。[结果]表明,纯种郏县红牛的体尺与历史记录差异不大,说明郏县红牛在核心主产区仍保持着较为纯正的血统。但是繁育场中的郏县红牛的体尺要大于农户散养的郏县红牛,说明在郏县红牛的选育中要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结论]我们建议要控制合适的外血比例以保持郏县红牛自身的特色,同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建议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应该将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以提高郏县红牛向肉用方向选育的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保持郏县红牛优良特性的前提下,为了增大郏县红牛体格,提高载肉量和商品率.[方法]遵照以本品种选育为主,适当导入外血(1/2~1/4)杂交改良的选育方向,从2010年开始在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由平顶山市畜牧局和郏县畜牧局等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在平顶山市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引进红安格斯牛对当地饲养的郏县红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安郏F1公牛初生重平均为31.65 kg,母牛为29.03 kg,比郏县红牛初生重分别提高了13.09 kg和10.65 kg;6月龄安郏F1公母牛比同龄郏县红牛的体重分别提高13.52 kg和20.48 kg;12月龄安郏F1公母牛比同龄郏县红牛的体重分别提高46.92 kg和6.90 kg;安郏F1公母牛比同龄郏县红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也有较大提高,6月龄安郏F1郏县红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提高5.91,5.93 cm,12.75,1.37和1.73,5.45,15.67,0.81 cm;12月龄安郏F1公母牛比同龄郏县红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提高2.93,2.54,13.21,2.07和13.49,3.84,21.14,1.78 cm.[结论]说明利用红安格斯牛改良郏县红牛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郏县红牛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郑二欣耿二强张杰张俊英朱永红杨长松张利康(河南省平顶山市畜牧局467000)(河南省鲁山县红牛场4673001郏县红牛的发展成就1.1郏县红牛的特点郏县红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地方优良黄牛品种。具有被毛红色,体形匀...  相似文献   

13.
郏县红牛是我省优良的役肉兼用品种,具有结构匀称、体质强健、骨骼坚实、肌肉发达、后躯发育良好、适应性强、体型外貌较为一致、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等特点。它不仅挽曳能力强,(最大挽力阉牛412.6kg,公牛409.0kg,母牛317.4kg),适宜丘陵山区地带耕作,而且肉用性能也好。据1981年对6头一般耕牛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51.47%,净肉率40.87%。但所测牛只年龄较大,营养较差,不足以代表郏县红牛真正的肉用性能。为探讨郏县红牛在良好  相似文献   

14.
郏县红牛是全国八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主产于郏县、宝丰、鲁山。以肉质细嫩而深得中外畜牧专家的好评。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饮食逐渐向追求品质方面转变,牛肉的品质愈发受到重视,郏县红牛的保种及选育改良愈发重要。本文从郏县红牛品种资源现状、保护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策和肉用选育改良存在的问题、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郏县红牛与不同品种肉牛杂交后代的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情况,试验选取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与郏县红牛的杂交1代公牛各5头,纯种郏县红牛5头,分为试验A组(郏县红牛公牛)、B组(红郏F1代公牛(红安格斯牛×郏县红牛))、C组(西郏F1代公牛(西门塔尔牛×郏县红牛))和D组(夏郏F1代公牛(夏洛莱牛×郏县红牛))4个试验组,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3个月后屠宰,利用屠宰测定和检验分析的方法对郏县红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的体尺发育、肉用性能和肉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红安格斯牛、夏洛莱牛改良郏县红牛,在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方面与郏县红牛纯种牛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屠宰测定方面,杂交后代组的头重、皮厚、皮重、前二蹄重和尾重,屠体器官食道、气管、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重量,以及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肉骨比与郏县红牛纯种牛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胴体后腿宽显著高于郏县红牛纯种牛(P<0.05);红郏F1代公牛高档肉块重和优质肉块重最高,分别为70.22和105.22 kg,但高档牛肉率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红郏F1代公牛优质牛肉率达到34.43%,显著高于郏县红牛和西郏F1代公牛(P<0.05),高于夏郏F1代公牛(P>0.05)。在肉品质方面,红郏F1代公牛与肉品风味有关的肌苷酸含量最高,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与鲜味有关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均为夏郏F1代公牛含量最高,分别为53.85%和8.04%。结果提示,采用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改良郏县红牛,没有在体尺发育和肉用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但采用红安格斯牛改良郏县红牛可提高郏县红牛肉用性能的潜力,可适度提高高档牛肉和优质牛肉肉块重量,而夏洛莱牛改良郏县红牛可适度提高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地方黄牛优良品种、其体大,肉质鲜美,缺点是后躯肌肉欠发达和乳房发育欠佳。利用国外优良乳肉兼用型丹麦红牛进行导血改良,其效果明显。丹秦F1代结合了双亲优点,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产肉性能提高,产乳性能提高,而保持了秦川牛的役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西门塔尔牛是世界上利用最多的牛品种之一,分为乳肉兼用型和肉乳兼用型。由于其产乳量比肉用牛高,产肉性能与夏洛来等优良肉用品种相似,体大而结实,性情温质,适应性好,耐粗饲,在我国的黄牛杂交改良中充分扮演着“外祖父”的角色。笔者仅结合10年来辽宁省海城地区形成的黄牛冷配改良现象,分析西门塔尔牛的应用潜力,以期更好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丹麦红牛属乳肉兼用品种,原产于丹麦的默恩、西兰及洛兰等岛屿。经多年选育,今日的丹麦红牛,以产奶量多、乳脂和乳蛋白含量高、对结核病有抵抗力而驰名。在我国饲养条件下,305d产奶量5400kg,乳脂率4.21%,最高个体达7000kg。丹麦红牛肉用性能亦好,屠宰率一般为54%。在肥育期,12~16月龄的小公牛,平均日增重达1010g,屠宰率达到57%。2007年,瑞安市开始引进丹麦红牛冻精,通过人工授精改良温州本地黄牛,其杂交一代的初生指标显著提高,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南德温肉牛对郏县红牛的改良效果,本试验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岁南郏F_1公、母牛的体尺、体重,并与相应年龄和性别的郏县红牛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南郏F_1公、母牛各项体尺值(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郏县红牛,表明利用南德温肉牛对郏县红牛进行杂交改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延边黄牛是我国五大地方优良地方品种之一,是役、肉兼用型品种。其特点是:挽力强、前驱粗壮、颈肩部肌肉发达;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性能良好,平均一年一胎;肉质好、可生产高档分割牛肉,口感堪比韩国韩牛和日本和牛。但作为肉用品种延边牛也有不足之处。如延边牛比肉用品种体格较小;后驱不够发达;日增重稍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