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2.
瘤胃微生物主要由细菌、原虫、真菌等组成,日龄、品种、饲粮结构、饲粮添加剂和饲养方式均会对瘤胃微生物产生影响.从饲粮精粗比、营养水平、品种、饲养方式和饲料添加剂方面进行调控,能够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文章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反刍动物的科学饲养管理及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反刍动物瘤胃中栖居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纤维物质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铜不仅是反刍动物生长发育繁殖所必需的,也是瘤胃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适当剂量铜的添加有助于瘤胃纤维降解菌群数量的增加,从而促进纤维物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6.
7.
8.
娜梅拉张晓东杜海东李科南娜仁花 《饲料研究》2023,(11):144-148
反刍动物的生产力主要由瘤胃微生物驱动,包括细菌、产甲烷菌、真菌和原虫等功能性微生物群。瘤胃微生物可将植物性饲料分解发酵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微生物蛋白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从反刍动物生命早期到每个生命重要节点,其瘤胃微生物群落会发生剧烈变化。目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早期调控是畜牧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因此,了解瘤胃微生物定植状况对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瘤胃中常见的微生物菌群及其主要功能和定植过程进行综述,旨在了解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高羊毛氨酸硒(SeHLan)和亚硒酸钠(SS)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用健康的泌乳日龄(181±18)d、日产奶(33.88±3.44)kg/d、(3.25±1.27)胎的荷斯坦泌乳奶牛3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头,分别饲喂添加SS、SeHLan的全混合日粮(饲粮中硒实测值... 相似文献
10.
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各组分别灌服0(对照)、20、30、40 g/d茶皂素,茶皂素与水混匀灌服,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的饲养试验。正试期期间每隔7 d,在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 H(30、40 g/d组)、氨态氮的浓度(20、30、40 g/d组)(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值;茶皂素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蛋白(30、40 g/d组)、丙酸(20、30、40 g/d组)和丁酸浓度(20、30、40 g/d组)(P0.05),30 g/d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了20.20%;但茶皂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各组的瘤胃液原虫、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补饲茶皂素改善了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并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30 g/d的剂量对奶牛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生命早期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定植可影响动物机体,且具有长期健康效应,详细了解早期瘤胃微生物的定植状况对动物健康及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反刍动物自出生后开始与外界微生物接触,其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且易受动物日龄、品种以及饮食结构的影响。反刍动物瘤胃含有复杂的微生物菌群,主要由厌氧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构成。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幼龄阶段瘤胃细菌、古生菌、真菌和原虫的定植组成及其变化,同时阐述了饲粮组成和饲料添加剂对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旨在为幼龄反刍动物实现分阶段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草原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生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80~1998年,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等草原地区开展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系列研究. "干重换算法"为草原土壤微生物不同类群的生物量测定提供了一个较实用的方法;内蒙古不同草原和荒漠区土壤微生物活性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特征;锡林河流域六种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及生物量分布亦有所不同;羊草等牧草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不同放牧率及退化草场围栏恢复、落地油污染、施用稀土元素等人为因素会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产生不同的生态效应;微生物多样化变化亦符合"中度干扰理论";土壤微生物在草原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类群存在明显的优势更替现象.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能很大程度上依靠瘤胃微生物来消化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盐,但目前国内有关瘤胃微生物植酸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瘤胃微生物植酸酶的主要来源和活性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主要有5种瘤胃细菌能分泌植酸酶,其中,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分泌的植酸酶活性最高(199.1~703.6 U·mL-1);根据酶促反应的最适pH和催化机理,可将瘤胃微生物植酸酶分别归类为酸性植酸酶和半胱氨酸磷酸酶植酸酶;根据植酸酶水解植酸时的立体专一性,发现瘤胃微生物植酸酶中可能同时存在3-植酸酶和5-植酸酶2类植酸酶.最后本文论述了瘤胃微生物植酸酶酶促反应动力学特性,发现反刍兽新月形单胞菌植酸酶的最适pH为4.0~5.5、最适温度为50~55℃、对植酸和ATP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埃氏巨形球菌植酸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60℃、仅对植酸表现出活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瘤胃微生物将一些ATP用来维持代谢,剩余的ATP用来进行储备碳水化合物合成和能量溢出(进行无效循环并产热),因此,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较低。瘤胃原虫贮存的碳水化合物占绝大部分。在一些细菌纯培养实验中发现有能量溢出,最近研究发现在混合瘤胃菌群中也能发生能量溢出。通过精确测定碳水化合物贮存和能量溢出的量,以及二者对微生物生长效率的影响,可以预测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制定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生产效率的措施。综述了瘤胃微生物能量溢出和糖原储备规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估测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