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采用陷阱法收集茶园蜘蛛,对湖南茶区代表性茶园的蜘蛛多样性及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一共调查到蜘蛛1457头,隶属18科,32属,41种.陷阱法收集的茶园蜘蛛大多数为游猎型蜘蛛,其中狼蛛科(Lycosidae)为优势科,前凹水狼蛛(Pirata procurvus)为优势种.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跟时...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间,采用陷阱法和网拍法对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茶苑的蜘蛛进行调查、鉴定,并核对了山东地区的蜘蛛已有种类纪录,共发现7种蜘蛛新记录种,分属6科7属。  相似文献   

3.
蜘蛛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保护和利用茶园天敌(包括蜘蛛)是开展茶园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方面。我们在茶园综合防治示范试验的同时对茶园蜘蛛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结果简述于下: 一、茶园常见的蜘蛛种类本所茶园蜘蛛有9科14种 1.微蛛科草间小黑蛛、隆背蛛属。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南疆农田牧草盲蝽和蜘蛛种群动态发生规律以及蜘蛛对牧草盲蝽种群的控制作用,2021年在新疆阿拉尔垦区采用性诱剂诱集法调查棉田牧草盲蝽种群消长动态,用目测法详细调查取样范围内地面和棉株上蜘蛛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阿拉尔垦区棉田牧草盲蝽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7月下旬和8月下旬,相对湿度对牧草盲蝽种群数量影响较大;棉...  相似文献   

5.
蜘蛛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天敌群落。为了了解英德茶区不同生境管理对蜘蛛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选择小乔木生境茶园(Ⅰ)与常规生产茶园(Ⅱ),采用拍打法与陷阱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样。结果表明:茶园Ⅰ共采集到蜘蛛1 551头,隶属于16科、40种,蜘蛛物种丰富度、多度明显高于茶园Ⅱ;两类茶园蜘蛛优势种以草地鼬蛛的个体数最多(占16.39%),其中茶园Ⅰ优势种的种类和个体数相对较多;此外,多样性指数中,茶园Ⅰ与茶园Ⅱ达到显著差异(P<0.05);优势度指数中,则茶园Ⅱ数值较高。由此可知,茶园生境结构植物丰富,人为干扰少,有利于改善天敌栖息环境,保护蜘蛛种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辽宁营口地区捕食性节肢动物种类,采用吸虫器法和网捕法结合,对营口市水源镇地区水稻田进行捕食性节肢动物种类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2科共22种捕食性天敌,其中昆虫类5科8种,蜘蛛7科12种。捕食性节肢动物主要为蜘蛛类,优势种为草间小黑蛛和拟水狼蛛,优势度分别为11.85和10.90,其余有6种丰富种和12种常见种。对几种蜘蛛田间消长动态调查表明,8月是几种蜘蛛个体数量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化学防治和田间作物布局对稻田蜘蛛的影响,对协调防控田、农户自防田和观测圃同期的田间蜘蛛数量进行调查与比较,并分析了田埂作物对稻田蜘蛛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农户自防区,协调防控田的蜘蛛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增加作物多样性可明显提高稻田蜘蛛数量。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茶园蜘蛛种类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于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对湖南省茶园蜘蛛种类作了较系统的调查和定点采集,并对文献资料上报道的种类进行了核对,部分标本请专家进行了鉴定,明确了湖南省茶园蜘蛛有16科122种,并记述了每种蜘蛛的捕食对象和分布情况,提出了茶园蜘蛛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施药茶园蜘蛛种群的消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园蜘蛛是茶树害虫的一类重要天敌,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茶区的普遍关注。已有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长江流域茶区,茶园蜘蛛有16科近70种,在云南,茶园蜘蛛种群有16科100多种。茶园蜘蛛对尺蛾类等鳞翅目幼虫和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捕食能力,是茶树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天敌。为了搞清茶园蜘蛛种群的消长规律,笔者于1986~1987年调查了茶园蜘蛛种群的自然消长及施药对茶园蜘蛛种群的影响,以探讨如何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尽量减少对蜘蛛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1997—1998年应用电导法对17个福建乌龙茶品种的抗寒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品种间抗寒力没有明显差异,基本上属同一类型。低温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受害程度与某一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有关,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越严重。同时,叶片细胞膜透性与田间自然受冻率的回归分析表明:-9℃~-12℃为福建大多数乌龙茶品种忍受抗寒的临界低温。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园中的蜘蛛资源十分丰富,是控制茶树害虫种群的重要天敌类群。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是与茶园以蛛治虫的研究相应发展的。本文从蜘蛛类群与茶园主要害虫的种群动态关系、群落多样性、栽培和管理方式等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因素对蜘蛛的影响、捕食行为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方面简述了近年来我国茶园蜘蛛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并提出了蜘蛛化学生态学是未来茶园害虫防治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定量分析我国18个产茶省份茶叶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结果表明:福建、浙江、云南、湖北、贵州、四川、湖南、安徽、重庆等9个省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福建和浙江优势特别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标准化进程、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强化产品质量控制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英德茶区蜘蛛种群发生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英德茶区蜘蛛的种群动态,经鉴定,记截了十五个科66种蜘蛛,在当地优势种为草间小黑蛛、警戒蝇豹、条纹蝇虎、粽管巢蝇、八斑球腹蛛、白斑猎蛛等,蜘蛛在各种捕食性天敌中约占70%左右,占居重要地位,测定了几种蜘蛛对小绿叶蝉的捕食量,调查了蜘蛛的消长和茶园施药后对蜘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明确茶园中蜘蛛的种类及其在生态调控茶园中对害虫的控制作用,1998年笔者对不同管理水平茶园中的蜘蛛种类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多样性比较.同时对生态调控茶园中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消长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蜘蛛对小绿叶蝉的控制能力,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晓慧  白谦  王晔青 《北方水稻》2015,45(2):28-29,36
蜘蛛是稻田生境中优秀的捕食者,食量惊人,在水稻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蜘蛛的生存繁衍对维护整个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辽河三角洲稻区蜘蛛优势种有横纹金蛛、粽管巢蛛和草尖小黑蛛。创建有利于蜘蛛生存的栖息环境并适时补充蜘蛛食源,同时严谨施用药剂,逐渐探索出保护田间自然蜘蛛种群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定量分析我国18个产茶省份茶叶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结果表明:福建、浙江、云南、湖北、贵州、四川、湖南、安徽、重庆等9个省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福建和浙江优势特别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标准化进程、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强化产品质量控制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沈德福 《茶叶》2019,45(1):50-52
茶业是福建的传统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业得到快速发展,备受各级政府和相关专家的关注。本文收集福建9个地市近二十年的茶业发展资料,进行了茶叶态势、地区差异、生产量聚类和资源禀赋分析。此研究对地区茶业生产持续发展和科学决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调查山西省甜菜害虫天敌昆虫种类及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了山西甜菜害虫天敌蜘蛛。初步摸清了其种类有29种之多,分别隶属于9科,分布在大同、忻州、太谷等地区,有的在全省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9.
捕食小绿叶蝉的茶园蜘蛛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1993年,采用室内外控制观察和固定地块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茶园蜘蛛是捕食叶蝉的主要类群,明确了茶园蜘蛛中的跳蛛、管巢蛛是捕食叶蝉的优势类群,其优势种主要为白斑猎蛛、花腹纽蛛、警戒蝇豹、棕管巢蛛。在叶蝉高峰期的6月,跳蛛和管巢蛛的发生量分别占该月蜘蛛总量的23.06%、41.47%。本文揭示了茶园蜘蛛及优势种群数量消长规律。考查了施药及栽培农艺措施对蜘蛛数量的影响。为利用蜘蛛控制叶蝉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宁德市低海拔茶园进行定点定期调查,共采集到蜘蛛1 682头,隶属于21科、39种。其中游猎型蜘蛛是最大的一个类群,有28种,占个体总数的62.49%;结网型蜘蛛是第二大类群,有10种,占个体总数的36.15%。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随时间变化而波动,其中多样性和丰富度的波动较大,而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波动较小。宁德低海拔茶园全年都有蜘蛛活动,沟渠豹蛛、草间钻头蛛和机敏漏斗蛛为当地优势种。整个蜘蛛群落及3种蜘蛛优势种种群密度的变化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极端低温对整个蜘蛛群落、草间钻头蛛和机敏漏斗蛛种群密度影响最大;极端高温对沟渠豹蛛种群密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月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