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倍性苎麻同工酶及光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思乡  鄢明芳 《中国麻作》1999,21(2):1-4,23
对不同倍性苎麻酯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酯酶同工酶酶带少,活性弱,倍性之间差异很小。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多,活性强,倍性之间差异大,其中Rf=0。027和Rf=0.082两条酶带为多倍体所特有,可作为其特征酶带。另外,还对不同倍性苎麻的光合作用特性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不同倍性之间净光合强度,蒸腾强度,气孔阻力,叶温均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汪清胤  黄永芬 《大豆科学》1994,13(2):116-120
本实验以大豆萌动种胚为受体,用含用35S启动子-Gus基因-ipt基因-Nos基因的融合基因根癌农杆菌LBA4404进行转化。通过对转化及对照植株苗期子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酶谱有明显差异,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两条差异带:Rf0.509及Rf0.712;酯酶同工酶有一条差异带:Rf0.531。综合分析,上述三条差异带都显示的转化植株占所分析的转化植株的14.4%。此法可作为转基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大豆萌动种胚为受体,用含有35S启动子—Gus基因—ipt基因—Nos基因的融合基因根癌农杆菌LBA4404进行转化。通过对转化及对照植株苗期子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酶谱有明显差异,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两条差异带:Rf0.509及Rf0.712;酯酶同工酶有一条差异带:Rf0.531。综合分析,上述三条差异带都显示的转化植株占所分析的转化植株的14.4%。此法可作为转基因植株早期筛选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马铃薯双单倍体品系81-15(2n=2x-24)和南美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phureja(2n=2x=24)体细胞融合获得的15个林系、81-15和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2n=2x=24)体细胞融合获得的10个株系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和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杂种植株除一个株系为非整倍体外(染色体数为37),其余株系均为四倍体(2n=2x=48),是两个亲本的染色体数之和。与二倍体的双亲相比,杂种植株的叶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多,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较少,明显地表现出了四倍体的特征。杂种植株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是其双亲酶谱谱带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芝麻核心种质与非核心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选自中国芝麻资源7个生态区的36个地方品种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淀粉酶5种同工酶分析,仅酯酶酶谱表现出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多样性差异。对芝麻核心种质和非核心种质中各9个品种的1080个植株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迁移率Rf0.45-0.67间检测到8种酶谱类型。通过对核心种质与核心种质的酯酶酶谱类型和酶带分布频率,品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1984~1987年对10个苎麻当家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以及果胶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研究,根据苎麻根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冰图谱中主酶带SS和FF的表现特征,把苎麻品种分为三种类型:类型Ⅰ的苎麻品种为低质类型;类型Ⅱ的苎麻品种为优质类型;类型Ⅲ的苎麻品种为中质类型,酯酶同工酶中具有强活性的5C酶带或4C和5C酶带是高产苎麻品种的特征,苎麻叶中果胶、可溶性总糖和非还原糖含量与苎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芝麻核心种质与非核心种质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选自中国芝麻资源7个生态区的36个地方品种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淀粉酶5种同工酶分析,仅酯酶酶谱表现出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多样性差异。对芝麻核心种质和非核心种质中各9个品种的1080个植株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在迁移率Rf0.45~0.67间检测到8种酶谱类型。通过对核心种质与非核心种质的酯酶酶谱类型和酶带分布频率、品种多样性指数比较及聚类分析,表明核心种质良好地代表了非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8.
巴西橡胶树酯酶等同工酶酶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巴西橡胶树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同工酶酶潜在不同材料、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中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不同叶龄的叶片和不同树龄的叶片、胶乳乳清中的同工酶酶谱有一定的差异。幼龄叶片及1年生幼苗的同工酶带数均较少,活性亦较弱。同一无性系内的成龄树之间的同工酶酶潜无明显差异。就酯酶而言,C-乳清中的同工酶酶带数较叶片丰富,活性亦较强;而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酶谱则反之。不同无性系的酶谱差异,亦以C-清中的酯酶同工酶较显著,特别是其中的C区带,似与胶乳产量有一定的相关,可暂试作为分析鉴定无性系用的标志区带。初步看来杂交亲本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中,如C_a区有明显差别,且又具有C_6带的,则可能有较好的配合力。对此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麦小孢子再生植株气孔保卫细胞长度与倍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定大麦小孢子来源植株倍性的方法,对大麦品种"花30"不同倍性(种子来源二倍体,小孢子来源单倍体和单倍体加倍系)早期植株的不同叶位、不同叶片部位的气孔保卫细胞长度进行了测定,考察了不同取材部位气孔保卫细胞长度的差异,对种子来源二倍体、小孢子来源单倍体和单倍体加倍材料的气孔保卫细胞长度的分布进行了区分。结果表明,"花30"单倍体材料的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在不同叶位以及不同叶片部位差异较小,而单倍体加倍材料和种子来源二倍体材料受叶片部位影响较大,单倍体和二倍体材料间气孔保卫细胞的长度差异显著,而单倍体加倍材料和种子来源二倍体材料间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未观察到明显差异。单倍体和单倍体加倍材料气孔保卫细胞的长度值范围分别为26.9~37.7μm和36.7~62.1μm;利用37μm临界值可对大麦小孢子来源的DH群体中的单倍体进行快速区分。  相似文献   

10.
以橡胶树93-114、RRIM600品系幼苗的叶片为材料,以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酶谱带数量与活性的动态变化为依据,系统研究它们对低温、变温以及多效哇(PP_(333))的效应,结果表明,室温下2个品系之间同工酶谱带数量均不同;RRIM600品系比93-114品系敏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比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敏感。比较不同条件下诱导呈现的新的同工酶带,发现PP_(333)在常温下诱导呈现的新的同工酶谱带,与低温、变温条件下所呈现的新的同工酶谱带的位置(Rf值)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大豆种子和荚皮在发育过程中4种同工酶的变化。从开花后14天始至籽粒成熟,其超氧物歧化酶、醋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在荚皮中变化较小,多数酶带合成较早。随种子发育进程酶带逐渐增多,活性也随之增高,而酯酶在发育早期和中后期出现活性高峰且同工酶带数也多。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凝胶盘状电泳方法,对不同苎麻品种、两种主要繁殖方法、苎麻的不同收获季节作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苎麻品种、不同繁殖方法、不同的收获季节都存在着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差异,以不同苎麻品种间的过氧化物酶迁移率、酶谱差异为大,并且随着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大小的不同。亲缘关系愈远,差异愈大,不同的收获季节,不同的繁殖方法存在着差异,这说明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的表达存在着时间性。因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测定苎麻体内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对于指导苎麻育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下稻作幼苗酯酶等同工酶的 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电泳技术对稻作异养期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茎叶、根进行酯酶等同工酶的分析,以探讨稻作抗旱性和生化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后,水旱稻一些品种茎叶的SOD(超氧化岐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若干同工酶酶带活性增强,但在根系中酶带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2)水分胁迫后,水旱稻茎叶中的酯酶同工酶出现一条新的酶带A3。(3)水分胁迫后,早稻根系的酯酶同工酶A1酶带活性减弱程度明显轻于水稻。水旱稻杂种  相似文献   

14.
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的同工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福鼎,槠叶齐,鳛水大树茶(2),政和大白,1—32号,慢奇兰)为材料,用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提取酶液,结合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之间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六个品种的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之间的酯酶同工酶无差异,四个品种成龄树与其无性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母树的酶带数比其扦插苗要多。这些结果表明了茶树个体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表达,存在着“时间顺序性”,同时还体现了茶树不同发育时期某些生理生化代谢上的异同,对于材料的选择及早期鉴定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凝胶盘状电泳方法,对不同芝麻品种、两种主要繁殖方法、苎麻的不同收获季节作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苎麻品种、不同繁殖方法、不同的收获季节都存在着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差异,以不同苎麻品种间的过氧化物酶迁移率、酶谱差异为大,并且随着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大小的不同。亲缘关系愈远,差异愈大,不同的收获季节,不同的繁殖方法存在着差异,这说明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的表达存在着时间性。因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测定苎麻体内过氧化物酶的变化,对于指导苎麻育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豆种间的同工酶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珍萍  陈启锋 《大豆科学》1992,11(4):329-335
比较了栽培、半野生、野生大豆4种同工酶的表现,初步认为:1.3个大豆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叠加酶带共有25条,其中7条为共有的基本酶带,其余酶带的出现频率和活性,因种不同而存在差异。2.有7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在野生大豆中不出现,而在另两个种以一定的频率出现,尤其是其中4条酶带的出现频率,随进化程度的提高而呈递增趋势。3.ATP酶、苹果酸酶及过氧化氢酶同工酶都呈现种间差异。尤其是ATP酶,不仅酶带清晰、带次分明,而且种间易于区别。因此,除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外,还可在幼苗期用根、幼茎和子叶作材料,以3条ATP酶同工酶酶带AP—11、AP—12及AP—13来反映进化程度不同的3个大豆种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橡胶树人工多倍体染色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秋水仙素诱导成功的少垦2和PR107品系16a树龄的橡胶树人工多倍体无性系(处理)和其亲本二倍体(对照)植株为材料,分析多倍体橡胶树细胞染色体倍性的组成情况和纯合程度,并分析比较多倍体与二倍体之间及其树间和部位间细胞染色体倍性组成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1)这2个品系的多倍体植株系由多种染色体倍性的细胞嵌合在一起构成,且以多倍细胞为主;在植株之间或部位间,这些不同倍性细胞的比例结构或嵌合程度差异很大;经过16a的生长,这些橡胶树多倍体的三倍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相应的四倍细胞比例大幅度下降,四倍细胞有逐渐向三倍细胞转化的趋势。(2)对照的2个品系的亲本二倍体各植株以及植株内的各部位的细胞,基本上是二倍体,细胞染色体倍性较纯合,植株间和部位间各种染色体倍性细胞比例差异均不显著。本上是二倍体,细胞染色体倍性倍性较纯合,植株间和部位间各种染色体倍性细胞比例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菜用大豆种子劣变与生理生化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孟祥栋 《大豆科学》1993,12(3):259-264
本文以菜用大豆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活力种子发生的一些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劣变,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浸泡液电导率增加;当种子丧失生活力后,细胞膜损伤严重,并失去修复能力,内含物大量外渗。高活力种子吸胀葫发过程中呼吸代谢旺盛,而低活力种子呼吸强度较弱。当种子失去生活力后,胚轴中测不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胚轴、子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减少,峰高降低;胚轴酯酶同工酶谱带减少,峰高降低,而子叶酯酶同工酶很少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我国栽培大豆82个代表品种和野生大豆部分群体的脲酶等位酶。本实验室条件下脲酶快带Rf=0.54-0.59,慢带Rf=0.36-0.43,与文献报道一致。所分析82个品种快慢脲酶变异体约各半,各等位的分布与该品种的产地无上关性。在已分析的野生大豆群体中,也发现脲酶存在快带和慢带两种变异。所以大豆脲酶基因的突变可能发生在野生大豆的天然群体里。  相似文献   

20.
对马铃薯双单倍体品系81-15(2n=2x=24)和南美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 phureja(2n=2x=24)体细胞融合获得的15个株系、81-15和二倍体野生种S.chacoense(2n=2x=24)体细胞融合获得的10个株系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和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杂种植株除一个株系为非整倍体外9染色体数为37),其余株系均为四倍体(2n=2x=48),是两个亲本的染色体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