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2种中草药提取物防治杧果采后病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浓度为20mg/ml的12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溶液对杧果进行浸果处理,观察其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对杧果炭疽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八角、荜茇、肉桂、砂仁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效超过68%,防治作用比较显著。12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中,有10种对杧果蒂腐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砂仁、香附子、荜茇、八角对杧果蒂腐病的防效超过了50%。八角、荜茇、砂仁对2种采后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高于商业杧果保鲜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研究了怒江流域6个杧果品种成熟果实挥发物成分,为云南省杧果品质评价、杧果病虫害的防治与抗性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杧果品种主要挥发物成分有单萜、倍半萜类、酯类、硅氧烷类等物质,其中,萜烯类物质是杧果香气成分中较多的物质,主要为3-蒈烯、萜品...  相似文献   

3.
广西杧果象牙品种发生的果腐病,经病原鉴定,其种类为杧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和杧果大茎点菌(Macrophoma mangiferae Hingoroai et Sharma)。这2种菌均可侵染杧果引起果腐病,其病状虽有相似性,但病症有明显差异。杧果炭疽菌果腐病病斑上生轮纹状小黑点,其顶端有黄褐色颗粒状物;杧果大茎点菌果腐病病斑生小黑点,小而密,其上无颗粒状物。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我国杧果畸形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采自四川攀枝花市和云南华坪县的38个杧果畸形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的38个菌株经14条特异性引物共扩增出72条带,其中5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72.22%.38个菌株的相似系数值为0.5972~0.9862,变幅为0.3889,平均为0.7885.其中菌株MG16与MG17的相似系数最大、为0.9862;菌株MG07和MG33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5972.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38株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76水平上分为5类,菌株MG33、MG07和MG36分别形成单一分支,MG25和MG35聚合在一起;其余菌株分布在第V类中.我国杧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mangiferae存在丰富的种资资源,且F.mangiferae与采集地点、杧果品种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杧果畸形病是国际上为害卡亡果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无有效化学药剂可以控制,也未发现抗病品种。目前.此病在攀枝花市零星种植或失管的卡亡果园发病较为严重.成片的柁果基地也有零星发生.且呈蔓延扩展趋势。国内有关卡亡果畸形病病原鉴定方面的报道较多.但无田间防治研究的报道。本文采取重度回缩修剪、结合其他措施对卡亡果畸形病进行防控研究。结果表明,与修剪处理前相比。处理1第1年发病率降低64.4%.单株产量增加10.28kg:第2年发病率降低60.1%,单株产量增加36.31kg:第3年发病率降低79.2%,单株产量增加28.79kg。处理2第1年发病率降低71.6%.单株产量增加6.89kg:第2年发病率降低62.8%,单株产量增加29.94kg:第3年发病率降低84.5%.单株产量增加25.17kg。  相似文献   

6.
杧果切叶象(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专一为害杧果(Mangiferaindica L.)嫩叶。该虫在云南一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显著,生活史较为复杂。主要以幼虫和极少数成虫越冬。卵期2~3天;幼虫3龄,1~3龄历期分别是1~2、2~3和4~5天;蛹期10~14天;成虫期7~15天。成虫平均寿命114天。雌成虫将产有卵的嫩叶自叶片近基部处整齐咬断而使果树落叶,甚至秃枝。为害盛期5~10月。雨湿条件对该虫的发生程度和为害周期有重要影响。旱季翻耕园地、雨季拾毁切落叶以及药剂挑治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疮痂病是近几年在我国部分杧果产区危害杧果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描述杧果疮痂病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和病害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杧果病害的新病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来自云南和四川16种杧果病害的新病原,并分别对病原及病害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
10.
11.
贵州芒果炭疽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芒果防治炭疽病的药剂筛选、药剂防治最佳浓度和最佳时间试验,探讨贵州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为贵州芒果推广和生产提供指导.试验结果表明:在药剂筛选上,噻霉酮的防治效果较好,甲基硫菌灵的效果次之;在防治炭疽病的最佳浓度筛选上,噻霉酮1 000倍液和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在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最佳时间筛选上,噻霉酮在叶片萌发时的防治效果较好,甲基硫菌灵在古铜色叶片时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芒果炭疽菌致病力室内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建立我国芒果炭疽菌室内致病力快速、稳定的测定方法,以芒果炭疽菌为供试菌株,以贵妃芒的离体枝条、叶片和果实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造成伤口后接种芒果炭疽病菌,在25℃条件下培养5d后观测各处理的发病程度。结果表明:枝条接种,经烫打和打孔处理的病斑长度显著大于其余7种处理的病斑长度,其差异性达显著水平;叶片正、反面烫伤、10针刺伤处理的病斑长度显著大于3针、6针和割伤3种处理的病斑长度,差异显著;果实接种,经烫打、烫伤、打孔、10针刺伤处理的病斑长度显著大于3针、6针、环割3种处理的病斑长度,差异显著。从试验材料的选取、试验操作的难易度与稳定性及病斑的大小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以直径为5mm菌饼接种在10针刺伤的古铜叶反面,在相对湿度100%、室温25℃条件下培养5d后的病斑直径可以作为评价病原菌致病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芒果花芽期后喷施4次,第3次喷药后15 d,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1000倍、1500倍的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为71.9%、59.0%,显著优于50%咪鲜胺可湿粉1000倍(46.4%);第4次喷药后15 d,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1000倍的防治效果为64.2%,显著优于50%咪鲜胺可湿粉1000倍(52.9%)。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粉是一种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安全而有效的药剂。  相似文献   

14.
以贵妃品系的芒果为材料,测定了苯丙噻二唑(100,200,300mg·L-1)、多菌灵、接种胶孢炭疽菌5种处理对芒果果皮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的芒果皮的总酚含量在处理后72h和黄熟期均显著高于对照,72h以P=100mg·L-1和200mg·L-1的BTH处理的芒果果皮总酚含量较高,分别为对照的1.8倍和1.7倍;黄熟果实以接菌和多菌灵处理的总酚含量较高,分别为对照的2.1倍和2.0倍。  相似文献   

15.
 用大蒜原液(A)、原液稀释5倍(B)、原液稀释10倍(C)、原液稀释15倍(D)对芒果花期主要害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CK2防治扁喙叶蝉效果与CK1相比,在1%水平上差异达极显著(P<0.01)。处理A, B防治花蕾蛆的效果与CK1相比,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处理B防治褐蓟马的效果与CK1相比,在1%水平上差异达极显著(P<0.01);处理B,C,D防治茶黄蓟马的效果与CK1相比,在1%水平上差异达极显著(P<0.01);处理A,CK2防治茶黄蓟马效果与CK1相比,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芒果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广西芒果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为芒果炭疽病的科学防治和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广西各芒果产区采集芒果炭疽病病样分离、纯化芒果炭疽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芒果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获得53株芒果炭疽病菌菌株,53株菌株对咪鲜胺的EC50为0.0244~0.2572mg/L,平均为0.0916mgm,其中采自凌云县均亭村的菌株LY12的EC50最小(0.0244mg/L),采自田东县平马镇东达村的菌株TD122的EC50(0.2572mg/L)最大,后者为前者的10.5倍。【结论】来自广西主要芒果产区的53株芒果炭疽病菌对咪鲜胺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未产生抗药性亚群体,咪鲜胺在生产上仍具有应用前景,但不同菌株的敏感性有一定差异,存在潜在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广西百色芒果产区现行的芒果高接换种方法主要有培养新枝高接法、采后多头切接法、大枝截干切接法、低位高接法和轮换高接法等5种。各种高接换种方法各有利弊,生产上可视不同条件和目的采用不同的高接换种方法。其中培养新枝高接法和采后多头切接法使高接植株树冠矮化、紧凑,树冠结构好,产量提高较快,适于在该产区推广应用;而轮换高接法使树冠结构紊乱,且不便管理,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对常温芒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聚乙烯薄膜和无包装等处理,对“海顿1号”芒果进行采后常温(相对湿度为50%,温度为25℃)贮藏保鲜,并对货架期问芒果的硬度、病害、烂果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SOD,PPO,POD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和聚乙烯薄膜处理的芒果在第12天达到呼吸高峰,呼吸高峰与CK相比推迟了6d,且第9天时,SOD含量为CK的1.75倍。同时,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和聚乙烯薄膜还能减少芒果病害、腐烂率与水分散失,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C含量,降低果皮中PPO和POD活性,有效抑制芒果贮藏期间果皮褐变的发生,阻止可溶性糖积累和可滴定酸降解,延缓芒果的后熟进程。其中,魔芋葡甘聚糖复配膜比聚乙烯薄膜效果好,能更好地改善芒果在货架期的品质表现。  相似文献   

19.
贵州南亚热区发展芒果生产的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南亚热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芒果,并在望谟、册亨、兴义、贞丰等县(市)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区试种成功。根据芒果对气候环境条件的要求,介绍了贵州南亚热区的水热慨况和芒果在贵州南亚热区的适应性表现,分析了芒果在贵州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芒果气调贮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芒果为典型呼吸跃变型果实,试验结果表明,气调贮藏有效地抑制了芒果呼吸代谢和后熟过程,延长了芒果贮藏寿命。气调贮藏使芒果果实内Vc、还原糖、总酸含量的损失明显减少,降低了贮期发病率,提高了芒果贮藏品质。鸡蛋芒果果实在10~11℃气调贮藏40~50天,出库后经一定的货架时间,果实风味与常温自然后熟的果实几乎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