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水绵在水稻分蘖期,能降低水温,减少水稻分蘖、减产。使用26%水绵净复合剂,能高效防治稻田水绵,提高水温,最终达到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4.
稻田水绵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稻田水绵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原因、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磷肥、有机肥施用量大、pH7.5左右、常用回归水的盐碱地块,水绵发生较重。采用人工先捞除大片水绵,然后施用米全60g/667m^2加丁草胺125g/667m^2,或未经捞除而用米全60g/667m^2加禾大壮150g/667m^2进行防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稻田水绵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原因、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磷肥、有机肥施用量大、pH7.5左右、常用回归水的盐碱地块,水绵发生较重。采用人工先捞除大片水绵,然后施用米全60g/667m2加丁草胺125g/667m2,或未经捞除而用米全60g/667m2加禾大壮150g/667m2进行防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水绵净防治稻田水绵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地区水稻大面积开发,杂草群落日趋复杂,传统单一防治水绵效果不佳这一问题,引进了水绵净防治水绵。经三个农场试验,防治效果100%,增产338.2kg/hm^2。 相似文献
7.
8.
黄毛鼠是华南稻区分布广、危害重、防治难度大的有害动物。为摸清稻田黄毛鼠发生及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措施.福建省武平县从1987年开始进行农田害鼠监测及灭鼠配套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大麦网斑病为我区大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普遍为害较重,近几年随着品种的更换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病害的发展,给大麦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对大麦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了初步调查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大麦网斑病发生规律: (一)调查方法: 选择盐辐矮早三和盐7521大麦田两块采用平行直线取样法每块田取10个点,每点定20株,自3月初开始每隔10天、3月20日后 相似文献
14.
15.
16.
通过1996年-2000年5年来的研究表明:寒地稻水球菌核病主要以菌核在稻茬、土壤中越冬,第2年侵染稻株,引起发病,水稻抽穗期为盛发期;施肥比例不合理,氮肥过多,长期深水灌溉或缺水发病重;不同品种(系)间抗病性有差异;通过室内外试验,25%施保克乳油1125ml/hm^2,于拔节期和抽穗期喷雾,对稻小球菌核病防效达85%以上,且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18.
旱稻病虫草鼠发生与防治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干旱缺水是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最大威胁 ,也是制约我国稻作面积扩大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旱稻是一种抗旱性极强的栽培稻类型 ,可在节约70%用水的情况下取得与栽培稻相似的产量 ,应用旱稻实现水稻旱作对于节约水资源、增加粮食产量、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表明 :旱稻适合在干旱条件及无灌溉设施的靠天田、坡耕地上种植 ,由于旱稻的根系长且发达 ,保土效果良好 ,旱稻种植地块的土壤侵蚀与全园植草地块土壤侵蚀量相近 ,其单位面积流失量仅为67.77t/km2 ,比无植被覆盖的幼林果园地减少75.8%。… 相似文献
19.
新疆和田地区稻田鳃蚯蚓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新疆和田地区鳃蚯蚓发生的生态条件、活动规律、为害特点以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良土壤通透性、改变耕作方式、种植方法和加强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