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袋料栽培在汉中地区迅猛发展,已成为汉中地区的龙头产业.但随之而来的是杂菌危害越来越严重,给广大菇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有效防治,笔者就汉中地区食用菌袋料生产中危害较大的杂菌及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作了认真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述杂菌发生的严重性,对食用菌造成的危害,分析了杂菌发生蔓延的主要原因以及发生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3.
<正> 食用菌和庄稼一样,在生产中经常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同时,食用菌生长期短,更忌农药残毒;再是侵染食用菌的菌源多系真菌类型,对药物的反应与食用菌有相似之处。因此,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预防措施。在食用菌生产中,病虫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料带虫带菌:二是从菇房外部侵入。因此,杜绝病虫来源是预防病虫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及杂菌,应当将预防工作做好,采用环境控制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现本文结合实际对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主要技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在食用菌的制种和栽培过程中,经常受到害虫和杂菌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病虫为害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若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残留量大,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且长时间使用单一药剂使病虫抗性增强,防治效果降低,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防治则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而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养殖,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在前期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大量发生,加上食用菌本身的特点,一旦发生病虫害,往往比较难处理,而且损失已经造成.因此在栽培中,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样,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的综合防治方针,尽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药害和造成污染.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互补,对各种食用菌的优质高产,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浙中地区食用菌主要杂菌调查,发现食用菌杂菌主要有木霉、青霉和脉孢霉等三种。本文对这三种杂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属大型真菌类。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消费增长的需求,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适合在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害虫和杂菌在食用菌的栽培和制种过程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病虫危害可造成减产25%左右,严重时甚至绝收。然而食用菌不易治愈,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食用菌病更注重治疗为主的原则。一、杂菌的控制1.菌种的控制应选用优质、高产的品种在菌种制作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鲜菇生产已成为农业产业的一大支柱.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食用菌易受到病虫为害,受害后菌丝细弱,出小菇或不出菇,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其中瘿蚊是为害食用菌的主要害虫之一.本人经过多年实践,对瘿蚊的形态特征、发生及防治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属大型真菌类,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同样适合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控制,在前期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杂菌和各种虫害便会大量发生,加上食用菌本身的特点,又不便于随时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因此在栽培中,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合理配以生物物理方法,以化学防治为补救措施”的综合防治方针,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势互补,对各种食用菌的优质高产,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春夏之交,是食用菌病害的多发季节,不少朋友抱怨:好好的菌袋一夜之间就被病虫毁了,损失惨重。在此,笔者将多年以来春夏之交易发病害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1.杂菌防治生产中常见的杂菌多是一些真菌,如大品种的木霉、毛霉、曲霉、链孢霉等,小品种的根霉、水霉等。此外,还有一些细菌类的杂菌。杂菌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
叶岚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1):128-128
食用菌在生产的过程中,常受到有害杂菌的危害,如果防治不当,会使菌种的生产、栽培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轻则造成减产,重则使生产、栽培失败,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新疆人工栽培食用菌有很大发展,为害食用菌的病虫日趋严重.1985—1988年,我们对严重为害平菇的主要病虫进行了调查和观察,并选择有效药剂进行防治试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病虫害生物防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食用菌的制种和栽培过程中,经常受到害虫和杂菌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病虫的危害造成减产 20%~ 30%,严重时甚至绝收。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长时间使用单一药剂使病虫抗性增强,防治效果降低,且残留量大,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物防治则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而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一、病害的生物防治 (一 )真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 1采用大蒜提取液防治食用菌杂菌 在我国林辰壹 (2000)测定了大蒜提取液对青霉、曲霉、根霉、木霉的抑制作用,试验证明,离体条件下大蒜提取液对四种…  相似文献   

15.
一、栽培季节 在低温季节栽培平菇等食用菌,病虫危害轻,杂菌污染率低,高产稳产;在炎热的夏季,采用地下、半地下式栽培,温度一般较地面低10℃左右,环境凉爽,杂菌污染轻,虫害少,很适宜食用菌的生长,因此,反季栽培食用菌可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陈文良 《北京农业》2005,(11):20-20
1.食用菌竞争性杂菌的危害性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面积栽培,或多年在同一地点生产,经常发生食用菌病虫害和杂菌危害,蔓延快,损失大,成为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重大障碍. 其中,竞争性杂菌,如细菌、木霉菌、毛霉菌、根霉菌、曲霉菌和链孢霉菌等经常发生,侵染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快,争夺培养料的养分,分泌毒素,抑制食用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造成菌种、菌袋污染,成品率下降.有的竞争性杂菌还侵染子实体,造成病害.由于这些竞争性杂菌的侵染.可造成菌袋污染率10%~20%,有的高达30%,损失严重.在很多情况下,竞争性杂菌的危害程度,已超过食用菌病虫害的危害,成为食用菌生产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如果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杂菌、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者防治措施不当的话,都会对食用菌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病虫害、杂菌的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在有效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同时,促进食用菌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是就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食用菌菌种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类杂菌主要性状特征、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下旬以来,连续的雪、雨、阴、雾等气候条件,给食用菌生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危害,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问题绝大多数集中在制种及发菌阶段的高污染率、出菇管理阶段的子实体病害等方面。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发菌期间的杂菌及防治措施1.木霉(1)病原及危害俗称绿霉、绿霉菌等,这是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杂菌之一,不论制种还是栽培,也不论生料、熟料、发酵料,发菌期间均可发生,甚至在出菇阶段也有发生,并且发生的温度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地区曾发生毁灭性污染,木霉就是主要杂菌之一。(2)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清丰县是中国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中国白灵菇之乡.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白灵菇病虫危害日趋严重.本文介绍了白灵菇病虫的种类及防治措施,为白灵菇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