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平  陈宗宏 《中国家禽》2004,26(12):25-25
选择适宜的育雏方式 蛋鸭的育雏可用自温育雏或加温育雏,但是。早春鸭育雏时,外界气温较低,因此,只能选用加温育雏。加温育雏大多采用平面育雏也可采用网上育雏或笼养育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
1.关于育雏温度: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总结各地经验,有高温育雏、常规低温育雏和超低温育雏等。笔者认为,有些养鸡户未根据不同的育雏形式施以合理的育雏温度。育雏形式与供温方式不同,育雏温度也不应该一样。一般采用重叠笼育雏,垂直温度不同,加上低层雏鸡以及供暖系统散发的热量给上层笼提供温度,因此,舍温相对要求稍低一些。网上保温伞育雏,热源来自上方,而且网底较凉且网下流动空气较大,雏鸡腹部容易受凉,影响卵黄消化吸收,因此,育雏温度应相应提高一些;炕上育雏,热源来自炕面,直烘腹部,温度应稍低…  相似文献   

3.
蛋鸡养殖生产中,最关键的是育雏阶段。育雏阶段死亡率高,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而且育雏的好坏还决定着以后成年鸡的生产性能。所以在育雏期要科学管理,做好每一项工作。本文介绍了育雏舍的准备、鸡苗来源、育雏温度和育雏期如何开食和饮水、如何饲养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1立体笼养育雏 在特制的育雏笼中进行育雏。笼养是目前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广泛采用的育雏方式,特别适用于商品蛋鸡、蛋用种鸡的育雏,肉用种鸡和商品肉鸡也可采用笼养育雏。立体笼养育雏的优点是饲养密度大,单位房舍面积养育的雏鸡多,雏鸡不直接与粪便接触,可以较好地预防球虫病。  相似文献   

5.
我场某客户在饲养樱桃谷肉鸭的过程中,每年秋冬季节和早春季节育雏成活率偏低,仅在92%左右,而夏季成活率在98%左右。分析几年的情况,发现育雏成活率与外界环境温度有关,于是将育雏方式由高温育雏改为低温育雏,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一、情况分析该户饲养肉鸭利用的是简陋的仓库,育雏室密封性较差,保温性能不好,而其育雏方式为高温育雏,即育雏室第一天温度在40℃左右,以后每天降低1~2℃。在秋冬和早春的寒冷季节,由于育雏室密封性较差,一方面容易形成贼风;另一方面雏鸭抵御不了外界环境的突然降温,尤其是每天凌晨…  相似文献   

6.
培育高产蛋鸡群,育雏是关键。衡量育雏工作好坏的标准主要是雏鸡体型的一致性、达标率、育雏成活率等,尤其是雏鸡体型早期达标与否是培育高产蛋鸡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此我们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针对市区养鸡场户的生产现状,在常规育雏的基础上,又采取了如下几项技术措施,收到了良好的育雏效果。一、高温育雏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重要条件。高温育雏,即在头一周采用比常规供温标准稍高的育雏温度,不仅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也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其施温程序为1日龄时35—36℃,2日龄时34-35℃,3日龄时33-3…  相似文献   

7.
笼式立体育雏技术金江(河北省黄骅市科协061100)笼式立体育雏就是采用多层笼的养育方法,其优点是能有效地利用舍内空间和热源,减轻劳动强度,并大大提高育雏成活率。缺少足够房舍的农户可创造条件采用这种育雏技术。-、育雏笼的安放。育雏笼市场有售,买回后安...  相似文献   

8.
养好雏鸡是为培养理想高产健康的种鸡打基础,育雏期是雏鸡的第一生长阶段。雏鸡培养时间的长短与种苗的好坏、季节、生长速度、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健康状况等有关。雏鸡个体小,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饲养管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生长发育缓慢或引起更大的损失,因此要有严格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1育雏前的准备1.1制定育雏计划和育雏方式根据具体的育雏条件确定相应的育雏计划(包括育雏时间、季节、品种、数量、批次、鸡苗来源等),以防止盲目生产。种鸡一般在7月份以后育雏,第二年春天正值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9.
在鸵鸟饲养生产中,育雏成活率的高低与育雏的环境、营养水平和疾病防治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育雏环境、均衡的营养要求和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是提高驼鸟育雏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养鸭业,只在每年春末至秋初季节才孵化、育雏。近年来,我们探索冬春季节孵化育雏鸭的技术,经多次实验后,研制了集约化三层网上育雏室并育雏鸭10万余只,育雏成活率高达95%以上,收到了投资小、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效果。现报道于后:1集约化三层网上育雏室的构造1.1育雏层架的构造。选用能保温开窗的平顶房间,长宽均为7m,高3.5m,安置2排育雏架,中间留1.6m宽的过道,四周留0.8m宽的走道,育雏笼架长5.4m,宽1.9m,总高度2.1m。笼架分为3层,各层又分为育雏鸭层和承粪尿层。第1层离地面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