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快大肉鸡是我区禽类养殖中的主要品种,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40日龄可出栏上市,但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侵袭是养殖过程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试验根据当地养殖条件和快大肉鸡的的饲养特点,采用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疫苗免疫快大肉鸡,对肉鸡免疫前后的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获得快大肉鸡理想免疫程序。1材料与方法1.1疫苗1.1.1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H5N2亚型),生产批号为005003,国产。1.1.2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苗(H5N1亚型,RE-1株),生产批号为2005105,国产。1.2试验动物肉鸡:1日龄含H5亚型禽流感母源抗体科宝—500肉鸡900只,广…  相似文献   

2.
试验将筛选获得的免疫增强剂与现有商品化禽流感疫苗混合后免疫10~15日龄的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或麻鸡,在免疫后的第2、3、4周采血用于检测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统计饲料用量,并在各品种鸡达到出栏日龄时,检测出栏重、料肉比和死淘率.结果显示,3种肉鸡免疫含免疫增强剂伴侣的H5亚型禽流感疫苗,抗体产生比常规疫苗提前1周达到7 log2,平均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常规疫苗;不同疫苗免疫鸡与对照鸡在出栏重和料肉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在饲养期间无死淘情况.综合上述结果提示,免疫增强剂能显著提高禽流感疫苗在肉鸡的免疫效力,同时对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禽流感(H5+H9)二联灭活疫苗(H5N1Re-5+H9N2Re-2株)免疫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2 000只宁都黄鸡平均分成2组,按宁都县养殖户目前广泛应用的免疫程序,组一于20日龄进行免疫,组二分别于20日龄、60日龄进行免疫,每组分别于60、120日龄随机选取25只鸡采血,分别检测H5N1Re-5和H9N2Re-2的HI抗体,观察其消长规律。结果表明,针对宁都黄鸡(120d出栏)的生理特性,组二的免疫程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对预防H5N1和H9N2禽流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针对供港活鸡饲养周期长(85日龄~105日龄),禽流感抗体滴度要求高(21/28检测样品抗体滴度需≥4 log2)的特点,在原有H5N2疫苗对供港活禽免疫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对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评估.结果显示,H5N1疫苗免疫效果明显高于原有的H5N2疫苗,初步推荐该禽流感灭活疫苗对供港鸡场的免疫程序为:首免7日龄~10日龄,0.3 mL/只,皮下注射;二免45日龄,0.5 mL/只,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5.
1畜禽免疫程序1.1禽流感免疫程序1.1.1常规免疫种鸡、蛋鸡14日龄时,用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或禽流感灭活疫苗(H5亚型,N28株)进行初免,间隔21日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每6个月进行1次加强免疫;也可用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初免,间隔21d后再用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或禽流感灭活疫苗(H5亚型,N28株)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再用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或禽流感灭活疫苗(H5亚型,N28株)进行1次加强免疫。1.1.2商品代肉鸡10~14日龄时,用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高致病禽流感H5N1亚型和鸡新城疫疫苗混合免疫对其产生抗体水平的影响,将4 000只10日龄同品种雏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雏鸡用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和新城疫疫苗混合注射免疫,对照组雏鸡用禽流感H5N1亚型和新城疫疫苗同时分别注射免疫,35日龄时按相同的方法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免疫前及首次免疫后第7,14,21,28,35,50,66天随机采集血液样品不少于30份,进行H5N1 Re-6株、Re-7株、Re-8株和新城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鸡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混合后注射和同时分别注射的免疫效果一致,对禽流感、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影响不大;但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物力成本、降低了免疫应激次数。说明可以将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和新城疫疫苗混合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7.
疫苗免疫程序对机体抗体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茶花鸡2号"鸡群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的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制定合理规范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分别对两批次的"茶花鸡2号"商品鸡群在不同日龄随机采血124份,分离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对鸡群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鸡群在30日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较低,4~5周龄时间段的病毒抗体水平未达到保护要求。因此在原有免疫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制定了防控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为优质地方鸡科学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不同免疫剂量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效果,将临床健康的黄羽肉鸡240羽随机分成A、B、C、D四个组,每组60羽,用同一种免疫程序同一时间、不同剂量进行免疫,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的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禽流感H5和流感H7抗体。试验结果表明,A、B、C、D四组疫苗的免疫效果好,在二免后14 d至56 d(76日龄),免疫抗体合格率都达到90%以上,达到农业部免疫抗体合格率的要求(70%以上);禽流感H5免疫抗体平均滴度达7log2以上,流感H7免疫抗体平均滴度达6log2以上;但以C、D两组的免疫效果更好,在二免后14 d至56 d(76日龄),免疫抗体合格率都达100%,禽流感H5和流感H7免疫抗体平均滴度达7.8log2以上。因此,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Re-8株+H7N9 H7-Re1株)对鸡的免疫程序:10日龄颈部皮下首次注射0.1、0.2、0.3 mL;20日龄颈部皮下二次注射0.1、0.2、0.3、0.5 mL,适用于76日龄左右出栏的肉鸡。但推荐10日龄和20日龄鸡分别颈部皮下注射0.3m L/只,免疫程序会更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禽》2008,30(8):65
1 免疫方案 1.1 高致病性禽流感 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散养家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①种鸡、蛋鸡免疫:雏鸡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初免,也可使用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进行初免.在3~4周后可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0.
采用HI试验对3组不同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程序的鸡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显示采用以下免疫程序最适合蛋鸡场使用:12日龄,新支二联苗、新支灭活苗、禽流感H5苗;49日龄,禽流感H5苗;60日龄,新城疫IV系苗;135日龄新支减三联苗、禽流感H5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京油鸡和引进白来航蛋鸡免疫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同期孵化出雏的中国地方鸡种北京油鸡(Beijng-You Chicken,BYC)和引进蛋鸡品种白来航鸡(White Leghorn,WL)各250只母雏,在相同饲养条件和免疫程序下饲养,测定和对比异嗜性粒细胞(Heterophil)数量、淋巴细胞(Lymphocyte)数量和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Heterophil/Lymphocyte,H/L)、白细胞总数(Blood white cell count,BWCC)、绵羊红细胞(Sheep blood red cell,SRBC)免疫抗体滴度和不同日龄的禽流感(Avian Influenze,AI)、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的免疫抗体滴度等免疫性状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①北京油鸡的H/L值为0.36±0.21,白来航蛋鸡为0.52±0.51,二者呈极显著差异(P<0.001);北京油鸡的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白来航蛋鸡(P<0.001);②SRBC抗体滴度在两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14、28日龄两次免疫禽流感疫苗(H5N1毒株)后,在免疫后21、41、71、105天的4个测定日中,两个品种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滴度值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北京油鸡在4个测定日龄的AI免疫滴度值都均高于白来航蛋鸡,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④同期免疫新城疫疫苗(LaSota毒株),在免疫后21、41、71和105天测定ND抗体滴度,北京油鸡在免疫后21天时达到最高,之后随日龄的增长而呈逐渐降低趋势;白来航蛋鸡在免疫后41天时抗体滴度水平达到最高,以后随日龄增长而下降.4个测定日龄的ND滴度水平北京油鸡均高于白来航蛋鸡.该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中国地方鸡种北京油鸡和引进白来航蛋鸡品种的免疫性状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北京油鸡的综合免疫性能和抗应激能力优于白来航蛋鸡.  相似文献   

12.
正畜禽的加强免疫应遵循规模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免疫剂量、部位和使用方法参照说明书。1高致病性禽流感(首选H5+H7)1.1鸡小鸡首免日龄一般在15日龄左右,用H7N9+H5N1(Re-8)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初免,间隔21~28 d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新购进、初免不详的鸡采用购进即免,间隔21~28d加免。春秋两  相似文献   

13.
矮脚黄肉鸡和SPF鸡按不同程序免疫禽流感H5、H9亚型油乳剂灭活疫苗,用HI方法测定H5和H9抗体,分析不同免疫程序下肉鸡和SFP鸡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SPF鸡在1日龄时首免抗体产生较早,而矮脚黄肉鸡在5或10日龄时首免抗体产生更快;单次免疫、2次免疫和3次免疫在低剂量疫苗进行免疫时均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且高水平抗体维持的时间较长。本实验为肉鸡生产中简化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放养肉鸡免疫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新支流)三联疫苗2次即可出栏(115日龄)的可行性,试验选用市售的两种新支流三联灭活商品疫苗对广西地区主要地方品种三黄鸡进行对比免疫试验。鸡群在笼养阶段的10日龄、放养前的50日龄分别使用疫苗A(精制浓缩型油苗)、疫苗B(普通油苗)进行免疫,于首免前(10日龄)、30日龄、二免前(50日龄)、二免后一个月(80日龄)、出栏(115日龄)分别随机采血(30份/组)进行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抗体的检测,并对两组鸡的成活率、出栏率和出栏均重进行统计。结果:疫苗A组的H9 AIV、NDV和IBV平均抗体水平均高于疫苗B组,疫苗A组的抗体稳定性优于疫苗B组;疫苗A组的成活率、出栏率和出栏均重均优于疫苗B组。试验表明:从鸡群抗体滴度来看,放养肉鸡只需免疫两次精致浓缩新支流三联疫苗即可维持到115日龄出栏。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更好地了解禽流感灭活疫苗关于H7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评估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7的免疫效果,在县城分别选择2个饲养水平良好的鸡场,对实验鸡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对接种疫苗的试验鸡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试验鸡未出现不良免疫副反应,说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Re-4株)对AA肉雏鸡分5、10、15日龄进行免疫,检测抗体水平的增减规律,同时设对照组检测母源抗体增减规律,结果表明,雏鸡的禽流感母源体水平在4日龄到达最高峰,然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16日龄以后下降到较低的水平,24日龄以后已经基本上检测不到抗体;生产上禽流感免疫最好在10日龄左右进行免疫,不仅能及时地保护鸡群免受禽流感侵袭,同时免疫后产生的抗体至养殖出栏时亦能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能有效地保护鸡群在养殖过程中免受禽流感侵袭。  相似文献   

17.
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1株)3批,按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1株)规程规定的检验方法免疫28日龄SPF鸡,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样,测定血清HI抗体效价,绘制各批疫苗免疫鸡HI效价消长曲线,结果表明,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能诱导SPF鸡产生高的抗体而且维持时间长 .  相似文献   

18.
正要想从养殖业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做好蛋鸡的预防保健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禽流感的防控,下面笔者介绍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及免疫程序。1 H9型禽流感的流行特点1.1以3~5周龄雏鸡最易发生,个别鸡群14日龄左右发生,本病传播迅速。无继发感染病程10天左右,开始出现死亡的第4~6天为死亡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肉鸭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开展相关免疫程序试验,在60日龄、90日龄时分别采样检测黄病毒、禽流感H5、H7抗体检测,记录试验中鸭群发病死亡情况.建议肉鸭在可消毒可换水环境下饲养,尽量不接触污染水体,饮用清洁用水,合理做好禽流感、黄病毒、鸭瘟、鸭浆膜炎等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20.
随机采取1日龄、5日龄、10日龄、15日龄和20日龄等不同日龄的雏鸡20只,每只采血5ml进行监测。利用血凝抑制试验,监测鸡免疫后血清中H5N1禽流感抗体水平,进而确定鸡群的免疫状态。结果表明,鸡场按免疫程序进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种母鸡按免疫程序接种,其子代最佳首免日龄应在10~20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