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0.2%的秋水仙素分不同处理时间对二倍体新麦草萌动种子进行了染色体加倍,并对加倍后的植株在幼苗分蘖期进行了细胞学和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用0.2%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5h,诱导加倍的成功率最高,加倍植株均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混倍体;混倍体植株叶片气孔保卫细胞的长度均高于未加倍的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山丹新麦草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胚芽、二倍体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研究,探讨了不同诱变材料的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从而比较出最适宜的染色体加倍方法。结果显示:最好的加倍方法是用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幼苗24h诱变率最高,为62.5%。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技术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与传统的染色体加倍技术相比较,概述了用秋水仙素诱发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的优点和具体的染色体加倍技术,探讨了秋水仙素诱发形成多倍体的细胞学机制,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最后简述了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紫花苜蓿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与传统的染色体加倍技术相比较.概述了用秋水仙素诱发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的优点和具体的染色体加倍技术,探讨了秋水仙素诱发形成多倍体的细胞学机制,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最后简述了染色体加倍技术在紫花苜蓿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山丹新麦草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0.2%的秋水仙素分不同处理时间对二倍体新麦草萌动种子进行了染色体加倍,并对加倍后的植株在幼苗分蘖期进行了细胞学和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用0.2%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5h,诱导加倍的成功率最高,加倍植株均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混倍体;混倍体植株叶片气孔保卫细胞的长度均高于未加倍的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新品种选育的基础,对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的考察征集、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探讨,供江西省茶树资源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山丹新麦草幼苗进行染色体加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是0.10%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四倍体诱变率最高,达62.5%。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在核桃嫁接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大多采用1~2年生实生苗做砧木,进行温控嫁接大棚培育,室内苗砧嫁接,室外腹接、芽接,室内嫁接愈合,炼苗移栽大田;也有利用嫩苗或子苗嫁接,但需要室内愈合后移栽大田;接后移栽大田覆盖地膜等。这些方法成本高,效益低,难推广。我县自1995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室内温控嫁接、大棚温控嫁接及嫩砧嫁接大田育苗等项试验,认为核桃嫩砧嫁接大田育苗技术是一种有效方法。采用此技术,2 0 0 1年在房县林业中心苗圃嫁接15万株,成活率为86 70 % ,2 0 0 2年又嫁接2 8 2 6万株,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砧木/中间砧对红美人生产的影响,促进红美人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了7种国内主要砧木品种和5种中间砧,研究其嫁接红美人嫁接口愈合情况、成活率及树体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品种中,资阳香橙砧红美人嫁接口愈合好、成活率高且长势最强,枳、卡里佐枳橙砧红美人次之;小红橙砧红美人嫁接口愈合一般;宁海香橙砧红美人长势最差;不同中间砧红美人中,大分砧红美人生长最好,嫁接口愈合好且嫁接成活率高、接穗生长量大,与大叶尾张中间砧红美人无显著差异,宫川砧红美人次之,本地早和椪柑为中间砧嫁接红美人,嫁接口愈合程度及嫁接成活率稍差,易出现“大小脚”情况。可为后续红美人生产砧木选择及已建园红美人生产园后续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凤梨释迦砧穗组合的嫁接愈合情况,以期为种苗后续移栽防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价值。试验以普通番荔枝、牛心梨和冷子番荔枝为砧木,‘吉夫纳’凤梨释迦为接穗,通过观察不同时期供试砧穗组合的嫁接口解剖结构,同时比较苗期植株嫁接成活率及接穗生长势、相关生理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供试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均达到80.00 %以上,其中牛心梨与冷子番荔枝砧木的接穗枝梢生长势分别显著高于普通番荔枝。嫁接50d后,砧穗组合接口出现愈伤组织,砧穗间韧皮部开始融合;嫁接150 d后,砧穗组合的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差异逐渐变小,砧穗接口木质部与新生部位韧皮部紧密连接,其中冷子番荔枝砧木砧穗间的木质部已完全融合;嫁接300 d后,砧穗组合嫁接口完全达到愈合程度。综合各项指标来看,冷子番荔枝砧木的嫁接愈合速率高于普通番荔枝和牛心梨砧木,嫁接150 d后的接口愈合程度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早钟6号为中间砧,多头高接贵妃、新白1号、香妃、新白8号、艳红等枇杷新品种,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达86%以上;嫁接口粗度越大,嫁接后新枝梢生长量越大;嫁接口高度不影响新梢生长量;高接芽数越多,树冠恢复越快;枝梢抽穗率与品种特性有关。试验结果可为枇杷品种更新换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日,经湖南省新邵县农业局果树专家的选种引荐,新邵县金山果业有限公司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杂柑类、脐橙类和柚类等14个柑桔新品种脱毒接穗,利用枳砧嫁接苗木4万株和成年尾张温州蜜柑做中间砧高接换种1.2万  相似文献   

13.
1976年9月,作者在枳壳苗圃地嫁接时发现枳的一个单株开花结一个果实。该单株1977年开花5次,着果4次,植株比普通枳矮化、童期短,不同于国内外报道的积选系,故命名为“早实枳”。从1981年起先后用早实枳作砧嫁接宜红橙、龟井25号、清家脐橙,并用早实枳作中间砧嫁接龟井,以研究早实积的生物学性状及早实权对宜红橙、龟井25号生长结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通过14年的观察结果表明:早实枳须根发达,属浅根型,一年多次结果,童期短,无论是作砧嫁接苗木还是其本身进人结果期均早;早实枳作宜红橙和龟井25号的砧木…  相似文献   

14.
为培育低咖啡碱茶树,本研究采用不含咖啡碱的山茶科油茶(theane camellia olefela)为砧木,与茶树(theane camellia sinensis)的品种嫁接.砧木选用皖南歙县、休宁和皖北舒城、岳西等地的实生油茶,接穗为农抗早、黄叶早、多抗早、农门抗、紫金香等茶树品种与品系.从2001年至2004年连续四年进行不同组合、不同方法和不同时间的嫁接试验.由于茶树与油茶嫁接,属于远缘无性杂交,嫁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嫁接后一年多,生长在砧木的接穗不发新芽,但原接穗的叶片仍是鲜活;有的嫁接后接穗能发新芽,但芽梢生长十分缓慢,接后一年多,发出新梢高度不超过加cm.  相似文献   

15.
1时间选择宜在春秋两季嫁接。春季以霉雨过后嫁接为宜,过早则逢霉雨时节,田地潮湿,影响成活率;过迟气温升高,加速削面酚类物质氧化变裼,不利于嫁接成活。秋季嫁接最好在连阴雨天来临前半个月完成。2剪砧斜度切砧剪成适当角度的斜面或用刀削成斜面,便于控削砧木的厚度和力度,使削面平滑,以利提高成活率。3芽眼朝向芽眼方向与接穗削面方向要同则,使接后芽眼即可朝向砧木,其优点:一是芽眼朝里不易被人或动物擦碰损伤,可提高嫁接质量;二是嫁接成活后接穗芽发的枝条可紧靠砧木,有个支点增强龙眼的抗风能力。4缚扎接好后用0.…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马尾松嫁接成活率王晓铭马尾松嫩枝嫁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为提高其嫁接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一、培养砧木。砧木培养以就地育苗、就地定砧最佳。营养袋育苗:用50公斤松茵土、0.5公斤过磷酸钙、0.25公斤复合肥配制营养土,用种子园、优树种子...  相似文献   

17.
新麦草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与倍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麦草幼胚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悬浮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1.5%DMSO诱导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并对处理后的愈伤组织再生幼苗进行根尖染色体倍性鉴定。在25℃下用100mg/L秋水仙素和1.5%DMSO处理72h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平均加倍细胞比例最大,为53.58%。比较分蘖期加倍幼苗与二倍体幼苗形态差异,结果除分蘖数无显著差异外,四倍体叶片长、宽均显著高于二倍体,与混倍体叶长差异不显著。四倍体新麦草叶片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比二倍体增加13.52%,差异显著。同时四倍体叶表皮气孔之间距离也显著大于二倍体,混倍体以上气孔特征介于四倍体与二倍体之间。  相似文献   

18.
对加拿大披碱草与野大麦2个四倍体亲本杂交产生的三倍体(2n=3x=21)属间杂种F1的自然加倍植株、自然加倍植株F1代及秋水仙素诱导加倍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及配对构型、花粉育性、结实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自然加倍植株、自然加倍植株F1代和秋水仙素诱导加倍植株的RTC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即为六倍体(2n=6x=42);其PMCMⅠ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04Ⅰ 20.96Ⅱ、0.03Ⅰ 20.98Ⅱ和0.03Ⅰ 20.97Ⅱ,配对行为规则;它们的花粉可育率分别为84.97%、94.08%和90.21%,自然结实率分别为77.51%、83.87%和80.13%。证明该属间杂种F1染色体已加倍,且染色体加倍植株的育性已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9.
无核是鲜销柑桔的理想特征。伽玛射线被广泛应用于获得无籽柑桔。西班牙农业研究所(IVIA)柑桔与蔬菜生产部的研究人员,以"蒙卡达"温州蜜柑接穗为原料,用60Co进行辐照后嫁接在1年生卡里佐枳橙砧上,第二年从获得的植株上选取1万个芽(第一代)再嫁接在卡里佐枳橙砧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诱导丹参多倍体,来考察不同浓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不同时对诱导率产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素为诱导剂,将幼苗、叶片、和愈伤组织三个外植体通过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不同时间内对丹参诱导率产生的影响。结果:幼苗处理法中,40 mg/L秋水仙素处理5 d的效果最明显,幼苗加倍率12%;叶片处理法时,15 mg/L处理1周的效果最好,加倍率最高达34.13%;愈伤组织处理时,5 mg/L处理1周的效果最好,加倍率最高达33.23%。结论:因此要得到较高的加倍率和成活率,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处理时间和秋水仙素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证明离体培养的早期诱导比成苗后诱导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