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新疆的主要牛品种新疆牛的主要品种有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荷斯坦牛、新疆牦牛、夏洛来牛、安格斯牛和少量的哈萨克牛、蒙古牛、阿勒泰白头牛等及各代杂交牛构成。2005年各品种牛存栏504.16万头。从牛的品种结构上看乳肉兼用和肉乳兼用占的比例约为70%,达340多万头,其中,新疆褐牛及其杂种牛存栏约130万头,西门塔尔纯种牛及其杂种牛存栏约140万头,其中西门塔尔牛纯种及四代以上杂交牛约53.40万头,荷斯坦奶牛及其杂交牛约为80万头,其中纯种荷斯坦牛42万余头,新疆牦牛存栏24.71万头,夏洛来、安格斯肉用牛及其杂交牛约2万头左右,其它为地方品…  相似文献   

2.
蛟河市地处吉林省的东部,属半山区,农民多有养牛习惯,丰富的林下草地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为发展养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全市牛存栏达27万头,可繁母牛占存栏总数的70%。蛟河市有30年的改良历史,引进过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优良品种,通过改良使现有的存栏牛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目前生产的牛肉质量并不高,随着养牛由役用型向肉用型、由追求体大型向效益高型的转变,我们于2004年尝试利用日本和牛与当地牛进行杂交,杂交牛犊6月龄开始育肥,22~34月龄进行屠宰,现将育肥屠宰数据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杂交牛育肥试验小结尹郁荪,陈达彧,董闽鲜(吉安地区农牧渔业局)近些年来江西省养牛业发展很快,仅吉安地区1991年存栏牛达47.47万头,其中能繁母牛24.65万头,每年繁育小牛12万头以上。现有牛的饲养量远远超过使役的需要,大量牛需从肉内用方面寻找出...  相似文献   

4.
5.
<正> 蒙城县黄牛属于淮北小型牛。体型小,役力差,生长发育缓慢,产肉少,经济价值低。随着养牛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1985年开始,引进肉、乳、役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冻精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牛群素质显著提高。截止1989年底,黄牛存栏31.17万  相似文献   

6.
<正>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东北部。人口87.6万,耕地面积182.5万亩。大家畜存栏15.8万头,其中黄牛13.4万头,占大家畜总数84.8%,能繁殖母牛5.6万头,占黄牛总数41.2%。该县黄牛属华北类型中的一个类群,体型小,役力弱,生长发育慢。为了改变这些缺点,从1981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截至1990年9月,共冷配母牛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择新疆褐牛30头,育肥4个月后进行屠宰,分析新疆褐牛综合生产性能,为新疆褐牛生产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短期育肥后的新疆褐牛具有较高的产肉性能,屠宰率55.42%,肉骨比4.47∶1,高档肉占净肉重的17.24%,优质肉占净肉重的27.76%,并对胴体产肉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建立了以体尺测定指标、屠宰测定指标预测新疆褐牛生产性能相关指标线的性回归方程.发现眼肌面积与高档肉产量、高档肉比例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新疆褐牛胴体产肉量评定的参考指标,但仅适合在比较重量不同的胴体间使用,对相同重量的胴体,眼肌面积不能作为胴体产肉量评定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河西地区地方品种羊是蒙古羊,前期引入了湖羊改良,提高了产羔率,近年来本地区引入了萨福克、无角陶赛特、杜泊和夏洛等肉羊品种,以期提高羊的产肉性能,本研究以肉羊为父本,以湖羊和蒙古羊杂交所产生的二元杂交母羊(湖×蒙)为母本,分别采用了萨×湖×蒙、陶×湖×蒙、夏×湖×蒙和杜×湖×蒙等三元杂交组合,进行羔羊肉生产,并对各种杂交组合后代的肉用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杜×湖×蒙杂交组合繁育产生的6月龄羔羊,屠宰后胴体重比萨×湖×蒙、陶×湖×蒙和夏×湖×蒙三个杂交组合繁育产生的6月龄羔羊胴体重分别高出3.42 kg、3.36 kg、和3.32 kg;屠宰率分别高出2.14、2.21和2.48个百分点;杜×湖×蒙”三元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指标高出其他三种杂交组合,并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说明杜×湖×蒙三元杂交组合后代肉用性能最好,此杂交组合可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山区黄牛体型小、饲养期长、经济效益低的缺点,我县于1979年开始从外地引进良种公牛共86头,其中温岭高峰牛种公牛62头,占引进种公牛数的72.1%,成为我县改良山区黄牛的当家品种。如玢溪乡玢溪村种公牛户郑球朝,1983年开始饲养温岭高峰种公牛1头,至1987年9月,4年时间共配种母牛1252头,年均配种313头,其中1984年配种达397头。目前玠溪村存栏牛124头,其中杂交牛80多头,占存栏数的  相似文献   

10.
新疆某屠宰场牛屠宰及分割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某规范化屠宰场的屠宰及分割过程中牛胴体表面微生物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屠宰加工企业控制牛肉的微生物污染,提高卫生质量提供参考。对屠宰过程中牛胴体冲洗前后、分割加工各个部位的牛肉、操作工人的手、刀具、操作台、传送带进行采样。按照GB/T4789.2—2008和GB/T4789.3—2008分别进行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同时调查了各个车间不同位置空气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以NY 5044—2008《无公害食品牛肉》作为参考。结果表明,规范化屠宰场在牛的屠宰及分割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牛胴体冲洗前后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为3.10 log cfu/cm2和2.49 log cfu/cm2(P0.05),分割肉在剔骨处和一次包装处的菌落总数分别为3.92 log cfu/cm2和4.87 log cfu/cm2(P0.05)。规范化屠宰场在屠宰及分割生产线上胴体表面和分割肉微生物污染比较普遍,除去肉牛自身的污染外,刀具、工人的手、操作台和传送带及车间环境是胴体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因此,要生产质量优良的牛肉制品,需要有严格的卫生管理、规范的生产操作和规范化的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 蒙城县位于安徽的北部,内有涡河横穿,气侯温和,土地肥沃,人均耕地2.5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芋为主,具有丰富的饲料来源,对发展以养牛为主的草食家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该地牛属华北型,耐粗饲,抗寒抗病力强,适役用,但体型小,力弱,生长发育缓慢,对养牛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80年起,先后引进秦川牛、南阳牛、西门塔尔等牛杂交改良本地牛,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到1988年底,全县黄牛存栏293097头,户均1.61头,位于全省首位,出栏商品牛70000头,出栏率为26.4%。为了对改良的效果有所了解,确定以后的改良方向,对西本F_1、秦本F_1及本地牛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1 概况邹平县位于鲁西北黄河三角洲南部,面积1251KM~2,辖17个乡(镇)、852个行政村,人口67万,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和畜牧业的发展。199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15亿kg,棉花22.90万担,存栏牛11.25万头.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过去那种由于种牛良种化程度低,野交、乱配现象严重,饲养管理不良,使牛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造成牛个体小,生长慢,出栏率低,经济效益差,已不适应生产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为此,我们自1988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的冻精  相似文献   

13.
1新疆牛品种资源概况新疆牛的主要品种由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荷斯坦牛、新疆牦牛、夏洛来牛、安格斯牛和少量的哈萨克牛、蒙古牛、阿勒泰白头牛等及各代杂交牛构成。2005年各品种牛存栏504.16万头。从牛的品种结构上看乳肉兼用和肉乳兼用所占的比例约为70%,达340多万头,其中,新疆褐牛及其杂种牛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无角牛新类群的肉用性能,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数据支撑,笔者选择10头体重为324.79±43.51 kg的8~10月龄健康无角公犊牛(西门塔尔牛×巴山牛)作为实验动物,开展育肥试验。育肥期300 d,育肥结束后分别按照国标《牛胴体及鲜肉分割》(GB/T 27643-2011)和日本肉牛胴体最终评分方法进行胴体分割和等级评定。结果显示,无角牛新类群18~20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为131.33 cm、166.67 cm、194.33 cm、22.67 cm和569 kg,计算BPI为4.33;育肥期平均日增重为0.81 kg;屠宰率,净肉率,高档肉块产率分别为54.43%、43.56%和11.41%;中国胴体等级评定为优级,日本胴体等级评定为B1级40%、C1级60%。以上数据表明,无角牛属于兼用牛,体型较大,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优秀。  相似文献   

15.
神木县肉羊屠宰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经肥育的3组、6品种(或杂交组合)6月龄育肥公羔各6只进行的屠宰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三元组在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净肉质量、优质切块等绝对量指标;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优质切块率等相对量指标,以及胴体价值均显著高于本地组和二元组,进而表明用小尾寒羊与本地绵羊品种的二元杂交羊做母本,以引进国外专门肉羊品种做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是目前神木县乃至陕北地区条件下肉羊生产的最佳杂交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6.
1979年农业部和省政府决定,在我省建立25个商品牛基地县,广泛开展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工作,结束了5年(1974~1979)的试验阶段,198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截至1995年止,全省累积输配母牛60.72万头,产杂交牛19.93万头(不含1995年配种产犊数),平均产犊率为32.82%.杂交牛出栏10万余头,存栏93 765头,为1980年6 821头的13.75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西门塔尔牛与湘西黄牛杂交1代牛在湘西丘陵山区,自然放牧条件下的产肉性能及生产潜力,提高商品牛群经济效益。几年来,张家界市永定区进行了18月龄牛的屠宰对比试验,为武陵山区的黄牛改良和加强商品化进程提供了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1.1屠宰试验牛的选择在湘西黄牛的主产区永定区三家馆多的农户中挑选健康、体质结实,发育正常的18月龄牛。包括经外貌鉴定具有代表性,中等膘情的西杂1代牛8头,湘西黄牛8头。1.2试验牛饲养管理选择的屠宰试验牛,按永定区传统饲养方式,各个生长期均为粗放的自然放牧,不补充饲料,管理条件…  相似文献   

18.
西门塔尔牛属肉乳役兼用品种。蒙城县自1984年以来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皖北黄牛。目前,西门塔尔杂交牛存栏42351头,占黄牛总存栏31.85万头的13.31%。为  相似文献   

19.
建三江分局从1985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在全局15个农场先后开展了黄牛改良工作。到1996年末,冻精配种共计71356头次,受胎58316头次,受胎率由1985年的43.6%提高到84.4%,累计产活犊牛34768头,现存栏27687头。为了全面了解全局黄牛改良效果及掌握杂交牛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1997年6~9月我们对全局黄牛改良效果进行了调查。1西杂牛的体型及外貌特征西杂牛在体型上明显倾向于父本。表现出父本良好的兼用型:头短、额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紧凑,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行动迅速。母牛乳房发育良好,毛色多…  相似文献   

20.
西黄杂种牛生产性能调查报告朱宗朗,朱章伦,王景昭(睢宁县多管局)褚衍普(江苏农科院牧医所)l前言黄淮海睢宁试验区地处淮北平原,废黄河横贯东西,全长7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204平方公里。1978年以后,本区养牛生产发展迅速'1988年底存栏牛6.4万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