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协优9308”是中国水稻所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我县2000年引进并小面积试验示范种植,2004年已大面积种植,该组合米质优、适口性好、商品性好、产量高,在我县推广种植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亩产产值,减少上市采摘过程果实损耗,减少劳动力需求,姚庄黄桃一般以八月“锦绣”单一品种为主,现在对种植品种,种植面积进行合理布局,引进七月“锦园”,九月“825”辅助八月“锦绣”,让黄桃上市时间错开又衔接,延长上市时间,减轻集中销售压力,减少损耗,提高亩产产值。  相似文献   

3.
优质杂粳“常优1号”系由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用“武运粳7号”与“R25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9年引种,已示范试种4年。通过品比试验,米质鉴定,认为“常优1号”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米质优、效益高,适合本地大面积种植。该品种将在太湖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藤稔”葡萄属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1994年我县从浙江金华引进示范种植,因其产量高、品质好、投产早、经济效益可观,倍受种植户欢迎。所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507亩,平均亩产1500-2000kg,总产量271万kg,总产值1350万元。  相似文献   

5.
“锦绣”黄桃以其外观鲜艳、果肉橙黄、营养丰富、香气浓郁、较耐储运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且价高畅销,已成为当今果树规模化生产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李琼华 《农业考古》2004,(4):118-118
地处澜沧江中下游的凤庆,是茶树的原生地之一,那棵生长在小湾镇锦绣村香竹篝山坡上,有着3750多圈年轮,形如华盖的世界最古老、最粗壮的“香竹茶皇”,就是最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7.
“大肉姜”系二十世纪80年代初我省从台湾地区引进的一个新品种。2004年由宁德远腾公司从广西引进在我县种植300亩获得成功;2005年全县已发展种植3000亩;2006年全县种植达5000亩。“大肉姜”生长适应性强、花工少、便于管理、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2000~3000kg。前期工作.1地块确  相似文献   

8.
陆良县在2000年引试云光系列品种的基础上,于2002年开始引入“云光十二号”示范种植。在省农科院粮作所与陆良县种子管理站的共同协作下,至2004年示范种植面积已达508hm2(3年累计示范种植面积1008.7hm2)。由于良种良法配套种植,“云光十二号”平均每公顷产量11373kg,最高产量每  相似文献   

9.
随农业结构不断调整,我市锦丰、合兴等镇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03年底已接近万亩,增效明显。为不断适应全市辣椒生产发展的要求,我们从2002年起,先后从各地引进几十个辣椒品种,筛选出“湘辣2号”、“辣优9号”等多个优质高产品种。现将生产上推广应用面积较大,前景看好的优良品种“辣优9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在本地区种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上海地方品种和国外引入的杂交种自交分离后代,经5~7代筛选获得了二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自交不亲和纯系。杂交、选育成了耐热夏甘蓝杂交一代新品种“早夏-16”。“早夏-16”的耐热性和抗病性明显优于“夏光”,生长期比“夏光”缩短4~7d,产量比“夏光”增产10%左右,至今已在各地推广种植的面积已超2000hm^2。2003年5月“早夏-16”通过了上海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蔬菜新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在阜新地区已成为主栽品种。但有些农户自行留种连续种植,致使种性退化严重,产量明显下降。2002年,我们采用“早大白”品种脱毒一级良种、二级良种、三级良种与当地农民的经多代生产的自留种薯进行了对比试验,观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脱毒种薯级次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齐贤蜜瓜”又名青皮绿肉瓜,是奉贤区栽培的传统瓜果,也是本地的优良地方品种。在奉贤区年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主要分布在金汇、柘林、泰日、西渡、奉城等镇。“齐贤蜜瓜”经奉贤区农技中心多年提纯复壮,种性稳定、吃口甜脆,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2003年金汇镇陈家村顾立平种植1.2亩“齐贤蜜瓜”,亩产1340kg,亩产值5360元。  相似文献   

13.
“宁麦13”(原名“宁0078”)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小麦室以“宁麦9号”系统选育而成,于2005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已申请品种权保护。我市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该品种,2005年示范种植3000多亩,表现出分蘖性强、成穗率高、大穗大粒、抗病性强、耐湿性好、适应性广、易于栽培、高产稳产,2006年秋播将成为我市主要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4.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育种课题组用优良品种“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型籼稻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永安市小陶镇农技站开始引入试种,至今已连续种植8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在37.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连续6年种植、鉴定和试验,结果表明:“烟农19号”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下种植,且有较好的产量表现。并且简单介绍了“烟农19号”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美人指”为欧亚种葡萄,原产日本,1988年由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用“尼龙坤”与“巴拉底2号”杂交育成。我国1994年引进,但一直停留在试验探索阶段,种植面积很少。  相似文献   

17.
“淮杂油1号”是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甘蓝型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株高中等,分枝较多,角多,耐菌核病能力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低芥酸、低硫苷)、含油量高达40%左右。我市于2002年开始引进试种,2003年进行品比、示范试验。在2004年品比试验中,该品种单产居参试品种第1位,大面积种植表现较好,产量位居大面积应用品种前列。2004年秋播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淮杂油1号”已成为我市油菜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8.
“嵊县四季葱”又名“嵊县小香葱”,是列入浙江省名特优地方品种目录的优质细香葱品种,在江、浙、沪、皖各地广为种植。也是我地细香葱种植的主要栽培品种。细香葱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我市农村原有香葱种植习惯,菜农均零星搭配种植,但不注意产量和效益。近年来。细香葱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出现了部分成规模种植的专业户。通过不断总结提高栽培技术,产量逐年上升,达到年亩产细香葱7000-8000kg。亩纯收益6000余元,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上海地区“锦绣”黄桃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综述,概括了各个时期“锦绣”黄桃的修剪技术,以及保证果树丰产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丰优香黏”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优质不育系粤主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65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豫南稻区开始引进示范种植。试验表明,“丰优香黏”是豫南稻区自1998年以来引进示范种植优质杂交稻“两成培九”、“D优68”、“两优932”、“粤优938”等系列品种中,产量、抗逆性及农艺性状等表现最优的品种,适宜在豫南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