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大量分布具有克隆生长特性的植物。多年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植物种群克隆生长特性的研究报道较少,研究范围也只涉及一些根茎类无性系材料和少量匍匐茎类无性系材料,大规模的深入研究尚未展开。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是高寒嵩草草甸地区典型的多年生匍匐茎植物,是高寒草甸的主要伴生种,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克隆繁殖和生长的植物具有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近年来这已成为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2]。近年来,针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上一些无性系植物进行的有关克隆繁殖和克隆生长的研究有一些报道[3]。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是青藏高原上一种常见的、以有性和无性二种方式进行繁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该植物可以在基株上生出匍匐茎,在匍匐茎末端产生无性系分株;有些植株的无性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光稃茅香实验无性系的营养繁殖力及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稃茅香是长根茎型禾草, 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 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芽库在整个生长季有25.9%~32.0%输出成分蘖株, 芽库储备与输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具有充分生长空间而又没有种间竞争的风沙土生境, 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在一个生长季内所占据的空间面积平均为1.238 m2.在生长季末期, 光稃茅香无性系根茎的干物质贮量比分蘖株的生物量平均高9.7%.不同无性系在分蘖株和根茎的生长、生产及物质贮藏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营养繁殖力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每条根茎的长度及节间长度的生态可塑性则相对较小.在一个生长季内, 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分蘖株数量呈指数生长.  相似文献   

4.
黄帚橐吾基株克隆生长对不同光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克隆植物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的生活史对策,通过田间盆栽控制试验,模拟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由于过度放牧产生的裸地和低、矮的退化草甸的光强,研究黄帚槖吾基株的相对克隆生长速度和克隆性状对不同光照的响应,以期填补有关黄帚槖吾克隆生长领域研究的不足,并为该类毒杂草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黄帚橐吾根状茎长度与时间无线性关系;在遮阴环境下,黄帚橐吾根状茎长度与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根状茎长度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长。光照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单位长度根状茎生物量,还可以通过影响基株大小从而间接影响单位长度根状茎生物量。黄帚橐吾根状茎的长度与单位长度根状茎生物量之间不存在权衡。光照对黄帚橐吾克隆生长相对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遮阴条件下黄帚橐吾克隆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大于自然光照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因此,在遮阴下根状茎主要功能是觅食,自然光照下根状茎主要功能用于贮藏养料、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盐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法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rinaL.)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2400 ds·cm-1盐浓度范围内,3种盐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均与盐胁迫强度成负相关,而光饱和点则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形成的上述光合生理指标变化是对高原盐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高山嵩草克隆生长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不同退化程度“黑土滩”高山蒿草无性系分株构件和克隆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退化程度下随着无性系面积的增大,高山蒿草营养分株、生殖分株数量及生物量均趋于增大,极度退化的草地中无性系变化无此规律。在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程度下,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高山蒿草无性系营养分株能力加强,生殖分株能力减弱;极度退化的草地已呈现典型的“黑土滩”景观,高山蒿草的克隆生长维持在最低水平。高山蒿草分蘖节直径伴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大有增加的趋势,分蘖节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文章描述了白三叶无性系植物种群的生长模型。确定性模型不能用于描述白三叶的生长过程,扩散模型和相关走动模型与白三叶的生长过程中一致的,生长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无性系适合相关随机走动模型,生长在贫瘠环境中,无性系适合散模型。  相似文献   

8.
克隆植物生理整合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克隆整合的定义、研究内容,整合效应以及研究方法进行综述。说明生理整合作用是克隆植物的生理特征之一,也是克隆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适应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之一。克隆植物分株之间的资源转移在对克隆植物生长以及对生境适应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人工草地羊草和野大麦叶种群的趋同生长格局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羊草和野大麦均为根茎型禾草,具有较强的营养繁殖力和相似的营养繁殖特性,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生长季末期,羊草和野大麦的无性系均由不同形成和生长时间的分蘖株组成,构成种群生活史中营养生长格局的连续统。根据植物种群的构件理论,采用大样本取样方法,对羊草和野大麦营养分蘖株进行了叶种群统计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羊草和野大麦营养分蘖株的叶种群均呈相同的幂函数变化规律,蕴涵着趋同的叶种群形成与生长过程,趋同的叶种群生物量生长格局;趋同的生长调节和物质分配策略;以及趋同的叶片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灌丛的繁殖倾向、克隆生长特性及分株特征,研究荒漠锦鸡儿的繁殖特点并探讨其适应干旱荒漠环境的机制。结果表明:荒漠区荒漠锦鸡儿既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又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且无性繁殖所占的比例(95.8%)明显高于有性繁殖(4.2%)。荒漠锦鸡儿由根萌蘖产生无性系分株,其克隆生长构型为游击型。综合分析认为,荒漠锦鸡儿通过游击型克隆繁殖和发达的根系适应荒漠区的干旱贫瘠环境,使其成为荒漠区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克隆植物的克隆整合特性和生长特征,对根茎型禾草白草进行了切断根茎的处理,结果表明:破坏克隆整合(切断根茎使分株与基株分离)对白草的克隆生长产生明显影响,切断根茎后白草分株的根茎数量、地上枝数量、根茎总长度、地上枝总长度的增量均明显减少.与基株分离后白草分株的根茎是否具茎尖、分株是否保留地上枝及地上枝的多少、分株根茎的长短都会影响分株的生长表现:切断根茎后无地上枝的分株无法生存.与基株分离后分株保留较多的地上枝、较长的根茎且根茎具茎尖有利于分株自身的生存和生长.  相似文献   

12.
西南地区野生马蹄金无性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干友民  任婷  陈燕  付薇  张晓慧 《草业科学》2009,26(8):163-171
采用野生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SD200310、SD200411、GD200504、SD200304)为材料,研究了无性系构件克隆生长的时间动态、形态、空间构型等。结果表明:1)主茎增长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空间扩展依赖源株和早生分株、叶片的贡献;2)移植植株生长和茎叶扩展之间对物质能量的需求变换,导致了无性系的生长格局及无性系构件和生物量在空间上的分配与配置差异;3)以5 cm×5 cm草皮间铺栽植在密度为D2(40 cm×40 cm)时,主茎长(22.33 cm)、叶片数(28.38片)、节数(24.76节)和节长(1.42 cm)的均值达最大值,呈最佳生长状态,为合理的建植密度;4)随密度增加,间隔子长度递减,分枝角度增加,分枝强度减小,体现了在密度影响下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西藏几种嵩草种子萌发特性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梅  呼天明 《草地学报》2008,16(5):542-544
嵩草属(Kobresia Willd.)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质柔软、营养丰富,家畜喜食。大多数嵩草植物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主要建群种,其良好生长对维持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嵩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共有70种,其中59种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由于环境及人为影响,我国嵩草草地面临草地退化、载畜能力下降等严峻问题,而且嵩草属植物大多是无性繁殖,对环境变化及不良环境适应性较弱。目前,对嵩草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及其适应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探索其种内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系统发育关系及种子特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演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克隆植物鹅绒委陵菜为研究对象,从生长特征、生物量分配等方面,对其在不同养分条件下的克隆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养分条件下,高养分有助于提高鹅绒委陵菜的植株高度;生物量分配在资源可利用水平低时,偏向于地下部分,否则资源更多的投资给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5.
巴超群  马群  汪海洋  刘志民 《草业学报》2022,31(12):200-207
根茎克隆植物是克隆植物的一个类型,地下系统的特殊性赋予其独特的繁殖和生长方式,也赋予其对环境的特有适应能力。但是,受研究手段限制,人们对根茎克隆植物在表型可塑性、克隆整合、觅食行为和克隆分工等方面与其他类型克隆植物有何异同,这些行为对预防植物入侵、应对气候变化、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有何特殊意义尚不很清晰。鉴于此,通过梳理和总结前人工作,提出了根茎克隆植物研究面临的挑战。根茎克隆植物下一步研究重点应体现在下述方面:1)可塑性性状的选择与测定方法;2)环境因子对克隆整合的影响机制;3)综合植物特征和环境特征的觅食模型。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环境恶劣,却拥有较多的植被类型。作为风毛菊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风毛菊属植物如何在极端的青藏高原环境中实现资源分配,备受人们关注。海拔作为一种外界因子,可影响风毛菊属植物的生长及其资源分配。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风毛菊属植物个体大小及花期、果期的资源分配与海拔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资源分配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加详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 markers)对青藏高原东缘中国沙棘的克隆结构、克隆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1)14条RAPD引物在8个中国沙棘居群共184个样本中平均形成55.75种条带,平均有15.13种条带在居群内表现出多态性,平均多态条带百分率为27.64%;鉴别出26种基因型,平均每基株形成3.4个分株;2)与应用DNA分子标记研究的其他克隆繁殖能力较强的植物相比,中国沙棘的克隆多样性水平偏低,Simpson's多样性指数(D)平均值为0.85;Fager's均匀度指数(E)平均值为0.87;3)克隆结构分析表明,中国沙棘每克隆内分株间的平均距离为1.75m,克隆繁殖的生长型主要为游击型,并且在居群内存在以某一优势基株为主的克隆分布方式;4)居群的定居时间、生境及群落结构等对中国沙棘的克隆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无性系植物种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胡宝忠  刘娣 《草业科学》1999,16(3):62-67
就无性系植物种群的无性生、生理整合作用、生长格局、生长型和对环境适宜的生长可塑性反应、等级选择模型和生态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论述。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冷龙岭南麓高寒小嵩草草甸植物种群物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青藏高原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南麓高寒小嵩草Kobrecia pygmaea草甸主要植物种群物候特性的观测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分量排序法将小嵩草草甸26种植物种群划分为不同的物候类群.利用相关系数排序法指出了影响不同物候期的主要生态因子依次是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间.研究结果对放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沙葱的抗旱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荒漠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红砂Reaumuria soon gorica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对照,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及其生长特性等方面研究了沙葱Allium mongolicum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沙葱对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降水量低于40 mm的地区分布生长,对降水具有较宽的生态适应幅度;在风沙土,0~15cm层土壤含水率高于(1.99±0.21)%时,沙葱生长良好;介于(0.885±0.12)%和(1.99±0.21)%之间,生长不良;低于(0.885±0.12)%.沙葱枯黄并进入休眠状态.沙葱抗旱性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形态解剖结构方面重点表現为叶肉质,克隆个体群聚形成发达须根系,富含贮水细胞,且具防失水结构;生理特性上重点表现为高组织含水率、高光合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生长发育习性上重点表现为躲避干旱期,快速捕捉有限降水和一年多次生长.研究认为沙葱并不是真正的旱生植物,而是一种典型的避旱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