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珍珠高粱是中国农科院粮作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西欧引进的品种,经各地多年的试验、示范表明:遗传性状稳定,植株矮健,株高120~130厘米,穗长30~40厘米,平均单穗产籽100克左右,大穗产籽150克以上,千粒重26.5克;穗呈宝塔形,籽粒洁白,半透明,无包壳,糯性好,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单宁含量低,品质极佳,风味独特,食味好且适口性强,是酿酒的好原料;适应性广,抗逆、抗倒、耐肥力强,不论山区、平原各种土壤均可种植。该品种在云南省南部地区种植,春播全生育期125~130天,夏、秋季播种生育期110~120天,植株长势旺盛,再生力强,如适当早播,种1季可收两季,一般头季亩产700~750千克,第二季(再生高粱)亩产300~350千克,双季亩产1000千克以上。现将其双季亩产吨粮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物育种信息》2005,(11):15-15
近日,从丽江永胜传来捷报,由丽江市科技局主持,邀请省外、丽江市县有关专家,对由文山州农科所委托、丽江市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实施的香型软米杂交稻“文富7号”示范进行实产验收,亩单产1026.9公斤,首次突破了云南省自育香型软米特优质籼稻亩产达吨粮的纪录,州农科所成功解决水稻育种优质与高产难以协调的重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朱允高 《科学种养》2009,(12):26-26
为探讨高效农田的栽培模式和技术,满足农民对技术的迫切需求,虞城县农技站进行了小麦/菠菜一春玉米/夏玉米一大白菜一年五熟亩产吨粮万斤菜栽培模式和技术的研究,为当前发展高效农业,摸索出了薪经验,闯出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果。经市、县有关专家验收,平均亩产粮食1237千克,其中小麦357千克,春玉米458千克,夏玉米422千克;亩产蔬菜6650千克,  相似文献   

4.
沧州地区吴桥县地处北纬37°29′~37°47′,东经116°19′~116°42′,属黄淮海低平原地区。年积温4862.9℃,平均气温12℃,无霜期192天,日照时数2692.7小时,年降水量562毫米,具备一定的灌溉条件。土壤肥力中下等,大多数田块有机质含量0.6~0.8%,速效磷只有5~6ppm。为在类似条件下的地区的粮食生产开创出一条新路,经几年研究,建立了小麦—夏玉米两茬平播亩产吨粮的理论与技术体系。1988~1989年度,在吴桥县示范3000亩,小麦亩产394.5斤公,玉米亩产609.4公斤,两茬合计全年亩产1003.9公斤,实现了吨粮目标。……  相似文献   

5.
黔育417是我所“七五”攻关育成的中籼品种,为促进推广,提高产量和效益,1990~1992年对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一、试点概况和试验内容试验主要在河南豫南地区和贵州安龙、贵阳进行。豫南试点,地处北纬31~33°之间,年均温14.8~15.1℃,年降雨量900~1000毫米,是河南水稻主要产区,也是中籼分布纬度高的省份。贵州安龙和贵阳,北纬24.51~26.35°,海拔1140~1360米,年均温15~15.2℃,降雨量1128~1256毫米,是稻油、稻  相似文献   

6.
浅谈杂交中稻的再生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文 《种子世界》2006,(12):30-33
简述了杂交中稻再生利用的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肥资源,提出了选用再生力强的高产品种。高产稳产途径为地膜育秧适期早播,做到头季避开伏旱,再生季躲过低温,保证两季高产;施好促芽肥,保证休眠芽成活与早生快发;高留稻桩,保留倒二、三节蘖芽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正常结实是夺取水稻丰产丰收的必要条件,如果水稻结实不正常,必然会导致减产。在总结回顾息县一季中稻非正常结实纠纷田间现场鉴定案例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法规与科技文献,既提出了水稻非正常结实原因追溯的原则要求,又提出了基于种子真实性、品种纯度、不适宜气温、不适宜水分、养分不平衡、虫害、病害、除草剂药害、粉尘污染等9种原因造成的一季中稻非正常结实的典型症状或指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根除预案,对有效解决有关纠纷、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促进一季中稻生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989年,在云南省丽江地区永胜县涛源乡出现807.07亩单季中稻亩产1005.5公斤,这在我国水稻高产栽培史上是个大面积高产纪录。 800多亩中稻亩产吨粮系云南省农业厅下达我所的《千亩中稻亩产吨粮示范》的结果。9月18~20日,丽江地区科委、农牧局在该乡召开了现场验收会议,通过了省、地、县、乡4级审定。写此文旨在从永胜县涛源乡中稻吨粮生长的农业气候、品种的筛选和吨粮结构,以及吨粮栽培技术的探索方面分析800亩中稻吨粮形成的原因,使之能为相似生态条件稻区的中稻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掖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役畜多,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从气象因素看。该区年均日较差15.7℃≥10℃的积温2870℃,年日照3085小时,日照率70%,年辐射总量147.98千卡/(厘米)~2,生理辐射72.51千卡/(厘米)~2,无霜期140~150天。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日数多,也有利于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0年我们承担了湖北省农牧厅丰收办下达的“芝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开发”项目,面积为100亩。收获后对57户进行实产抽查验证,平均亩产112.45公斤,其中10.3亩,亩产达到154公斤,最高的农户张庆贤亩产达到159.45公斤。实收平均亩产比对照区平均亩产63.5公斤提高48.95公斤,增产  相似文献   

11.
杂交中稻成穗率的限制因素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Ⅱ优7号为材料,通过不同疏穴时期、疏穴规格及三角形施氮方式处理,研究了影响杂交中稻成穗率的限制因素及其高产栽培途径.结果表明,最高苗期前后是影响水稻成穗率的环境敏感期,光照是该期影响成穗率的主导因素,增施氮肥对提高成穗率的作用不如改善光照条件的大,而且只有在群体基部光照条件改善的情况下才会起到明显作用.采取"三角形栽培改善最高苗期的群体基部光照条件和N-n-2期施上林氮肥"的栽培途径,具有显著降低苗峰、壮苗以及提高成穗率和着粒数的作用而增产,但其增产程度与稻田土壤肥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徐富贤  洪松 《作物学报》1997,23(3):311-317
1991-1993年以2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促芽肥不能提高到2、倒3节位活芽率,可提高倒4、5位活芽率。促芽肥对再生力的效果与母茎 鞘干物质重有关,当母茎鞘干物质过大或过小时,促芽肥的作用极小。  相似文献   

13.
14.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2003年分别以25个和18个杂交中籼迟熟组合为材料,从头季稻与再生力密切相关的若干性状中选择了可操作性强的5个性状进行与再生稻产量间的定量研究,提出了根据头季稻(前期)“分蘖力”、(中期)齐穗期“单位颖花茎鞘干物重占有量”和(后期)头季稻收后第5日头季稻桩再生芽的“出鞘率”3个性状,将杂交中稻再生力分  相似文献   

15.
16.
泰优390是杂交晚稻品种,是近年来集优质、高产、适应性广于一身的优秀品种,多年来只在湖南省作晚稻种植,为鉴定评价该品种在湖南省中熟区的适应性、稳产性、抗病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掌握该品种在湖南省中稻区的具体表现,通过试验并记录实际表现、掌握翔实试验数据,得出其适宜在湖南作为中稻品种引种、推广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杂交中稻在相同密度下,不同栽插方式群体发育规律及其穗粒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宽窄行及宽行窄株栽插方式的各项生育指标、产量结果都优于分厢和26.67cm×16.67cm栽插方式。在同一密度下确保落田苗数相互接近的群体,其最佳栽培规格依次为:(33.33+20)/2cm×16.67cm、(40+26.67)/2cm×13.33cm、(30+23.33)/2×16.67cm、33.33×13.33(单位:cm)。  相似文献   

18.
况浩池  何晓华 《种子》2001,(3):66-67
对Ⅱ优7号和对照种汕优63的主要经济性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生产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Ⅱ优7号的结实率、丰冰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稻瘟病性都优于对照汕优63,是一个理想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9.
叶龄模式理论为水稻的生长发育及器官建成提供了叶龄指标,从而指明了采取相应农艺措施的适宜时期。但各项农艺措施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作用及应采取的合理的数量指标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为此,我们应用我地已初步建立的杂交中稻生育叶龄模式,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产量较大的5个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灿 《中国种业》2020,(8):83-85
荃优W8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三系中稻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6091),具有稻米品质优、高产、稳产、广适性好、生育期适宜等优点。对品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及种子生产技术要点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