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苏南城市化进程迅速,圩区水面率对于当地的城市规划、城市防洪除涝保安全十分重要。以常州市芙蓉大圩为例,提出了工程总费用现值最少为目标函数,考虑生态需水、蓝线控制、泵站建设等约束的圩区城镇最优水面率非线性规划模型,对常州市芙蓉大圩进行优化计算,最优水面率为10.4%,该方法可供苏南圩区水系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受潮汐影响城镇圩区排涝泵站群常规调度方案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不受潮汐影响城镇圩区排涝泵站群常规调度能耗,提出了排涝总能耗最小单目标选优和圩区内(外)河水位限制多目标去劣的优化方法。为圩区排涝泵站群常规调度确定若干种典型排水条件组合,对每组排水条件,以泵站为试验因素、各泵站不同的运行规则为试验水平、不同运行规则组合下的最小运行能耗为试验结果开展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开展正交分析获得各泵站从优到劣不同运行规则组合序列。对每组运行规则序列,根据各泵站排水能力限制,应用动态规划法可获得圩区泵站群最低排涝能耗及对应的各泵站开机方案;对最低排涝能耗排序可获得圩区泵站群优化运行方案序列,进一步应用圩区内(外)河水位限制条件可获得圩区泵站群某排水条件下最优调度方案。以上海市城区某区域为实例,阐明了优化计算全过程,优化计算结果比现行调度方案的排涝能耗至少可节省6%。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南方圩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圩区内下垫面条件和排涝特点发生改变,原有农业圩区排涝模数计算方法不再适用。以江苏南部青阳园区为例,详述了城市化圩区排涝模数计算的平均排除方法,同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定量得出了排涝模数与调蓄库容、综合径流系数3者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回归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研究成果可以为圩区水系规划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沿江城市化圩区排涝水文计算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技术的中小型圩区除涝排水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圩区为例,依据中小型圩区排涝泵站的特点,以排涝泵站开机机组耗电费用最少为目标函数,以各时段机组开机台数为决策变量,特定排水标准下的排水水量为约束条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的方法,探讨了在满足特定排涝设计标准下该圩区内排涝泵站最优运行方式,对提高圩区排涝泵站管理水平,减少运行费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2年的田间排水试验,分析了不同排水设施的降渍效果,提出了小麦高产优质的圩区麦田降渍标准为雨后4天地下水位埋深大于80cm。证明了地下排水是消除渍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混合圩区排涝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展加快,一些传统的农业圩区逐渐转型为半城区半农业的混合圩区,区内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圩区排涝计算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减少受涝损失有着重要意义。以往排涝分析只着重于排涝模数,排涝动力的计算,很少考虑对排涝动力的配置计算。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河道平均洪水位与泵站排涝能力线性函数关系,并运用最优化法最终确定排涝动力的布局。以广东肇庆大旺经济开发区为例,在确定排涝模数和排涝动力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实现排涝动力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根据2年的田间排水试验,分析了不同排水设施的降渍效果,提出了小麦高产优质的圩区麦田降渍标准为雨后4天地下水位埋深大于80cm。证明了地下排水是消除渍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圩区逐渐发展成半城半农的混合圩区,随着圩区性质的转变,开展混合圩区排涝计算方法研究对于合理确定平原混合圩区的排涝系统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现状排涝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混合圩区排涝计算的水量平衡法的改进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南京周岗圩地区的排涝计算中。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面积权重法相比,该算法引入了最高控制水位及期末水位等约束条件,兼顾了农田地区与城镇地区的排涝要求,排涝计算结果偏于安全。研究成果可为平原混合圩区排涝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沿江圩区排涝泵站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华明  李德兴 《排灌机械》2003,21(1):18-20,24
介绍了安徽省沿江圩区排涝泵站建设情况,针对水泵产品标准化、排水扬程变幅以及对排涝标准的认识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产品制造和工程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封闭圩区水环境治理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江西省赣东大堤封闭圩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圩区堤防采用垂直封闭截渗技术后对圩区内水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封闭圩区工程、环境综合规划数学模型,采用逐次逼近法(MAP法)将非线性问题线性化,求解得出了圩区的最优水面率和滞蓄水深、最优外排装机容量和内排装机容量以及大堤的最优封闭率。文中所提出的数学模型可为类似圩区的工程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优化区域排涝管理。【方法】选取湖北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研究区域,将流域水文模型SWAT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S联合应用,设置了6种水旱比、5种水面率及5种城市化率的单因素变化(即其他2个因素不发生变化)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应用CLUE-S模型模拟生成各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图,建立了SWAT模型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降雨径流过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排涝模数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设计暴雨、其他因素维持现状条件下:当水旱比由0增加到1时,排涝模数减小了0.117 m~3/(s·km~2);当水面率由0增加到20%时,排涝模数减小了0.111 m~3/(s·km~2);当城市化率由0增加到10%时,排涝模数增加了0.104 m~3/(s·km~2)。排涝模数随着水旱比和水面率的增大均呈减小趋势,随着城市化率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在相同设计暴雨、其他因素维持现状条件下:当水旱比由0增加到0.2时,排涝模数只减小了3.06%;当水面率由0增加到10%时,排涝模数减小了14.03%;当城市化率由0增大到10%时,排涝模数增大了16.67%。3种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因素中,排涝模数对水面率和城市化率变化的敏感程度相当,对二者的敏感程度明显大于水旱比。【结论】在未来区域规划中,可以通过增大水旱比、增大水面面积和限制城市扩张来减轻排涝压力,其中适当增大水面面积和限制城市扩张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中山市东河水利枢纽工程是中顺大围主要的防洪、排涝、航运等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其中排涝泵站是全国排涝的主力泵站,对中顺大国声调人的工农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苏南某地二级树状河网为例,在运用S-P水质模型模拟河网水质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河网污水处理费用及引水稀释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污染控制最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各引水口的引水量及河网中各排污口的污水处理率进行优化计算,供苏南地区水系规划与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大型圩区为研究对象,开发出一通用的圩区地下水位随机模拟数学模型,用以模拟圩区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论文分析了大气降水、地表蒸发等随机变量的模拟预测方法,应用随机理论及时间序列理论对上述动态因素进行动态模拟,建立了不同边界条件的圩区地下水位机模拟模型.应用MODFLOW软件进行数值分析,给出特征点处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现状封闭率条件下的适宜水面率.结果表明,地下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为2.38%,成果为大型圩区工程规划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灌溉农业节水潜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结合江苏实际,根据江苏省一级水资源分区长系列年降雨量资料选择50%、75%、95%灌溉保证率的代表年,以江苏省52个计算分区为基础,分析并提出了江苏省及各流域分别至近、中、远期规划水平年的灌溉农业节水潜力,该研究成果对农业需水预测及制订节水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国内外农田排水条件差异,选择江苏省南京市高淳灌区为试验区,对WRSIS系统的主要结构———湿地、灌排系统及水塘进行了初步改进设计。利用改进WRSIS系统进行试验观测,分析评价了改进系统在增产、节水、减污等方面的效果,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大范围平原河网地区洪涝特性,指出这类地区存在本地降水引发的防洪问题。研究了防洪标准确定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洪标准表达需包含设计暴雨频率、设计暴雨年型、防洪设计水位、与承泄区水位组合关系等内容。研究了防洪标准确定的基本思路,大范围平原河网地区防洪标准确定时建议将低洼圩区作为整体来研究,中等城市或大面积乡村,防洪标准可选用50~100年一遇。对区域内部圩区和城镇防洪排涝治理提出了协调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莉青  夏卫 《农业工程》2013,3(1):96-100
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对江苏全省村级经济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江苏村级经济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村级经济,要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上入手,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