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农药介绍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24(11):46-47
中文通用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英文通用名称:aspilin农药登记名称及商品名称:30%2-(乙酰氧基)苯甲酸可溶性粉剂理化性质:2-(乙酰氧基)苯甲酸原药(含量≥99.0%)外观为均匀的白色结晶疏松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熔点50℃;沸点210℃~250℃;蒸气压0.2mPa;水中溶解度(20℃)1.2g/L;遇酸、碱易分解,遇湿气即缓缓水解。结构式:毒理学:2-(乙酰氧基)苯甲酸原药对雄性和雌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分别为3160mg/kg和3830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对皮肤、眼睛无刺激作用;有轻度致敏性。30%2-(乙酰氧基)苯甲酸可溶性粉剂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  相似文献   

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丁草胺·异噁草松48%可湿性粉剂在棉花播后苗前喷雾施药,防除棉田多种一年生杂草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持效期长。药后50d,总株防效均在90%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432~720g/hm2对棉花安全,1152ga.i./hm2处理棉苗有一定的抑制生长现象,但可恢复,对产量基本无影响。适宜推荐剂量为432~576ga.i./hm2。  相似文献   

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丁草胺·异噁草松48%可湿性粉剂在棉花播后苗前喷雾施药,防除棉田多种一年生杂草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持效期长。药后50d,总株防效均在90%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432~720g/hm2对棉花安全,1152ga.i./hm2处理棉苗有一定的抑制生长现象,但可恢复,对产量基本无影响。适宜推荐剂量为432~576ga.i./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分状况下化控对棉株蕾铃数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分状况下喷施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艾氟迪(AFD)和缩节胺(DPC)对棉花蕾铃数量、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籽棉产量、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高低是决定籽棉产量的重要因素,水分高则产量高。喷施调节剂后棉株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未喷施处理。喷施DPC对棉株蕾铃生长影响较小,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喷施DPC可使棉花增产,但纤维品质下降。喷施AFD对棉株蕾铃生长影响较大,使棉蕾铃数在生育期内的变化从大幅升降趋势变为先升后降的平缓趋势或缓慢上升趋势,对棉蕾开花成铃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抑制了新蕾生成,使得伏前桃产量明显增加,秋桃产量大幅下降,导致籽棉产量减少,棉花纤维品质略微改善。  相似文献   

5.
内生球毛壳属真菌CEF-082对棉花黄萎病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生真菌在生物防治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旨在明确棉花内生真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CEF-082对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拮抗作用及对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的防治效果。采用圆盘滤膜法、凹玻片法等测定CEF-082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温室采用滤液接种法和基质接种法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棉株内防御基因的表达及黄萎病菌的含量。结果表明,CEF-082的非挥发性代谢物对棉花黄萎病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为100%,对分生孢子产量的抑制率为70.5%,试验浓度范围内对分生孢子萌发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棉苗预接种CEF-082培养滤液或将CEF-082的玉米沙粒培养物接入基质中再种植棉花,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37%和66.88%;这两种处理对棉花的生长发育没有副作用,且后者对出苗有促进作用;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EF-082代谢产物显著提高了棉花防御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过氧化物酶基因(pod)和多酚氧化酶基因(ppo)以及β-1,3-glucanase基因的表达量,抑制了黄萎病菌在棉株体内的繁殖。棉花内生真菌CEF-082可以有效地防治棉花黄萎病,其作用机理主要有抗生作用和诱导抗性,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枣棉间作条件下,通过设置两行枣树之间种植4行棉花(Int-4)与2行棉花(Int-2)两种不同的间作模式,研究一年生枣树对间作棉花的产量形成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棉花在盛花期前LAI、SPAD及光合生理特性差异不显著,盛花期后差异显著。与单作棉花相比,Int-4间作模式下棉花的株高、LAI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产量比单作下降5.85%、10.40%、15.51%、13.26%、9.18%和41.61%,其胞间CO_2浓度(Ci)比单作增加4.18%;Int-2间作模式下棉花的株高、LAI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产量比单作下降3.10%、5.39%、11.80%、9.25%、6.09%和47.74%,其胞间CO_2浓度(Ci)比单作增加0.84%;SPAD差异不显著。而经济收入表现为间作4行棉花模式间作2行棉花模式单作棉花,4行枣棉间作与2行枣棉间作相比,株高、LAI和干物质质量分别显著下降2.85%、5.29%和6.85%,Int-4产量比Int-2显著增加11.73%,而SPAD值和光合生理特性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枣棉间作系统中,适当增加棉花种植密度有利于棉花高产,同时有利于经济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黄顶菊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密度黄顶菊对棉花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 黄顶菊发生密度在40株/m2下,对棉花出苗和苗期生长没有影响,但对棉花中、后期生长有严重抑制作用,导致棉花株高低、茎秆细、现蕾晚、蕾铃少,部分植株死亡。黄顶菊对棉花产量影响比较大,在1~40株/m2下,棉花产量损失32%~95%。棉花产量损失(YL)与黄顶菊发生密度(Dw)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L=66.230 4Dw/(1+66.230 4Dw/100),R=0.977 9。[结论] 黄顶菊对棉花中后期生长及产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水杨酸(SA)浸种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以2个对盐胁迫敏感程度不同的"中棉所41号(耐盐品种)"和"中棉所49号(中等耐盐品种)"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SA浸种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1)0.80%NaCl致使两棉花品种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下降,且叶片的PSII反应中心和受体侧受到伤害,其中中棉所41号的净光合速率比未用NaCl处理的降低17.19%,中棉所49号的降低19.46%。(2)SA浸种处理可以减缓盐胁迫对棉花的伤害,促进植株生长,有效地调节光合结构和气孔开度,促进光合色素的积累。(3)SA能引发棉花的自我抵御盐胁迫机制,0.80%NaCl胁迫下,0.05 mmol·L~(-1)SA的缓解效果优于0.10 mmol·L~(-1)SA处理。0.05 mmol·L~(-1)SA浸种对棉花盐胁迫的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从而抵御盐胁迫逆境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诱抗剂在香葱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不同处理对香葱生长及产量影响,筛选出适合在香葱上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诱抗剂,结果表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连续使用3次后,香葱葱管数、分蘖数和株高、产量均有大幅度增加,可推荐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水稻和稻田中2-(乙酰氧基)苯甲酸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稻田水样中残留的2-(乙酰氧基)苯甲酸用酸性三氯甲烷直接提取;而稻田土壤、水稻茎秆和稻壳样品则先用酸性乙醇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液提取,再用三氯甲烷萃取;糙米样品先用乙醇和三氯甲烷混合液提取,再用三氯甲烷萃取。各萃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后,经ODS Hypersid柱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10~3.06 mg/L范围内,2-(乙酰氧基)苯甲酸的 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在稻田水中添加0.1~1.0 mg/L, 稻田土壤、水稻茎秆、稻壳和糙米中添加0.1~1.0 mg/kg的2-(乙酰氧基)苯甲酸,其平均回收率在80.8% ~10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74%~6.11% 之间,其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茎秆、稻壳和糙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均为0.10 mg/kg(或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乙酰氧基)苯甲酸在稻田样品中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茎秆中消解迅速,半衰期分别为2.44~2.60、4.44~5.21、3.95~4.04 d。在低剂量和高剂量(有效成分0.027和0.041 g/m2)下在水稻成熟期施药3次和4次,至水稻收获时,其在糙米中的最终残留量未超过0.042 mg/kg。推荐我国对2-(乙酰氧基)苯甲酸在糙米中的最大允许残留水平(MRL)值为0.10 mg/kg。  相似文献   

11.
新疆枣棉间作下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枣棉间作模式中棉花的光合特性及产量,通过在棉花的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利用Li-6400光合仪测量单作、间作下棉花的光合特性,分析比较单作、间作产量及经济产值。结果表明:单作、间作光合特性差异在花铃期最大,间作棉花在花铃期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比单作棉花分别低31.33%、15.13%、22.39%,而胞间CO2浓度(Ci)比单作棉花高8.90%;产量上间作棉花的收获株数、总成铃数、皮棉产量比单作棉花分别低28.26%、32.7%、41.61%;枣棉间作在土地利用率和总经济产值上具有明显优势,表现在枣棉间作模式提高了35%的土地利用率,比同面积单作棉花提高了41.27%的经济产值,比同面积单作枣树提高了30.63%的经济产值。枣棉间作下,间作对棉花光合的不利影响随着枣树和棉花的共进生长逐渐增大,间作造成棉花的减产,但是具有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外源调节剂组合喷施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于2019―2020年分别在新疆昌吉、库尔勒以‘闫棉67’为材料,设置复硝酚钠15 g·hm~(-2)(AU1),复硝酚钠15 g·hm~(-2 )+苯肽胺酸75 g·hm~(-2)(AU2),复硝酚钠15 g·hm~(-2 )+苯肽胺酸75 g·hm~(-2)+调环酸钙30 g·hm~(-2)(AU3)3种外源调节剂组合,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分析打顶前后各喷施一次外源调节剂后棉花株高、果枝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累积及分配、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外源调节剂组合均可有效调节棉花株高,提高棉花果枝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其中AU3、AU2、AU1处理的2 a平均果枝数较CK分别增加了4.48%、7.68%、8.51%;外源调节剂对棉花生殖生长的调节作用大于营养生长,AU3、AU2、AU1处理的2 a平均生殖器官质量(蕾、花、铃)较CK分别增加23.58%、19.38%、13.46%。棉花产量随外源调节剂组合种类增加而增加,其中处理AU3较CK处理增产率最高,增产率2 a平均为15.84%,仅在2019年显著提高棉花衣分,较CK增加2.30%,但对纤维品质无影响。因此复硝酚钠15 g·hm~(-2 )+苯肽胺酸75 g·hm~(-2)+调环酸钙30 g·hm~(-2)组合的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绿色木霉LTR-2菌株的紫外线诱变改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 ,获得了可以在低温下 (1 0℃ )生长的绿色木霉LTR 2的快速生长型突变株LR ,以及对多菌灵具有抗性的突变株LRR。突变株对棉枯萎病菌、棉黄萎病菌、棉立枯病菌的平板拮抗能力一般低于野生型菌株。LR比LTR 2更能适合非根际土壤环境 ,而LRR在健康棉花根际的定殖能力上 ,比LTR 2有明显下降。LR对棉花立枯病基本没有防治效果 ,但对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则高于原始菌株 ;LRR对棉花上述 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原始菌株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龙拳)防除冬油菜田杂草试验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龙拳)75g/hm2对油菜田稻槎菜的防效药后30d在90%以上,药后60d对稻槎菜、牛繁缕的株防效、鲜重防效也均在92%以上。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剂(龙拳) 50%草除灵悬浮剂(高特克)混配施用,可提高对牛繁缕等其他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且对油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5.
36%三氯异氰脲酸WP(棉枯净可湿性粉剂,下同)是1种用于棉花拌种或喷雾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立枯病、炭疽病等病害的杀菌剂;甲胺磷是1种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应用广泛。然而两种药混合一起加水会立即燃烧和爆炸,甚至引起火灾。1999年曹县农民在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时,为了兼治棉...  相似文献   

16.
70%快胜干种衣剂防治棉花苗期害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70 %快胜干种衣剂包衣处理棉种防治棉花苗期害虫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70 %快胜干种衣剂包衣处理棉种对出苗安全 ,能促进棉苗生长 ,出苗后55d对防治蚜虫、蓟马和地老虎危害造成的棉花无头苗、多头苗和破叶的效果分别为87.0%、39.4%和58.0%,提高产量25.6% ,其综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剂10%林丹可湿性粉剂处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1983年——1985年的田间小区接菌试验及电算统计分析表明:棉花生长中期黄萎病的病情指数对棉花产量损失的影响最大,是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田间种植密度愈高,棉株群体间的补偿作用愈显著。说明适宜密植是弥补损失的措施之一。分析还表明:病害主要通过减少单株结铃数使产量降低,而对单个铃重的影响次之。作者还用多因素回归法求得了棉花产量损失的预测式为:L%=1-exp[-exp(1.028LnX_2-0.000157X_4+0.9967)]决定系数 R~2=0.7470在田间种植密度为每亩5000株左右情况下,产量损失的预测式为:  相似文献   

18.
棉田黄顶菊的经济阈值及竞争临界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顶菊是近年在我国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在河北省已进入农田.为明确黄项菊在棉田中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经济阈值以及竞争临界期,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黄顶菊不同密度对棉花的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顶菊的竞争干扰下,棉花的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均随黄顶菊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黄顶菊密度为5株/m~2时,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无黄顸菊对照;当密度为2株/m~2时,棉花产量显著低于无黄顶菊对照.对数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黄顶菊密度与棉花产量损失间的关系(γ=22.79 lnx十9.0277,R=0.9759).棉田中黄顶菊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0.66%~3.06%,经济阈值为0.69~0.77株/m~2,与棉花的竞争临界期为棉花播种后5.15~83.13天.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翻耕深度对覆膜滴灌农田小气候及棉花生长的影响机制,于2019年4—10月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开展田间试验,设置20、30、40 cm 3组翻耕深度处理(T20、T30、T40),以免耕处理(NT)作为对照,分析了翻耕深度对土壤孔隙率、农田耗水量、田间小气候、棉花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深度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孔隙率、增加膜内耕层土壤温度、促进植株耗水;棉株从膜内土壤中消耗的水分对冠层小气候的调控作用大于膜外土壤的水分蒸发对冠层小气候的调控作用,NT、T20、T30、T40处理膜内位置的农田耗水量分别是膜外位置农田耗水量的2.48、2.52、3.08、3.47倍;全生育期内,T20、T30、T40处理的农田耗水量分别是NT处理的1.30、1.42、1.52倍;深翻导致农田耗水量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冠层湿度,延长棉花生育期,使棉花增产。全生育期内,各翻耕处理(T20、T30、T40)的近地表平均冠层湿度分别比NT处理高12.83%、14.49%、17.55%,棉花全生育期分别比NT处理长10、16、23 d,籽棉产量分别比NT处理高670.68、1 252.67、1 584.02 kg·hm-2。  相似文献   

20.
以中棉所4l号和中棉所49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激素水平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6%Na Cl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叶片中ABA含量增加,CTK、GA和IAA含量减少,在0.05 mmol·L~(-1)SA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复合处理下,中棉所41号和中棉所49号幼苗中ABA含量分别降低了59.14%和76.71%,CTK、GA、IAA含量分别提高了55.39%、21.05%、22.39%和17.08%、12.5%、18.20%,说明SA处理可有效缓解盐胁迫的伤害;(2)ABA/IAA+GA、CTK/IAA和ABA/CTK值在0.6%Na Cl胁迫处理下分别为增高、降低和增高,0.05 mmol·L~(-1)SA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复合处理下,中棉所41号和中棉所49号幼苗中ABA/IAA+GA和ABA/CTK值分别降低了63.40%、74.03%和71.66%、79.99%,CTK/IAA值分别增加了28.41%和21.18%,说明SA可使幼苗体内激素恢复动态平衡,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3)0.6%Na Cl胁迫处理下棉花幼苗的株高、根鲜重、茎鲜重和叶鲜重都表现为降低,在不同浓度外源SA浸种和喷施处理下都有所恢复,幼苗根表现最为明显,用0.05 mmol·L~(-1)SA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处理0.6%Na Cl胁迫下,两品种棉花幼苗单株鲜重分别增加了24.20%和22.39%。SA能通过调控棉花幼苗激素含量从而提高棉花幼苗的耐盐性,其中以0.05 mmol·L~(-1)SA浸种+0.2 mmol·L~(-1)叶面喷施对缓解棉花幼苗盐胁迫的伤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