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铃重是构成棉花产量的基本要素之一。铃重对产量的影响据不同产量指标水平而不同。在产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铃重的影响不明显;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提高铃重是关键。棉花铃重受品种、发育程度、密度、施肥等诸多因子影响,为了实现棉花产量再上新台阶,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棉花铃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麦盖提垦区2010-2016年气象因素和棉花产量构成因子,并对气象因素和产量构成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近7年内麦盖提垦区气象因素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棉花产量构成因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单株成铃和皮棉产量的影响较大,对铃重和衣分的影响较小。温度是影响棉花产量构成的重要气象因素,其次是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对棉花单株成铃和皮棉产量均有较大影响,6月平均气温越高单株成铃越多、皮棉产量越高;7-8月≥20℃活动积温越高单株成铃越少、皮棉产量越低,9月平均气温越高单株成铃越多、皮棉产量越高;全生育期≥20℃活动积温越高单株成铃越多、皮棉产量越高。月降水量对棉花单株成铃有较大影响,其中7月降水量越多单株成铃越少。  相似文献   

3.
花铃期增温对棉花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杂棉7号为材料,研究了花铃期增温处理对棉花几个生理生化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增温处理棉花叶片的SOD、POD活性低于常温处理,MDA含量高于常温处理,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增温处理下皮棉产量、铃重、单株成铃数及衣分显著低于常温处理。因此,高温逆境对棉花生长有很大影响,最终表现为棉花产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棉花氮肥基追不同比例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棉花氮肥基、追不同比例施用,探讨对棉花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棉花施肥中氮肥作基追肥的不同比例对棉花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基肥比例增加,其产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棉花生产中氮肥基施比例过大,后期氮肥供应不足,影响棉花铃数的增长和铃重的提高,易造成棉花早衰,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5.
棉花的皮棉产量,是由铃数、铃重和衣分率三因素构成。其中,基础是铃数,关键是铃重。从我县近年“三桃”比例看,影响单位面积铃数和铃重的,主要是秋桃。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哪年秋桃比例大和铃重高,哪年棉花产量就比较高。对于地处赣北丘陵地区的瑞昌,争秋桃既有潜力,也是优势。更是近期内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土壤全氮含量和氮肥种类对棉花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尿素、硫酸铵、硝酸钙3种氮肥等量氮投入在不同土壤全氮含量条件下(分别为0.67、0.71、0.86、0.93、1.30 g·kg~(-1))对棉花的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5种不同土壤全氮含量的土壤,副区为3种不同氮肥。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对棉株铃重和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影响,土壤全氮含量1.30 g·kg~(-1)处理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显著高于土壤全氮含量0.67、0.71、0.86 g·kg~(-1)处理,但与土壤全氮含量0.93 g·kg~(-1)处理无显著差异。氮肥种类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铃重、籽棉产量、单株氮素吸收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和氮肥种类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单株氮素吸收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尿素、硫酸铵、硝酸钙3种氮肥等量氮投入在不同土壤全氮含量条件下(分别为0.67、0.71、0.86、0.93、1.30 g·kg-1)对棉花的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5种不同土壤全氮含量的土壤,副区为3种不同氮肥。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对棉株铃重和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影响,土壤全氮含量1.30 g·kg-1处理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显著高于土壤全氮含量0.67 、0.71、0.86 g·kg-1处理,但与土壤全氮含量0.93 g·kg-1处理无显著差异。氮肥种类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铃重、籽棉产量、单株氮素吸收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和氮肥种类对棉花单株干物质质量、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单株氮素吸收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度棉花成铃分布及铃重变化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棉花产量构成的三要素是铃数、铃重和衣分。在这三个要素中 ,衣分是由棉花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结铃数和铃重虽也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但它可以通过农艺措施进行调节 ,尤其是结铃性有较大的可塑性 ,而且在棉花生产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也是铃数和铃重。因此 ,研究不同密度栽培下棉花不同部位的结铃状况及铃重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棉花生产 ,实现棉花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试验方法试验于 1 994年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 ,沙质壤土 ,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中棉所 1 2 ,4月 2 6日播种 ,行距 0 .8m,行长 1 0 m,4行区 ,设 6个不同的密…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是棉花育种的主攻目标,产量构成因素中的铃重,铃数遗传力低,选择准确性差而难以获得明显的进展,并且进一步改良潜力较小。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间,花铃期间(开花———吐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是影响产量及品质的重要生育时期。本文从花铃期的长短对棉花产...  相似文献   

10.
亩铃数、铃重和衣分率是构成棉花产量的三个因素。衣分率较为稳定,而亩铃数和铃重则变幅较大。我县是靠亩铃数和铃重的增加,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适宜的群体和株铃的提高,是增加亩铃数的关键。成铃率的高低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但也有  相似文献   

11.
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为对照,在南疆研究滴施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艾氟迪对棉花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化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棉花滴施艾氟迪后株高变矮,单株果枝数增加,单株铃数、铃重增加,籽棉产量增加6.8%,皮棉产量增加7.9%,对棉花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研究脱叶剂对棉花脱叶率和产量的影响,以新陆早45号为材料进行了脱叶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脱叶剂虽能够显著提高棉花脱叶率,但亦造成棉花产量和铃重一定程度的降低,而且喷施时间越早产量和铃重降低的幅度越大。脱叶剂对棉花衣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棉花经济铃重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铃重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棉花单株生产力,而构成单株产量的铃重、株铃、衣分三因子又有明显的负相关。为此,通过选择小铃型、薄铃壳,高铃重,单铃子棉重与单铃壳重经济比值高的类型,即提高铃重经济比值的方法,缓解了三因子的矛盾,提高了棉花的单株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杏棉间作复合系统中棉花生长及生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大田棉花为对照,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LAI、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和LAI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随着距杏树垂直距离的增加,其变化呈偏态分布趋势;间作下棉花的铃重、株铃数、有效果枝数和衣分相比对照均有一定的减少,各处理与对照间单株铃数和果枝数差异极显著,间作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有效果枝数株铃数铃重衣分;间作减少了棉花的单位面积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在杏、棉间作下试验的3个品种中鲁棉研28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棉花种植方式和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JX013为材料,在湖南浏阳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8000、36000、54000株/hm2)、不同种植方式(直播、漂浮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方式中,生育期随密度的增加而延长,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随密度增高而降低,单位面积总铃数、籽棉产量随密度增高而增加;在同一密度下,生育期以直播棉最短,株高、果枝数、单位面积总铃数、籽棉产量以直播棉最大;不同处理对棉花铃重、衣分、衣指、子指、纤维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我省位于长江下游,秋雨多,烂铃重,一般年份烂铃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达20%以上,对产量、品质有较大影响。为了探讨减少烂铃的损失,我们在1984~1986年组成了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协作组,着重研究了棉花烂铃发生规律及采用不同杀菌剂、采摘黄桃和调节棉花生育期等方法,探索防治烂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艾氟迪(AFD)在辽河流域棉田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艾氟迪不同施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艾氟迪能协调棉花生长,提高单株有效铃数、平均铃重、衣分等产量指标,提高棉花产量。但是,艾氟迪用量过大会造成棉花贪青晚熟,棉铃吐絮不畅。施用艾氟迪在本次试验中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氮素用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产量及单位面积铃数和铃重,都随施氮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而衣分的变化不明显。氮素用量与棉花纤维整齐度和比强度也呈抛物线关系,中氮水平时,棉花纤维发育的关键酶活性最高。棉花纤维发育的关键酶活性与氮素水平和成铃时期存在交互作用。但是氮素水平对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皮棉产量是由密度×单株铃数×单铃子棉重×衣分构成的。单株铃数是构成棉花产量的因子之一,它与密度构成亩铃数。由于品种和栽培技术条件的不同,单株铃数在近似密度下,变动幅度是比较大的。亩铃数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对产量有决定的影响。因此,单株铃数是产量构成中最重要的因子,也是品种和栽培试验中的重要记  相似文献   

20.
棉铃是棉花收获物的载体,也是棉花品种重要标志性状之一。棉铃的形态、大小与产量及纤维品质密切相关,单位面积铃数和铃重是产量的构成因素。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铃长与绒长、铃重与子指呈高度正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