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分析油茶枝的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为油茶枝资源在茶薪菇液体培养上的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油茶枝总酚提取水提法优于醇提法。油茶枝含有丰富水溶性酚类物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当油茶枝水溶性总酚浓度为79.13μg·mL-1,对卵黄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的抑制率约为52.81%,对邻苯三酚体系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约为10.53%。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固化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添加真姬菇菌渣提取液对滑菇菌丝生长及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姬菇菌渣提取液增加了滑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量和漆酶活性。真姬菇菌渣是一种适合滑菇菌丝生长的栽培原料,可用于滑菇的栽培。  相似文献   

3.
膳食纤维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麦麸、葛渣为培养基的膳食纤维原料,采用液体培养技术,研究含膳食纤维基质原料的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营养转化效率的影响。与常规过滤液体培养基的试验比较,结果显示:未过滤的麦麸、葛渣培养基,有利于促进菌丝球形成,提高生物产量,从而促进菌丝对硒营养的代谢转化。其中,3%未过滤的麦麸培养基生物量高达22.4 mg·mL-1,硒吸收转化率高达71.05%,5%未过滤的葛渣培养基生物量最高达27.5mg·mL-1,硒吸收转化率高达96.16%,生物量比对照提高1~2倍,硒吸收转化率提高37%~45%。  相似文献   

4.
在PDA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金银花藤制成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ZnSO4来筛选适宜的茶薪菇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ZnSO4浓度为100mg/L时对茶薪菇菌丝生长最有利,过高浓度的ZnSO4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亚硒酸钠添加水平为3 μg· mL-l时,秀珍菇液体培养菌丝体动态变化规律,采用3×i0 L的全自动控制发酵罐液体培养秀珍菇富硒菌丝.选择发酵罐培养的生物生长量,培养环境、发酵液营养水平等动态因素,以菌球直径、菌球密度、液体培养基pH值、溶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为测定指标,确定秀珍菇富硒液体培养菌丝体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富硒组与对照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生物量、菌球直径、菌球密度三者随培养时间呈增长趋势,且变化显著相关.72 h培养结束时,对照组与富硒组生物量分别为1.92、1.81mg·mL-1.菌丝硒含量分别为4.99、45.37 mg·kg-1,富硒培养生物有机硒转化率为53.37%.随培养时间的变化,对照组与富硒组培养液中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相对一致,显示随着菌丝体的生长不断被消耗,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大球盖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研究了碳氮源不同添加量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球盖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葡萄糖1%,米糠3%,KH_2PO_40.20%;最适培养条件为pH6.5,接种量8%,摇床转速130r·min~(-1),培养周期为7d。  相似文献   

7.
谢天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57-10758
[目的]研究杏鲍菇液体培养微量元素对其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以期为杏鲍菇培养条件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杏鲍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微量元素,考察其菌丝生物量的变化,分析微量元素对其生长的影响,优化杏鲍菇培养条件。[结果]培养液中添加镁、钙以及少量的铁可以促进杏鲍菇生长,添加锌和过量的铁会导致杏鲍菇生长抑制。[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杏鲍菇液体发酵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稻曲病菌的纯培养株,并对稻曲菌适宜生长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中马铃薯葡萄糖和大米汁培养基最适合菌丝的生长;液体培养基中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最适合稻曲菌菌丝生长和产孢,光照对产孢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茶薪菇适宜的液体发酵条件及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适宜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4-26℃,培养基起始pH5.5-6.0,振荡频率150-180r/min,培养时间4-5d,菌丝生长最旺。发酵培养基为PDA——玉米粉综合培养基。为进一步研制成保健饮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多菌灵、克霉灵、甲基托布津、石灰)对茶薪菇、榆黄蘑、香菇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的浓度为0.3-0.4%的培养基对香菇的菌丝生长最适;克霉灵的浓度为0.1-0.2%的培养基对茶薪菇的菌丝生长最适;甲基拖布津的浓度为0.07%的培养基对香菇的菌生长最为适宜;石灰的浓度为2.5%的培养基对茶薪菇的菌丝生长最适。  相似文献   

11.
李青松  林华  杨远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362-9362
[目的]研究含有丰富营养的菠萝皮汁对黑木耳菌丝液体发酵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在黑木耳的斜面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加入4%、7%、10%菠萝皮汁的试验,观察菠萝皮汁对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7%添加量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与其他配方间差异在0.01水平显著,菌丝体干重达到最大,与其他配方有0.05水平显著差异。[结论]含有丰富营养的菠萝皮汁对黑木耳菌丝液体发酵生长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灵芝南GL11菌丝的生物学特性,以菌落直径和菌丝体干重作为主要考察指标,结合菌落长势、菌丝球大小和均匀性等因素,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方法对菌丝生长曲线以及不同碳氮营养、p H和温度等条件下研究灵芝南GL11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培养72~96 h为对数生长期,可溶性淀粉、蛋白胨可为母种培养基的优质碳氮源,初始p H 6.0和30℃为最佳条件;而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对于麦芽糖和蛋白胨的利用效果最好,并且当接种量为4%(v/v),在初始p H 8.0和26℃条件下有利于液体种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LED光照对秀珍菇菌丝降解代谢硒强化麦麸中的促进作用,开发LED在食用菌营养转化代谢方面的潜在优势,以富硒秀珍菇液体种为供试菌株,通过LED间歇照射和遮光2种不同培养方式,研究秀珍菇菌丝对降解代谢硒强化麦麸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LED间歇照射培养,秀珍菇富硒培养组(Se-L)和秀珍菇培养组(CK-L),其麦角固醇含量分别比对应的遮光组(Se、CK)提高14.2%和8.8%;秀珍菇富硒培养组(Se-L)的硒转化效率比遮光组(Se)提高34.3%,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率达42.6%;LED光照间歇照射培养降低了培养产物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而使柚皮苷和川皮陈素等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研究表明LED间歇照射培养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生长,并能提高对硒强化麦麸的降解代谢与硒营养转化作用,是影响培养产物营养品质指标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食用菌高效栽培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滑菇菌糠提取液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滑菇菌糠提取液能够促进榆黄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是有促进作用的,添加量为30%最为理想,而对平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是有抑制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和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寿荣  温鲁  吴梅艳  姜春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08-11909
[目的]明确碳氮源和培养方法对蛹虫草液体菌种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碳氮源的培养液,接种蛹虫草菌种后分别进行振荡培养和静置培养,观察培养液中菌丝球的大小、多少和分生孢子数量,再进行栽培比较。[结果]碳源以玉米糁、玉米、小麦、小麦米为好,氮源以蛹汤和蛋白胨为好,培养方法则以振荡培养为好。[结论]选用适宜碳氮源进行蛹虫草的振荡培养,可获得优良的液体菌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菌丝干重法测定不同液体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量,用抑制胚根生长测定法测定粗毒素对胚根的抑制作用,用叶片针刺接种法测定粗毒素对牡丹离体叶片的致病程度,筛选出最适合牡丹红点病菌产毒的液体培养基,初步测定牡丹红点病菌粗毒素对供试材料的致病性.结果表明,PD培养液中菌丝生长情况最好,最适合牡丹红点病菌菌丝生长,基础培养液中菌丝生长情况一般;从基础培养液中提取的粗毒素对小麦胚根抑制作用最明显,对牡丹叶片致病力最强,最适于牡丹红点病菌产毒,故基础培养液为牡丹红点病菌最适产毒的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的麦角硫因含量,筛选杏鲍菇528培养的营养配方,以期为开发高含量的麦角硫因杏鲍菇深层液体发酵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固体培养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探讨杏鲍菇528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发酵物干重、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值为指标,研究杏鲍菇528液体深层发酵菌丝生长的营养配方,探究不同氨基酸对深层液体培养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的影响;最后通过L_9(3~4)正交试验分析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的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杏鲍菇528固体培养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分别为玉米糁粉和蛋白胨;在杏鲍菇528液体发酵培养中,玉米糁粉2.0%和蛋白胨2.0%组合碳氮源培养基液体培养的发酵物干重值达33.30±0.81 g·L~(-1),显著高于其他浓度比例的碳氮源组合,且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更适宜杏鲍菇528液体培养;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这5种氨基酸均可明显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麦角硫因产率,其中组氨酸诱导培养的杏鲍菇液体发酵物中麦角硫因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3.73倍,且明显高于其他氨基酸。【结论】杏鲍菇528深层发酵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糁粉2.0%、蛋白胨1.5%、组氨酸0.15%、麦麸细粉1.0%、KH_2PO_4 0.1%、MgSO_4 0.1%、谷氨酸0.1%和维生素B_6 0.1%,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达20.50±1.80 mg·L~(-1)。  相似文献   

18.
对青钱柳内生真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青钱柳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及以此为微生物源的药物开发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适量青钱柳茎叶后,从青钱柳茎叶分离到的菌株数量明显增多,青钱柳茎叶最佳添加量为100 g/L;液体培养基中添加青钱柳茎叶后,其菌丝体获得量、干菌丝获得率呈增长趋势,青钱柳茎叶的最佳添加量为150 g/L.  相似文献   

19.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培养基有效成分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配制2种液体培养基和5种大米、玉米配比的栽培料,通过菌种培养和栽培比较表明,添加奶粉的培养液培养的液体菌种有利于蛹虫草的生长,不同大米和玉米配比的栽培料对蛹虫草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了3种碳源培养基对纯培养猪苓菌丝生长及胞外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培养基对猪苓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在麦芽糖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生物量大;在麦芽糖培养基中蛋白酶活性较高;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类所表现出的活性变化规律是否与猪苓菌丝的共生型真菌特性有关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