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鼠(兔)害是指由啮齿动物引起的一类森林灾害。阿勒泰地区山区和平原森林均发生,全地区鼠(兔)灾害发生面积达到300多万公倾。近年来,鼠害不但毁灭草,而且危害农田、林带、果园、苗圃基地,居民点等,对阿勒泰地区,每年农、林、牧业遭受的鼠害面积67万公倾左右,造成经济损失上千万元。根据调查统计,全地区2007年鼠害发生面积80万公倾,严重危害面积33万公倾,  相似文献   

2.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与灾害等级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火灾灾害等级是指森林火灾发生之后 ,根据森林受害程度及由此引发的水土流失、沙尘暴等次生灾害对人类经济等方面的危害程度 ,以平均值计量并划分的等级。它能全面反映森林火灾灾害的实际情况 ,有利于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因此有必要对森林火灾灾害的等级划分进行系统研究。1 森林火灾灾害损失的界定1 1 森林火灾灾害划分直接灾害 :火灾直接造成的灾害。包括受害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珍贵野生动植物、建筑物、铁路、通讯设施、人员伤亡等。次生灾害 :由于森林保护作用的消失而带来的灾害。次生灾害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次生灾害源 ,如…  相似文献   

3.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新店林场常年风沙较大,降雨量较小,土壤为沙壤土。由于初植密度过大,龄级进入中龄林没有及时进行抚育间伐,造成林木营养空间过小。另外,由于气候干旱等因素使樟子松树木生长不良,加之以蛀干害虫松树蜂和松幽天牛等危害造成林分内出现枯死状况,灾害木亟待清理。部分林地林木已进入中龄林,由于当地地域条件所限,不能形成天然更新,为了合理经营森林对其进行人工更新。  相似文献   

4.
基于物元模型的北京市大兴区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沙灾害是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生态问题.应用物元法模型对北京市大兴区进行风沙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由于人为活动较强烈,毗邻北京中心城区的大兴区北部较南部危险等级高.扩大绿化面积、改良土壤、减少人为扰动是减少风沙危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冰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易对森林造成巨大破坏。在全球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冰雪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上升趋势。文中综述了冰雪灾害后森林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便为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参考。今后的研究热点是加强对灾后森林养分循环、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种子库的长期研究,开展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呼吸和土壤理化性质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运用3S技术监测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灾后动态变化、建立更科学精准的受灾森林生态系统评估体系,以及建立生态修复模型预测冰雪灾害后的森林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受到广泛关注。荒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周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调查研究了2006年重庆市高温干旱灾害影响下7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并对灾害作用机理做了简要分析。高温干旱灾害影响下,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ellicornis(F.Smith)、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bambusae Reck及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均表现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8.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经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方法;提出通过定量和半定量折算的方式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值,将造成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以货币数值形式反映出来,实现定量评价的目标;同时,以福建省受灾森林为例,对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经济损失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冰冻灾害造成福建省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方面的价值损失分别为107.906,80.228,52.617,27.782和0.720亿元·a-1,共造成生态服务价值的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69.253亿元·a-1,给福建省林业造成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经济损失为45.975亿元.说明冰冻灾害造成森林间接使用价值的损失远大于森林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雨雪冰冻灾害对引发森林火灾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初发生在广东省的雨雪冰冻灾害使灾区的森林火灾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并造成伤亡严重、火灾扑救极为困难等影响.灾害使森林火环境恶化、灾害木不能及时清理、生物防火林带和防火设施受损严重等是造成森林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加大害灾木清理力度、恢复并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建立林火预警机制、修复防火设施、提高科学经营水平、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灾区防御森林火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常见自然灾害,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大的泥石流灾害事件发生。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死亡人数近千人 (罗元华2000年),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环境的持续破坏 ,使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更趋严重。因此,必须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研究、评估、预测预报和减灾管理,组织实施经济有效的防治工程,从而尽可能防范灾害的发生和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1.
1湖北省林业气象灾害的特点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林木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同时,季风气候具有季节性变化和实际变化大的特点,给林业生产带来了许多气象灾害,主要是低温冻害、冰冻、干旱、大风和冰雹等。这些气象灾害的分布较为复杂,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及不同地区灾害种类和成灾程度均不尽相同。湖北省森林资源丰富,油桐、油茶、茶树、柑桔等经济林、果木材的分布较广,一旦遇到严重的气象灾害,就会给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如1977年1月底的低温冻害,全省1.53万hm’柑桔中1.14万hm’受冻,占栽…  相似文献   

12.
袁再勤  孟茹 《绿色科技》2014,(9):230-232
以2012年7月份的暴雨洪涝灾害给汉中市造成的危害为例,总结了汉中市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应急气象服务措施,并根据汉中气象灾害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减少气象灾害损失,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常见自然灾害,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大的泥石流灾害事件发生.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0多亿元,死亡人数近千人(罗元华2000年),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环境的持续破坏,使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更趋严重.因此,必须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研究、评估、预测预报和减灾管理,组织实施经济有效的防治工程,从而尽可能防范灾害的发生和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元月,我国南方大地经历了一场50年罕见的冰雪灾害,在造成大面积交通瘫痪、停水断电、房屋倒塌等严重生活危机的同时,作为生态保障的森林也遭到了一场浩劫,受冰雪、冻雨危害,树木翻蔸、折断、冻死,经济林毁芽、减产,生态建设遭受重创,给广大林农、林业企业造成重大损失,部分地区林业损失已占全部灾害损失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舟曲林区森林苗圃灾害类型和主要危害形式,经分析该林区森林苗圃灾害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后认为,该林区每年3~9月是森林苗圃灾害多发期,其中5月是灾害发生高峰期。同时,提出了该林区森林苗圃灾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林业资源管理》2013,(3):112-118
以江西大岗山地区的常绿阔叶林、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林(Phyllostachys pubescens)等3种林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其主要水文生态效应在雨雪冰冻灾害前(2006年)与灾害后(201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3种林型林内降雨量增加,相比雨雪冰冻灾害前各林型的树干径流率、穿透雨率都有所增大,截留率变小,其中阔叶林的树干径流率、穿透雨率和树冠截留率变化幅度最大,毛竹林的变化幅度最小;3种林型地上枯落物增厚和蓄积量增多,枯落物持水量和截留能力也相应增大;雨雪冰冻灾害后3种林型土壤主要水分物理性质和主要水文效应变化较小,这可能与土壤在枯落物下层未直接受到雨雪冰冻灾害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汉中市暴雨灾害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以来汉中市暴雨天气及其造成损失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汉中市暴雨天气总体上呈现出频率增加、范围增大、强度增强的趋势;暴雨天气发生时间跨度大、覆盖范围大、常出现的地区主要在汉江以南的巴山沿线以及秦岭南坡地区,单日极端降水观测记录呈现增加趋势,灾害损失大等特点。指出了需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暴雨灾害的防御工作,加强暴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健全完善暴雨灾害应急联动体制,尽最大可能减少暴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8.
冰雪灾害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初,湖南省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随之次生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增加。文章分析了冰雪灾害后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的原因和危害特点,并提出物理、化学、生物防治及飞机防治等多种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旅游开发对若尔盖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和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旅游开发强度下土壤养分和物理性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1)不同旅游开发强度(强度等级)对若尔盖高原湿地花湖景区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氮、磷、钾)有着较大差异。(2)不同旅游开发强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放牧干扰强度的增加,样地土壤容重逐渐增大、孔隙度逐渐减小。干扰导致土壤持水量和含水量下降,重度和中度干扰下土壤持水量和含水量与无放牧干扰时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5)。放牧压实造成土壤表层孔隙度下降,致使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下降,其中稳渗速率下降最为明显,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干扰下土壤稳渗速率比未受放牧干扰时分别下降了49.81%,81.89%和92.34%。(3)旅游活动、过牧超载等人为干扰活动是引起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寒冷造成土壤利用性能受限,植被生长缓慢且破坏后难于恢复,湿地中伴随着水的大量流失和进而引发的湿地功能的的丧失对若尔盖及附近地区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演变产生重大影响。应对若尔盖湿地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严禁挖沟排水和过度无序旅游,乃是保护土壤,稳定若尔盖湿地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只有这样,保护土壤生态系统才有依托,才有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8年年初雨雪冰冻灾害对崇义县林业造成巨大危害的分析,提出了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林业应急对策及建议,提醒人们进一步注重林业发展,关注国家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