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林县昌盛农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地处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县城以东6 km的龙头山流域,总土地面积4.3 km2。该园区创建于1996年5月,是以股份制形式购买"四荒"始建的全县首家"以工补农"型股份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22年来,累计投资达1.8亿元,完成坡改梯53.33 hm2,营造生态林66.67 hm2,栽植经果林66.67 hm2,种植花草13.33 hm2,建旱井、水窑、水池和淤地坝等水利水土保持工程60多处,开发水面养殖2.67 hm2,水土流失面积基本得到有效治理,综合效益较显著。总结了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永 《南方农业》2013,(7):46-49
重庆市永川区2010年末实有承包耕地面积4.98万hm2,其中参与流转的农村土地为2.38万hm2,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达2.17万hm2。分析重庆市永川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加快规范流转程序,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加强政府引导、支持和监督"等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5年,重庆市约栽培有李树3.14万hm2,产量达27万t,稳居重庆市第三大水果生产地位。以渝北、巫山、万州和开县栽培面积大,发展水平较高,其中,渝北、巫山的栽培面积均超过6000 hm2,在李子品牌打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各集中产区建立品比园,解决品种混乱的瓶颈问题;开展李标准化栽培,推动产业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江源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水土流失使源区草场退化与沙化,目前的退化草场面积达250万hm2;大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下降,造成河川径流量减少;生物多样性萎缩。目前三江源区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8.07万hm2,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6.29万hm2、经果林0.05万hm2,种草3.78万hm2,实施封禁治理7.82万hm2,建设基本农田0.13万hm2,有效地缓解了牲畜缺草现状,提高了草地水源涵养能力,改善了草地生态环境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原则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经过3年的实施,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显著: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9.2%,580 km2的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得到了整治;建成了高标准综合配套的坡改梯工程7 123 hm2,新增保护耕地面积27 370 hm2,增加灌溉面积13 364 hm2,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粮食总产量比治理前增加6.1%;农业总产值由治理前的13.16亿元提高到17.67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1 076元上升到1 369元,农村贫困人口由治理前的13.74万人减少到10.02万人;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了社会进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抓好"珠治"工程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实现冬小麦籽粒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的途径,为制定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和中穗型小麦品种"山农15"为试验材料,根据品种特性分别设置4个种植密度("泰农18":135万苗.hm 2、270万苗.hm 2、405万苗.hm 2和540万苗.hm 2;"山农15":172.5万苗.hm 2、345万苗.hm 2、517.5万苗.hm 2和690万苗.hm 2),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运转分配、氮素利用效率以及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态氮总积累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籽粒氮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氮含量下降,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升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泰农18"的氮素利用效率随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山农15"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态氮总积累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泰农18"和"山农15"兼顾高产和高效利用氮素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270万苗.hm 2和345万苗.hm 2。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土地荒漠化监测结果及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遥感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和"多因子数量化评价法"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于2009年对甘肃省荒漠化土地进行了第四次调查监测,并对2004年和2009年两期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甘肃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 921.28万hm2,其中风蚀土地面积1 549.83万hm2、水蚀284.91万hm2、盐渍化70.26万hm2、冻融16.29万hm2,与2004年监测结果相比,5年间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3.49万hm2,年逆转率为0.14%。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总体呈相持递减趋势,荒漠化有所逆转,荒漠化程度总体在减轻。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丰都县几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75万hm2,其中坡耕地还林1.02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43万hm2,封山育林0.30万hm2。本文结合丰都县退耕还林实际情况,从"深入宣传、提高认识","及时兑现政策、从根本上巩固成果"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喀斯特森林随降水流动的主要元素动态。结果表明:随降水流动的NO3-,NH4 ,K ,Ca2 ,Mg2 ,SO42-,Cl-,Na 浓度,在林隙、林内、树干茎流和溪流水中的月动态以夏季较低、冬季较高。沿着"大气→森林→集水区溪流水"的流动轨迹,部分离子浓度呈"富集"或"扩散"状态。按其空间分布式样可划分为:持续富集型,包括Ca2 和Mg2 ;地表富集型,包括K ,Na ,Cl-,NO3-和NH4 ;其它型,包括SO24-。黔中喀斯特山地每年随降水输入森林-土壤系统的N量为9.479~12.692 kg/(hm2.a),随地表径流和90 cm壤中流的流失量为0.452~0.727 kg/(hm2.a),净增量为9.027~11.965 kg/(hm2.a),占森林-土壤系统总量的0.08%~0.10%;K的相应量分别为12.749~19.557 kg/(hm2.a),1.701~4.670 kg/(hm2.a),8.071~17.856 kg/(hm2.a),0.01%;Ca的相应量分别为50.800~84.064 kg/(hm2.a),10.103~12.939 kg/(hm2.a),40.697~71.125kg/(hm2.a),0.39%~1.29%;Mg的相应量分别为9.712~16.287 kg/(hm2.a),1.590~3.439 kg/(hm2.a),8.122~12.848kg/(hm2.a),0~0.03%。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市果树业发展迅速,目前南通市果树栽培面积9460 hm2.分析南通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指导、推进质量建设、提升品牌效应、培育竞争主体、拓展产业功能、保护地方品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