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由病毒侵染引起的草莓病害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目前已报道的22种主要草莓病毒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了草莓斑驳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和草莓皱缩病毒等4种在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并综述了国内外草莓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同时对未来草莓病毒性病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从事草莓栽培工作的生产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IBA浓度对草莓组培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雪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5):35-36,52
草莓作为公认的高档水果受到了广东人的喜爱,但由于草莓种苗病毒害严重,限制了广东地区草莓的生产和发展,利用草莓脱毒苗的组培快繁技术发展广东的草莓产业需求极其迫切。该试验以草莓品种佐贺清香为材料,将草莓脱毒组培苗植入丛芽增殖培养基中,研究IBA浓度对草莓组培苗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草莓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山西省草莓产业发展,对山西省草莓科研的历史、现状及近10年来主持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述,对山西草莓种质资源研究利用情况,包括草莓种质资源鉴定评价、草莓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对外交流与引种利用等做了详细阐述;分析了草莓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草莓科研工作提出几点设想,以期促进山西省草莓科研与生产的良性发展,加快山西省草莓产业化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草莓增产,提高草莓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生产和推广有机、无公害草莓,总结了脱毒草莓种苗生产技术和经验,并对生产脱毒草莓种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草莓(Fragaria × ananassa Duch.)营养价值丰富,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由病毒侵染引起的草莓病害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据此本文对目前已报道的22种主要草莓病毒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了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 SMoV)、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 SVB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 SMYEV)和草莓皱缩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 SCV)四种在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并综述了国内外草莓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同时对未来草莓病毒性病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从事草莓栽培工作的生产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优质、安全、健康的草莓生产技术提供参考,介绍了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草莓技术及操作步骤,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对比。结果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草莓提高了草莓产量,提升了草莓品质,增强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草莓露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山东省主栽草莓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草莓露地栽培技术,以期为草莓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日系草莓品种的抗病性,减轻病虫害危害、增加产量,以提高京郊草莓种植水平,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北京市对外科技交流协会的支持下,先后聘请日本专家对北京市草莓生产进行技术指导。通过技术交流,先后引进了草莓高架基质栽培、营养钵育苗和高架网槽式育苗等新型技术,丰富了北京市草莓栽培模式,提升了草莓种苗的品质,有效地促进了北京市草莓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红颊草莓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轮作方式下大棚草莓病害发生情况、草莓大果率及全年经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轮作方式下草莓发病情况由重到轻依次为草莓+自然休闲不耕翻土壤(CK)草莓+水芹(A)草莓+蕹菜(B)草莓+闷棚(C)。草莓+闷棚产量最高,草莓+自然休闲不耕翻土壤(CK)产量最低,草莓+蕹菜、草莓+水芹、草莓+闷棚产量比对照高6.03%、6.80%、9.67%。草莓+蕹菜、草莓+水芹、草莓+闷棚大果率平均比对照高36.8%、40.1%、44.1%。草莓+蕹菜、草莓+水芹、草莓+闷棚3个处理的纯效益比对照分别高35.8%、39.0%、31.9%。因此灌水休闲耕翻土壤+草莓虽可有效降低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但经济效益低,而蕹菜+草莓与水芹+草莓轮作方式下草莓发病率较轻,产量增加,大果率提高,是生产上克服草莓大棚连作障碍切实可行的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草莓种植水平和增加草莓经济效益,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上海地区草莓真菌病害有16种之多,基本探明了上海地区草莓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草莓病害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大通牦牛”Lfcin基因,为将该基因应用于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大通牦牛”基因组DNA中获得乳铁蛋白素(Lactoferricin,Lfcin)基因序列;将Lfcin基因连接于pGEM-T easy载体,送至生物公司测序;将“大通牦牛”与奶牛的Lfci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对牦牛、奶牛、人、小鼠等物种的Lfcin蛋白进行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克隆获得了含“大通牦牛”LF(Lactoferrin)第二外显子的DNA序列,共778bp,其中Lfcin基因编码区长75bp,编码2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牦牛DNA序列与奶牛该序列存在11个碱基的变异;牦牛和奶牛的Lfcin蛋白质序列完全相同,各物种Lfcin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Lfcin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结论]该研究为Lfcin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以及进一步研究Lfcin蛋白的生活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同地区适宜苦荞品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筛选适应大同地区生态条件的高产苦荞麦品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大同地区分别对‘黑丰1号’、‘六荞2号’、‘威宁3号’、‘湖南3-1’、‘西农9909’、‘六荞1号’、‘湖南1-2’、‘晋荞麦2号’、‘湖南3-2’、‘黑粒苦荞’、‘白苦荞’、‘黑苦荞’、‘苦荞’、‘黑绿荞’和‘额洛乌起’15个苦荞麦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苦荞’、‘晋荞麦2号’和‘黑苦荞’3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高,较适宜在大同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1990—1993的采用多年多点多因素试验方法,对大同盆地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共研制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22种。  相似文献   

14.
青海大通牦牛肌间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①供试动物。大通牦牛和大通黄牛。二者分布地区及其生态条件见表1。②试剂及药品。氯仿,氢氧化钾,氯化钠,硫酸氢钠,甲醇(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正己烷(色谱纯),有机相过滤膜(0.5μm),高纯氮气(99%)等。21种常规脂肪酸甲酯(FAME)标准品为:C6:0、C8:0、C10:0、C12:0、C13:0、C14:0、C15:0、C16:0、C16:1、C17:0、C18:0、C18:1、C18:2、c9t11C18:2、t10c12C18:2、C18:3、C19:0、C20:0、C20:4、C20:5、C22:6(均购自Nu—Chek公司,纯度≥98%)。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通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县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了大通牦牛IGF-I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具有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找出等位基因的多态位点,将该位点多态性与大通牦牛生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R-SSCP检测到大通牦牛具有AA、AB、BB 3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02 8(0.097 2);对IGF-I基因第1内含子进行序列比对,发现一处单碱基C的缺失/插入,造成了该位点多态性的出现;6月龄和12月龄基因型为AA的大通牦牛的体质量和体斜长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P<0.05);18月龄基因型为AB的大通牦牛的体高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BB型(P<0.05),说明大通牦牛品种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长性状有高于AB和BB基因型的趋势,可以作为大通牦牛品种选育的目标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大通牦牛皮肤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通牦牛的皮肤发育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对4个年龄段(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牦牛)大通牦牛的皮肤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皮肤均表现为表皮薄、真皮特厚的特点,且真皮层内毛细血管较少,表皮层内含大量色素细胞;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全皮厚均表现为出生后至30日龄逐渐变厚、至180日龄时又变薄、至成年时又变厚的一种变化趋势。[结论]为深入了解大通牦牛皮肤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组织结构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同盆地盐碱地生态修复利用植物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盐碱化是大同盆地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大同盆地盐碱状态和抗逆树种的栽培及其抗盐碱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同盆地为寒、旱、多风气候,土壤盐碱化严重而且植被稀少.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5个树种进行盐碱地栽培实验,其中成活率较高的依次为枸杞、新疆杨、柽柳、白榆、沙枣、漳河柳.盐胁迫6个当地栽培树种的幼苗,...  相似文献   

19.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大通牦牛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Κ-酪蛋白(Κ- casein,Κ-CN)基因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大通牦牛群体中被检测的两个位点均存在遗传多态 性。GH基因PCR—RFLP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755和0.8255;(?)-CN基因PCR-RFLP 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117和0.8 883。GH基因和(?)-CN基因PCR-RFLP位点的基因 型分布均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P<0.01)。大通牦牛群体内平均基因一致度和基因多样度分 别为0.7561和0.2439。  相似文献   

20.
青海大通牦牛肌间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大通牦牛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对大通牦牛肌间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分析其组成及含量,并与当地大通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大通牦牛肌间脂肪中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极显著低于大通黄牛(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极显著高于大通黄牛(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大通黄牛无明显差异(P〉0.05)。大通牦牛PUFA/SFA和n-6/n-3PUFA均在推荐比例之内。[结论]大通牦牛肌间脂肪酸构成优于当地黄牛,营养价值更高,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