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路面附着系数实时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车辆动力学控制中的道路路面附着系数实时估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使用魔术公式建立1/4车辆制动模型,即车轮制动动力学模型;然后将其中的附着系数相关项视为制动系统的扩张状态,建立其扩张状态观测器,通过轮速信号和制动力矩信号实时观测制动过程中地面与轮胎间的纵向力,进而计算出路面附着系数;最后在均匀路面和突变路面条件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车辆制动系统参数摄动和传感器噪声具有鲁棒性,可以准确地实现道路路面附着系数的实时估计,观测器与控制器设计具有一定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对车辆动力学控制中的道路路面附着系数实时估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使用魔术公式建立1/4车辆制动模型,即车轮制动动力学模型;然后将其中的附着系数相关项视为制动系统的扩张状态,建立其扩张状态观测器,通过轮速信号和制动力矩信号实时观测制动过程中地面与轮胎间的纵向力,进而计算出路面附着系数;最后在均匀路面和突变路面条件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车辆制动系统参数摄动和传感器噪声具有鲁棒性,可以准确地实现道路路面附着系数的实时估计,观测器与控制器设计具有一定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分离路面汽车牵引力控制道路试验参数匹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辆牵引力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及控制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控制效果。在附着系数分离路面上进行了冬季原地起步直线加速道路试验,分析了发动机油门调节与驱动轮制动控制的不同目标滑移率匹配分别对整车牵引力控制系统动力性及行驶稳定性的影响。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在附着系数分离路面上,采用制动控制为主、油门调节为辐的联合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能有效抑制驱动轮过度滑转,充分提高车辆动力性能,同时也保证了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车辆ABS控制算法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车辆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逻辑门限值和滑移率ABS控制算法的不足,并提出了基于路面附着系数的ABS控制算法。设计和开发了适应于BJ2020车型的单轮防抱制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并在转鼓试验台架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通过仿真计算和试验研究,证实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为防抱制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整车性能检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室内试验台架检测方法.该试验台检测系统主要由路面附着系数模拟装置、车辆运动惯量模拟装置、测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组成.在相同工况下对同一辆车进行ABS台架与道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汽车ABS台架检测方法能够真实地模拟汽车在道路上的运行工况;台架检测结果中的关键技术参数与道路试验相应参数误差小于5%,证明了该ABS台架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和控制特点,描述了通用的ABS模型以及在仿真中用到的模型参数。对ABS模型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和试验比较,还运用ABS模型,得出了直线制动和转弯制动两种工况下的ABS作用效果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雨天行驶机动车制动效果下降,制动距离延长。制动效果的好坏,一般取决于车辆的装载质量、车辆的车速、车辆的制动力、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制动操作的技巧,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附着系数的大小。干燥路面的附着系数比湿润路面的附着系数大得多。如干沥青路面附着系数是0.6,湿沥青路是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农用车辆使用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了复杂路面农用车辆制动防抱死系统仿真模型和仿真试验控制问题,建立了1/3农用三轮车制动动力学模型、复杂路面附着条件模型、农用三轮车仿真模型和复杂路面仿真模型,提出了两种制动工况下的仿真试验方法,准确模拟出农用车辆在复杂路面制动时车速与轮速曲线变化情况,验证了复杂路面ABS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电动汽车再生摩擦集成制动系统,建立了集成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仿真系统;针对小型电动乘用车,分别在高附着路面直行、低附着路面直行、高附着弯道行驶3种典型工况下,对集成制动系统进行ABS性能仿真试验研究。研究中,以各轮制动转矩、滑移率和质心纵向加速度表征ABS控制性能参数,以纵向位移和质心侧偏角表征车辆行驶稳定性参数,以制动能回收率表征车辆能量回馈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再生摩擦集成制动系统具有较高制动性能、良好的ABS控制性能及较好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性能,同时显著提高了制动能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和控制特点,描述了通用的ABS模型以及在仿真中用到的模型参数.对ABS模型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和试验比较,还运用ABS模型,得出了直线制动和转弯制动两种工况下的ABS作用效果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防抱死控制系统(ABS)被用来改善车辆在较滑的路面紧急制动时的控制性能。控制目标是在适当方向增加车轮的驱动力以维持足够的车辆稳定性和转向性以及缩短车辆的制动距离。本文提出了一种ABS优化模糊控制器。目标函数被定义为维持车轮的滑移率在一个理想水平以便获得最大的车轮驱动力和车辆减速度。用遗传算法来优化模糊单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收敛快且在不同路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在制动过程的汽车二轮数学模型,同时建立了基于ABS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了直线的制动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滑移率的模糊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车轮抱死,缩短了制动距离,且该方法对具有不同峰值附着系数的路面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滑移率的汽车防抱模糊控制方法与仿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轮滑移率的汽车防抱模糊控制方法。以某车型为例,建立了制动过程的整车模型、车轮模型、制动器模型和轮胎模型,并对这种基于滑移率的模糊防抱控制方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制动控制效果,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车辆转弯制动防抱死系统仿真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充分考虑车辆转弯制动时车轮法向载荷以及回正力矩的影响,建立了汽车弯道行驶的8自由度整车模型。用该模型对车辆转弯制动时的车速与轮速的变化、车轮滑移率的变化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表明该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滑移率与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关系对各种路面制动工况进行分析研究,以完善全工况类型路面农用车辆防抱制动系统仿真内容为目的,设计滑移率为控制门限值的复杂路面制动仿真试验。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滑移率模型、复杂路面模型、滑移率控制策略模型和复杂路面仿真模型。通过设定控制滑移率门限值得到单轮农用车辆附着系数交变制动时车速与轮速曲线变化情况。滑移率变化值处在最佳滑移率预定范围内,仿真试验验证了复杂路面车辆防抱制动系统滑移率控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行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电磁机械耦合再生制动系统(EMCB),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耦合机理研究;针对目前传统ABS离散开关控制的不足,基于EMCB系统和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提出了一种连续状态控制的ABS控制策略,以对接路面下的车辆直行制动工况和低附路面下的弯道制动工况为例,对车轮滑移率、制动能回收率、制动稳定性等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BS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响应性、鲁棒性和滑移率控制性能,既保证了制动稳定性和制动效能,又提高了制动能回收率,有效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7.
引入分层控制概念设计了横摆力矩控制和滑移率控制相结合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建立了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具有最佳输出响应的车辆理想模型,采用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跟踪理想模型的控制策略,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横摆力矩控制器.通过设计理想滑移率分配模块确定下层滑移率控制器理想值,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滑移率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8自由度非线性车辆模型,分别在低附着和高附着路面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控制可以很好地实现车辆所需横摆力矩,有效地控制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跟踪理想模型,瞬态及稳态响应良好,改善了车辆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在MF轮胎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影响路面附着系数的因素,详尽分析了在6种典型路面上滑移率与附着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利用轮速等汽车动力学参数便捷识别路面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在典型路面特性的基础上,将估计的路面附着系数与典型路面的特性进行比较,并给出路面的状态。最后在直线制动工况下模拟了该路面状态识别方法在分离路面和组合路面上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路面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车辆防抱制动系统与主动悬架联合控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提出了车辆防抱制动系统与主动悬架联合控制的策略:法车辆制动时,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不再以乘坐舒适性为主要控制目标,而是作为调节轮胎法向反力变化的工具,使得轮胎法向反力在车轮滑移率达到最优时也达到最大值,从而获得最大地面制动力。结合7自由度非线性车辆模型,考虑轮胎动态特性的影响,利用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联合控制策略进行了车辆制动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采用防抱制动系统与主动悬架联合控制,在保证车辆制动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利用路面提供的最大附着系数,获取最大地面制动力,从而显著提高了车辆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