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食量是限制奶牛产奶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奶牛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笔者开发了一种能自动识别奶牛个体、记录奶牛个体采食量的装置,其计算管理软件还可自动分析个体的采食量变化情况、个体间采食量差异情况、群组采食量变化情况、个体采食行为习惯、饲料供应和消耗情况等。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主要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紫皮大蒜汁对饲料防霉效果及饲料适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料中适当添加0.8%~1.2%的紫皮大蒜汁有利于推迟饲料发霉时间,增强猪的胃液分泌,刺激猪的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补饲不同配方酶制剂对犊牛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健康无病、6- 7月龄间断奶的公牛犊 30头 ,随机分成 3组 ,即对照组 CK、试验组 TE1和 TE2 ,每组 1 0头。对照 CK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 TE1和 TE2 组分别补饲0 .1 %由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 E1和由木聚糖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 E2 ;试验 60 d,测定加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 CK组相比 ,TE1组日增重提高 7.51 % (P<0 .0 5) ,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各下降 7.0 0 % (P<0 .0 5)、1 .2 3% (P<0 .0 5) ;TE2 组增重提高 4.2 0 % (P<0 .0 5) ,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各下降 3.86% (P<0 .0 5)和 0 .31 % (P>0 .0 5) ;试验组犊牛断奶后对粗饲料的适应性有所增强 ;两组酶配方中 ,以纤维素酶为主的 E1效果优于 E2  相似文献   

4.
对六种饲料作物在民和县河谷川水地区进行了复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对饲料作物的植株高度、产量都有显著的作用。覆膜比不覆膜平均鲜草产量高28 206.0~56 202.0kg/hm2,增产51.4%~127.6%,经济效益明显,甘露2号高丹草和科青1号饲用玉米综合性状表现最优,是适宜该地区二茬复种的优良饲料品种。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一般采用酶联免疫法、薄层色谱法等半定量方法,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中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G1线性范围为5~50 μg/mL,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G2线性范围为1.5~15 μg/mL,平均回收率为80%~110%,RSD为5.00%~10.00%.结果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操作简便,定性准确,定量精确.  相似文献   

6.
重庆梁平饲料科学研究所用 40 0羽艾维茵出壳鸡做饲养试验 ,将其新近研究生产的改进型饲料与其目前在市面上出售的两种饲料 (分别称配方甲和配方乙 ,作为对照 )及改进型饲料 3个处理间的前期料和中期料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改进型饲料 3个处理共 6个重复中 ,有 3个重复增重速度比配方甲分别高出 5 .1%、5 .7%和 6.8% ,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 (P <0 .0 5 ) ,其余 3个重复增重也超过配方甲。 6个重复中有 4个重复超过配方乙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在饲料转化率方面 ,前期料 ( 1~ 3周 )仅 2个重复高于配方甲 ,全部高于配方乙。中期料明显优于配方甲和配方乙。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辛烷磺酸钠-柠檬酸缓冲液(10∶90,V∶V),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保留时间约6.23min。三聚氰胺在1.0~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6),在添加浓度为20~100mg/kg范围内,三聚氰胺添加回收率在90%~95%,RSD小于5%。  相似文献   

8.
选用32头干奶后期荷斯坦牛,按照年龄、体重、胎次和上个周期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研究在日粮中添加草香味调味剂、焦糖味调味剂和果香味调味剂(添加比例100g/t TMR日粮),对奶牛采食量、产后体重恢复和体况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调味剂对围产期奶牛产前和产后的干物质采食量有提高的趋势,其中产前日粮添加调味剂A(草香味)和调味剂B(焦糖味)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5);在日粮中添加调味剂对围产期奶牛产后体重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调味剂B(焦糖味)组奶牛在产后28天和42天的测定值显示,可以显著影响围产期奶牛产后的体重恢复(P〈0.05);在日粮中添加调味剂对围产期奶牛产后体况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其中在奶牛产后14天的测定值显示,添加调味剂B(焦糖味)可以显著改善奶牛的体况(P〈0.05);在产后28天,添加调味剂B(焦糖味)和调味剂C(果香味)可以显著改善奶牛的体况(P〈0.05);在产后42天,添加调味剂A(草香味)、调味剂B(焦糖味)和调味剂C(果香味)都可以显著改善奶牛的体况(P〈0.05)。即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风味的调味剂,都可以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促进奶牛产后体重和体况的恢复,其中焦糖味调味剂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的使用,在促进养猪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细菌耐药、产品抗生素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针对限制抗生素使用的相关办法。饲料禁抗的全面实施,将会对整个养猪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了在禁抗时代猪场的一些应对措施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青海省饲料工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就其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11):60-62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生猪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目前非洲猪瘟仍然没有有效疫苗,生猪复产任务任重道远。在非洲猪瘟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饲料的安全和品质是非洲猪瘟防控中的重要一环。文章综述了饲料安全和品质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以及应对策略,为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下饲料安全和生猪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饲用酶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从饲用酶制剂对畜禽日粮中抗营养因子,消化道内源酶活,微生物菌群,消化器官,外周血液激素水平以及畜禽机体免疫机能等方面的影响,对其改善畜禽生产性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饲用酶主要是通过消除抗营养因子(SNSP,消化酶抑制剂,细胞壁和植酸)和补充内源酶等方式提高日粮养分消化率,并减少有害微生物的过度繁殖,进而改善畜禽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酸化剂被视为在畜禽饲料中的能有效替代抗生素的产品之一,近几年有关酸化剂的抗菌作用和调节营养生理功能的研究又取得许多新进展.通过搜索PubMed、CAB、Agricola、国家科技文献图书中心(NSTL)、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相应的期刊,对国内外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饲用酸化剂研究应用概况作了较为全面综述.以期为饲用酸化剂在肉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泰乐菌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法、酶联免疫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生物传感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一质谱联用法等泰乐菌素的检测分析的方法及进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益生素的种类、作用机理及效果、使用方法、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旨在为益生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益生素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益生素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产品,具有无毒,无副作用,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替代抗生素之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综述了益生素的起源,功效特点,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作用机理,益生素的使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常见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及对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冲  娄玉杰 《家畜生态》2000,21(4):39-43
抗营养因子(ANF)指的是饲料是(或代谢产物中)所含有的一些对养分消化、吸收、代谢及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本文就常见饲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野外扣笼条件下草原毛虫对食物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严林  兰景华 《草地学报》1995,3(4):257-268
1990~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定量研究了该地区重要的牧草害虫一门源草原毛虫在野外扣笼供食条件下的食物选择和利用,以及不同虫口密度对幼虫选择自然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该虫可取食约44种植物,隶属12科31属,喜食食物主要由禾草类和莎草类的16种植物组成;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毛虫食物谱植物种类逐渐增多;随着扣笼内幼虫密度的增加,幼虫的食物谱逐渐增大,出现食物谱泛化;毛虫对食物的利用表现出粗消化率较高、食物转化率低的特点;在供饲的四种喜食植物中,毛虫对小嵩草的利用和转化率最好。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三聚氰胺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饲料中三聚氰胺的两种测定方法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比较分析.采用HPLC法测定三聚氰胺在1.0~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0.4%.采用GC-MS法测定三聚氰胺在0.05~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5),回收率为91.0%,RSD 1.7%.结果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操作简便,结果更精确,但易出现假阳性:采用GC-MS法测定操作复杂,但是确证法且定量限更低.  相似文献   

20.

Over a 3-year period, seven batches of growing-finishing pigs in groups of 16 pigs (total 672 pigs) were fed using one or two singlespace feeders. The pigs with access to two feeders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number of skin lesions (P<0.0001) and higher daily weight gain than did the pigs with access to one feeder (863 vs. 837 g day- 1 , P<0.05). The within-pen variation in daily weight gain was higher in the pens with one feeder than in the pens with two feeders (SD 139 vs. 106g day- 1 , P<0.0001). The pigs with access to two feeders consumed more feed during the period when they were allowed to eat ad libitum , in comparison to the pigs with access to one feeder (2.07 vs. 1.97 kg day- 1 , P<0.05). The feed conversion ratio of the pig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s. No differences in carcass meat percentage, health or number of remarks at slaughter were detected. 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using computerized IVOG® feeders, with individual recording of feed intake, and conventional feeders. The feed conversion ratio was poorer for the pigs fed with the IVOG-feeders than for those fed with conventional feeders. The automatic recordings from the IVOG-system showed that there had been a higher daily feed intake during the ad libitum period. During the restricted period the pigs had a lower daily weight gain than with the conventional fee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