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眼鳟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又名红眼。随着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其病害在养殖过程中不断被发现。赤眼鳟的病害防治已成为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赤眼鳟(Spualiobarbus Curriculus)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商品售价高等优点,但产量不多,春夏两季为生产旺季。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依赖的野生资源日渐减少,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捕捞的鱼苗成活率低、规格不一、人工投喂还需驯化。目前,国内有多家单位开展赤眼鳟培育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工作,取得较大进展,逐渐成为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  相似文献   

3.
赤眼鳟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睛、红目纯,是江河中主要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亲睐。此种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养殖成本低、商品鱼售价高等优点,是当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  相似文献   

4.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赤眼鳟属(Squaliobarbus Gunther),广泛分布于珠江、长江等水系,特别是珠江水系的西江段资源尤其丰富。赤眼鳟为中层鱼类,生活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是优良的养殖品种,长期以来主要利用江河捕捞的鱼种采用传统的青饲料养殖草鱼的方法进行网箱养殖,但由于苗种来  相似文献   

5.
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俗称红眼睛,我省的闽江、九龙江、汀江等水系均有自然分布.在闽江上游地区,该鱼曾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但多年来由于水质污染、酷渔滥捕等多种原因,野生赤眼鳟资源已日趋减少.2002年我们取得亲鱼驯养和人工繁育成功,2003年已达到批量育苗的规模,所育苗种已陆续向外推广,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两年来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赤眼鳟,俗称红眼睛,隶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其食性杂,适应性强,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优良种类.  相似文献   

7.
赤眼鳟又名红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赤眼鳟又名红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  相似文献   

8.
刘伯仁 《水产养殖》2005,26(2):30-31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为淡水温水性鱼类,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由于该鱼适应性强,生长较快,食性杂,饲料易解决,又适于池塘、水库等各类水体的增养殖,且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已被人们所重视,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淡水名优养殖对象。为推动赤眼鳟人工养殖的发展,现结合两年来的试验观察,将其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鳝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生的环境条件下,黄鳝病害一般较少,但在人工高密度饲养的环境条件下,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一、黄鳝发病的主要原因1.新建的鳝池,突然改变生活环境,黄鳝因不适应而产生应激;长期饲养而不清理的鳝池,使腐殖质过多,给病原体生长繁殖创造了适宜的条件,致使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一、固着类纤毛虫病1.症状早期少量虫体寄生时没有症状。严重寄生时,虾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2.病原纤毛虫病种类很多,常见病原体为累枝虫、聚缩虫、钟虫等。3.防治方法(1)纤虫净全池泼洒,药量为0.3克/米3,病情严重隔1~2天后再重复1次。(2)高锰酸钾化水全池泼洒,药量为3~7克/米3,4~5小时后进行大换水。(3)硫酸铜化水全池泼洒,药量为0.5克/米3。  相似文献   

11.
朱骞 《水产养殖》2010,31(6):36-36
<正>泥鳅在天然水体中病害较少,在人工饲养管理不善或放养密度过大、水质恶化等环境严重不良时,泥鳅发病率增高,直接影响到泥鳅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鲟鱼人工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鲟鱼大规模、高密度养殖方式的形成,鲟鱼卵、鲟鱼苗、商品鲟的国际、国内间的流通加大,由于一些养殖场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不当,鲟鱼的病害逐渐显现出来。现将鲟鱼  相似文献   

13.
将生活在江河中的野生赤眼鳟驯化变为人工养殖品种,首要任务是捕获野生个体,以往渔民将渔获物在渔艇的活水仓中暂养,只能饲养几天,时间长了就很难存活,这种办法达不到驯养的目的,而目前在野生赤眼鳟驯养方面检索不到相关资料,为此,我们进行了赤眼鳟捕捞、驯养试验,这也是开展赤眼鳟人工繁殖及由野生变为人工养殖品种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4.
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地方名红眼鲮、红眼棒、野草鱼、醉眼角、红眼睛等.隶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其地理分布主要在中国,除西藏、新疆以外,各省区均有分布,曾在松花江、黄河、长江及其附属湖泊、西江及其支流、闽江、南渡江以及台湾的浊水溪等水系收集到标本;在国外,仅越南河内以南和朝鲜西部河中有出产[1~11].  相似文献   

15.
凌剑  陈玲 《内陆水产》2006,31(8):13-13
赤眼鳟外形似草鱼,腹部圆,头较小,因此,又称“野草鱼”。该鱼是各主要水系重要的野生经济鱼类.其食性杂,适温范围广,生长较快,肉厚刺少,出肉率高,肉质嫩,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捕捞强度的加大,野生的赤眼鳟数量越来越少。为恢复和保护赤眼鳟自然资源,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2003年以来,我国多家科研单位先后开展了赤眼鳟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的试验研究,现已相继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根据各地的生产实践,将赤眼鳟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赤眼鳟苗种培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鳟鱼苗开口饵料为浮游植物和轮虫,以后逐渐转为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鱼体全长3cm以后,主要摄食配合饲料和腐屑。仔鱼阶段常栖塘边,3cm以后分散活动。临界温度2~40℃,适温18~30℃。  相似文献   

17.
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因其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的红斑,俗称红眼睛。该鱼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建瓯市江河溪流自然水域,是我市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优质野生鱼类之一。由于赤眼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深受消费者亲睐,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其它常规养殖鱼类。同时,该鱼又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适宜高密度养殖的优点,近年来,我市城郊渔农利用池塘主养赤眼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赤眼鳟外形似草鱼,腹部圆,头较小,因此,本地俗名“野草鱼”。该鱼食性杂,适温范围大,生长较快,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使本地河中已灭绝的老品种重现市场.丰富居民日常生活的菜篮子,我们引进该品种进行了池塘养殖技术研究。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赤眼鳟池塘无公害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张建 《水产科技情报》2005,32(4):191-192
赤眼鳟隶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它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泰兴市经过近三年的驯养试验,已于2003年取得长江赤眼鳟人工繁殖的成功,这对挽救长江濒危物种,开发新的养殖品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