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种豆科牧草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陕北黄土高原主要的4种豆科牧草毛苕子、沙打旺、白花草木樨、尖叶胡枝子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各异,沙打旺和毛苕子种子含水量、累计吸水率均大于其他2种,尖叶胡枝子和毛苕子的种子活力大于沙打旺和白花草木樨;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4种植物种子总萌发率、幼苗鲜重、抗旱指数及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均呈下降趋势,且白花草木樨下降幅度最大;3)低浓度的PEG-6000对尖叶胡枝子的种子萌发、沙打旺的胚芽生长以及它们的抗旱指数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萌发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种植物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次序为:毛苕子>尖叶胡枝子>沙打旺>白花草木樨。  相似文献   

2.
不同黑麦草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0、5%、10%、15%、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为干旱胁迫条件,对13个不同用途黑麦草品种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和胚根/胚芽值进行测定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期,高抗旱性的黑麦草品种是沃土、俄勒冈四倍体、特高、雅晴、首相、抗锈王、麦迪和剑宝;抗旱性偏弱的品种是顶峰、夜影Ⅱ、潘多拉和匹克;冬绿的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3.
不同糜子品种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16个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品种萌发期与抗旱性相关的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其抗旱性,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糜子品种抗旱性有显著性差异.干旱胁迫抑制糜子种子萌发活力,降低了萌发速度和发芽率;干旱胁迫对糜子胚根的抑制要强于胚芽;萌发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相对萌发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可作为糜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河曲红黍子、伊选红糜、粘丰5号这3个品种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围绕绿肥作物抗旱性的研究,为筛选出适宜干旱地区的绿肥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苕子(Vicia villosa)、光叶紫花苕(V. villosa var. glabresens)、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箭筈豌豆(V. sativa)5种绿肥作物为研究对象,设置0%、5%、10%、15%和20%的聚乙二醇(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萌发期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并计算萌发指数、抗旱指数和隶属函数值,苗期测定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电导率等指标,计算隶属函数值。【结果】PEG-6000浓度为5%和10%时,除箭筈豌豆外,其他绿肥作物的发芽率均高于对照,说明低浓度的PEG-6000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5种绿肥作物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及抗旱系数不断下降,根据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评估指标值得出5种绿肥种子抗旱性顺序为:紫云英>草木樨>光叶紫花苕>箭筈豌豆>毛苕子。苗期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升...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黄芪属种质材料,试验利用不同浓度(5%、10%、15%、20%)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PEG-6000)对6种黄芪(紫花沙打旺、中沙1号沙打旺、春疆1号沙打旺、沙打旺、斜茎黄芪、黄芪草,按1~6编号)的种子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发芽试验,以不加PEG-6000的纯化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的根长、胚芽长,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根芽比、相对芽长、相对根长11项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同一品种种子萌发情况不同,1号(紫花沙打旺)在5%、10%和20%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6号(黄芪草)在15%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相对根长和根芽比均高于对照,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号(中沙1号沙打旺)和5号(斜茎黄芪)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种子萌发受到抑制;3号(春疆1号沙打旺)和4号(沙打旺)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渗透势的Na 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盐胁迫和干旱,研究了不同干旱和盐胁迫对黑麦和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与水分胁迫的加剧,黑麦和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下降,发芽时间推迟,胚根与胚芽的生长减缓。渗透势为0 MPa时,燕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高于黑麦;在-0.3~-1.8 MPa的Na Cl和PEG渗透胁迫下,黑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高于燕麦。当Na Cl渗透势下降至-1.2 MPa时,燕麦的萌发受到抑制,下降至-1.5 MPa时,黑麦的萌发受到抑制。当PEG渗透势下降至-1.2 MPa时,黑麦和燕麦的萌发均已受到严重抑制。通过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根重和芽重,应用隶属函数法对黑麦和燕麦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和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黑麦的耐盐性、抗旱性均强于燕麦。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狼尾草抗旱能力,筛选优异资源,以34份狼尾草材料为对象,研究其PEG-6000胁迫下种子发芽特性,采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狼尾草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的PEG-6000浓度处理下,狼尾草的发芽率、萌发指数、发芽指数较对照显著增加,表现为促进效应;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各材料发芽受抑作用明显。狼尾草胚芽长和胚根长随PEG浓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胚芽较胚根对干旱更敏感。依据测定指标差异程度和变异系数,表明15%的PEG-6000是狼尾草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适宜浓度。在此浓度处理下,34份狼尾草综合评价值在0.027~0.942之间,其中LW31最高,LW29最低。通过聚类分析所有材料被分为3类,其中LW4、LW9、LW11、LW31、LW42、LW20-2和LW21-1属抗旱材料,可作为狼尾草抗旱性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PEG胁迫下15份紫云英种质材料萌发期的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15份不同来源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种质材料的萌发特性和抗旱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低浓度的PEG胁迫对部分紫云英种质的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PEG胁迫加剧会导致紫云英种子的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活力指数下降,而胚根/胚芽比值上升;(3)PEG浓度达到20%时所有紫云英种质的种子均不能萌发;(4)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15份紫云英种质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抗旱性强弱顺序为,萍宁3号>湘肥2号>南京芦庄紫云英>浙紫62-18>常山紫云英>兵库紫云英>金沙紫云英>南充紫云英>78-7>青浦紫云英>73-129>72-24>清江紫云英>78-18>78-1-1.  相似文献   

9.
鸭茅种子萌发对渗透胁迫响应与耐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不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L.)品种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评价9份南方主推鸭茅种质材料抗旱性差异,为其耐旱胁迫人工调控提供依据.PEG(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分别以5%,10%和13%(-0.1MPa,-0.2 MPa和-0.3 MPa)聚乙二醇溶液作渗透介质,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培养皿培养进行萌发期抗旱性研究,测定萌发抗旱指数、活力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胚芽长(干重)和相对胚根长(干重)6个指标,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并结合种子萌发期贮藏物质转运率与萌发抗旱指数相关性分析进行.结果表明:9个鸭茅材料耐旱隶属函数平均值范围为0.139~0.935.宝兴平均值最高,为0.935,其耐旱性最高,其次为02-116和斯巴达,平均值分别为0.883和0.824,而01998材料平均值最低,为0.139.胚根、胚芽在不同渗透胁迫条件下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贮藏物质转运效率降低,胚根、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与萌发抗旱指数相关性显著.13%PEG渗透溶液浓度胁迫处理8d可作为研究鸭茅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水分胁迫适宜浓度.因此,采用模糊隶属法进行鸭茅耐旱性的综合评价时,贮藏物质转运效率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29份偃麦草种质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以20%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29份偃麦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PEG胁迫降低了偃麦草种质资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抑制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发育。以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长、萌发抗旱指数、胁迫指数、相对发芽势及相对活力指数为依据,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认为,29份偃麦草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顺序依次为:E39E14E11E13E16E03E07E25E34E42E09E29E17E31E21E26E06E10E12E27E38E08E01E04E41E19E37E02E24。  相似文献   

11.
聚乙二醇对羊茅属4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作为渗透胁迫剂,对羊茅属Festuca 4种牧草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PEG浓度(5%)促进中华羊茅F.sinensis和西北羊茅F.kryloviana胚根的生长,较高PEG浓度(10%~15%)显著抑制4种羊茅植物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提高,PEG浓度对胚芽生长的抑制效应比胚根大.各植物胚根(芽)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PEG浓度的增加呈显著降低变化(P<0.05).胚根/胚芽比、发芽率、发芽势可作为羊茅属牧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初步评定的鉴定指标.4种植物的抗旱性顺序为中华羊茅>西北羊茅>毛稃羊茅F.kirilovii和法恩苇状羊茅F.arundincea.  相似文献   

12.
以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花序不同部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水势(0.0,-0.2,-0.4,-0.6,-0.8 MPa)研究种子萌发期光照需求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序各部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等指标随着渗透势的降低而减小。适度的干旱胁迫促进胚根生长,然而干旱胁迫对胚芽生长则始终起到抑制作用。无芒隐子草花序各部位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均需要光照条件,在黑暗环境下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均显著下降,胚根长度与胚芽长度亦显著低于光照条件。用模糊数学隶属法综合评价各部位种子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其抗旱性自高至低依次为:中部下部上部顶部,鞘藏小穗中种子的抗旱性远高于顶穗中的种子,在无芒隐子草的建植中应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3.
严风  张岁岐  王楠 《草地学报》2014,22(3):617-622
研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成苗期间的抗旱性及需水特性,可为其在干旱条件下播种保苗提供依据。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0.1~-0.5 MPa)模拟外界环境水分条件,用4℃低温冷冻化和8 M硫酸处理3个柳枝稷品种(Pathfinder,Traiblazer和Alamo)的种子,研究其成苗过程中种子萌动、萌发和出苗3个阶段的需水阈值。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水势的降低,种子群体萌动、萌发和出苗达50%概率的时间逐渐延迟;且各阶段的需水阈值不同,出苗阶段的最低。4℃低温冷冻化处理和8 M硫酸处理均使种子群体萌动、萌发和出苗达50%的时间缩短,各阶段需水阈值增大。在相同处理下,Pathfinder品种各阶段对环境水势的需求较Trailblazer和Alamo宽松。可见,柳枝稷种子出苗阶段对环境水分胁迫最为敏感,忍受胁迫能力最弱,抗旱性最弱; 其中Pathfinder品种忍受胁迫能力最强,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王亚楠  赵思明  曹兵 《草地学报》2020,28(4):983-989
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10种生长分布在宁夏煤炭基地的草本植物种子在干旱胁迫下的萌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旨在比较其萌发期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不同PEG浓度处理对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胚根长和胚根粗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其中低浓度PEG(5%)胁迫处理,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的发芽势、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 Spreng.Syst.Veg.)的发芽率、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胚根长以及蜀葵(Althaea rosea(Linn.)Cavan.)的胚根粗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在PEG浓度为15%的处理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蜀葵、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的发芽率、发芽势下降幅度最大;PEG浓度为20%时,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紫花苜蓿、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 Bunge.)、白三叶的发芽率、发芽势下降幅度最大。采用隶属函数法对10种草本植物的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性顺序为:甘草 > 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 > 碱蓬 > 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inn.) Moq.) > 紫花苜蓿 > 苦豆子 > 沙蒿 > 沙打旺 > 蜀葵 > 白三叶。  相似文献   

15.
何淼  赵保成  李强  刘长乐 《草业科学》2013,30(4):577-582
以PEG 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对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的种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的PEG(10%)对芒和荻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对芒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胚根鲜质量以及荻种子胚芽长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质量分数的PEG,对芒和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长度以及鲜质量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荻种子的半致死PEG质量分数为15%,致死质量分数为20%,而芒种子的半致死质量分数为20%,致死质量分数高于20%;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升高,芒和荻的萌发抗旱指数逐渐下降,芒在20%PEG处理时表现为不抗旱,而荻在15%PEG处理时已表现为不抗旱,综上所述,芒比荻更抗旱。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境黄顶菊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种不同生境的黄顶菊种子,通过PEG-6000胁迫模拟干旱条件黄顶菊对干旱的耐受性,以期对其气候适应性评价和预测其可能入侵的区域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黄顶菊种子的萌发,发芽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和萌发胁迫指数均随PEG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胚芽长随PEG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1 g/mL浓度处理达最大值。胚根长的变化有两种:路边和荒地种群随PEG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果园和河边种群随PEG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当PEG浓度大于0.4 g/m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耐旱性综合评价指数表明,不同生境黄顶菊耐旱性强弱依次为:果园路边河边荒地。  相似文献   

17.
以光叶紫花苕子为供体植物,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供体材料地上部及地下部不同浓度浸提液(2.5、5.0、10.0、20.0、40.0 g·L-1)对燕麦、黑麦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4种牧草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以期为牧草间的轮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光叶紫花苕子地上部浸提液明显抑制紫花苜蓿和白三叶的种子萌发,且白三叶种子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40 g·L-1处理下的白三叶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减少62.5%;光叶紫花苕子地下部浸提液抑制黑麦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幼苗根长,其中,40 g·L-1处理下紫花苜蓿根长与对照相比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抑制率达64.94%;在地下部浸提液对4种牧草幼苗苗高的影响中,紫花苜蓿幼苗苗高在40 g·L-1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同时发现,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处理均降低黑麦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幼苗叶绿素含量,而增加燕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在20 g·L-1地下部浸提液处理下,燕麦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144.23%;地下部浸提液均显著增加紫花苜蓿与白三叶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浸提液处理可增加白三叶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但其降低紫花苜蓿幼苗的CAT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复合种衣剂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2%戊唑醇生物复合种衣剂提高牧草发芽率和生长量的可行性,对‘超音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Supersonic’)、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 glabresens)、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进行包衣。结果表明,上述牧草分别按1:40,1:60,1:70,1:90包衣促进萌发效果最好,且无霉变现象。前3种牧草与对照相比,苗长分别增加15.86%,10.26%,18.08%;地上部分鲜重分别增加15.66%,42.49%,97.26%。因此该种衣剂可按适宜包衣剂量对这4种种子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