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椒四号辣椒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蔬菜试验站为适应西北市场需求选育的长羊角形辣椒新杂交种。  相似文献   

2.
天椒1号辣椒的选育牛尔卓,瞿淑勤(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741001)天椒1号辣椒是用望都辣椒作母本,甘谷线椒作父本进行杂交,其F2代种子经60Coγ射线处理,并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天椒1号抗病、丰产、品质优良,果实商品性好,味辣,宜干制,亦可作鲜食...  相似文献   

3.
天椒四号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蔬菜试验站选育的长羊角形辣椒新杂交种。该品种具有极早熟、抗病、丰产、优质、商品性好等特点。2001-2003年在天水市及周边地区进行生产示范,深受当地菜农欢迎,现已成为当地早春保护地栽培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4.
天椒7号是由甘肃省农科院和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协作立项,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特性,适宜于露地栽培。在2008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经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为天椒七号,现已在天水、陇南等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以线椒作对照,探讨了川农泡椒1号的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川农泡椒1号单果干质量低于线椒,但是单果鲜质量及单株坐果数均高于线椒。采用叶绿素仪SPAD-502和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川农泡椒1号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线椒,但是净光合速率以及对光照和CO2的利用效率都低于线椒。川农泡椒1号和线椒的表观量子效率分别是0.046和0.051,羧化效率分别是0.027和0.056。但是,在1 000μmol/m2/s以下的非强光条件下,川农泡椒1号的净光合速率与线椒差别不大;这可能是川农泡椒1号单位面积产量高于或持平于线椒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天椒10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114为母本,羊角椒自交系6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中等,株高83.72 cm,开展度73.29 cm,单株结果数23.5个,始花节位为第7.95节,果实大羊角形,表面光滑,果长28.68cm,果宽3.14 cm,果肉厚0.332 cm,单果质量59.25 g,中辣,果实商品性好;耐低温寡照,田间抗疫病水平与对照天椒4号相当,丰产性好,667 m2产量为4 000 kg以上,适宜天水市及周边地区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天椒四号辣椒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蔬菜试验站为适应西北市场需求选育的长羊角形辣椒新杂交种。1特征特性极早熟,始花节位7~9节,从定植到开始采收40~45d(天)。株高52cm,株幅46cm,株型紧凑,连续结果性好,单株坐果20个以上,果长26cm,长果可达30cm以上,果肩宽2.8~3.0cm,肉厚0.25cm,单果质量40~50g,果肩处略皱,辣味中等,品质优良,商品性极佳,经甘肃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分析,天椒四号青果水分含量89.5%,粗脂肪含量0.62%,维生素C含量842mg/kg。高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适宜各种保护地栽培,尤以早春茬栽为培最好,一般667m2产量3000…  相似文献   

8.
天椒13号是由甘肃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加工型辣椒新品种,植株长势中等,果羊角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深红色,色价15.8,适合提取辣椒红色素.天椒13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10-37为母本,以牛角椒自交系10-17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2010年配制杂交组合,2011年进行组合观察试验,表现中熟、抗病、丰产,红熟果深红色,商品性好.2012-2013年进行品比试验,2013-2014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每667m2干椒产量400 kg,比同类型品种美国红增产50%左右,田间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及白粉病的抗性优于对照美国红,累计示范面积110 hm2,2015年2月通过甘肃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登记,编号甘认菜2015017.适宜在甘肃省及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9.
梁更生 《蔬菜》2016,(11):75-77
介绍羊角形辣椒新品种天椒8号的特征特性,并以天水市栽培生产为例,通过对播期、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集成了一套适宜设施辣椒栽培管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蔬菜》2014,1(2):92
春油1 号普通白菜、东农810 黄瓜、琼丽西瓜、丽晶T2 樱桃番茄、小可爱樱桃番茄、京线1 号辣椒、桂椒7 号辣椒、天椒11 号螺丝椒  相似文献   

11.
辣椒品种海南冬季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各地引进辣椒优良品种34个,川椒公司新育成良种52个,分泡椒,尖椒,干椒三组进行对比试验,泡椒中产量最高的依次是牛角51、55、38号及湘研十三号,洛椒八号等;尖椒以牛角68号,干椒以干椒2号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从全国各地引进辣椒优良品种34个,川椒公司新育成良种52个,分炮椒、尖椒、干椒三组进行对比试验。三类型辣椒的产量均以本公司新育成的一批良种名列前茅。炮椒中产量最高的依次是牛角51、55、38号及湘研13号、洛椒8号等;尖椒以牛角68号,干椒以干椒2号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辛香二号为对照,在贵州遵义、黄平、铜仁等9个试点进行了9个品种的区域试验,为贵州辣椒品种的审(认)定、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干辣椒品种平均667 m2产量依次为卓椒十二号椒王九号天升(CK)黔椒10号星火8号方辣1号湘冠4号铜仁干椒二号老农917黔辣448。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是卓椒十二号和铜仁干椒二号。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在干旱地种植的制干型辣椒品种,立足高原夏菜天水地区半干旱山区光热优势,以航椒4号为对照,开展制干型辣椒新品种比较试验,对其生育期、品种特性、产量及抗病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天线1715、天椒23号、航椒4号(CK)产量居前3位,综合抗病性和果实特性,均被评定为适宜品种;英潮红2号产量居第4位,早熟,结合微辣品种特性和低节位、抗倒伏性好,被评定为适宜品种;丰收线椒和长虹H1疫病抗性为高抗,早熟,均被评定为较适宜的潜力品种。  相似文献   

15.
刘佳 《中国蔬菜》2001,1(1):58-58
1.中甘系列甘蓝品种8398 圆球形,叶球紧实,叶质脆嫩,叶色绿。从定植到商品成熟50d(天),单球重0.8~1.0kg。667m2产3300~3800kg。适宜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春季露地种植,亦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秋季栽培。中甘15号 圆球形,叶球紧实,叶质脆嫩,叶色浅绿。春露地栽培定植到商品成熟55d(天),单球重1.3kg左右。667m2产4000~4500kg,其他同8398。2.中椒系列甜(辣)椒品种中椒6号 微辣,粗牛角形,单果重45~62g。果色绿。定植到始收约32d(天),667m2产3500~4500kg。抗病毒病和疫病。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露地栽培。中椒7号 定植到始收28~30d(天…  相似文献   

16.
<正>辣椒套种高效栽培模式,在垄两侧定植辣椒,在垄背中间间作西瓜。1品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早春茬定植品种要选择耐低温、耐寡照、抗病、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的品种。吐鲁番地区主要选用的辣椒品种有陇椒1号、陇椒2号、新农椒1号、天椒36等,西瓜品种有雪峰小玉9号等。2定植前准备工作2.1温室消毒采取冬季冻棚处理和药剂熏蒸相结合的方式,定植前1~2天密闭温室熏蒸  相似文献   

17.
李才诚 《辣椒杂志》2004,2(3):23-23
洛椒系列品种中的早熟大果品种:如洛椒98A、早4号、9号等,在长江流域各省年推广面积已达7000hm2左右(10万亩以上),成为不少地方的主栽品种.如安徽宿州、江苏东台、湖北沙市、四川成都、绵阳及重庆所属的部分县市,年种植面积均在700hm2左右(万亩以上).洛椒在这些地方的生产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农民的喜爱,但由于椒农对洛椒的特性认识不够和栽培习惯不同,也出现了一些技术不当的问题,影响了洛椒品种潜力的发挥.这些技术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旱地辣椒新品种筛选和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2011年对新育成和引进的11个辣椒新品种连续进行2年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天椒9号’、‘航椒4号’和‘天椒0517’综合性状较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制干率高,适宜在甘谷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1、甜椒品种 ①中椒2号:是有复合抗性的早熟保护地品种之一,抗TMV、耐CMV,适于华北、华东、西北、西南等地种植。②中椒7号:抗TMV、耐CMV和疫病,适于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地区栽培。为早熟保护地栽培的大果型品种。  相似文献   

20.
冯迎娥 《中国辣椒》2002,2(4):20-21
1 品种选用及育苗。1.1 品种选择:河南省一般秋冬甜(辣)椒栽培前期处在炎热高温、暴雨高湿时期,后期又转处干旱、低温和寡照的环境中,栽培的品种必须耐高温和低温,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品种。因此。品种需要植株生长势强,坐果集中。目前较为理想的品种有:洛椒4号、湘研3号、保加利亚尖椒及安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安椒2号、安椒4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