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连续三年分别对樟-茶间作茶园、芒果-茶间作茶园和纯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进行系统调查,并从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指数、稳定性系数值Ss/Si和变异系数ds/dm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樟-茶间作茶园和芒果-茶间作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具有更大的丰富度、更丰富的多样性和更高的均匀性,表明樟与茶间作、芒果与茶间作后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内各物种间制约关系强于纯茶园,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2.
渝西资源圃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时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陷阱法、拍打、网捕3种方法对渝西永川资源圃茶园中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1-12月茶园共调查节肢动物分属3纲16目46科,茶园节肢动物群落演替随季节的变化而有很大差异,茶园生长旺盛期(3-7月),物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昆虫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较高,其昆虫群落结构也较稳定;9-10月为茶园物种群落繁衍旺盛,蟋蟀为优势种群;茶园中天敌消长规律与害虫消长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李琼  李强  张晓明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6):1247-1255
[目的]研究大豆/玉米间作密度对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为大豆田农业多样性种植及其害虫的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大豆单作及大豆/玉米以2:1、4:1和6:1间作4个处理,通过五点取样法并采用黄板诱集、滴水黄盘诱集、糖醋液诱集、网捕和目测法对不同间作大豆田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利用群落特征指数和稳定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在大豆田中共调查到节肢动物2纲15目91科191种18859头,其中大豆单作田2纲14目85科156种5120头,大豆/玉米2:1间作田中2纲15目86科165种4882头,大豆/玉米4:1间作田中2纲15目91科191种4460头,大豆/玉米6:1间作田中2纲15目89科173种4397头.大豆/玉米2:1、4:1和6:1间作田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天敌物种数均高于大豆单作田,且以大豆/玉米4:1间作田最高,而大豆单作田中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较大豆/玉米2:1、4:1和6:1间作田高.[结论]大豆/玉米4:1间作田中节肢动物群落相对更稳定,是大豆、玉米间作控制大豆害虫的推荐间作密度.  相似文献   

4.
套作油菜对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套种油菜的杏-麦果园和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初步系统研究表明,新疆南部绿洲荒漠生态区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共计24种,隶属11目,21科.杏-麦间作果园套作蜜源植物(油菜)能够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天敌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节肢动物群落天敌亚群落.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生态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4种不同类型茶园中昆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害虫种群和个体数以纯茶园居多,天敌种群和个体数以林窗式生态茶园居多;昆虫群落多样性为梨茶间作>林窗式茶园>杉茶间作>纯茶园.  相似文献   

6.
对樟-茶间作、纯茶园两种不同类型茶园中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樟-茶间作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发生峰值高于纯茶园,两种茶园全年均有2个为害高峰期,即主高峰6月下旬~7月中旬与次高峰9月下旬~10月;两种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均以成虫状态越冬,越冬时间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不同树龄杏麦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在杏麦间作模式下不同树龄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时序动态,调查发现在幼龄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61科189种,老龄杏麦间作园有节肢动物13目59科192种,老龄不间作杏园有节肢动物12目46科120种,同翅目昆虫为优势种,是主要的植食性类群,间作小麦的老龄杏园比幼龄杏园聚集着较为丰富的物种。杏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杏树的物候期有关,并受间作物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系统聚类法分析了各亚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杏园间作小麦可以增加杏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3种不同间作模式玉米田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为生态调控玉米田害虫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目测法、网捕法和诱集法等对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3种间作模式玉米田(玉米单作、玉米马铃薯间作、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系统调查,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和主分量分析法对不同间作模式玉米田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其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区玉米田共发现天敌节肢动物2纲(昆虫纲和蛛形纲)6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革翅目和蜘蛛目)22科92种2442头,其中玉米单作模式田有2纲4目(鞘翅目和双翅目、膜翅目和蜘蛛目)12科37种780头,玉米马铃薯间作模式田有2纲5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革翅目和蜘蛛目)17科38种834头,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模式田有2纲5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和蜘蛛目)18科46种828头;天敌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玉米马铃薯间作田>玉米单作田,而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则表现为玉米单作田>玉米马铃薯间作田>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玉米单作田在苗期与玉米马铃薯间作田在苗期的天敌群落相似度最高,为0.682;玉米单作田在花粒期与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在苗期的天敌群落相似度最低,为0.290.在玉米单作田中,瓢虫类、寄生蜂类和长足虻类个体数量共同主导天敌群落变化;在玉米马铃薯间作田中,长足虻类和蜘蛛类个体数量共同主导天敌群落变化;在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中,寄生蜂类、步甲类和长足虻类个体数量共同主导天敌群落变化.[结论]3种不同间作模式玉米田中以玉米马铃薯向日葵间作田天敌节肢动物群落种类最丰富、稳定性最强,可在云南昭通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圩坪寺村茶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几种禾本科、菊科、豆科植物不同配置方式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多样性时序特征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自然留养杂草(CK)、黑麦草+白三叶2种作物混播(EZ)、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4种作物混播(SZ)、黑麦草+白三叶+早熟禾+红三叶+紫羊茅+毛苕子+波斯菊+百日草8种作物混播(BZ),采用陷阱法和马氏网收集调查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分析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自然留草和覆盖作物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双翅目个体数最多,蜘蛛目个体数最少。与CK相比,不同覆盖作物处理下茶园鳞翅目个体数均显著增加,但3种覆盖作物处理间无显著差异,SZ处理下同翅目昆虫显著增加了92.47%(P<0.05)。不同处理间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和蜘蛛目的个体数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作物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指数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均在8月26日达到最高值,9月30日3种覆盖作物处理的节肢动物群落丰富度均高于CK。与CK相比,EZ处理可显著增加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SZ处理可显著增加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BZ处理可显著增加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花椒马铃薯间作对花椒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有利于害虫生态调控的花椒种植方式,为花椒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群落特征指数法、稳定性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花椒马铃薯间作园和花椒纯作园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花椒马铃薯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物种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稳定性指均高于花椒纯作园.花椒马铃薯间作园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个体数(r=0.603,P<0.05)、丰富度指数(r=0.815,P<0.01)、均匀性指数(r=0.706,P<0.01)具有较高相关性.[结论]花椒马铃薯间作园节肢动物群落较为复杂和稳定,花椒马铃薯间作模式适于在云南昭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农药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崂山茶区采用植株拍打法调查了施药和不施药茶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施药茶园与不施药茶园相比,节肢动物种类减少12.8%,个体数增加4.13倍,其中个体数增加最多的种类是黑刺粉虱。茶园施药对节肢动物影响最大的类群是蜘蛛,施药次数越多,蜘蛛数量越少。在经常施用农药的生产茶园,几乎没有天敌的活动。在不施用农药的茶园,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明显大于施药茶园,说明其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大,不易出现害虫爆发现象。  相似文献   

12.
利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有害生物控制是生态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比较生态控制茶园和常规化学防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论述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形成机制及其在害虫控制中的作用。生态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均优于常规茶园,有利于害虫控制。多样性的茶园环境、能量和物质流动及物种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基础。探讨节肢动物群落形成机制及多样性影响害虫的生态学机理,有助于深入理解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形成的生态过程,为创造多样性的节肢动物群落和害虫生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茶园中合理地间作其他作物,有利于扶植天敌或抑制害虫。为评价松阳茶区几种常规间作对天敌和害虫个体数的影响效应,遂选乌牛早品种分别与吊瓜、杨梅和柑桔的间作茶园、安吉白茶品种与吊瓜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于2007年9月上旬-2008年12月下旬,每旬1次调查茶丛上、中、下层各类天敌和害虫的个体数。结果表明:(1)茶园天敌总个数以安吉白茶—吊瓜间作最多,依次是乌牛早与吊瓜、杨梅和柑橘间作茶园,天敌个数最少的是乌牛早纯茶园,5者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2)害虫总个数以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最多,依次是乌牛早与吊瓜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乌牛早与杨梅、柑橘间作茶园,5者之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3)茶丛上层总个体数以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最多,依次是乌牛早与吊瓜、杨梅和柑橘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差异达显著水平;(4)茶园总个体数以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最多,依次是乌牛早与吊瓜、杨梅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乌牛早与柑橘间作茶园,差异显著;(5)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益害比值最大,乌牛早纯茶园、乌牛早与柑橘间作茶园益害比值最小。分析认为:(1)间作拓展了空间,分散了昆虫和蜘蛛对于茶树的注意力,可以增加害虫或天敌的个数;(2)间作作物气味可调节昆虫行为,吊瓜与茶树间作吸引最多的害虫或天敌,柑橘与茶树间作致茶园中总个体数显著减少;(3)间作调节茶园益、害个体数量之比,合理间作可以作为一种调控害虫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崂山茶区采用网捕法和植株拍打法研究了种草和清耕茶园节肢动物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植紫花苜蓿的第2年,节肢动物数量增加明显,种群结构趋于稳定。共调查到节肢动物12目,44科,81种,类群最大的为蜘蛛目,有27种,其次是同翅目,有12种,鞘翅目有10种,膜翅目有9种,其他23种。种草园与清耕园相比,节肢动物种类增加18.0%~19.0%,害虫数量平均减少75.6%,天敌种类增加10.3%~17.1%,个体数增加64.0%~77.1%,节肢动物数量在一年中的变化幅度平缓。茶园使用化学农药,是影响节肢动物数量的主要因素。在种植紫花苜蓿的茶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也不致造成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15.
菜田节肢动物的类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表明 ,菜田节肢动物类群包括昆虫 13目 6 5科 16 7种 ,其中害虫 8目 2 3科 79种 ;天敌 6目 18科 4 6种 ;中性昆虫 9目 2 4科 4 2种 ;螨类 2目 3科 4种 ,其中螨类天敌 1种 ;蜘蛛 8科 18种 .不同蔬菜种类上的优势害虫、捕食性天敌和蜘蛛的种类数量、多样性以及优势度的变化差异较大 ,决定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素为优势集中性指数和物种均匀性的变化 .因此 ,限制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逐步恢复菜田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 ,尤其是天敌的控制能力 ,在害虫生态控制中取着重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茶园害虫及天敌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不同品种茶园(巴渝特早、福鼎大白茶、川茶群体种)害虫群落结构及天敌种类进行一年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茶园中害虫及天敌共有2纲,20目,41科;其优势种群基本相似,主要是同翅目和蜘蛛目;川茶群体种茶园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茶园,且3个品种茶园的害虫和天敌种类具有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系统调查表明,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包括昆虫9目18科35种;蜱螨目3种;真螨目1种;蜘蛛3科6种,优势类群主要是紫跳虫Hypogastura commubis Folsom、菜白棘跳虫Onychiurus folsomi Schaffer用甲螨。对不同层次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变化分析表明,以5-10cm层次的物种数多,多样性指数较大。同时,不同季节和不同蔬菜种类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差异较大,其决定因素主要为优势集中性指数和物种均匀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海南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灌草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先寒      兰国玉    杨川    吴志祥    陶忠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5):115-120
海南已存在多种栽培模式的橡胶林,因此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海南橡胶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十分必要。通过样地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Sorensen指数以及CCA排序,分析海南不同栽培模式橡胶林的主要植物物种、物种多样性、林分相似性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林下较常见的植物物种有淡竹叶、飞机草、弓果黍、玉叶金花和酸模芒等,其中玉叶金花和弓果黍为橡胶林纯林与橡胶林间作林的植物重要值排名前10位的共同优势种;2)在不同栽培模式橡胶林和对照林的灌草物种多样性中,橡胶林间作林的物种多样性总体最低和橡胶林纯林的物种多样性在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上大体高于桉树林纯林的多样性,而在Simpson指数上相反;3)林分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橡胶林纯林与橡胶林间作林的林分相似性系数,达0.541;而林分相似性系数最低的是橡胶林间作林与桉树林纯林的林分相似性系数,为0.404。另外,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灌草的物种分布,随着郁闭度、年平均降水量和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多再减少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海南不同栽培模式下灌草物种多样性并不低,并且橡胶林纯林的灌草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橡胶林间作林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江苏金坛茶树主要病虫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的江苏金坛茶树主要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茶树的虫害分属9目37科73种,其中鳞翅目、同翅目害虫是为害金坛茶树的优势种群,有2目共21科48种,占总种数的65.75%;茶叶的病害主要有8种茶树叶病害和4种枝杆病害。此外还介绍了各种病虫害的为害方式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