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基本情况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104°23′~106°43′E,33°31′~34°41′N。是秦岭山脉的西段和嘉陵江发源地之一。林区地势是东北高,而西部低。年平均气温11~12℃,平均降水量600~700mm;无霜期180~220d。这里地理条件优越,是亚热带到温带的过渡地区,既有北国风光,又有江南景色。植物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2.
<正>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天水、陇南、定西三地(市)八县(区),地处33°31′~34°41′N,104°23′~106°43′E,是秦岭山脉的西段和嘉陵江发源地之一。林区地势东北高、而南部低,最高海拔3941m,最低700m。全区属于暖温带湿润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12℃,年降水量500~900mm,无霜期160~220d。这里地理条件较为优越,既有北  相似文献   

3.
正1太阳山省级森林公园概况太阳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麦积林场所辖林区内。距天水市24km,即地处甘肃省天水市城郊。由太阳山、石门、关陵河三个景区组成。其地理坐标为:105°45′~106°11′E,34°19′~34°31′N,麦积林场总面积为26790.0hm~2,公园总面积为5486.0hm~2。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概况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位于甘肃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4°22′~106°43′,北纬33°30′~34°49′。管辖小陇山林区的全部和关山林区的一部分,属于秦岭山脉西端,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兼有我国南北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场群,是华中、华北、喜马拉雅、蒙新四大植物区系的交汇点,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全球同纬度地区生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陇东南部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全局有21个国营林场、11个直属单位,分布于甘肃省天水、陇南、定西3市的8个县(区)。经营总面积124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118.8万亩。森林覆盖率63.6%,活立木总蓄积3451.3万立方米。林区自然条件优越,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245科,350种,昆虫203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6种;有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调查普洱市七叶莲野生资源地理分布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七叶莲野生资源地理分布与气候、地形之间的关系,并对海拔与七叶莲枝叶总皂甙含量做相关性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七叶莲野生资源在普洱全市均有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分布尤为集中,其水平分布范围为99°20′11″E~101°55′04″E,22°18′20″N~24°17′58″N,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500~1 900 m。经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七叶莲地理分布的主要水热指标的排序为湿度因子热量因子降水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七叶莲所分布的海拔与其林木枝叶总皂甙的含量具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48,最高海拔(1 460 m)与最低海拔(1 006 m)的七叶莲枝叶总皂甙含量比为1.0∶1.5。  相似文献   

6.
<正>一、农田林网发展现状平罗县地处宁夏银川平原北部,引黄灌区下游,地处东经105°57′42″-106°58′02″,北纬38°36′18″-39°05'13″之间。气候属温带草原荒漠区,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东寒长,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辐射量大,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  相似文献   

7.
大明松(Pinus taiwanensis var.damingshanensis)是分布在广西、贵州高山地区的特有松类。本研究对4个大明松群体开展调查,分析黔桂两省区大明松的种质资源分布特征,为更为有效的保护利用大明松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明松在广西、贵州两省呈散生分布。分布范围为23°30′11″~29°08′22″N,107°35′04″~110°33′10″E;海拔1134~2031m。大明松与马尾松是垂直方向的替代种。分析径级结构发现,4个种源均表现为异龄结构。不同种源的大明松群体因自然条件、人为干扰等因素,龄级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康林江 《中国林业》2009,(16):59-59
巩留林区位于新疆天山山系西部那拉提山北麓。东经1°40′~83°20′,北纬42°55′~43°20′。林区总面积185,024公顷。林业用地面积87,055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97,969公顷。森林资源以云杉纯林为主,活立木蓄积1526.485万立方米,其中云杉蓄积量占98.3%,杨桦占1.3%。林区内的山地河谷林,是指沿河流两岸较低海拔分布的森林类型,是阔叶树的主要分布区域,属针阔混交林型。  相似文献   

9.
(一)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省东部,东经104°23′—106°43′,北纬33°31′—34°41′之间。地处温暖两带的过渡地带,包括西秦岭北支和南支的局部地区,是渭河、嘉陵江、西汉水的发源地。海拔最高3200米,最低700米,一般1500—2000米。年平均温度11—15℃,年降雨量600—800毫米,生长期130—210天。森林垂直分布2500米以上为云冷杉林带,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3日~7月8日,我们对贵州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库区林家寨(26°55′51.6″N;105°46′55.9″E,海拔1146m)、洪家渡水电站坝下水文站(26°51′56.2″N;105°51′46.1″E,海拔1026m)进行生态调查时,发现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el)的分布。紫茎泽兰,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主食竹种及其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大熊猫分布在四川西部37个县市区、陕西南部5个县和甘肃南部1个县,栖息地面积约200,000 km2,竹林面积约600,000 hm2,竹子蓄积量约18,000,000 t。分布范围在λ(E)102°00′~108°11,′ψ(N)27°53′~33°55,′常年活动在海拔(1 200)2 000 m~3 000(3 600)m之间。从南到北长度直线距离约750 km,东西宽约50 km~180km,处于我国地形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过渡地带上,呈狭长状弧形分布外貌,但并不连续而是作岛状的间断分布。大熊猫主食竹种在其分布范围内,分隶于竹亚科仅有的箣竹超族和北美箭竹超族2个超族中,前者含5属19种,后者含6属45种,一共采食11属64种竹子。其中除箣竹属的孝顺竹、硬头黄竹,慈竹属的慈竹及苦竹属的斑苦竹为栽培外,其余8属51种均为野生竹种,并有大面积的天然竹林。慈竹属、刚竹属、筇竹属、巴山木竹属和箬竹属等5属为我国特产,占大熊猫主食竹属的45%。筇竹属、镰序竹属、方竹属、箭竹属、玉山竹属和巴山木竹属等90%以上的种类产于我国西南部山区,而且大熊猫分布区也是该6属的分化中心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大熊猫分布区的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成分复杂。在大熊猫天然采食的64种竹种中,除峨眉箬竹分布区域小和数量零星,不足以形成独立的群系外,其余63种竹子均可在竹林植被型中形成独立的群系。中国大熊猫栖息地主要是针叶林和阔叶林两个植被型组,有时偶见活动于灌丛植被型组区域。在针叶林植被型组共有5个植被型中的寒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等4个植被型及以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59个以上植物群丛组,阔叶林植被型组的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等3个植被型及以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56个以上植物群丛组,总计针、阔叶林有7个植被型及115个以上植物群丛组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其中温凉性针阔叶混交林又是大熊猫的最主要栖息地,周年四季都有活动足迹和采食其林下竹种。大熊猫栖息在有竹子为次优势层片的森林植物群落中,不但有食物的保障,而且有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大熊猫得以长期延续生存繁衍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州旗山常绿阔叶混交林空气含氧量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TM400氧气分析仪和气象测定仪对福州旗山森林公园中常绿阔叶混交林和停车场进行24小时连续同步观测,据此分析出2类观测点内空气含氧量的日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常绿阔叶混交林中空气含氧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2类观测点内空气含氧量一天24小时的变化规律相似,呈抛物线形曲线变化,峰值都出现在下午15∶00,呈现出"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但在常绿阔叶混交林中,其各时段空气含氧量都比停车场高,且差异显著。2)常绿阔叶混交林空气氧气含量与空气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光照强度呈显著相关,与空气湿度呈及显著负相关,与平均风速的相关性不显著。空气含氧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排序为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风速。  相似文献   

13.
氮沉降背景下毛竹向常绿阔叶林扩张问题是当前我国亚热带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与研究热点之一.以毛竹、竹阔混交林及常绿阔叶林为对象,通过1 a的氮添加试验,分析毛竹与常绿阔叶林木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生长的差异,以探究氮沉降对不同植被类型中毛竹与常绿阔叶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 显示:(1)竹阔混交林中毛竹的平均胸径增长量、平均单株...  相似文献   

14.
研究根据广东和广西(两广)地区森林类型分布图、主要森林类型的年土壤呼吸数据库以及中国日值格点气温、降水数据,建立线性模型预测两广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年土壤呼吸速率和年土壤呼吸通量。结果表明,两广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年土壤呼吸速率为常绿阔叶林864.18 gC/m~2/yr>其他森林811.03 gC/m~2/yr>针叶林791.43 gC/m~2/yr>灌木林780.18 gC/m~2/yr>落叶阔叶林758.80 gC/m~2/yr>竹林731.49 gC/m~2/yr>针阔混交林684.91 gC/m~2/yr。两广地区森林年土壤呼吸通量为204.41 TgC/yr,其中常绿阔叶林最大,为77.41 TgC/yr,针叶林次之,为56.81 TgC/yr,具体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其他森林,顺序与各种森林类型面积大小一致。各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通量主要与森林面积有关,森林面积越大土壤呼吸通量越大。  相似文献   

15.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土有机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的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密度、储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表土有机碳含量SOC分布在12.61~66.19 g·kg^-1之间,平均值为30.87±1.30 g·kg^-1,大小顺序为竹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多重比较显示竹林(37.63 g·kg^-1)显著高于马尾松林(18.52 g·kg^-1),马尾松林仅为竹林的49.21%。(2)表土有机碳密度SOCD在3.27~15.69 kg·m^-2间,平均值为8.22±0.39 kg·m^-2,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林〉竹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10.15 kg·m^-2)和竹林(9.96 kg·m^-2)的SOCD值显著高于马尾松林(4.82 kg·m^-2)(p=0.005,p=0.036),马尾松林仅是阔叶混交林的47.49%。(3)蕉岭长潭保护区表土层有机碳储量为402 100 t,占总面积54.54%的针阔混交林贡献最大,其次为阔叶混交林、杉木林、竹林和马尾松林。(4)表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31;与石砾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与林下植物分布有密切联系,有机碳含量〈20 g·kg^-1的指示种有6种,包括千年桐、黄毛楤木、米碎花、谷木冬青、长叶冻绿和乌韭,有机碳含量〉40 g·kg^-1的指示种有光叶海桐和土茯苓,有机碳含量在20~40 g·kg^-1间还未发现指示种。  相似文献   

16.
贵州麻江森林健康经营项目示范区森林植被类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示范区的森林属于次生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示范区的植被类型比较齐全,有西南米槠-黄连木-锈鳞苔草常绿阔叶林、漆树+美脉琼楠+大花枇杷-蚊母树+高丛珍珠梅+鸢尾常绿落叶阔叶林、白栎+麻栎+枫香-芒箕落叶阔叶林、马尾松+白栎+枫香+油桐-白栎针阔混交林、马尾松和杉木针叶林、白栎-金星厥灌丛.  相似文献   

17.
对宁波市鄞州区天童林场盘山林区退化金钱松人工林实施择伐、留养和补植先锋树种的近自然化改造,比较不同林分早期恢复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改造6年后,山坡上的木荷、青冈和沟谷上的红楠等地带性常绿阔叶树种呈快速的恢复生长,已形成了一个高3~5 m的更新层,林分结构得到改善,已形成松阔异龄混交林,比对照区林分蓄积量分别提高68.3%和18.9%。②通过抚育使山坡和沟谷类型更新层的优势种群密度分别达2 538、3 183株.hm-2,比对照区提高1.8倍、7.2倍;山坡类型更新的木荷和青冈种群的个体数量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这表明更新种群都处于恢复中前期增长进程阶段;沟谷类型更新的红楠种群个体数量呈逆J型分布,已成为稳定型种群。③改造后混交林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更新优势种群抗胁迫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万佛山丹霞地貌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丹霞地貌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通过对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相对多度模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的测度,对区域内16个常绿阔叶林群落进行分析,并与中亚热带典型地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万佛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在层次中的变化趋势为灌层〉乔层〉草层;万佛山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M apInfo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分析塞罕坝地区不同地貌下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深入探讨了森林景观的林分类型、起源和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塞罕坝山地的斑块密度、边缘密度、破碎度,分别都高于沙地和曼甸,但山地的景观多样性低于曼甸和沙地。森林景观以落叶针叶林面积最大,为38 306.7 hm2,其次是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分别为16 470.5hm2,9 455.5hm2,灌木林和混交林面积最小。曼甸以落叶针叶林景观优势度最高,且多为落叶松人工纯林;山地以落叶针叶林和阔叶林景观优势度较高,其中,阔叶林多为天然次生林,树种以桦树为主;沙地以落叶针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优势度较高,其常绿针叶林多为人工樟子松纯林。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群园林绿化程度很高,但一些城市仍缺少乡土树种特色,危及生态系统稳定。长三角地跨北、中两个亚热带,有三类林木群落组成,即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长三角范围乡土树种丰富,城市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