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为春剑的人工驯化和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日光温室栽培中春剑叶斑病和沤心病的发生率及其药物防治对策进行研究。[结果]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各处理中春剑均感染叶斑病和沤心病,平均感病率分别为2.96%和1.16%。几种杀菌剂对春剑叶斑病和沤心病均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百菌清800倍液对春剑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百菌清500倍液对春剑沤心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和百菌清800倍液。[结论]使用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春剑叶斑病和沤心病的发生,同时还应采取其他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2.
春兰阴棚叶斑病和沤心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春兰在阴棚条件下叶斑病和沤心病的感病状况及用药防治效果,进行了阴棚条件下栽培的用药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叶斑病和沤心病发生,平均感染率为3.77%和2.99%,喷施杀菌剂对叶斑病有防治效果,其中以百菌清8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而对沤心病无效。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春兰病害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日光温室栽培的兰花进行了7种农药喷洒防治病害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感叶斑病和沤心病,平均感病率为3.61%和0.93%;参试的几种杀菌剂对叶斑病均有防治效果,其中以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李灿  王永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6,(4):178-182,203
[目的]研究一种或多种适合春剑(Cymbidum longibracteatum)愈伤组织诱导的方法,并试图找到有效控制褐化的措施。[方法]以春剑花梗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花梗培养时褐化、生长和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防褐化处理对花梗切段褐化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基本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花梗培养的影响显著,不同处理方式对花梗褐化控制效果显著。花梗切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配方为B5+2,4-D 2.0 mg/L+TDZ 0.6 mg/L+GA30.5 mg/L,诱导率为7.32%。当花芽长度为2.0 cm时,花梗褐化率较低;当花梗切割厚度为8.0 mm时,花梗褐化率较低;PVP、VC、CA、8-HQS对花梗切段褐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以8-HQS效果最好。[结论]建立了春剑花梗离体培养技术体系,为春剑快速繁殖和遗传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阴棚下施肥对春兰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黔西南地区春兰的人工驯化和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阴棚栽培的春兰分别喷施复合肥、尿素、磷酸二氢钾、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肥和清水(对照),研究施肥对春兰生长的影响。[结果]除磷酸二氢钾处理外,其余处理与对照相比沤心病苗数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施肥处理沤心病的平均发生率为2.63%。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叶斑病病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除复合肥处理外,其余处理与对照相比萌蘖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喷施混合肥处理的最高。除尿素处理外,其余处理与对照相比开花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喷施复合肥处理的最高。[结论]喷施氮磷钾完全肥料促进春兰生长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春剑为材料,用0~80mg/L不同体积质量分数的吲哚丁酸(IBA)处理进行水培春剑对比试验,研究不 同处理对其株高、株质量、根数等形态指标及叶绿素质量分数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体积质量分数IBA处理可促进水培春剑苗根的生长,其中体积质量分数在10mg/L~40mg/L时促进效果 最好.生长过程中以20mg/LIBA处理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作用最显著,而10mg/LIBA 处理春剑水培苗的过氧 化物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花生叶斑病包括花生黑斑病和花生褐斑病。一、危害花生褐斑病发生期较早,在初花期即出现;黑斑病则较迟,到落针期才发生。因此,褐斑病多在下部叶片发生,黑斑病多在  相似文献   

8.
对颉颃菌株PB97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室内测定对 5种桃霉心病病菌的抑制作用均为 1 0 0 %。田间小区采用PB97制剂对桃霉心病的防治效果为 92 .3 % ,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牡丹叶斑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牡丹主要病害、叶斑病危害症状、防治方法等,通过分析不同的药剂对牡丹叶斑病治疗效果对比实验,探讨牡丹叶斑病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观赏凤梨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引起观赏凤梨叶斑病的病原和选择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本,根据柯赫氏法则分离病原物,并观察病原物形态特征;同时,分别测试了5种供试杀菌剂在2种不同浓度下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结果表明,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和弯孢霉(Curvularia sp.)均能够引起观赏凤梨叶斑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可有效地抑制炭疽菌菌丝的生长;而80%大生可湿性粉剂和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则可有效抑制弯孢霉菌丝的生长。[结论]要同时防治炭疽菌和弯孢霉导致的凤梨叶斑病,应该选用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烤烟野火病和角斑病的高效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农用链霉素、波尔多液、氢氧化铜、80%必备波尔多液、80%中烟波尔多液、自配波尔多液药剂对山东临朐烤烟野火病和角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团棵期、旺长期、打顶前各喷施1次自制波尔多液预防,连喷3次,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比为1∶1∶150,预防效果较好。移栽后团棵期、旺长期及烟株封顶期各喷施1次72%农用链霉素、噻菌铜、波尔多液,这几种药剂交替使用可减缓抗药性。[结论]建立了山东临朐烤烟野火病和角斑病的配套防控技术,为进一步预防野火病、角斑病的发生及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Harpin对大豆灰斑病具有较好防效,防治效果平均为46.7%,与生产上常用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相当,其最适用量为2 L·hm-2,该生物药剂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病斑处进行微生物培养、纯化、回接,发现从病班处分离的链格孢菌回接冬枣上不会主动侵染,刺孔培养后也不会形成青斑。所以冬枣青斑病不是真菌等微生物直接侵染引起的。通过观察病斑在树冠和果实上的位置,发现青斑在树冠内堂发病率最高,为22.23%;青斑主要发生在果实的背阴面,占所采病果的51.73%;主要发生在果实的中部,占所采病果的41.38%,由此可初步断定冬枣青斑病可能是缺钙引起的;架设防虫网架并喷杀虫剂后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而杀菌、喷钙后发病率显著降低对照,说明冬枣青斑病也不是昆虫叮咬引起的,而是由于冬枣缺钙等微量元素导致冬枣抵御真菌侵染的能力下降,链格孢菌通过机械损伤或昆虫叮咬的伤口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0月,在云南保山潞江坝木薯种植区发现了一种大面积发生的木薯叶斑病。笔者对这种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经致病性鉴定、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将这种叶斑病的病原鉴定为狗尾草离蠕孢菌Bipolaris setariaeSawada。  相似文献   

16.
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就2 0个玉米品种分别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性差异,其中,玉米小斑病的发病严重程度为中偏重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高感、中感和中抗3种抗病类型。弯孢霉叶斑病为轻发生,将2 0个玉米品种划分为中感和中抗2种抗病类型。分析了影响小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发生的因素,表明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外,还受到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量和光照时数)、播期和种植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唐山地区采集大花蕙兰根腐病病株样品50份,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物中有2类病原菌,为镰孢属(Fusariumspp.)和枝顶孢属(Acremoni-um link=Cephalosporiumcorda).但主要优势菌群为镰孢属.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和复合接种试验发现,茄病镰刀菌(F.solani)及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致病性最强,接种后发病株率达85%以上,木贼镰刀菌(Fusariumequiseti)、串珠镰孢中间变种(F.moniliformevar.intermediumNeish et Leggetl)和占枝顶孢霉(A.strictum Gams.)致病性弱,潜伏期长,接种发病率为5%~18%.占枝顶孢霉与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混合接种后的发病率均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证实大花蕙兰根腐病是以茄病镰刀菌及尖孢镰刀菌为主要病原菌,并由木贼镰刀菌、串珠镰孢中间变种和占枝顶孢霉复合侵染导致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