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病原学临床表现为腺胃炎的病例,其病原学非常复杂,因分离到的病原难以复制出临床典型病例,故真正病原尚未定论。我国学者朱国强等从江苏腺胃肿大的病鸡中分离到H95病毒,认为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王玉东等从患腺胃肿大病鸡中分离到冠状病毒,认为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2.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省某鸡场发生的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病变的病鸡群中分离获得了 1株具有冠状病毒特性的病毒。该分离毒株在电镜下可见到直径为 80~ 14 0 nm、有囊膜及纤突呈冠状排列的病毒粒子。感染鸡胚的尿囊液没有血凝活性 ,经1%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 ,其血凝活性可被传染性支气管炎部分毒株的阳性血清所抑制 ;经 SPF鸡胚传代时 ,可使胚胎发生规律性死亡 ,胚体卷缩 ,呈现明显的侏儒胚特征 ;接种于 10日龄 SPF雏鸡 ,从具有相似病变特征的病鸡腺胃组织中可再分离到该病毒。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部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阳性血清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中和作用。据此 ,确定该分离株为可导致鸡腺胃肿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用具有腺胃肿大病变的病鸡脏器制备的组织灭活疫苗和用传代鸡胚尿囊液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 ,可使鸡获得较好的免疫力 ,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998 年6 月~7 月,河北省玉田县某个体户蛋种鸡场孵化出的海赛商品蛋鸡连续7 批共6 万余羽,在30~80 日龄时发生一种以极度消瘦、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疾病。采集发病鸡的腺胃制成匀浆乳剂,接种 S P F鸡胚,可引起典型的鸡胚矮小。卷曲、僵化、中肾尿酸盐沉积等鸡胚病变。电镜观察鸡胚分离物可见大量冠状病毒粒子;分离物能与标准 I B V 阳性血清( M41 株抗血清)中和呈现阳性反应;分离物经浓缩后用魏氏梭菌滤液处理,可呈现血凝活性;分离物对氯仿敏感;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将发病鸡的腺胃匀浆乳剂及第5 代分离物(腺胃匀浆乳剂在鸡胚中盲传5 代的培养物),接种1 日龄及7日龄 S P F鸡,结果用鸡腺胃匀浆乳剂接种 的鸡出现了极度消瘦、腺胃肿大等与自然病鸡相同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而用第5代分离物接种鸡后,鸡只正常生长发育,未出现任何症状。分别取2 个组鸡的血清进行17 种相关病原检测,结果接种腺胃匀浆乳剂的鸡只检出了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 E V) 抗体, 表明腺胃内可能存在 R E V;另外,2 个组的鸡 I B V 抗体均为阳性,除此之外其他病原抗体监测结果均为阴性。初步的试验结果证实,我们从发病鸡腺胃内分离的  相似文献   

4.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疑似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的腺胃组织匀浆,经除菌处理,人工接种健康雏鸡,出现典型症状,继而死亡。对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人工感染病例和自然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其主要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显著肿大、出血;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腺胃粘膜充血、出血、炎性水肿和浅层坏死。从自然病例和人工发病病例腺胃中均可分离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5.
应用荧光PCR试剂盒对临床表现为消瘦和腺胃肿大为特征的患鸡病料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荧光RT-PCR检测为阳性,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荧光RT-PCR检测为阴性,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荧光PCR检测为阴性。结合患鸡精神沉郁,极度消瘦,腺胃肿大如球状等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表明该患鸡发病主要病因为感染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腺胃炎病原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北省某个体户蛋用种鸡场连续孵化出的7批海赛商品雏鸡共6万余只,在30-80日龄时发生一种以极度消瘦、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疾病。采集发病鸡的腺胃进行病原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将发病鸡的腺胃匀乳剂及第5代鸡胚分离物接种SPF鸡,结果用鸡腺胃匀尔剂接种的了与自然病鸡盯同的临床症状,而用第5代鸡胚分离物接种的鸡未能复制出胃肿大病例。取各接种绥鸡血清进行了17种相关病原抗体检测,结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腺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以来 ,江苏、山东等地鸡群相继发生了一种以腺胃肿大、腺胃乳头溃疡为特征的传染病 ,习惯称为“鸡传染性腺胃病”,临床上也经常有类似病例。为了在生产实践中能给予正确的诊断和防治 ,现就有关资料综述如下。1 病 原该病病原 ,至今仍众说纷纭 ,具体有几种观点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呼肠弧病毒 (Reovirus,REO)、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eticuloendotheliosis,REV)等。1 .1 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即冠状病毒 ) 王永坤 (1 996 )、王玉东 (1 997)等先后从鸡传染性腺胃病的病料中分离到了冠状病毒 ,认为该病原是 IB…  相似文献   

8.
2018年10月,山东聊城某鸡场送检6只19日龄肉鸡,病鸡出现消化不良、粪便过料、嗜睡等症状。对送检6只病鸡进行了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病原学检测,病死鸡剖检可见腺胃肿大,腺胃乳头消失;肠鼓气,十二指肠有散在出血点;肺脏大面积水肿、出血、淤血;肝脏局部有出血点。根据PCR 检测以及序列比对,最终从腺胃炎病例中检出圆圈病毒3 型(Gyrovirus 3,GyV3)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初步确定为GyV3和CIAV共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更多的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试验从黑龙江省某鸡场发生的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病死鸡中分离到1株具有冠状病毒特性的病毒,通过鸡胚传代、血凝性测定、电镜观察、RT-PCR检测和动物回归试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在SPF鸡胚上传至第5代开始出现死亡或典型的侏儒胚;病毒不能直接凝集鸡红细胞,经1%胰酶处理后表现出血凝活性,血凝效价达28;透射电镜下可见有囊膜和纤突,直径为80~120nm的病毒粒子,具有冠状病毒的典型形态特点;分离株病毒第5代尿囊液经N基因特异性RT-PCR获得大小约438bp的目的片段;分离株病毒第5代尿囊液接种于14日龄SPF雏鸡,复制出与临床中相似的病理变化,同时从肿大的腺胃中能重新分离到该病毒。初步确定所分离病毒为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0.
<正>传染性腺胃炎是一种以鸡群高度精神沉郁、生长迟缓、苍白消瘦、粪便中有未消化或消化不良饲料,剖检以腺胃肿大呈球状、腺胃乳头充血、出血、溃疡,免疫器官萎缩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病原关于本病的病原众说纷云,分别有不同学者在发病鸡只中先后分离到鸡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  相似文献   

11.
为诊断2019年11月山东某规模化养鸡场商品肉鸡暴发腺胃炎的病因,本试验对病鸡进行临床、大体病变、组织病理和血涂片观察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发病鸡主要表现为生长停滞(矮小),精神沉郁,消瘦,消化不良等;大体病变表现为胸肌苍白,腺胃肿大,腺胃乳头消失,脾脏和法氏囊萎缩;组织病变表现为腺胃炎性细胞浸润,腺管上皮细胞增生,腺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核分裂象;血涂片中发现大量幼稚红细胞和异形性红细胞,并且异嗜性粒细胞增多;血琼脂培养基长出大小均匀一致的灰白色单一菌落;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显示为大肠杆菌(E.coli);病毒PCR检测显示为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鸡贫血病毒(CAV)。最终该病例诊断为REV、CAV、E.coli混合感染引起肉鸡腺胃炎。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疑似鸡传染性腺胃炎病鸡的腺胃组织匀浆,经除菌处理后人工接种健康雏鸡,并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感染病例和自然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其主要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显著肿大、出血,小肠充血、出血;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腺胃黏膜充血、出血、炎性水肿和浅层坏死,小肠黏膜急性炎症变化,肝脏、肾脏等实质细胞变性以致局灶性坏死,胸腺及法氏囊等淋巴组织萎缩。从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腺胃中均可分离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因此,可以认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鸡传染性腺胃炎的一种病原。  相似文献   

13.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强毒株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腺胃病变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IBV-D971株接种1日龄SPF鸡,连续传10年代,培育出了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强毒株IBV-D971J株。IBV-D971J10对SPF鸡胚的致病力为10^-6.45ELD50/0.2mL,对1日龄SPF鸡的致病力为10^-1.5LD50/1mL,从死亡鸡的心,肝,脾,肺,肾,腺胃,肌胃,法氏囊等均能分离到IBV,IBV-D971J10不含鸡新城疫,禽流感,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网状内皮组绢增殖病等外源病毒,对SPF鸡可引起典型的腺胃炎,肌胃炎,间质性肾炎等是变化。  相似文献   

14.
鸡腺胃炎是一种以腺胃炎性肿大,胸腺、法氏囊萎缩为主要特征的新传染病,我地区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肉鸡及产蛋鸡均频繁发生,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1病原分析目前,该病病原还没明确说法。人们已在腺胃病变组织中观察及分离到多种病毒,有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真菌毒素、肿瘤诱生病毒、多瘤病毒、腺病毒、双RNA病毒等,细菌及饲料原料因素也可引发。我国有人从江苏省病  相似文献   

15.
腺胃肿大为鸡传染性腺胃炎的主要特征,我国多个地区有该病发生,本研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采集于山东省青岛、枣庄、泰安等地区鸡传染性腺胃炎腺胃样品中的呼肠孤病毒抗原,结果上述地区检测阳性率分别在75%、60%、50%,表明上述地区发生的传染性腺胃炎病鸡腺胃中存在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6.
腺胃肿大为鸡传染性腺胃炎的主要特征,我国多个地区有该病发生,本研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采集于山东省青岛、枣庄、泰安等地区鸡传染性腺胃炎腺胃样品中的呼肠孤病毒抗原,结果上述地区检测阳性率分别在75%、60%、50%,表明上述地区发生的传染性腺胃炎病鸡腺胃中存在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粤北地区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Transmissible viral proventriculitis,TVP)的病原学特征,于粤北地区8个有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良和消瘦等症状,疑似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的肉鸡场共采集样品420份,根据发病鸡场每10份样品混为1个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8种TVP相关病毒的总检出率为80.95%(34/42),除呼肠孤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未检测到阳性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7.14%、4.76%,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鸡腺胃坏死病毒和圆圈病毒3型均为2.38%,其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等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均为4.76%,马立克氏病病毒和鸡腺胃坏死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和圆圈病毒3型等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2.38%;发病鸡主要集中于25~80日龄,不同日龄的TVP相关病原学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粤北地区肉鸡TVP发病率较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疾病免疫策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TVP发病规律和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以来,在江苏、山东、安徽、山西、北京、广东、四川、大连相继发现一种鸡腺胃病[1、2],疫区鸡群发病率为30%-50%,致死率为30%左右,20-100日龄鸡死亡率可达70%以上,病变以生长阻滞,腺胃肿大、出血,胸腺和法氏囊萎缩等为特征,常被误诊为马立克氏病、慢性新城疫或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等。Goodwin[3]曾在自然病例的腺胃组织超薄切片中发现有病毒存在,并首次提出了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的概念,但病毒分离未获成功。1996年王永坤等[4]首次分离出病毒并鉴定后,将病名定为“鸡传染性腺…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IBV具有多血清型、多组织嗜性和多变异株的特性.给该病的防制带来很大困难。最近我们在某鸡场发现一种以生长阻滞、消瘦、腹泻、死亡为主要症状。以腺胃肿大、腺胃壁增厚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传染病。为查明病因.我们对该发病鸡群进行了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并从发病死亡鸡腺胃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定名JH株,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鸡腺胃综合征,主要以鸡的生长缓慢或阻滞、腺胃肿大充血、腺胃乳头出血、溃疡甚至糜烂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原较复杂,可能主要有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冠状病毒、鸡痘病毒及霉菌毒素等构成。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由病毒、霉菌及细菌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由于病因尚无定论,加之该病防制困难,给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就鸡传染性腺胃炎几个主要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和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